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

“你孃的老蔡。”韓老六低聲罵:“狗日的心這麼狠。”

“不狠留給朝廷?”老蔡正好聽到了,兩眼血紅的盯着韓老六,韓老六不甘示弱,也是瞪眼看過去,不過只過了一小會兒,韓老六就把頭轉過去了。

老蔡隱約看到韓老六肩膀聳動,他知道這廝哭了。

老蔡的心裡也不好過,但他只能瞪眼看着,親眼看着一幢幢高爐毀在炸藥之下。

“放心吧。”老蔡高聲說道:“你們這些狗日的想什麼我知道,老子不會白毀了鐵礦。聽好了,等和記打回來,老子啥事也不做,就泡在靈丘,不把高爐全立起來,礦井都挖開,老子死也不閉眼!”

不少礦工都有一樣的心思,聽着老蔡的話,不少人都是哭出來。

蔡九看看四周,大聲道:“和記在草原上有銅礦也有鐵礦,鐵礦的規模也不比靈丘小!現在靈丘和遵化都完了,和記的鐵器買賣不能完,將士們也需要鎧甲兵器,需要火銃大炮,這都得靠咱們繼續採鐵石煉精鐵,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有你們賣力氣的地方!”

衆多的礦工轟然答應,衆人的士氣無形中又擡升了不少。

蔡九皺眉看着山腰和山腳下,大約有兩萬的礦工東一堆西一攏的聚集着,不願離開的礦工已經脫離了和記體系,早就離開。

還有一部分靈丘礦工成了和記軍人,早就在草原上南征北戰。

還有一部份也早就到草原上,參與南北兩處銅礦和北方鐵礦的採石鍊鐵,北上的礦工都有不錯的技術,加上被俘的蒙古人當苦力下手,北方鐵礦也是初具雛形,只要人手充足,產量會很快提上來。

和記不懼任何針對,主要也是後手留的多,李莊和靈丘是和記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已經差不多搬空了。

剩下的這些礦工,早早簽了約定,按手印立約,反悔都不行了。

他們的家屬也早就分批次送到草原上,除非不要家屬,並且提供鉅額賠償,他們纔可以在這個時候脫離和記。

如果有人有什麼不對的打算和想法,和記的軍情司會叫他們知道什麼是後悔。

當然也不必如此,礦工們都已經在和記內效力多年,忠誠上絕無問題,和記給了他們一切,以前的礦工窮苦不堪,現在的礦工家庭已經生活的相當舒服,在草原上也受到照顧,他們的根已經紮在和記之內,如果想離開的話,等於把自己現在的一切連根拔起。

少數怕死的人或是迂腐不堪的人早就離開了,現在留下來的礦工,都已經是一心跟隨和記,就算現在崇禎皇帝出身在這裡,軍旗之下,這些礦工也是照殺不誤。

這時從山腳各處傳來騷動,一面面軍旗在礦工羣裡招展起來。

老蔡紅着眼看了一下,獰笑着道:“山字令下了,哈哈,痛快,痛快!”

韓老六抱着頭道:“老蔡你現在成什麼德性了。”

“他孃的,你不想殺個痛快?”

韓老六猛的蹦起來,叫道:“怎麼不想?給老子刀槍,老子也要去殺人!”

山字令一下,所有人的士氣都提了起來,朝廷倒行逆失,一下子失去了所有人心,將和記逼到如此地步不說,連張瀚的性命也饒不過,在人們心裡,張瀚的地位早就超過了大明的皇帝,誰要殺張瀚,就等於是殺害這些礦工最尊重的親人,他們不眼紅拼命纔怪。

“打開武庫,各礦工按平時訓練的開始編隊!”黑瘦的孫耀走在人羣中並不起眼,但所有人都替他讓開了一條道路。

靈丘礦工出身,並且身處高位的第一人就是孫耀,言語不多,質樸沉毅,但心智過人,學習能力驚人,性格謹慎而縝密,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型軍官,事無鉅細都可以處理的妥妥當當,張瀚用孫耀很放心。

夏希平現在是參謀司的副手,這個副手天馬行空,多有奇謀,正好和孫耀配合的很好。

原本有很多人認爲孫耀當不久,可能被調到某個師當師指揮,結果孫耀硬是留了下來,這叫很多人跌破眼鏡。

此次靈丘之行,正式的指揮軍官都在草原,和張瀚一起回新平堡動靜太大。

大明的情報體系雖然很廢物,但最少能把和記的高級戰場指揮官的底細摸出來,如周耀,樑興,王一魁,楊泗孫,任敬,李軒,朵兒,李從業等人,俱是在大明這邊也相當出名了。

和記打了那麼多大仗,軍人不出名也難。

孫耀,還有趙世文趙世武,還有一直跟在張瀚身邊的參謀人員,包括夏希平在內,參謀和後勤人員則不被大明那邊重視,連百姓口口相傳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出名的當然是那些在戰場上廝殺馳騁的將領們,甚至連盧四這樣的戰爭英雄都相當出名,而參謀和後勤人員則默默的站在這些英雄身後,不爲人所知。

只有和記內部,對參謀和後勤軍官是一樣的尊重,張瀚本人在內對軍隊的各個系統都是一視同仁,沒有軍政司招兵,哪來的合格兵源?沒有軍訓司,普通的百姓怎麼能轉化爲合格的軍人?

