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

李慎明和李國賓兩人騎着健騾在前,王發祥扮成長隨模樣跟在兩人身後,他們都是士子模樣,李國賓是假扮,李慎明倒是正經的讀書人,腰間佩劍,頭頂方巾,身邊有長隨跟着,標準的遠遊士子打扮。

“兩位先生。”王發祥指着一顆大槐樹下的黑色門戶,小聲道:“這裡便是了。”

“姓茅的不是白身麼?”茅元儀似乎沒有功名,或者最多是秀才,反正沒有舉人或者官身,現在居住的是六品官員的宅邸,李慎明感覺有些奇怪。

“回先生,”王發祥道:“這是左中允孫大人的府邸,他現在已經被挑中當了皇上的講官,這陣子每日都在乾清宮進講,他來日必會大用了。”

“說的是孫愷陽啊。”李慎明對京師的一些有潛力的官員還是很關注的,當下道:“他少年中秀者,然後四處講學授課,到邊關遊歷,增長經歷,再在家鄉耕讀多年,萬曆三十二年得中榜眼,爲翰林,這人是個人才,也是東林黨裡難得的邊才和帥才。”

王發祥無所謂的道:“在下對這些並不很瞭解,不過在下對孫府住着何等人,是何黨,平時多與何人往來記錄的比較多,若先生有興趣,一會可以抄錄一本給先生。”

李慎明無語。

既然是官員府邸,二李便是早早下了馬,李慎明叫過來自己的長隨,持着拜帖敲門,當然不是拜孫承宗,是說明了來拜茅元儀。

過不多時,孫府的下人打開了旁邊的角門,各人從邊門進去。

跨過庭院不遠,一個不到三十歲的青年人站在庭院之中,滿臉疑惑的看向衆人。

“學生李慎明。”

“學生李國賓。”

二李先後報名,接着兩手合揖,禮貌上是和見學校的“朋友”一樣。

所謂“朋友”只是“進學”秀才之間的稱呼,茅元儀其實只是出名的士子,並不是秀才,雖然在東林圈子裡他已經算是標準的黨內人士,但也頗有人拿他的功名說話,這也是江南那邊的通狀,其實後來的所謂復社才子也有很多人不曾進學,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比如冒襄冒闢疆一類的才子也是一樣,江南文風太盛,所謂才子可能長於學識,但對舉業方面可能還不如一個汲汲鑽營的庸才,加上竟爭激烈,不中舉也不奇怪。

不過,不論如何身上尚無功名是茅元儀的心病,不論他現在名聲怎麼響亮,想從文官仕途出身恐怕是很難了。

畢竟要想功成名就,一般是三十左右就中進士比較好,而且名次要靠前,這樣才能點翰林庶吉士,進入升官的最佳捷徑,若是年歲漸大,考的又不是很好,一輩子也就是在邊遠地方遊轉,以州縣了局,還不如在京師當個名士。

“兩位先生不必多禮。”茅元儀草草還禮,臉上還是有着掩不住的傲氣,這兩人雖然是秀才,對他也執禮甚恭,不過以茅元儀現在的名聲資望還有人脈,很可能一下子就能當官

,所以也不必太把這兩個秀才放在心上。

茅元儀道:“不知兩位聯袂前來,有何事見教?”

李慎明道:“學生已經借閱過先生的武備志,閱讀之後,不禁擊節讚歎,果然先生通才,不僅通曉兵學,在地理,天文,器具製造等各事上都無不精通,學生真是拜服。”

李國賓道:“茅先生在用鐵上也精通的很,福建方毛鐵打製腰刀十斤煉成三斤精鐵,加工料費三兩一把的可得精鐵好刀,鳥銃需用方毛鐵四十斤練到八斤方可合式,鳥銃工料精鐵費需得六兩到七兩一支打造方爲合格,這些學生都在武備志裡看到,心裡欽佩的很。”

茅元儀雖然傲氣,不過這兩人明顯讀過武備志,而且對他十分奉承,他心下得意,讓了一下道:“兩位請屋中說話。”

茅元儀在孫承宗府裡是客人,不過他和孫承宗半師半友,算是通家至好,也可算半個主人,他並沒有住前院客房,而是在後院小花園的三間軒房裡住,已經到了冬季,花園裡草木枯萎,只有幾磊山石還算有些奇趣,孫承宗看來也是無心打理家業的,花園也並不大,看起來粗疏的很。

各人坐定後孫府小廝上來奉了茶,茅元儀直截了當的道:“兩位先生來當然不是談論鄙人的陋作,想來必有所請,還請如實道來吧。”

李慎明笑道:“先生果然是兵家學者,說話亦是這般爽快,好罷,學生等果有所請……”

