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

幾個男子都是四十左右,毫無例外的都有大片的白頭髮,頭髮都是用布帶束了起來,沒有帽子也沒有頭巾,身形倒是都還壯實,看眼神中是絕望中有希翼,那是看到自己之後纔有的反應,此前的哀求恐怕只是絕望之下無力的反彈,他們也沒想到史從斌會突然出現吧。

這幾個人都是京師裡的土著,史從斌知道有兩個小買賣人,一個捏糖人的,還有一個是賣水的苦力。

這年頭的京師可不是到處都有水龍頭,地下水分佈不均,有的地方好打井,有的地方就打不上水來,很多人家得到很遠的地方擔水,要是家裡沒有壯勞力,或是男子脫不開身,婦人們挑着百來斤重的兩桶水實在太難,賣水人就是當時的一種職業,就是替那些離水源遠的人家擔水,一挑水一個大錢,一天累彎了腰也不一定能賺夠一家的吃食。

擔水的就叫擔水李,他的腰也是最彎的一人,他先向史從斌躬身行禮,說道:“史老爺回來就太好了,原本也不該來勞煩老爺,只是咱們這衚衕最樂善好施的就是史老爺了,我們這些窮苦人不來告幫,家裡婦人孩子都餓着,咱自己忍幾天餓也沒啥,就是見不得孩子苦,人都說等天氣好些,湖廣的糧食就運上來,糧價就會跌,到時候咱慢慢攢錢,總會把這虧空給補上來還老爺的錢。”

史從斌張羅各人坐下,又叫管家上茶,幾個鄰居都是屁股下着了火一樣,聽着這話趕緊站起來。

史從斌也不過份客氣,太客氣了就太反常,當下就問道:“老李,糧價到多少了?”

擔水李一臉愁苦的道:“九月時糧價從四錢五漲到六錢,每年入秋都會漲一次,等秋糧上來就回落,大家也沒怎麼當回事。九月底糧價又漲了兩次,從六錢漲到了一兩一錢。這就漲的太邪乎了,從未見糧價這麼漲法的。從十月到如今,已經是一兩三錢一石了。”

捏糖人的糖人張插話道:“老李,你那是前天的糧價,今天到一兩四錢了。”

擔水李一聽,好似晴天響了個霹靂,張嘴驚道:“這兩天漲一錢,還叫不叫人活了?”

史從斌沉吟道:“糧價漲成這樣,我記得去年這時候才四錢二分一石,還有更低的。這樣漲法,朝廷官府不管?按說湖廣的糧也該有不少大糧商運過來了。”

京師的糧價一直相對平穩,主要是京師天子腳下得維持一定的平衡,穩定纔是最要緊的事。這種思維方式和做法幾百年後也沒有改變過,幾百年後不管是地方災害如何,首先是保北京的糧價和副食品供給,在醫療,教育,民生等各方面,北京爲首都也是優先保障,說起來此時的大明和後世也沒太大區別。

不同之處在於此時的朝廷和地方官府都沒有什麼好辦法,要說厲害,陝北的饑民鬧起來豈不厲害?有識之士都知道不能弄到官、逼、民、反的地步,但朝廷給陝北的賑濟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一畝地減免的賦稅也相當有限,地方上的胥吏一樣逼迫農民,交納不了的百姓還是得到縣衙門立站籠,打板子。地方豪紳還是逼迫交不起田賦的農民破產離家,有些事,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甚至是想都想不到纔是常態。

提起朝廷官府,幾個人紛紛搖頭,擔水李道:“我前天倒是看到,官府貼告示令東城並各城的大糧商不得儲糧居奇,擡高糧價,也不準閉門不售。這可到好,按高價買糧就有的買,想買低價糧,就是沒有。”

另幾人也道:“官府也不能太較真,大糧商豈是一般人,都是各太監和公侯府邸的出身,順天府拿他們有什麼法子?再者說也是湖廣的糧沒上來,聽說天津到臨清一路糧食都漲了,連江南的糧價也在漲。”

“江南不提了。”史從斌隨口道:“天津糧價倒真的是在漲,一石一兩四錢,和京師價格一樣。”

各人都是愁眉苦臉,擔水李只搖頭,說道:“這樣下去,百姓要沒有活路了。”

“你們莫慌。”史從斌笑道:“通州大倉最少還有過千萬石,真的糧價漲上來,朝廷會想辦法的。”

京師是重中之重,朝廷在通州有大倉,每年四百萬石漕糧是穩定糧價的定海神針,有這些老經驗在,史從斌一番話倒是將這幾個京城人安撫住了,各人從史從斌處借了些銀子,都是不敢回家,趁着時辰還早,趕緊去外頭大街上的糧店裡買糧去。

“三叔,”史可誠道:“怎麼京師糧價漲上來這麼多,要是這麼着,朝廷理應開倉放糧了。”

“這事很難說。”屋子裡只有自家兩個侄兒在,史從斌說話就隨意許多,他道:“通州大倉的糧,主要是用來保障皇家,太監,勳貴,百官,還有京營駐軍的吃食,這加起來就好幾十萬人,一個月一人一石糧總是要的,一月幾十萬石,還得包括薊遼駐軍和宣大駐軍的軍糧,大倉的一千多萬石糧,也就夠一年的折騰,今秋漕糧已經運上來了。要等新糧得到明春,你說,皇上敢隨意把大倉的糧拿出來平抑糧價?”

