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

孫敬亭從棧橋一路走上岸去,聽到了一陣嘹亮的軍號聲。

和記這邊不喜歡放號炮或是敲鑼打鼓,其實很多人還是很喜歡的,但他們喜歡沒有用,張瀚不喜歡就是白搭。

張瀚喜歡短促而有力的銅號聲,簡單,有力,鼓舞人心。

這種歡迎號是張瀚親自定下來的,雄渾有力,相當提振人心。

軍號還有起牀號,熄燈號,當然還有衝鋒號。

在嘹亮的銅號聲中,孫敬亭步態從容,神情莊重的走到了臺灣的土地之上。

科恩看的不準,其實岸邊不止是幾隊人,而是數不清的人頭,密密麻麻的人羣把港口區到倉儲區還有船場區的道路和空置的地面都是給擠滿了。

人們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棧橋,一直到孫敬亭出現時爲止。

今天是颱風天,海上的水霧很大,視物不能及遠,但在岸上除了是陰雨天外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當穿着青色短直裰,手按腰刀,穿長靴,身長玉立,頭頂只用一根帶子束髮,整個英武不失俊秀的孫敬亭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現場頓時就是爆出一陣激烈而歡快的歡呼聲響。

這是和記的高層第一次踏上臺灣的土地,不管是出身大同或是宣府陝西,或是遼鎮過來的移民,又或是福建這邊的老移民們,不管是種地的屯兵,船場的工人,學校的教員或是學員,水手們,和記的吏員們,商人們,陸軍的軍人們,俄羅斯人,澳門過來的葡萄牙人,還有幾個德國人或法國人,英國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真正見到和記的高層。

他們最早的一批在這裡已經好幾年,最晚的也過來好幾個月了,所有人都視自己爲和記的一部份。

然而臺灣行軍司與本部的聯絡實在是太困難了,去年時李平之和張續文曾經率船運銀回去,這是臺灣人的驕傲,怎奈後來就被荷蘭人給攪了局,臺灣這邊因此也是人心略有浮動,誰都知道軍司高層對臺灣的支持最爲要緊,別的不說,臺灣這邊這幾年最少用了三百萬兩,還不包括平戶李家支持的倉儲貨物和現銀,從什麼都沒有開始白手起家,臺灣這邊感覺是篳路藍縷從無到有,而擔心的就是軍司高層覺得臺灣這邊靡費銀兩毫無成就……人心浮動,頗爲擔憂哪。

在這當口,孫敬亭這個高層前來,無疑是替臺灣軍民打了一針強心針……孫敬亭和常威一樣都是張瀚的親戚,但孫敬亭和張瀚先是知交好友後來才成了親戚,而孫家在和記的勢力要比常家大的多,常家到現在只是普通的外家,無非是稍微富裕一點的商家而已,孫家的東山會原本就是靈丘的大會,在當時大明民間地方結會成風,礦工結會其實是很受忌憚的,孫家能扛住壓力替礦工結會說話,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這使得孫家叔侄在靈丘一帶很有威信,名聲極佳。

礦山一系在和記工商體系裡佔着相當重要的位置,鐵器也是和記賺錢的大頭,礦工和各鐵器工場裡原本東山會的人就相當的多……加上在軍隊裡的礦工系,孫敬亭麾下的潛實力只強不弱。

當然在和記的體系下根本不必擔心孫家會有不軌之心或自立之意,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然則孫敬亭的位高權重是不用多說的,和記體系之內除了張瀚之外只認兩個高位的重臣,一個是李慎明,一個是孫敬亭,不過李慎明在軍隊體系裡沒有什麼影響,更多的是對外和商業體系和吏員體系有影響,真正論說起來,孫敬亭肯定是排名第一的重臣了。

至於孔敏行則是在李莊和草原有相當的影響力,在臺灣農政司也有影響力,孔先生人們也知道,但總沒有孫敬亭的影響力更大。

對於這個張瀚身邊的第一宣力重臣前來,臺灣軍民早就翹首以盼了,雖不及張瀚親身前來那麼令人激動,但臺灣軍民心中也是明白,張瀚的身份地位是絕沒有可能把北邊的事情全拋下,以數月時間輾轉來往萬里到臺灣這邊來的……孫敬亭孫大人前來,也很不錯,足見軍司高層對臺灣的重視了,以免一直以來臺灣這邊的人有一種被忽視的孤兒之感。

當然,他們是絕不可能知道孫敬亭是和張瀚發生了爭吵,然後被迫前來……現在孫敬亭是絕對不悔此行,不僅不悔,還感覺相當的慶幸,如果不是親自來這麼一趟,又怎知道臺灣這邊的情形是這樣呢?