李慎明將請茅元儀造勢的請求說了,茅元儀一時不置可否。

這事對他沒有什麼爲難的,雖然他說過用福建方毛鐵方爲中式,而且連具體哪個縣都講過,但實際上如果北鐵有優秀可取代者也並無不可,他當然明白眼前這兩人想要的是工部的採買,這是一大筆收入,另外如果靈丘鐵能取代福建方毛鐵,對打響名頭也很重要,北方一年幾千萬斤方毛鐵的缺額還是有的,對精鐵和各種鐵器的需求量也很大,但君子雖不言利,卻也不必因爲這兩人找上門來就答應此事。

“先生不必猶豫。”李國賓一臉熱誠的道:“出聲造勢,我輩雖不是商家,不能言利,但亦不能叫先生徒勞無功……聽說先生要刻印武備志,這是一本奇書,刻資相信不在少數,若是先生不棄,學生等願意效力。”

茅元儀微微皺眉,不過心中還是覺得有些喜悅,他的《武備志》涉獵甚廣,各種事都講了,這導致書中不僅是兵學,也有很多鑄器等各方面的雜說,這樣導致書本要分很多卷,還有不少圖畫,這就得找畫工細細描繪再刻版印涮,現在孫承宗名望起來了,答應他要找一些銀子幫他刻書,以張聲勢,將來可以從別的門路當官,如果現在自己解決了此事,不必欠孫承宗更多人情,想來也是好的。

“此事甚大,鄙人不能匆忙答應。”茅元儀淡淡的道:“還請兩位稍待數日,容我細細思量了再說。”

這樣也算沒有拒絕,二李心知有門,只要沒有意

外變數,這事就算成了。

當下李慎明和李國賓一起起身,雙雙揖道:“還請先生切勿拒絕,學生不敢多擾,就此告辭。”

他們和茅元儀還不熟,初次上門,正事說完告辭是應該的,茅元儀也不留,只道:“我送送二位先生。”

三人又到庭院之中,這時正好大門打開,穿着藍色官袍胸口繡着鷺鷥圖案的孫承宗正從轎子上下來,在他身旁有一個矮胖男子也正踩在下馬石上下馬,兩人一邊還說着話。

孫承宗臉上留着漂亮的大鬍子,是一個身量頗高,腰背挺直,儀表儒雅,叫人看着就很舒服的中年人的形象,他的眼神也很靈動,透着親切,見到李慎明和李國賓時,孫承宗便是先向兩人點了點頭。

李慎明和李國賓當然知道輕重,當下長揖行禮,然後轉身離開,並沒有停留。

待這兩人走後,孫承宗向茅元儀道:“這位是御史劉老前輩,也是頗知遼事,私下與我談論你時,也是很多讚譽。”

茅元儀知道這人,劉國縉的科名遠在孫承宗之前,按大明士大夫的規矩,早一科稱前輩,劉國縉比孫承宗早了十幾年,最少有四五科以上,雖然官職在孫承宗之下,科場的成績也在孫承宗之下,不過在稱呼上,孫承宗始終還是要叫他一聲老前輩。

這人是遼東邊士出身,聽說以前還是李成樑的家丁,後來以軍戶的身份應考,一路秀才舉人進士考上來,在京任官多年,爲官很圓滑,底子裡很有痞氣。

茅元儀上前欲行跪禮拜見,適才二李都是生員,不必下跪,他卻是白身。

劉國縉很客氣,上前攔住茅元儀,笑道:“止生不必客氣,你算是愷陽兄的門生,你我算是親切的世兄弟,若是不棄,叫我一聲世叔就好了。”

“劉老大人客氣,在下萬萬不敢。”

孫承宗在一旁笑道:“客氣話咱們不必多說,老前輩枉駕前來,必有要緊事情,還是進書房說吧。”

劉國縉笑道:“好,不過要擾你一頓纔是。”

孫承宗聞言一邊大笑,一邊吩咐下人準備酒菜。

三人到得書房,各按主客位置坐下,茅元儀打橫相陪,這樣的場合他是不便說什麼話的,只算是陪客。

孫承宗心裡有些奇怪,劉國縉這人不可能無事前來,既然來了必有緊密要事,他卻不要求屏客密談,這倒是奇怪了。

劉國縉道:“我這一次來並無他事,實在是以遼人身份說一句,熊廷弼這人不行,留他在遼,遼事必無起色,遲早會盡失遼東之地。”

孫承宗在東林黨也好,在朝中也罷,向來也是以知邊關兵事聞名的,近來已經有很多人舉薦他爲兵部侍郎甚至是兵部尚書,但孫承宗知道自己暫時不能離朝,天啓皇帝對他很信任和依賴,聖學也十分要緊,甚至從私心來說,和皇帝剛剛建立不淺的師生情誼,驟然離開,並不是善策。

(本章完)

...

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八百零六章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二十九 一槍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盡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
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八百零六章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二十九 一槍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盡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