史可法終於寫完了書信,擡手揉着手腕子,聽了叔父的話,他有些不以爲然的道:“三叔又危言聳聽了。大雪封道,漕船難行,糧價有些波動也是常見的事情,怎就把事情說的這麼險惡,好似京畿一帶就要缺糧一樣。”

史從斌呵呵一笑,轉過話頭,說道:“你剛寫信給誰?”

“黃宗羲,字太沖。”史可法道:“其上京來上奏疏,乞給東林諸君子平反,嗯,就是爲其父而來。”

“這人是個孝子啊。”史從斌讚道:“聽說他手刃崔呈秀,皇上都知道了。”

“也沒有。”史可法道:“黃太沖是在大堂上斥責崔某人,使其又驚又懼,後來沒多久崔某就被處死,並非被太沖所殺。”

“原來如此,看來是傳言不實。”

史可法不願多談這事,大家雖知是謠言,但自黃尊素被魏閹所害之後,黃家在浙江老家過的很艱難,黃宗羲是長子,這幾年帶着弟弟們奉母在老家過活,兄弟們每天讀書,收的租子不多,勉強夠吃食而已,一大家子讀書人,黃家那點地也就供個溫飽吧。

黃宗羲在上個月至京師,正趕上提審崔呈秀,一羣東林大佬的後代衝到刑部大堂,把崔呈秀揍了一通,打的這個閹黨重要人物灰頭土臉,膽戰心驚,後來傳出謠言,說是黃宗羲大義凜然斥責崔某,崔某啞口無語之際,黃宗羲上前撲撲幾刀把崔某紮了個透心涼。

這事連皇帝也知道了,後來才知道是完全的瞎說八道,這事正好是在剷除閹黨的緊要關頭,朝廷出需要黃宗羲這樣的忠臣孝子來助陣,於是黃宗羲旬月間名聲超過了同輩,傳頌於大江南北。

不過史從斌對這事並不是很在意,他問侄兒道:“你寫信於他,是何事?”

“明年必開恩科,我與幾位好友要一起應考,打算搬住以一起砥礪文章,互有些進益。黃太沖住在紹興會館,我打算叫他來一起讀書,他雖然尚未進學,然其家風樸實,又在紹興讀書多年,學問是足夠的了。”

“其餘諸人爲誰?”史從斌道:“莫不是有王正志,李夢辰幾個吧?”

史可法可能是出於某種逆反心理,越是叔父與和記打的火熱,並且一再告誡史可法不要介入與和記的爭端,史可法就越刻意的與和記爲敵。幾個舉人曾經到和記門前鬧事,史可法就引爲知已,常相往來,現在儼然成了知已。

而史家在這事上已經達成了初步的共識,既不從和記反明,也不助大明剿滅和記,在這事上,不少地方豪強都是一樣的看法。

如果和記是李闖那樣的農民軍,最少在崇禎十五年以前,各地的士紳都是反農民軍的,到孫傳庭被打敗之後,天下人皆知大明已經不是李闖的對手,這纔有士紳階層嘗試着和李闖合作,但一旦李闖暴露出殘留的農民軍習氣之後,大量的官員和士紳又再次拋棄了李闖,選擇南明或是投降清朝。

和記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張瀚原本就是名臣之後,士紳階層出身,又成了大豪商,其商行,軍隊,都是一步一步走到高位上來,現在其在草原的統治已經穩固,對大明軍事上有優勢,財力上更有明顯的優勢,一旦張瀚揮師南下,勝負誰能預料?

對士紳階層來說,大明與和記,隨便挑一個來說肯定還是大明,因爲現在大家的日子過的都還不錯,爲甚要換個主上?但如果大戰起來,誰也不會出頭替大明與和記拼命,因爲和記也能成就一番偉業,開創一個相當不錯的王朝。

張瀚的爲人處事,還有本事,看看各地的和記商行,不就什麼都知道了?

“叔父一向與和記相厚,以前利潤很大,也回饋家族頗多,侄兒也不便說什麼。”史可法忍不住道:“可是現在張瀚已經成逆賊,竄回草原,誠爲我大明的心腹大患。這般亂臣賊子,不知道叔父和他們牽扯什麼,我史家也是世代書香世家,沒得壞了名聲。再者,叔父與他們做了好幾年的買賣,除了給族中的,多半都存在他們的帳局吧,這一下和記商行帳局全躲了起來,卻不知道叔父哪裡去尋他們?”

----------------

昨天吆喝了一聲,今天得到諸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十分感念,無以爲報,今晚就更三章,爭取咱們又快又好的把書結好。

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四十章 馬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二十九 一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
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四十章 馬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二十九 一槍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