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

王汝槐繞室徘徊,他既不能如盧象升那樣斷然拒絕,也不能如馮嘉會那樣置身事外,他推託不得,又知道和記果然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對付……推託不敢,暴起發難也是不敢,可是將這個盛氣出京,視大同官吏將領爲廢物的清流御史給愁壞了,這短短時間,怕是頭上的白髮都要多出幾根出來。

及至起更前後,出門辦事的兩個內丁纔回來求見。

“怎麼這麼久?”王汝槐皺眉道:“十二,十六,你們辦事越來越拖沓了。”

“老爺容稟。”內丁王十二一臉憂色,拱手道:“非是小的們辦事不力,實在是在此之前找不到王七,後來才知道他跑去守門千總那裡去了……”

“這該死的東西。”王汝槐一聽就知道了,王七必定是跑到守門千總那裡勒索,可能多找幾個武官一起敲竹槓,他的內丁,這些事可是都沒少做,王汝槐再清楚不過。只是巡按養內丁,錢糧有限,更沒有田畝賜給內丁,只能叫這些傢伙四處敲詐,不管是官吏將領還是富戶,只要給好處就行,也算是替他王汝槐養兵,不料當此緊要關頭,王七還是不忘給自己找好處,也不怪王汝槐罵他該死。

“這混帳東西現在回來沒有?”

“沒有。”王十二咽口唾沫,說道:“衆將擺了席面請王七,衆人喝酒時王七開始大吹牛皮,說是朝廷對老爺甚是倚重。最近要有大事發生……有人問他是何大事,王七不語,但指指新平堡方向。”

“該死,該死。”王汝槐眼前發黑,要是王七在這裡,他怕不是要把桌上的鎮紙拿起來砸死那狗才……可惜人不在。

“接下來衆人湊銀子送給王七,後來席散了,王七自家說騎馬回府,各人都不以爲有什麼,王七身高力壯,穿着綿甲和帶着腰刀,一般人哪敢去惹他……”

“結果人不見了!”另一個內丁攤手,說道:“我等找了半天,城中王七所有宿處都找遍了,就是找不着這人的下落。”

王汝槐心亂如麻,他感覺這事沒有那麼湊巧,可是就此斷定王七被和記的人給抓走了,似乎也是缺乏證據……

正不得要領間,外間傳來嘈雜叫聲,王汝槐心一跳,趕緊和兩個內丁一起往前院跑。

“老爺,是王七,是王七!”

幾個內丁叫喊着,更多的人抽刀站在門前,都是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的樣子。王汝槐走近一看才知道說話的人只把話說了半截,是王七不假,可是隻有王七的腦袋……整個頭被斬了下來,脖脛處血肉模糊,兩眼還睜的老大,眼中似有無盡的恐懼和害怕……當然現在王七不需要害怕了,世間已經無有再叫他害怕的事情。

整顆頭顱就這麼血淋淋的呈現在王汝槐面前,早晨這個人還帶着最新的消息從京城趕到陽和,那時候王汝槐還躊躇滿志,先見總督,再見陽和道,然後派人飛馳趕路告知大同巡撫和總兵,再知會張家口鎮將周遇吉,還有宣府巡撫傅宗龍,各方約期一起動手,派幾千精銳抓捕張瀚,邊境上嚴加防範,新鑄成的紅夷大炮放在宣鎮各鎮的要緊關隘……

當時的王汝槐智珠在握,可謂信心十足。

結果到了晚間,一切都顛倒了過來,現在他不僅不敢擅自約定出兵,連出家門口一步都不敢了。

自己的心腹內丁就這麼被人殺掉了,砍了腦袋扔進院子裡來。

這含意太明顯了,如果王汝槐敢如他的內丁這樣胡說八道,亂說亂動,下場又能比這內丁強出多少?

眼前的這些內丁已經普遍的在退縮和害怕了……

“老爺。”王十二提着燈籠,眼前看的清楚,突然說道:“王七的嘴巴都被縫上了!”

王汝槐一看,果真如此,王七的嘴巴被人用針線縫的結實,線是用粗線,上下嘴脣都被縫的很緊,看起來相當的明顯……

“這是告誡我等不要胡說八道啊。”

“此後要小心說話了。”

衆內丁顧不得王汝槐還在場,互相間就已經告誡起來。

這一次的事情,對王汝槐內丁的打擊看來相當沉重,此前志驕志滿,在城中橫衝直撞的內丁們已經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這幫人,如果強勢的話可以爲暴徒,明軍中殺良冒功之輩多半就由此類人構成。而一旦已方失勢,拔腿先逃的也是這一類人。戚繼光練兵,最討厭這樣的人,所以寧願重選礦工爲兵重新來練,也不要軍中的這一類的老油子。他們打散了練還有可救之處,如果聚集在一起,負能量爆棚,可謂無藥可醫。

王汝槐聽的氣悶,今天一天的事都如走馬燈一樣在眼前晃動起來,他這樣的清流官員,講究養生,養移體居移氣,一天奔波行走,原本就很疲憊,加上精神受創極重,壓力極大,這一回又是血淋淋的人頭在眼前,加上爲內丁所氣,當下眼前一黑,竟是暈倒了過去。

“老爺,老爺?”

