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

在信王府過了壓抑又擔心,同時也隱含期盼的一夜之後,信王早早就醒了。

他身側的周後也是同時醒了,夫妻二人還是和普通的小夫妻一樣相擁而眠,信王這時候還沒有納側妃,要等崇禎二年前後他連續納了好幾個妃子,其後數年開始陸續誕下皇子,也是給很多人鬆了口氣。

要是信王也和他兄長一樣生不出兒子,那大明的樂子就大了。

當然後來生下來的這些皇子也沒有派上用場,太子和兩個兄弟被女真人當成假的砍了頭,不過十來歲甚至還沒有十來歲的少年,女真人也是一個都沒有放過,悉數斬殺。

皇五子則流落民間,康熙年間才露了馬腳,結果七十多歲的老頭了,一樣被康熙給下令斬首了事。

這就是大清國的胸襟和自信……

信王醒了之後一時還沒有起身,外間的大鐘還沒有報時,連六點都沒到。

原本信王沒有什麼事,一般會在七點左右起身洗漱,小夫妻兩人可以在花園裡轉一轉解悶,信王會自己看看書,也會有翰林院派的人到王府裡來講學。

信王的學識比起天啓還是很紮實的,因爲他很用功,他相信治國理政的根基都是那些包含儒家學說的書籍裡,所以信王每天苦讀不綴……

後來信王當了皇帝,有機會接觸更多的飽學之士,所以他的學識也與日俱增。

信王寫的一筆好字,字和他的爲人反而不一樣,剛勁豪邁,有赳赳武夫之氣,完然不象是帝王手跡。而且信王還會賦詩,他寫給秦良玉的幾首御製詩中規中矩,最少比起後世有名的打油詩帝王乾隆要高明的多,是合格的秀才和舉人水平了。

今天當然不能再讀書了,昨晚宮門關閉之前從宮中傳來消息,天啓皇帝身體在持續的惡化,太醫已經決定用蔘湯吊命。

主要是呼吸困難,伴隨着一陣陣的咯血,皇帝的臉色已經漲紅黑紫色,算是命在頃刻,很難說還能拖多久了。

聽到這樣的消息,信王不可避免的有些傷感。

在晚上休息時,信王和周氏說起了當年之事。當初在太子東宮裡,由於父皇光宗皇帝不被神宗皇帝喜歡,宮中的吃穿用度都不足,也沒有多少人伺候,兩個皇子都過的很艱苦。主要原因還是兩個皇子的生母都不在人世了,天啓皇帝的生母是病死的,而信王的生母是被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光宗皇帝賜死的。

信王的母親脾氣很倔強,經常會“口出怨望”,因爲小事就和光宗皇帝爭執,後來因爲某事徹底激怒了光宗,結果就被下令杖斃。

信王當時還相當年幼,這事不可避免的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那時候的信王和天啓皇兄應該是感情最好的時候,兄弟兩人有相依爲命的感覺。

到天啓即位之後,對信王也着實不薄,各種賞賜四時不斷,兄弟二人經常在宮中見面說話,皇帝對信王的教育問題也很看重,這使得信王在京師有着普通藩王沒有的地位。

事情的變化是在天啓的皇子接二連三的沒有保住,皇帝一直無子,信王的地位開始直線上升,從一個被兄長疼愛的幼弟,到有儲君地位的親王,這使得信王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挑剔兄長的治國本領,甚至是開始不滿和鄙夷。

信王受儒生的影響很重,對兄長任用太監相當不滿,對閹黨官員也是極爲鄙視。

此時的信王當然想象不到,在十幾年後他也對官員徹底失去了信心,並且在幾年之後信王就改了主意,又開始大量任用太監了。

“我要入宮了。”十七歲的信王放開妻子的懷抱,站起身來。寢殿內就有大穿衣鏡,這種鏡子是和記出產的,相當昂貴,不過以親王之尊有一面也不算太奢侈。

鏡子裡是一個神色憂鬱的少年人,面容白皙,兩眼很大,下巴略尖,瓜子臉形,還沒有留須,就是一個典型的朱明皇室的貴族子弟形象。

穿上白色的裡襯,外着元青色的五團龍龍袍,再戴上翼善冠,這事些都是周氏親手做,夫妻二人感情甚篤,周氏喜歡親手替夫君這麼打扮,她也知道最多幾年後丈夫身邊會多出不少侍奉的女人,只有這短短時間可以由她一個人獨佔。

特別是現在如果皇帝真的駕崩的話,信王就得繼承皇位,選妃之事肯定刻不容緩。

“一切小心。”周氏神色也很緊張,這樣的大事對一對十六七歲的少年人來說實在是相當嚴峻的考驗。

“進宮之後,我一口水不飲,一口飯不吃。”信王神色蒼白的道:“如果消息確定,你可以進宮了,到時候你帶飯食進來。”

“可能要好多天才會安穩下來。”周氏擔心的道:“王爺總不能一直不吃不喝。”

