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

其它幾人也是有樣學樣,張續文放下望遠鏡之後,連續幾次深呼吸來平緩自己的緊張情緒……他就算是在託木斯克和俄羅斯的哥薩克人決鬥時都沒有這麼緊張過。

張瀚的苦心佈局,常威等臺灣各人的辛苦開闢,數年之功,一切心血和幾百萬兩的白銀,一切都是隻看眼前。

就是這二十多艘船,三千將士,包括船上的軍官,水手,商團軍的陸戰人手全部在內,一切的過往投入和對未來的期望都在這三千人身上了!

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豪賭,一旦贏了,臺灣冒起之勢再不會受到任何勢力的阻礙了,荷蘭人不行,西班牙人更不行,葡萄牙人差的太遠,就算是曾經擊敗荷蘭人的大明福建水師也不行了,其後之勢,臺灣將如龍出水,一飛沖天!

若敗,則是此前的數年投入等於將白銀扔在水中,一切都是成了鏡花水月,雖然還有大片的屯墾區,雖然還有初步的軍工體系和強悍的陸軍,但一旦被封鎖海岸,憑臺灣現在的能力只能守着這一點家業,沒有海洋就沒有未來,當然也沒有貿易和一切收益,只能會越來越弱,直到沒有還手之力,被敵人消滅,或是投降,拔旗,毀寨,走人。

只有李平之性格還是那麼強悍,把着望遠鏡死死盯着海面上的情形,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在海邊的岸防區域也是集結了大量的軍人,很多軍官也是打着望遠鏡往海上看,包括棧橋區往上的港口區,倉儲區,很多工人都沒有躲起來,他們幾十人一羣的聚攏在一起,觀看着海面上的情形。

這一場海戰,可謂牽動着臺灣這邊所有人的人心,勝負之間的懸殊實在是太大了,軍人們還只是肅立觀看而已,百姓們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不少人指着荷蘭艦船戟指大罵……當然是聽不到的,不過更多的人只是合掌祝禱,企盼虛無縹緲的上天能保佑水師擊敗紅夷,很多人都很虔誠,臺灣這邊不少人信媽祖,多半人向媽祖禱告,遼民和其餘的北方人也是各有所信,有祝禱三清或昊天上帝的,也有關聖大帝,明人多信關聖,也有向滿天佛祖菩薩祝禱的,一時間海灘上各種口音均有,祝禱之聲不絕……

不管怎麼祝禱或是期盼,海上的兩隻艦隊還是進入了彼此的射程之中。

好象約定好的一樣,荷蘭船和和記水師的船隻一起開始減速,這也需要一個過程,調整帆具和開始船身轉向,在這個時候是沒有辦法開炮的,雙方都儘可能的加快這個過程。

這個時候能看到水手們都如螞蟻一般的忙碌起來,桅杆各種到處都是上竄下跳的水手,而船舷兩側俱是準備好的炮手和陸戰人員。

在荷蘭人這邊,對面的船上都是灰色和藍色,水手們的素質看起來也不差,手上的動作也是相當的快捷,宋克放下長筒望遠鏡時,臉上的神色並不是太好看。

他是總督,並不是艦隊指揮,艦隊指揮是高文律,這個曾經的敗將其實是很有經驗的海軍軍官,老資格加上水平不弱,加上荷蘭人沒那麼多講究,東印度公司的人才儲備也不能和國內相比,所以艦隊指揮還是用高文律。

對面的和記水師指揮則用傑日涅夫,嚴格說來這是一場荷蘭指揮官與俄羅斯指揮官對面相抗衡的海戰。

這也沒有辦法,中國的造船業已經落後百年不止,對大規模海戰,特別是艦炮爲主的新形式的海戰也是跟不上趟了,當然俞老總兵這種一輩子在海上打仗的還是很強,可惜新形式下的艦炮海戰老總兵也是不成了。

高文律擺出的陣形就是如蜂羣一般,商船在箭頭最前,四周是十餘艘大小不一的武裝商船,在箭頭之後,則是八艘戰艦擺開,每艘相隔距離都並不遠。

一會商船和戰艦都會調整好帆索,橫開船舷,下錨,艦隊就會有前有後,錯落開向對面開火。

而對面的和記艦隊則是用商船和戰艦混編,前後一致,只有下方的四艘帆漿戰艦單獨編隊,正好是兩兩編隊的狀態。

宋克這個臺灣總督原本可以不上船,但相對於和記對這場海戰的重要性的認識一樣,荷蘭方面也是一樣對這一次海戰相當的重視。

贏了,不僅是在臺海這邊沒有了對手,可以壟斷對日貿易,福建的生絲可以全部落在東印度公司之手,大量的物品對日銷售也是東印度公司來獨家經營,福建的海商和大明南下的海商需要向他們交納賦稅,臺灣全島遲早成爲荷蘭的殖民地,其土地蘊藏的大量財富當然也歸荷蘭人所有。

