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

對宣府軍政之事,傅宗龍都有極大的信心,但他最沒有信心的就是怎麼區分和記在地方上的勢力。

有的是鐵心跟着和記走的,也有的只是跟着佔便宜,有的膽大,有的膽小,似乎不能一視同仁。

而地方官員要做好事情,就非得藉助地方上的力量,宣府巡撫距離張家口堡很近,那裡可稱是和記的大本營,特別是張家口的晉商和西商們,更是堪稱和記的堅實擁護者。

在文官眼裡商人重利無義,但張家口地方相當特殊,馬市盛時,朝廷仰賴其力很多。現在地方發展起來了,山西陝西乃至北直都有大量貿易經過張家口,如果不分良莠一律打壓,影響的可是包括京師在內的大局。

換句話說,漕運是京師的大血管,張家口這些地方就象是毛細血管。

京師一年需要用的鐵器,布匹,藥材,包括肉食,都是從西邊過來的爲多。

京師一年最少需要五百萬頭豬羊才能解決肉食需求,對一個一百五十萬人口的龐大城市來說並不算多。

光靠京師外郊外的百姓放的那幾頭羊,幾口豬,連十分之一的需求都滿足不了。

每天從西邊到京城的駱駝客也是一景,他們會趕着大批牛羊,或是帶着大量的毛皮,甚至駱駝也在販賣之列,這種景像從大明中期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末民國,不管是戰亂還是饑荒,駱駝客這個羣體從出現就沒有停止過。

因爲需求就必有供給,傅宗龍不是蠢貨,從來沒想過要徹底斷絕張家口的貿易商業中心的地位,一旦真的出了大風波大亂子,朝廷絕對會拿他出來頂鍋。

但放着不管也是不行,朝廷一樣會大爲不滿。

宣府巡撫這個位子,最不好坐的地方就在於此。

“老師的話,令學生有如醍醐灌頂。”傅宗龍起身長揖,說道:“這一下學生去宣府上任,心裡就有底了。”

“你能聽的進我的話就很好了。”孫承宗笑道:“也不必老是這麼客氣,你我師徒之間不要太生份了。再者,具體怎麼做還得看你自己的本事,老夫唯有在高陽默祝你成功而已。”

“恩師提攜照顧之恩,學生已經永志難忘了。”

孫承宗神色嚴肅的道:“雖然元憲你是我的門生,但我向國舉才只看能力,不管其它。錢受之也是我的門生,文名傳於海內,我就不能向國家舉薦他,因爲軍政事務,我暫且未看的出來他的才幹。”

錢謙益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有信到高陽,與孫承宗往來甚密。錢謙益當然也有自己的人脈網絡,除了東林黨爲主外,在內廷的太監裡也有一些交情在。

維持師徒關係不需要太刻意,錢謙益的刻意只能說明他不想放棄任何一線起復的機會。

錢謙益有大好前程,當然不想就此閒廢,但孫承宗考慮的也很清楚,錢謙益沒有疆材,不能放到地方,現在的中樞東林勢力又被清除一空,錢謙益回去當京官能有什麼好處?到南京任個閒職,和在家裡閒居有什麼區別,還被人笑太熱衷,憑白壞了名聲而已。

而傅宗龍就不同了,有疆材,爲人幹練精明,敢於擔當,對這個弟子孫承宗是相當的滿意。

又閒談了幾句後,傅宗龍終於問道:“老師,張瀚退隱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屬實?”

“是屬實了。”

消息傳到京城再到高陽,時間已經過去十來天,人們已經把夾袍換了薄棉袍,每天都是北風呼嘯,夏天剛過去不久,秋天眼瞅着就要被冬天給取代,這個小冰期的時代,原本就短暫的秋天變得更短了。

張瀚上疏之後,大明朝廷用兵部的名義藉口關防不易,拒絕了將林丹汗押赴京師獻俘的請求,對林丹汗怎麼處置,朝廷也是含糊不清,畢竟人不是自己抓的,怎麼處置也不好多說,只要求張瀚對林丹汗嚴加看管。

辭官之事,朝廷倒是允了,說是張瀚勞苦,衛所指揮一職事涉要緊,不可長期無主官坐鎮,堂而皇之的將張瀚免了職。

不過朝廷也沒有做的太難看,到底是功臣,正經的官職沒有了,張瀚還是升官了,升都督僉事官職,武勳加到上護軍,散階則是驃騎將軍。

孫承宗聽到這消息則評價爲小氣……張瀚掃平北虜無論如何是潑天般的大功,換了國初一個國公是跑不掉的,就算其已經成了大明的威脅,但最少表面上來說和記還是大明內部的商家所辦的團練,功績照樣可以算大明一份子,就算朝廷怕將來難看不給張瀚封爵,最少加到都督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這些東西又不要錢,這麼小氣做什麼?

孫元化接口道:“張文瀾已經帶着家小在路上了,很可能已經到了新平堡。”

傅宗龍有些意外的道:“這麼快?”