“孫大哥!”向來桀驁和英銳果敢,脾氣直率又有些大戶人家子弟傲氣的常威率先上前見禮,臉上滿是誠摯和歡喜的笑意。

在臺灣軍民眼中,這個二十不到的貴公子哥又聰明又能幹,就是太傲氣,平時很少能見笑臉,脾氣也過於剛硬,象是一柄錐子,用來決斷做事足以扎破桎梏,而平時相處就有些咄咄逼人,很難相處了。

其實親民官應該溫和親厚些,過於嚴剛很難令人心真正依附,不過臺灣又是開闢的局面,需要常威這樣有擔當敢打敢拼銳意進取的政事官,所以真正是事難兩全哪……

現在的常威卻是令人大跌眼鏡,平時都是沒有表情的瓜子臉上滿是笑容,趨前一步,就要給孫敬亭下拜。

“可畏少禮。”孫敬亭原本就是性格溫厚隨和的人,並不喜歡擺架子做出威嚴姿態,對常威又需格外加幾分客氣,說起來兩人都是張瀚的外家,不過孫家是如夫人,常威的堂姐可是正經的大夫人,只是兩家從來不論這個,都是以平等的姿態相交。

wωω● тTk an● ¢○

常威被一攙扶當然也是站起了身子,他看着孫敬亭道:“孝徵兄,這一晃近三年我們沒有見面了啊,你在瀚哥身邊,一向辛苦了。”

孫敬亭道:“我能談的上什麼辛苦?你瀚哥是真辛苦,這麼大的家業都是他一個人當家作主,我們不過是幫襯的人,真正心裡有擔子要吃辛苦的還是他。你也辛苦,臺灣這邊是從零到有,做到如今的地步,真真是難爲你了!我們在李莊和青城,只管憑想象來揣度這邊的情形,這一次文瀾力主叫我走這麼一趟,我現在是後悔的很,後悔自己真的來晚了。”

常威聽得這些話,心中異常感動,但他真的是嚴剛威毅的性格,看着嘻嘻哈哈,其實脾氣相當自傲,不願在人情失了威嚴,剛剛破顏一笑已經是十分難得了,當下只是深深一躬,拱了拱手,一切就是盡在不言中了。

臺灣行軍司的人一一上來與孫敬亭見禮,多半都是很熟悉的老人,也有一些著名的後起之秀,李平之就是最出衆的一個,孫敬亭對李平之這種個性的後生其實並不是特別歡喜,不過李平之是軍司高層都相當看重的一個後起之秀,不管秉性怎樣,能力可是一等一的強悍,已經立了幾次大功……當下便是執着李平之的手,笑問了幾句家常,最終道:“怎麼不見續文?”

李平之和張續文幾次一起做事,他是鋒芒畢露的性格,張續文則是內剛外柔,平時在小節上都不怎麼較真,所以相與的很好……李平之笑着對孫敬亭道:“回大人,續文兄深入臺南大山,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哦,我亦聽說過。”孫敬亭道:“聽說一去來回就是千里啊,真是太辛苦了。”

在場的人都是無不點頭……張續文真是一個不怕辛苦也不懼挫敗的人,看起來柔和的性格,有時候人說幾句不合適的話,或量玩笑開重了,自己一驚的時候,張續文都是一笑就走開了,根本不和人較真。他是張瀚的族親堂弟,論身份在這個時代是比孫敬亭和常威還要親近一些的親戚,是真正的宗族裡的同族兄弟,在這個時代人的心理,關係先天性的就是比孫敬亭和常威這些外家要親近很多。

張續文是張瀚親手調教出來的,曾任近侍官,又到北邊俄羅斯人的地界歷練了一年多,還和哥薩克決鬥過,真是文才武略都是一時之選,回來之後不願在軍司歷練自請出外,又是到臺灣這邊來,孫敬亭過來時帶着幾罈子鹹鴨蛋,是張學曾親自挑選了最好的鴨蛋親自醃製出來的,託孫敬亭帶給張續文,結果居然人不在。

“是第三次了。”常威笑道:“效果一次比一次好,這些土人也不象我們想象的那樣油鹽不進,張續文拿平等的態度對他們,學他們的語言,當然也帶着一個連的護兵,不然被那些蠻子當獵物殺了也是冤枉。幾次進出,帶了大量的糧食,種子,醫藥進去,現在有不少山上的結社土人下來,在我們控制的地方打些短工,他們來換糧換酒,我們都換給他們,雙方要友好的多了。”

“另外也有荷蘭人幫忙。”李平之道:“荷蘭人修築城堡,其兵深入大山到處抓捕力夫,都是抓那些山中結社的土人,這種消息傳的很快,荷人不僅抓人,還虐待毆打,土人死的很多,被直接殺死的更多,有個荷蘭軍士一人就殺土人過百,想想有多少土人被殺吧。”

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章 堵路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二章 說賠累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
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章 堵路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二章 說賠累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