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

“荒唐,荒唐!”許顯純拍桌打板的痛罵起來。

就算汪文言大罵天子,許顯純都不會有所觸動,那再正常不過。朝廷內鬥的失敗者,文官們都會滿腹牢騷,就算不明着罵天子,私下裡編排天子的事情還少了?武宗正德皇帝叫文人們編排成啥了?什麼李鳳姐是哪有的事?還有什麼蛐蛐天子,小蜜蜂天子,都是那些無恥文人編排大明天子的綽號,當今皇帝已經有綽號了,就叫木匠天子,底下這些文人沒規矩,汪文言又素來是個膽大的,死之將至,他有什麼不敢說的?

但許顯純萬萬想不到,汪某人臨死之時,居然是說的這樣一番話出來。

“可不是荒唐嗎?”牢子接口道:“咱們大明這幾年雖然有東虜爲患,但內部平安無事,各地風調雨順,國用充足,九邊除了遼鎮皆是安靜,區區東虜猖狂一時,哪裡就真的能做什麼了不起的事出來?說咱們大明會亡國,真真是笑話了。”

許顯純知道的當然要比牢子多的多,大明現在遠遠稱不上盛世,萬曆十九年之後皇帝和大臣嘔氣,朝政不修這是事實,萬曆三大徵又把庫銀打了個精光,到萬曆四十七年時已經是財政虧空,國庫空空如洗,遼事一出,只有加餉一招,到了天啓年間,朝廷通過加大商稅徵收和增加田賦,勉強把遼西局面穩住,但內部也是到處有災害,北方各處流民和響馬土匪增多,這也是實情,黨爭也猶爲激烈,不過要說這些是亡國跡象,許顯純是打死都不會認同的。

“這般的荒唐語絕不能上報,”許顯純決斷道:“誰不知道汪文言向來嫉恨和記,與和記已經鬥了好幾回,奈何不了人家,臨死時還要誣陷,簡直是小人之至。這般人,也早就該死了。”

“正是,正是。”幾個錦衣衛官哈哈大笑起來。

……

午末時,信王打聽到天啓並沒有休息,而是在端本宮打造幾樣新奇的木造器物,他趕緊下令傳轎,一路從東安門進皇城,再從東華門進宮。

以信王之尊,當然是以軟轎一路擡進來,天氣寒冷,信王身上擁着大毛衣服,將天青色的五團龍直身袍服掩在其下,頭頂則戴着飾東珠的大帽,帽子和衣領將少年親王的臉龐掩蓋起來,叫人看不大清楚信王的臉和其面部表情。

一路上遇着的官員甚多,在進皇城和宮門之前,來往人員多半是低品級的官員和吏員,看到親王儀轎無不引道而避,躬身而禮。

信王看似無動於衷,只是眼睛一直在盯視着這些官員,在揣摩着這些官員到底是真的尊敬自己,又或是隻是表面文章。

而這其中,又有多少閹黨,多少東林正氣留存?

自打汪文言突然被捕,然後是楊漣等人,東林黨人最能戰鬥的十幾個骨幹官員被捕,大量官員被貶斥出京,京師的政治氣氛就變得無比險惡,這些事情信王雖然絕對不能過問,甚至也不能叫人知道自己派人打聽,但從王德化曹化淳等王府太監口中,信王還是有源源不斷的消息來源,也知道京城氣氛壓抑,如同一口大鍋卡在京城頭頂上,氣象晦暗不明,令人倍感壓抑。

越是在這當口,信王謹慎小心的性格就越發明顯了。

他隔幾日就去拜見一次天啓皇兄,說話謹慎小心,也儘量說些叫皇兄感覺輕鬆的話題,絕口不涉及政務,然而天啓已經感覺自己很難生出子嗣,畢竟這一年來毫無消息,後宮嬪妃也近二十人,但一年下來無人受孕,天啓又自覺精力不足,甚至有腎水不足之象,爲了國家大計,信王既然常常入宮,皇帝也會偶然說起國家政務,信王只唯唯諾諾聽着,並不敢隨意發言。哪怕親如兄弟,又是少時一起長大,感情深厚,皇權這一條線也是絕不能輕易邁過去的,就算皇帝感覺子嗣艱難,信王等若皇儲,可一日不撕破這窗戶紙,信王就只能算是外藩,只是屬於朝野都認可的皇儲外藩,絕不會有哪個文官不開眼出頭勸皇帝放信王之國就藩便是了。

轎子在宮門前放下,還剩下一二百步的路程,信王只能自己走過去。

四周零零落落站滿了穿着天青色和元青色袍服的太監,有不少太監手中拿着銅製的拂塵,信王知道這是皇兄身邊最後的近侍,每次皇帝臨文華殿聽政或進講時,拿拂塵的太監數十人一羣站在金臺之後或是兩側,錦衣衛堂上官帶刀站在金臺左側,翰林詞臣和閣臣站在右側,大漢將軍持金瓜站在階下,看似錦衣衛是保護皇帝的御前護衛,其實皇帝最信任的還是這一羣拿着銅拂塵的太監們。