休養數年之後,未必不可以趁着明國專門對北方蠻族的機會,重新開戰,將澎湖笑納入懷中。

這樣的話,南中國海的所有貿易利潤,海量的財富,無法想象的財富都是東印度公司所有,到這種地步的話,公司上層的那十三位股東應該可以在國內獲得更大的發言權,爲公司爭取更多的利益和自主權,擴大公司艦隊的規模,將大量人員從歐洲搬到亞洲部份,而自己這些公司的老人可以在這些殖民地選一個漂亮的地方建造大莊園,當一個拿着公司股份的莊園主……

不僅宋克是這樣想的,高文律,甚至是東印度公司的總督科恩,也大約有相同的想法。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開拓和進取,歐洲的人們也以離開家鄉開闢新的土地和莊園爲榮。

正如五月花號帶來了北美的殖民地,大量的英國清教徒踏上了北美殖民開拓的路程,而南方的漢人也是持續不停的離開家鄉,前往南洋各國謀生,此後就將家族留在了南洋各國,最終開枝散葉,成爲南洋諸國都不能小視的龐大力量。

哪怕是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幾次的縱容和屠殺,華人在其後百年之內還是建立了好幾個華人主導的國度,不過可惜都被殖民者給剿殺了。但就算如此,一直到後世幾百年,華人還是掌握了南洋諸國的經濟命脈,這一點來說,土著沒有辦法,殖民者也一樣束手無策。

宋克希望能擊敗和記水師,獨霸臺灣和南中國海的龐大利益鏈,總督科恩也是一樣,上上下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們也是有一樣的想法。

科恩沒有上船,他的身份太高,關係到整個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穩定,宋克是不可能同意科恩上船。

高文律在旗艦巴達維亞號上,宋克則是在赫克託號上,這也是一艘大型的蓋倫船,兩層甲板,最上一層加防護板,也有八門火炮的炮位,炮組成員在甲板上待命。

宋克不是專業的海軍軍官,但常年在海上也見多了海戰,雖然在東亞這邊多半就是戰艦對海盜船隻的小規模戰事,最大的戰事還是荷蘭人對明國水師的澎湖之戰,不過也是明軍水師用蟻多咬死象的辦法來打,兩邊並沒有正式在海上開戰,而是一場一邊倒的圍困戰而已。

對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也曾經有小規模的戰事,規模都遠遠不如眼前的海戰。

甚至在歐洲本土來說,這種雙方加起來數十艘戰艦和武裝商船規模的海戰也是相當的少見,英國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海戰規模當然十分龐大,但還有衝角戰艦冷兵器廝殺的殘留,不象現在這樣,完全都是風帆火炮的戰列艦之間的。

是的,這就是風帆戰列艦的,從此時早期的風帆戰列艦到三層甲板火炮百門的正經的巨炮大艦,再到鐵甲艦,無畏艦,戰列艦,這場海戰絕對是前所未有,足夠被載入史冊了。

宋克此時當然沒有歷史人物的自覺,就算有人告訴他這場海戰的意義,估計這個中年荷蘭人也不會在意,此時此刻,他灰藍色的眼眸中滿是冷意,不管怎樣,對面艦隊給他的不安全的感覺太濃重了。

自己這一方是陣形錯落開始,以防戰艦全部突前被敵人一輪打下來傷亡過重,這是此前海戰得到的經驗,相當有用。

而和記的水師戰艦則是整整齊齊的以一字縱隊形式過來,只是分成三行,停船之時,也是一行一隊,象是一張張開的嘴巴,將整個荷蘭艦隊包在口袋裡。

縱隊裡又是兩船一隊的配合,兩艘距離相當的接近,橫船時幾乎是兩艦相連。

這就是一字縱隊戰術的雙艦戰法,也可以分成兩個縱隊,分爲上下兩部,這種戰術可以使一字縱隊分爲兩個橫隊,以兩邊的舷炮進行橫行打擊,最大範圍的擴大打擊面,適合以多打少的打法。

和記的商船雖小,但裝炮並不太少,如何利用數量優勢也是傑日涅夫近來考慮很多的重中之重,張瀚的建議給了他相當的靈感,可以說,眼前的這陣列雖然是俄羅斯人一手操練出來,並且負責指揮,但靈魂還是屬於張瀚……當然張瀚也不必居功,他只不過是把腦海中的記憶給取用了出來,其實還是這個時代百年之內歐洲人的智慧,華夏子民,思之應當慚愧。

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
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