沒有後勤部門,將士們都餐冰臥雪的打仗?

沒有參謀司,又如何制定一個個計劃,令商團軍將士每一次都不打無把握之仗?

還有軍情司的情報,軍法司的嚴格執法來維持軍紀,這些部門,當然是缺一不可。

其實在秦時,中國處於古典軍國主義時期,秦軍的編制上在後勤和軍法,還有軍工製造,包括情報刺探,都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孫耀一至,所有人都感覺有了主心骨一樣。

在礦工中,李守信和孫耀,還有湯望宗等人就是活生生的傳奇。

他們從最普通的礦工中脫穎而出,成就了一番事業,現在已經都是和記的高級軍官,很多人私下裡議論,將來如果張瀚建立新朝,這幾個人不是侯爵也是伯爵,他們的身份地位在那裡,只要新朝有授爵,他們就跑不了侯伯之封。

從一個礦工到侯爵有多遠的距離,在大明,隔着的社會階層有如鴻溝,根本無法跨越!

只有在和記內,孫耀憑着本事當了參謀司的司官,李守信成了一團指揮,湯望宗也是炮團的指揮。

這纔是實打實的憑功績見賞,而不似大明那邊已經階層固化,哪怕是建立了戚繼光那樣的功業也沒有辦法封爵,普通人想出人頭地,只能埋頭苦讀,寒窗十幾年,成爲文官集團中的一份子。

就算成了文官,想成爲大吏也得繼續奮鬥十幾二十年,但在太監和勳貴面前,文官雖然執掌着不小的權力,但政治地位其實還是在其之下。

想要成就一番傳奇般的偉業,不需要看別處,就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就足夠了。

孫耀身邊是一羣軍訓司和官校的軍官,人數並不多,也是從邊關潛入回靈丘來的。

靈丘這邊一直是一顆重要的暗子,不管是朝廷或是洪承疇盧象升等人,可能會關注一下鐵礦這裡,畢竟在文官心裡礦工聚集的地方並不安穩,但也就是關注一下就不管了。

新平堡纔是暴風眼的中心,和記的人大體撤離了,只留下一些礦工,在那些大人物眼裡並不是太危險。

但恰恰這靈丘鐵礦這裡,纔是和記還有張瀚留下的最重要的暗子,最大的伏筆!

礦工們原本就有極強的組織性,東山會當年就有五六千人入會,平時都是富貴生死與共的關係。

明代礦工原本就有極強的戰鬥力,這一點要從其礦稅和礦業制度中尋因。

明代礦稅,也稱坑冶之課,包括金、銀、銅、鐵、鉛、汞、硃砂、青綠(礦質顏料)等礦產物質課稅,以金、銀爲主,其他皆微不足道。金銀礦開採大都採用官府壟斷制,由政府主持開採。間有民採,須經允許,其課額也重。

明初,朝廷不主張開礦,認爲投入勞力多,產出礦銀少。

因爲效率低下和組織落後,還有文官的抵制,大明雖然訂有礦稅稅額,但數額極少,百姓負擔較輕。

如福建各地礦場歲課僅二百六百餘兩,浙江歲課爲二千八百餘兩。

永樂年間,明成祖雖也反對採礦,但礦禁已鬆,礦課逐漸增加,福建礦課歲額達三萬兩千餘兩,浙江達八萬二千餘兩,但已導致地方負擔加重、礦民疲睏、治安混亂等問題。

明英宗正統年間,大明爲獲得更多白銀,加緊盤剝礦工,對閩、浙、贛部分山區實行封鎖,並派兵駐守,嚴禁私人開礦。

在這期間,發生了著名的礦工起義,也使得礦工走入人們的眼簾。

後來的戚繼光挑兵,就是到義烏挑選礦工當兵,其實自宋明以降,礦工的悍勇和組織性早就出名了。

眼前這兩萬多礦工組成的部曲,就是張瀚最大的底氣了!

孫耀身邊則是由二百多人的官校生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方陣。

這些官校生是從李莊調過來的,他們在李莊和大同一帶進行訓練和實習,山字令下,王長富立刻率領一百多官校生返回新平堡,還有二百餘人跟着孫耀趕到靈丘,接管礦工部隊。

礦山內一座座武庫被打開了,原本有些亂哄哄的礦工部隊開始整隊等着授兵,無形中隊伍嚴整了許多。

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十六章 擲還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了斷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
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十六章 擲還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了斷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