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

“射他!”袁崇煥疾顏厲色的道:“射死此人的賞銀五十兩!”

城樓附近有過百弓手,聞言之下立刻都抽箭瞄準。

敵騎看到了,趕緊叫道:“袁老大人,難道連書子裡寫什麼也不想看嗎?”

弓手和將領們都有些猶豫,袁崇煥面色如鐵,黑臉板的更厲害了,右手用力一揮,大怒道:“給我射!”

這一下沒有人再遲疑了,所有弓手都將手中弓箭拉滿,然後對準那騎手射了出去。

第一時間最少射出近百支箭矢,崩崩的拉動弓弦的響聲響個不停,那個騎兵立刻變得異常狼狽,他伏在馬身上趕緊往後跑,身側的箭矢落了滿地都是,後背也中了幾箭,那人也是硬氣,沒有吭聲,拔轉戰馬跑了幾十步兵才起身,再慢慢的跑回本方大陣裡去。

片刻之後,女真人的營地裡傳來陣陣號角聲。

大量的騎兵從東西南北四面蜂擁而來,最少有過萬騎聚集在一起,他們沿着寧遠城牆四周來回的奔馳,嘴裡不斷的發出怪叫和怒吼聲。

四面全是灰色和黑色,以黑色爲主,到處都是奔跑着的騎兵,有一些穿着綿甲的旗丁光着腦袋,策馬奔跑時露出腦後的小辮,在空中不停的飛舞着。

每人手中都揮舞着精鐵武器,或是拿弓箭瞄向城頭。

在策馬飛馳而過的時候,女真兵都做出各種挑釁的姿式,發出嘲諷的叫聲。

上萬騎兵呼嘯而過的威勢是叫人無法想象的,在女真騎兵呼嘯而過時,城頭上的人好象坐在小船漂浮在大海之上,四處都是咆哮怒吼的海浪,似乎再下一個浪潮過來的時候就會把小船撲翻,把所有人都按在冰冷的海水之下。

城頭的明軍多半面色發白,包括將領的內丁也是一樣。

這城上的人九成以上沒有打過仗,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場。

他們的裝備和待遇把薩爾滸一戰時的遼鎮明軍遠遠甩在身後,但論戰場經驗和戰鬥意志就差的太遠了。

不光是普通的士兵,薩爾滸之戰時明軍的主力是杜鬆一路,有名有姓的千總以上的軍官就戰死了三百多人,這些可不是普通的軍官,全部是征戰廝殺多年有經驗的老人,有這些軍官在軍隊裡,很輕鬆的就能掌握好兩萬人的部隊,可惜他們全部戰死在疆場之上。

其後的數次慘敗,損失的都是敢死之士,比如對優勢之敵還敢衝出城邀戰的總兵賀世賢,血戰渾河的浙兵將領,在遼東經略袁應泰率領下出城與八旗兵血戰的三萬遼兵和宣大兵。

他們都死光了,包括千總到總兵的大量的過千人的武官。

現在的遼鎮從總兵到士兵都是經驗不足,趙率教在幾年前纔是個千總,祖大壽在薩爾滸之戰時只是守備,到廣寧之戰時才當了遊擊。

滿桂在六七年前時纔是個守備,後來楊鎬慘敗後提拔新人小將,滿桂被楊鎬和王象乾賞識,慢慢從守備到遊擊,參將,天啓二年時孫承宗赴遼東,接見滿桂,賞識其相貌口才,提爲副總兵,令其駐守遠屯田,這才使滿桂逐漸走到高級武將的位子上來。

總兵都是這幾年來火線提拔的,底下的各層將領的資歷和他們的主官都差不多,就算資格很老的,這麼多年提不上來,也就充分說明了能力不足。

遼鎮大放光采,戰力成爲大明九邊之首,主要還是在其後的三四年的時間裡。

通過寧遠之戰和寧錦之戰,還有陸續不斷的小規模的戰事錘鍊,也包括征剿農民軍和四城之戰,吳橋兵變後的登萊之戰,一系列的戰事確定了遼西關寧鐵騎戰力第一的地位,也充分鍛鍊了將領。

現在的寧遠,真的還差的很遠。

“擂鼓。”袁崇煥面色也有些發白,但他還是相當的鎮定。

在他身邊是袁升高,袁天敕與周文鬱等幕僚和內丁們,稍遠一些是滿桂和祖大壽等諸將。袁崇煥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膽怯和畏懼,以他的心性來說確實有一些蠻性,不管是爲了朝廷或國家,又或是爲了自己的功名富貴,袁崇煥確有常人甩不及的蠻性與狠勁,哪怕是拼上自己的性命,也是在所不惜。

鼓聲響起,幾十面大鼓把城外的呼嘯吶喊聲壓下去不少,更多的將士涌上城頭,幾乎每個垛頭都站滿了人,兵器要小心些拿,否則容易傷到身邊的袍澤,甕城和幾個角樓,箭樓上也站滿了人。

