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

“遼西這邊將門可惡,然而還是要用他們啊……”孫承宗用輕微的聲音低語着,連近在咫尺的茅元儀都沒有聽清楚。

“閣部大人說什麼?”

“過幾日我去巡行寧遠,錦州,大小淩河。”孫承宗瞬間就有了決斷,他目光炯炯的道:“近期之內,要看看有沒有仗可打,前方將士,沙汰不合格者,當以客兵和客將爲主,止生,你懂了嗎?”

“晚生懂了。”茅元儀明白,孫承宗應該是要拿客將和客軍的存在與遼西這邊的將領做交易,令他們找到機會主動出擊,最好連打幾個勝仗,用來化解朝中閹黨對他的攻擊。

其實攻孫承宗的有不少是真正的無黨派的清流,他們對孫承宗連續幾年耗資千萬而毫無舉措是真心的不滿,如果沒有對比也罷了,北邊一羣商人組成的團練橫掃大漠,東江鎮連續多年持續不停的騷擾和攻擊建虜,十三山一羣敗逃軍民能抗住建虜多年圍攻,並且能夠進行反擊,相形之下,這三年來孫閣部拿了一千多萬的銀子,結果做了什麼?所以孫承宗的被彈劾不光是黨爭,也是有相當的人確實是對孫承宗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簡單來說,就是相當多的官員對孫承宗養兵不戰,只練兵修堡的大戰略產生了懷疑。

如果光是做這些內政功夫,孫閣部何談知兵?任何一個有操守和相應能力的文官也能做得到,甚至有可能做的更好。

事到如今孫承宗已經沒有退路,要麼遼西諸將好好打幾仗替他涮回聲望,叫人無法質疑他鎮守遼東的重要性,以閣臣督師的身份留駐遼西等待機會,要麼就可能隨時被彈劾下野,連回京任職也不可得。

皇帝是信任孫承宗,但帝王的信任是有限度的,孫承宗不可能一直依賴皇帝無條件的信任,就算是皇帝內心支持他,身爲帝王也是要一碗水端平,不可能把這麼重要的位置放在一位無能之輩身上。

到此時,孫承宗必須令麾下諸將打一場不可了。

“馬總兵也是在等候機會。”茅元儀安慰孫承宗道:“不管怎樣,閣部大人將馬總兵從寧夏帶過來,他內心是真感激的。”

說的馬總兵是孫承宗力薦上位的遼鎮總兵馬世龍,原是寧夏的將門世家出身,孫承宗認爲此人真有本事,而且從外邊的將門帶過來也能平衡一下遼西的勢力,加上馬世龍確實有些實力,因此得以接任遼鎮總兵之職。

不過孫承宗現在面臨的壓力相當大,這種壓力也直接轉到了馬世龍身上,和尤世祿還有麻承恩等客將不同,馬世龍的本職就是遼鎮總兵,遼鎮或勝或敗,都是與他有直接的關連,孫承宗壓力大,馬世龍的壓力也並不小。

“叫他莫急莫燥。”孫承宗在這種關頭還是保持着相當的冷靜,頗爲大氣的道:“越急越容易出事情,有什麼事只要本閣部在就會替他擔着。”

“是,晚生曉得。”茅元儀頗爲敬重的應聲答應着。

“對了。”茅元儀道:“十三山的人潛出之事,該如何料理?”

“不理會吧。”孫承宗心力交瘁的道:“不管他們是要伏擊建虜或是要潛往內地,都不必加以理會了。”

茅元儀先是一徵,後來也是理解,現在孫承宗已經沒有精力去管這些事了,遼鎮的壓力源於需要一場戰事的勝利,別的事情管的再多也沒有用,十三山不管做什麼小動作也不可能是針對遼鎮,孫承宗也就懶得理會了。

“唉……”

走出簽押房後,感覺着暮春的大好天氣,陽光曬在身上,感覺暖乎乎的十分舒服,又沒有夏天時的燥熱,四周綠意儼然,人們在各做各的事情,有的步履從容,有的匆匆忙忙,但沒有人知道,可能在不久之後,這一片地方就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而最叫茅元儀感覺擔憂和無奈的就是十三山,這一片地方完全不受督師節制,山上的軍民人數有數萬人之多,雖然據稱是分成好幾十股,大小勢力犬牙交錯,情況十分複雜,但誰知道山上的情形到底是如宣稱的那樣,還是另有格局?

茅元儀一直擔心和記的手伸到遼東來,十三山明顯就是一顆釘子,加上皮島那邊聽說也在與和記合作,那和記的手伸的可真是夠長的,誰知道張瀚要做什麼?