往近處去,開始聽到人聲鼎沸,斧鋸之聲不絕於耳,也有太監們拿腔弄調的讚歎聲響。

信王看到一個高大太監站在皇兄身側,不停的遞上各種工具,斧鑿鏟刨不停的拿上拿下,時不時的又彎腰吹去木花,用墨線吊直,信王進殿也無人過問,太監們都忙的滿頭大汗,殿中生着銅爐,溫度比室外要高的多,也怪不得他們忙到汗溼重衣。

“吾弟來了。”

倒是皇帝直起身來喝茶時先看到了信王,皇帝很高興的道:“今日打造的是大型軍艦,是紅夷船樣,吾照樣仿製,今日先造船身,再搭龍骨船板,還叫尚衣局制船帆,一切均要照樣子來,只是規格稍小一些。”

近來皇帝果然是對造木製帆船特別感興趣,這種帆船模型先是在天津出現,然後在京師市場流行,聽說在蘇州一帶已經賣了好一陣子了,聽說還有商人懸賞,木匠能照樣子仿造成功的就有獎勵,當然要是士大夫有錢有閒,願意仿造的也行,只要照原本模樣仿出來就有銀子拿,只是這種帆船構造與中式帆船大爲不同,而且民間也沒有造帆船模型的傳統……此時中國的匠人是把功夫用在雕刻上爲多,比如雕刻象牙製品,一支象牙上可以雕刻出整幅的山水畫,樹根,象牙,玉石,皆可雕刻,制模型,則並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興趣。

這東西當然是和裕升弄出來的花樣。

製造帆船實在太需要人手了,在福建一帶,造各種中式硬帆船的人手很足,但造西式船隻的合用人手則太少,近兩年來到各處尋訪合用的匠人,數量仍嫌不足,傑日涅夫等人抵達臺灣後,造船的規模猛然上去很多,可是工人數量不足,就算俄羅斯人幫着培訓也需要時日,以模型培養人們的興趣,然後招募可以造西式戰艦的好手,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天啓的木造水平真的不是浪得虛名,一則是有天賦,二來是宮中器物齊全,又有最高水平的匠人隨時伺候,幾年時間下來,皇帝以興趣入門,在工具齊全,不怕浪費又有高手幫助的前提下,技藝真的是突飛猛進,其造的中式福船已經有好幾艘模型了,這一次雖然頭一回造西式戰艦,但在衆人的相幫努力下,船身已經打出一個粗粗的樣子出來,看樣子不需要太久時間,就可以徹底完工。

信王頗覺無語,他是一個沉溺於儒家經典和有雄心壯志的少年,最看不上皇兄的就是其玩物喪志這一點,信王后來登基,雖然十七年間焦頭爛額,但也不乏有可以休息的太平光景,不過不管是戰亂或是平靜,信王始終將興趣放在治國上頭,對其餘的事情並不感興趣。

眼下信王只得湊趣,對皇兄的手藝很是誇讚了幾句。

天啓聽的十分高興,正好有宮人送點心來,他便令信王與自己一起用點心,衆多幫工太監,只有一直站在天啓身邊的魏忠賢也有一份。

宮中的點心勝在用料講究,味道也過的去,信王倒是真的吃的津津有味,與皇兄邊吃邊閒聊,這時天啓開始考較信王對一些政務的看法,信王才驚覺皇兄雖然已經多日不曾召見大臣,但對政務並不曾隔膜,相反,對一些軍事大政,天啓皇帝還是十分關注,並且有相當堅定的看法和見解。

“天啓四年五月初九下詔增加鹽課,兩淮,兩浙,長蘆,並山東,福建、廣東,四川,共增銀多少?”

“臣弟記得是增銀五十四萬七千九百九十三兩。”

“善。”天啓讚道:“此事吾弟怎麼想的?”

崇禎感覺鹽課增加之後,恐怕對百姓的負擔會大爲增加,這會導致民間怨氣沸騰,國用不足,已經加徵遼餉,各種稅賦在這幾年多有增加,國家收入除了兩千六百萬石糧食外,還有相當多的雜物收入,而銀兩收入從三百萬漲到了九百萬,其間對百姓的催科壓迫自然是增加了數倍。

信王因道:“臣弟覺得若國用稍足,當以減賦爲先。”

天啓點頭道:“要記得國用稍足這四個字,減賦爲先在其後。若只顧減賦,弄到國用不足,再倉促加賦,反爲不美。”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三十四章 口外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七章 決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三十四章 口外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就食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七章 決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