一羣內丁沒頭蒼蠅一般,開始圍着王汝槐叫喊起來。

……

趙立德在接命之後沒有立赴陝北,而是先至陽和,親眼看到楊秋混在一羣軍情司人員之中,假充小販,將堂堂大明巡按嚇的面如白紙。

再下來是楊秋帶人捕了王七,刑訊之後問明實情,當下令人一刀宰了,縫了嘴脣擲回巡按居所。

這一下可謂解氣之極,天明之後才傳開消息,巡按居所昨晚遇警,亂了半晚上,後來巡按暈倒,府中大亂,內丁四出尋醫,由於陽和衛城是重要城池,是總督駐地,城中衙門衆多,官吏衆多,所以夜晚均是宵禁,巡按府中出來犯禁,又是尋醫,當然法令不禁,後來還是在和記醫館中尋得坐班值夜的醫生,連夜趕去,施針而治,王汝槐悠悠醒轉,並無大礙。然而知道是和記醫生來救治自己,不免慚愧,兼復惶恐,當晚就封診金二十兩,禮送醫者回到和記醫館。

這事傳揚甚廣,加上殺王七之事詭秘難言,陽和城中一片混亂,已經是達成了楊秋所要的“內亂”的標準。

趙立德至此方起程趕路,在此之前已經有軍情司的情報人員先行,先是去替趙立德打前站,所以他的行程不算太過緊張,出得陽和衛城之後他還聽了半天的消息,聽到王汝槐尷尬事後,不覺莞爾一笑。

因爲一直在十三山和寬甸一帶,已經是與和記中人朝夕相處,趙立德身上舊有的大明官僚和世家子的氣息已經很淡,對王汝槐的遭遇,他毫無同情之意。

趙立德換了一身行路人的穿戴,人已經似家居享樂太久而靜極思動的士大夫。

有兩個小廝,兩個長隨伴當,幾頭騾驢和一匹好馬,加上一柄手杖,這是晚明士大夫出遊的標配。

晚明民間富裕,特別是南方奢侈之風漸濃,士大夫好古董,器玩,書法,繪畫,好種種享樂,也有人喜歡著書立說,想要名傳百世。

而出門遊歷,著書圖畫者也不在少數。

著名的徐霞客就是此時的人,他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員,徐霞客遊萬里路,走遍大江南北可是沒有後人想的那麼辛苦,他是士人,不需路引,不懼稅卡,不怕盤查,無須畏懼亂兵和城中喇唬,走到一地都會有士紳接待,甚至官府也會招待這樣的士紳中的雅士名人,甚至派出兵丁護衛,動用驛站招待也不在話下。若是普通人,想在晚明這樣的物質條件和治安情形下游歷萬里,那豈不是說笑。

北方士人有閒情逸致的要少些,但也並非沒有,到崇禎年間北方殘敗,那就想見也不可得了。

在城門口小息片刻,喝了一杯茶,趙立德與隨員騎馬趕路,官道易行,陽和處於殺胡堡到新平堡的中間地帶,這是一條戰備大道,專門用來調集兵馬支援諸堡所用,與張家口至京師的道路,和京師至通州,三屯營,永平府乃至山海關的道路情形類似,保養不錯,相當易行。

冬季時行人稀少,衆人皆騎馬趕路,出了陽和城郊範圍就開始趕路,三日之後過殺胡堡,進入榆林鎮的範圍。

雖然相隔只是幾天的路程,沿途景緻就大不相同。

榆林城仍然爲黃沙所掩,半個城池幾若陷在沙土堆中,趙立德嗟嘆一番,並沒有進城,只是繼續趕路。

從榆林南下幾十裡過黃河,一路風景與晉北迥然不同,晉北此時也有不少荒山,然而草皮灌木什麼的猶存,只是缺乏大木頭。這在當時的北方相當常見,很多人自以爲是,以爲古代的自然環境定然很好,其實大大不然。在沒有大規模用煤炭之前,人們在冬季只能伐木取暖,同時要砍伐樹木建築房屋和各種用具,包括開採鐵礦石鍊鐵,都需木材。山西煤儲極多,後來百姓取暖漸用炭火,但各處山脈幾乎也已經砍伐一空了。

而陝北情形尤其嚴重。其開發極早,人煙稠密,不要說樹木被砍伐一空,就是植補也不得保存。

趙立德京師人,後長期駐廣寧,又常至草原,寬甸,所去之地都是人煙稀疏,自然環境保護的相當好的地方。

及至陝北,放眼看去都是一片土黃色,綠意稀疏,幾乎整日不得見。

而農田以坡田爲主,地勢高矮不等,以山谷爲主的地形,隔着條溝可以說話,但如果要到對面,最少都要攀爬行走半日光景,農民耕作殊爲不易。

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十二章 繪畫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五百章 議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
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十二章 繪畫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五百章 議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