和裕升的崛起有茅元儀的一份“功勞”,現在行銷大江南北的和記鐵器,當初進入工部時可是茅元儀大力推薦的,雖說是銀貨兩訖,茅元儀卻是一直在擔心和記哪一天就會悍然舉起反旗。

到時候,自己真是黃泥巴落在屁股上,不是屎也是屎了啊。

這時有個小吏小跑過來,躬身道:“茅先生,有人帶了封書子過來,人就在門口。”

茅元儀是孫承宗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人們對他還是很敬重的。

“好,我去看看。”

茅元儀一路走到衙門門口的側門前,那邊有一隊披着綿甲的士兵在把守,不遠處都是衙門和軍營,來往人等不是官吏就是將領,有整個營的鐵騎兵在此駐守,一隊騎兵正好在衙門前不遠的道路上經過,赤幟張揚,旗幟遮天蔽日,騎兵手中的刀槍發出耀眼的光芒,大半騎兵都是披着對襟泡釘綿甲,也有少數騎兵披着正經的鐵鱗甲,甲光相當眩目。

騎兵們都是十分雄壯的遼東漢子,他們雖然沒有被遼西各將門收入麾下,但在遼西少數的鐵騎營之中,待遇和裝備也是相當不錯的,孫承宗本人就在這裡,將領們從別處搞錢都行,但鐵騎營和車炮營的裝備還有訓練都還是相當不錯的。

後世所謂的關寧鐵騎,前身就是這支孫承宗督師遼東時建立的這支鐵騎營騎兵,現在的稱呼就是叫鐵騎營,關寧鐵騎是後人方便稱呼的叫法。

數百騎兵持刀槍束重甲而過,想不引人矚目都難,關門附近經常看到整營的鐵騎兵經過,對附近屯墾的百姓的心理也是有極大的安慰作用,自孫閣部督師遼東,從幾萬殘兵到如今十幾萬兵馬,而且有車炮營和鐵騎兵這樣強悍的營伍,將領的內丁數字也大爲增加……因爲孫閣部對部將約束不嚴,大量的遼西將門從龐大的軍餉中分得了好處,將門有錢了,蓄養的內丁數字就大爲增加,這看起來是一種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卻又是相當有效,最少在現行的體制下,將領有錢就等於內丁數字增加,內丁數字增加就等於戰鬥力的增長,遼西這裡給了人們相當穩定的感覺,幾十萬遼民從關門到寧遠一帶開闢出了大量的荒地,在這裡安居立業,如果不是有眼前的鐵騎洪流,也很難叫人安下心來在此定居。

茅元儀很快把眼光從眼前的鐵騎隊伍中收了回來,在側門處有一個戴着圓笠帽,穿着青色比甲的傭僕模樣的人,茅元儀向這人招招手,對方立刻跑了過來。

“小人見過茅大人。”來人在門前跪了一跪,然後兩手奉上一封包好的大紅封套來。

“免禮。”茅元儀說了一句,接過信看了封皮,面色一動,當場直接撕開,站在門口便直接看起來。

“李先生說你可以回答我的問題?”茅元儀看着這個傭僕,這一下看出對方氣質不凡來。兩眼目光甚是靈動,身形並不魁梧,但明顯是練過武的好手,茅元儀在軍中多時,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是的。”傭僕模樣的青年笑道:“在下是徐小七,一直在李先生門下奔走。”

茅元儀笑笑,說道:“怕是在和記店鋪裡王先生門下吧。”

茅元儀和京師和記的三個大佬都算熟悉,畢竟當年這三人都和自己建立過交誼,對和記在京師的佈局茅元儀還是大略知道一些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寫信給李國賓,詢問十三山的異常調動之事。

孫承宗近來心思沒放在這些事上,茅元儀以他的身份地位來說完全能自己做一些事了。

李國賓的覆信很客氣,當然不是因爲和茅元儀的舊交,而是針對茅元儀現在的身份地位做出的回覆。

不管怎樣,茅元儀是孫承宗最爲信任的幕僚,多半時候都能代表督師的意思,雖然茅元儀此前的那份信孫承宗並不知道,但從和記的應對來看,應該還是相當重視了。

徐小七笑而不答,這種問題原本也用不着回答。

“那你詳細說說,十三山近來的動作頻繁,到底是何用意?”茅元儀也不客氣,直截了當的問道:“最少有五百人左右的精銳自錦州到寧遠一線潛出,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們到底要做什麼?”

茅元儀又用警告的口吻道:“錦州守將是原大同鎮總兵官麻總兵,世代將門,朝廷總會替他存體面,但如果你們威脅到遼西防線,閣部大人絕不會允許,恐怕對麻總兵也會大有干礙的。”

從十三山後金防線突出來,接着就是明軍錦州防線,現在是麻承恩在錦州鎮守,尤世祿原本是守錦州的,現在跑到大淩河那邊去了。

茅元儀的警告簡單有效,如果和記的兵馬跑出來搞風搞雨,首先板子就會落在麻承恩身上。麻家已經與和記綁在一起了,是正經的盟友,和記要是弄出漏子就等於出賣盟友,這黑鍋不好背。

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章 決絕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
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章 決絕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