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

張瀚道:“大夥兒是不是覺得渾身彆扭,有一種想做什麼的想法,可又不知道怎麼做,或是做什麼是好?”

朵兒拍掌道:“東主說到我心底裡去了,就是感覺被關在囚籠裡一樣!”

樑興沉吟着道:“咱們從去年中秋出門,現在已經開了春,這麼久時間過來,看的多了,見的也多了,心思也變了,說句不怕人笑話的話……我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個打行的喇虎,也不是普通的商人,但自己也想不明白到底算什麼人……”

常威在一邊抿嘴直笑,若是以前他定然是搶先說話的,現在的他卻是沉穩的多,也就剛十六歲的少年,卻是與成年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這就是你們見多了,看多了,也想的多了。”張瀚微笑道:“自然而然的,心思就不同,想做的事也不同了。”

李從業和王一魁等人對視一眼,操着南音接口道:“東主說的對,這一番大戰看下來,感覺確有不同……說句東主不愛聽的話,咱們回去後,在下想回到邊軍中效力……”

“老李你瘋啦?”樑興扭頭道:“東主待咱們不薄,你可要想好!”5←

李從業道:“論東主的恩德,我這輩子效力都是該當的,可在遼東看了這麼多,我眼裡全是死掉的弟兄,如果不重新當兵,和韃子痛痛快快的殺幾場,我這心裡着實難受……”

張瀚看着李從業道:“老李你的想法我完全明白,不過若是你信着我,還是在我手底下做事吧,邊鎮的將門是什麼德性還要我多說,他們要稍微有點能奈這裡也不會打成這副模樣了,可惜了邊軍中的敢死精銳之士,他們死的冤枉啊。”

衆人都發出感嘆聲……連場的血戰看下來,其實明軍全部是在以少擊多,而且鎧甲兵器戰馬均不如人,將帥又毫無指揮,等於是帶着軍隊上前來送死,這樣的仗要是能打好纔是活見鬼。倒是那些普通的小兵,奮勇死戰到底,爲這一場場戰事平添了很多光彩。

張瀚淡淡的道:“那些一個個的小兵,史書上不會有他們的名字,他們的骸骨也要放在這裡經歷風吹雨淋,成爲孤魂野鬼不得還鄉……不過在我心裡,他們不比今天死的張銓遜色多少,正是有一個個這些忠勇的將士,我華夏才綿延傳承至今……”

衆人聞言肅然,大家心裡都有些隱約的想法,但都沒有張瀚說的這般精闢精采。

朵兒和李從業感慨更深,他們就是最普通的士兵,聽了張瀚的話之後,兩人眼中隱隱泛起淚光。

若是大明的朝廷和那些邊將,能如張瀚一樣對所有的士兵,大明安能不強,又怎會吃眼前這般的敗仗!

“總之我們來過了,看過了,也想過了。”張瀚最終總結道:“現在我們可以準備打點行裝,等大戰的餘波過去,我們可以折返回大同了。”

……

楊鎬在初三就接到明確的彙報,西路和北路軍兩軍全軍覆沒,他急檄下令到南路軍,命令李如柏立刻後撤……事實上李如柏原本就沒走出多遠,後金方面對南路的戒備也是最薄弱的一方。

這也是後來李如柏被朝野攻訐的最明顯的地方,路途不遠,走的最慢,比起路線最艱難最迂迴的東路軍還要慢的多,說他心裡沒鬼,誰信?

崇禎年間李如柏頂不住壓力上吊自殺,說是死於輿論攻擊,其實也應該是祖家等遼西將門進一步崛起所致。

崇禎年間,李成樑家族的勢力進一步衰落,儘管後來李如楨又任遼東總兵,不過只是一種慣性的延續,遼東最終的大局落到祖家和祖家的親族吳家手中,這些將門用聯姻的辦法建立起了最牢固的同盟,彼此聲氣相連,利益一致,不論是祖家或是李家,還是吳家,不論是哪一家當權,無非就是換一個代表而已。

在此時的遼東,李如柏的地位還算安穩,只是總兵想來做不下去,接到楊鎬的軍令之後,連後撤也順理成章,對楊鎬而言,西路和北路完蛋了,東路連跑都不好跑,估計也是完了,在此關頭,保留南路一路實力,收羅一些敗兵回來,已經成了他保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一仗敗的如此悽慘,朝廷定然會追究責任,楊鎬在自己書房裡呆了半天,從日中呆到日暮,手中的筆如似有千均般重,怎麼也沒有辦法下筆。

但這樣重要的事情也不能求助於幕僚……行轅衙門已經人心惶惶,楊鎬估計已經有幕僚開始寫信給同鄉好友找別的下家應幕了……師爺多出自浙東,他們彼此互相照應,楊鎬完了,這些師爺是沒有必要給他一起陪綁的。