城頭上到處都是守城的器械,包括火油,檑木,石塊,萬人敵,更爲醒目的就是那隔着百步就有一門的紅夷大炮。

哪怕是最膽怯的人,此時看到身邊站滿了人,密密麻麻的兵器給人相當的安全感,身邊的夥伴都在,軍官們也在,大夥都在城上,也沒有誰能落荒而逃,這給了新兵相當的安全感。如果在戰場的荒野上,隨時都可能會有人先跑,人們的心理就會產生懷疑和嚴重的不安全感。老兵能夠克服,也知道什麼時候纔是真要跑的時機,而新兵很容易因爲一點兒波折就產生潰敗逃跑的心理,將領們明明想打,卻壓制不住新兵,結果老兵和內丁就容易被新兵裹挾着敗逃。

在城頭上就不同了,新兵能很容易的越過心理的關坎,迅速成長爲老兵。

城頭的紅夷大炮更給人安心的感覺,沉重的炮身有近六千斤重,簡直是龐然大物,在城頭上需要打造極爲複雜和牢固的炮架,才能在火炮打放時幫助穩固炮身。

在每次開火的時候,都是炮口噴出極長的火光,發出叫人耳聾的巨震,然後火炮的炮彈打出極遠,落地之後還是使地崩山裂,威勢大到叫人不可想象。

在這樣的紅夷大炮面前,什麼虎蹲炮盞口炮,大將軍二將軍,還有佛郎機都是統統成了笑話。

這大炮是大明在葡萄牙人的沉船上撈上來的,其實是海戰用的半蛇銃,並不適合陸戰。所以大明的車炮營裡還是舊式的火炮。這種仿製的大炮被稱爲紅夷大炮,後來被某個喜歡打兔子的清朝帝王加了很多土鱉的名字,其實就是十八磅炮,相對於明軍以前的火炮,威力已經足夠大了。

站在這樣的巨型火器身邊,就算它還沒有發出怒吼,仍然是叫城上的明軍將士感覺心安。

一個小將過來請示道:“大人,是否打放火炮?”

袁崇煥擺手道:“要用到要緊時候,等虜騎攻城的時候再用。”

“是,末將知道。”小將畢恭畢敬的退向一邊,袁崇煥感受到了將士們態度的變化,他很滿意!

在此之前,袁崇煥就是拿身份和地位壓底下的人,所以他經常非刑殺武夫,他不想被武人凌駕到自己頭上。

當年畢自肅爲遼東巡撫,結果發遲了軍餉遇到變兵,被亂兵拿刀架在脖子上,堂堂四品高官被一羣丘八又打又罵,袁崇煥清楚的記得,一個亂兵用正反手不停的打畢自肅的耳光,打的巡撫滿臉是血。

後來朝廷息事寧人,打人的亂兵一點事沒有,發了軍餉便散去了。

畢自肅生性剛烈,後來兵變平息後也不肯吃東西,餓了十幾天後自殺死了。

袁崇煥把整個經過看的很清楚,當時便發誓自己絕不能落到和畢巡撫一樣的下場,好多年過來了,現在他也離遼東巡撫這個位子只差一步,只要守住寧遠就肯定是遼東巡撫了,袁崇煥一時間竟是感慨萬千,心中思緒十分凌亂。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今天之後,袁崇煥在遼鎮兵馬中的威望將無人能及。

在最關鍵的時候袁崇煥站在城頭上,指揮若定,所有的大將分列兩廂聽他指揮,這在普通士兵眼裡,袁崇煥的地位就將無可取代。

不管總兵是誰,或是誰爲副將,參將,又或是誰爲總督,甚至是新的經略,任何人,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沒有辦法取代袁崇煥在遼東軍中的地位,這種地位不是皇帝給的,也不是權術謀奪來的,更不是虛名吹噓出來的,這是此時此刻站在城頭拿性命搏出來的聲望。

有人說,袁崇煥去後,遼事益發無人,從文官節制武將的角度來說,這句話是正確的。

袁崇煥之後,薊遼總督換過多任,最出名的就是洪承疇,其也約束不了遼鎮諸將,對朝廷的抗壓能力也相當的差,如果當時換了袁崇煥,可能事態就不會發展到那種地步,也可能不會敗的那麼慘。

當然事後的話沒有人敢確定,最少在此時的寧遠,袁崇煥對的起他的職責和身份。

一襲紅袍之下是矮小黑瘦的身軀,而在此時此刻,卻是威風凜凜,無比高大。

……

晚間時天氣寒冷,皇太極進了大帳後立刻有人進來升起火盆,帳篷裡暖和了許多。

在包衣們做這些事的時候,皇太極不動聲色的看着,既不說冷,也不說暖和,整個人一直倚在一張狼皮褥子上看書,整個人顯得無比深沉。

其間有一些八旗的貴族和大將來探訪皇太極,見四貝勒心緒不寧,情緒不高,便都一一又告辭離開。

天黑之後,有包衣端來吃食,皇太極簡單的吃了幾口就叫人端了出去。

晚飯後代善派了葉臣來訪,這人是正紅旗的大將,現在是梅勒額真,皇太極知道代善一直把這個心腹大將當未來的固山額真在栽培,他端坐起來和葉臣說話。

“大貝勒說日子定下來了,後天攻城,”葉臣爲人很端方穩重,一字一板的說道:“我們兩紅旗攻南門,北門到東側由四貝勒的右翼負責,大貝勒派奴才過來知會四貝勒一聲,到時候兩門四邊一起猛攻,要是一下子就攻破最好。”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九百零六章 遊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九百零六章 遊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