“沒事的。”信王笑了笑,眼神中終於露出一些自得之色,他道:“如果皇兄不豫,我將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同時徐應元,曹化淳和王承恩他們可以入宮,在我身邊任職司,那樣有人想暗害就不可能了。”

信王對自己的身邊人還是很信任的,這幫人跟着他這麼久了,不談感情只談利益,也是信王在位對他們最合算,別人是沒有辦法拉攏過去,只要王承恩等人能進宮,信王的安全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當然下一步還是要防宮變,禁軍什麼的一定要看住,信王打算派曹化淳等人分駐宮門四處,並且召見上三衛禁軍和御馬監的人,只要將皇宮控制住,再防住毒害刺殺,問題就不大了。

在信王出門之後,還未曾用早膳,宮中已經有太監奉命來催促。

“這麼急了?”信王道:“皇兄怎麼樣了?”

“皇爺半夜過後開始好轉了一些,呼吸通暢了點,也沒有再咯血。”來催促的太監說道:“不過皇爺神智稍好一些就急着要見信王殿下,請殿下還是早一些入宮的好。”

信王不知道這是天啓已經在迴光返照,但聽說皇兄有好轉的跡象,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想。現在的信王已經躊躇滿志,有一種將要君臨天下撥亂反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感覺。

信王根本瞧不起兄長,認爲兄長治國完全是胡來,不開經筳,不近清流,不用有名望的大臣,任用太監,親近乳母,簡直是禍國殃民。大明天下再這樣下去,遲早得亡國。

雖然從私人感情上來說,信王對兄長並沒有敵意,可是在天下之前,兄弟之情早就淡薄的很了。

信王的呼吸急促了幾下,有些手足無措,他看了看周氏,見妻子向自己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信任和崇拜。

周氏是貧家小戶出身,父親周奎是個算命的,嫁給信王之後,信王就是她的天,對信王,她當然是全身心的信任和依賴。

“吾去去就回,你在家安心。”信王心中一股自豪感涌起,他向周氏點點頭,轉身對宮裡來的太監道:“走吧,趕緊帶吾去見皇兄。”

到了王府之外,信王看到了大量的三大營的京營將士宿衛在王府四周。

穿着戎服的英國公張惟賢上前幾步,半跪着道:“臣見過信王殿下。”

“英國公不必如此多禮。”信王看到鬚眉皆白的張惟賢,繃緊的內心頓時就是一鬆。

從萬曆二十年前後繼承英國公爵位,這位老國公已經在英國公位置上好幾十年了,年過七旬,精神卻還是極好,國有大事,勳貴之中當然都是以此人爲首。

京師三大營兵,也是由英國公提督掌握多年了。

“臣奉皇后命。”老態龍鍾的張惟賢起身微笑,說道:“率部護送信王殿下入宮。”

信王心中一定,在轎中整個人都是軟了下來,他在周氏面前一副篤定模樣,其實內心也是萬分緊張。

眼前這樣的事,在史書上都是記錄不絕,有順利繼位的,也有血光之災的,在正式成爲皇帝之前,一切意外都可能發生。

但有英國公在,最少可以代表一點,沒有人可以用非正常的手段,也就是兵變來對付信王了。

三大營兵好歹帳面上還有十多萬,是京城裡最大的武裝力量,有文官協理戎政,太監監軍,英國公提督營務,如果有正式的皇命,英國公可以粉碎一切可能發生的軍事政變。

三大營和勳貴,也是魏忠賢惟一沒有掌握的力量。

шшш тt kān ¢o

如果再給魏忠賢十年八年時間,可能三大營也會爲其所掌握,但在現在,一切都是晚了。

信王在感激之餘,對英國公和頒發旨意的張皇后也充滿了感激,在其後十幾年內,英國公府仍然保持着國朝勳貴的高超地位,信王夫婦對張皇后也相當的尊敬,一直到李自成殺到京城之下,張皇后和周後一起殉國那天爲止。

大轎晃晃悠悠的再次起行,信王這一次安心多了,他時不時的揭開轎簾,看一看四周的情形。街道上早就戒嚴,四周空寂無人,所有人家都被迫關門閉戶,不準向外張望。

這樣的大張旗鼓和興師動衆並沒有叫信王反感,相反他認爲這都是必要的措施,他對英國公的安排相當滿意,並且在這樣嚴密的關防中再一次感覺到了自己身份地位的變化……這已經是拿信王當事實的儲君來看了。

事實也是如此,皇帝垂危若此,就算闖過眼下這一關也肯定活不久了,而且必定不能人道,這樣的話皇帝百分之百的不會再誕生皇子,信王必爲儲君,就算沒有名義也是事實上的儲君了。

這一點認識不僅是英國公張惟賢的,也是宮中的共識。

皇后親自傳旨令英國公保護信王,還有奉信王入宮,也是表明了一種態度,不管怎樣,信王就是儲君,這一點已經無可更改!

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九章 開小市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章 小心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離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十二章 繪畫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
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九章 開小市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章 小心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離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十二章 繪畫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