天黑之後,只有一個小廝進來點燃了燭火,屋子裡有一些光亮,似乎也有了些活氣。

屋角還生着銅盆,這幾天倒是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楊鎬思緒突然一轉,想到如果依着劉鋌等人所說,到三月中再出兵,戰局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楊鎬苦笑起來,現在想什麼都晚了。

他的頭髮也是亂蓬蓬的,連續兩天兩夜楊鎬幾乎都沒有睡的着覺,他的官是必定當不成了,估計也會下獄,正如萬曆二十年時的情形一樣,只是這一次敗的比壬辰倭亂時還要慘的多,楊鎬沒有什麼把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怎麼會敗的這麼慘……”楊鎬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一點。

四路明軍,加起來近十萬戰兵,東虜全族纔多少人,四路進兵合擊赫圖阿拉,一舉滅此朝食,想到大軍出師之時,自己雖隱隱有些不安,到底還是親眼看到大軍旌旗飄揚的出戰,心中還是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現在麼,一切都不必再提了。

“要緊的還是把我自己摘出去……”楊稿終於打好了底稿,想通了這奏摺怎麼寫。

只能把罪過和錯失推到杜鬆身上,此人是西路主帥,其實也是主力中的主力,貪功冒進,早於其餘各路趕到戰場,又冒失過河,分兵三處,導致主力被建虜輕鬆吃掉,實乃此次大敗的第一罪人。

馬林當然也有罪,兵出三岔堡而撫順關外已經交戰,而該鎮不至,比奴衆趁勝北驅,守備不設,致虜襲營,兵衆亦潰。

寫完這封奏疏,楊鎬叫一個書啓幕僚進來謄寫了,接着給方從哲寫了封告罪的私信,然後便是矇頭大睡,至於下場如何,已經不是他能左右和努力的了。

……

等楊鎬的奏疏一路攢行趕到京師時,京中仍是一片寧靜。

北方來的駝駱客和馬隊從德勝門川流不息的涌進城來,南邊的第一批漕船還沒到,但從南至北的船隻還是很多,把通州張家灣一帶的水面給擠滿了,從張家口到西便門的官道有更多的商旅,東便門一帶也有頗多的遼東客商,這兩年遼東並不太平,但也給了客商不小的商機,頗有一些膽大包天的繼續和建奴暗中貿易,仍然可以販來遼東的皮貨,人蔘和東珠等硬貨也有一些,因爲數量變少了,價格反而翻了幾倍,就算這樣,人們仍然趨之若鶩,畢竟這些貨只要買到手,只有加價賣出去,斷沒有砸在手裡的道理。

流民乞丐似乎還是那麼些人,這兩年天時開始不好,不是地震就是乾旱,要麼就是雪災,四周跑來逃荒乞討的流民很多,但以京師之大,財富之多,這些流民只要一冬天不被凍死,好歹都能混口飯吃,斷然是不會被餓死的。

到處都是貴人的轎子和行商的騾馬,也有小戶人家出門騎乘着毛驢在大道中間慢慢的走着,到崇文門附近,到處都是官店,豪奴們或坐或站,斜着眼看人,路過的行人不免就要加快幾分腳步,不敢在這種地方多做停留。

進了內城,沿街酒樓商號不斷,在寒氣猶存的春風裡招牌幌子在不停的晃動着,行人的臉上露出富足和安寧的表情……萬曆末年的大明,商貿發展的很快,特別是開海之後民間十分富裕,雖然北方開始受災,但南方的繁華依舊,而京城中是權貴階層和富裕階層最爲集中的地方,能在這裡買下房子安家立戶的人,要麼是京營,要麼是官宦世家,或是行商,種田的百姓是不會在內城安下家來的。

在街道上也有一些僧道尼姑在行走着,京城中有十幾萬黃冠之流,大戶人家不缺金錢,提前賄賂一下佛祖或是道祖無非是花幾個錢,求個心安最好,是以京中佛寺道觀衆多,也有一些遊方的僧人敲着雲板,在門戶面前化緣乞討。

從崇文門向前不遠,便是皇城方向所在,皇城門內便不是一般人想進便進,塘馬趕到時正是午後,皇城三三兩兩到處都是剛吃了飯在衙門外走動辦事,或是站着閒聊的人羣,時不時的有一頂綠呢大轎經過,裡頭坐着的不是部堂也是侍郎,兩邊的人羣趕緊讓開道路,由着大轎通過。

...

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七十章 直言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八百一十九章 勸誘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
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七十章 直言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八百一十九章 勸誘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