“不算快了,奏疏是剛到京師不到二十天,其實他人早就在路上了,半個月時間慢慢巡行到青城,十來天時間準備從青城到新平堡,已經算慢了,估計搬了不少家當。他在青城的住處和新平堡的住處我都去過,新平堡的比青城的住處要小的多……”

孫元化侃侃而談,他倒是真不介意給人知道自己和張瀚還有和記合作過。

孫承宗無奈搖頭,說道:“初陽,你要慎言。”

“我們老師和同門已經早就爲人所知。”孫元化攤手道:“我倒不明白不說有什麼意義?當初與和記合作的時候,他們可是人不過千餘,只是一個大商家,後到草原上打北虜也是朝廷同意的,誰知道會演化到如今地步?我如今在大明爲官,難道還會心向和記不成?”

孫承宗這才明白過來,爲什麼徐光啓在給自己的信裡是叫他關注一下孫初陽,原本孫承宗還是奇怪,孫元化除非外放,不然的話幾年內也不要想再升官,原來徐光啓的關照並非再提攜這個弟子,而是要叫孫承宗管一管他的大嘴巴。

“初陽!”孫承宗板着臉道:“有些事可以做不可說,有些事不可做也不可說。你與和記的這些事,是當初可做,現在不可說。你要記得,如果是嘴巴惹出來禍事,那就太不值得了!蘇東坡的烏臺詩案,好歹是做了詩出來,你這亂說話,值得麼?”

孫元化內心並不是太服氣,不過以孫承宗對他的恩德和地位,這麼板着臉訓他一通也只能忍受。

身爲一個標準的技術型人才,孫元化也一直努力在學習做官的城府和格局,可是天生的不足還是限制了他。

“學生知道了。”孫元化拱拱手,說道:“以後一定記得會慎行慎言。”

“好……”孫承宗臉上露出笑容,也不糾纏這個話題,轉頭又對傅宗龍道:“你在宣府那邊,關注的是張家口,不要使張家口的商人生出亂子,要保持地方平靜,慢慢調理。若再能修堡,練兵,實兵足餉,你這巡撫就算合格。多餘的事情,你不必去想,更不必去做,你上任之前,我能叮囑你的也就是這麼多。”

“學生明白了。”傅宗龍一臉感激,和記在宣大地方可稱樹大根深,要搖動的話實在太難,就算朝廷有所展布也要徐徐爲之,否則直接派兵剿了張家口,等於是在自己肌體上重重捅上一刀,現在是秋季,要是傅宗龍這麼做,冬天京城的毛皮要漲一倍價,這還罷了,畢竟買毛皮的都是有錢人,最少也是中產之家,妨礙不大。要是各種肉類,也漲三五倍價,布匹和藥材,鐵器統統漲上一兩倍價,京城百姓恨的肯定不是張瀚,而是他傅某人。

從道義上來說,也不能良莠不分的把整個張家口的人都當成附逆之徒,總有普通商人與和記沒甚牽連和關係的,官府做事,總要有一個道理在,現在又不是亂世。

“張家口的商貿是幾十年的馬市帶來的,馬市其實早關停了,現在是走私貿易和對北方其餘地方,學生到了之後,可以儘量的先分散商人,將一些商行引到別處去,一兩年後,將整個張家口商行都梳理一通,還是辦得到的。”

“你這樣算明白我的意思了,這樣我就放心的多。”

孫承宗知道要針對和記,在內地的和記商行肯定在關照和打壓的範圍內。

預計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將大量的商行遷轉,分散,對和記自己的商行進行逐漸的關門停業,這纔不會使整個北方大亂起來。

天啓皇帝在很多事情上會徵詢孫承宗的意見,對皇帝的這個安排,孫承宗也感覺沒有什麼錯漏,既然要幹就一定要幹,在此之前,皇帝沒有想到和記會發展的這麼快,完全是目不暇給,纔剛剛打算限制一下,和記已經一統草原,再耽擱下去,怕是真的要弄到有心無力的地步了。

孫承宗記得自己的皇帝弟子今年二十一歲,對外重振九邊,對內開始限制和徹底關閉和記商行,這些事有兩三年時間就好,如果下定決心,就算與和記開戰也要關閉其商行,這事情做起來也沒有多困難。

皇帝還年輕,和記就算是一個大威脅,只要皇帝和中樞把這事當成最緊要的有關大明存亡的大事來辦,孫承宗也不覺得大明這邊毫無機會。

到底來說大明這邊也是歲入千萬白銀,還有兩千多萬石糧食及各類物資的龐大帝國,在冊的軍隊超過百萬,和記無非是靠火器在北方草原上成功,大明現在也可以大量的鑄成重炮,各地的軍臺軍堡放上重型火炮,和記又能怎樣,還不是要和東虜一樣無功而返?

而有袁崇煥,朱大典,洪承疇,盧象升,大明皇帝一番振作,選用的文官武將都相當得人,孫承宗對袁崇煥十分信任和倚重,對盧象升也較爲了解,更知道朱大典是浙黨中難得有的邊才的能臣,這一次朝廷選用官吏就是從名聲還有實學才幹這兩方面出發,而不顧黨派有別,所以選用的都是大明最頂級的人才,孫承宗對此感覺滿意,內心也覺得相當的振奮。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五章 好人?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五章 好人?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