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

張瀚與李慎明的關係還是以朋友爲多,不過李慎明在商會也有自己的股份,而且不少……這便是他眼光獨到,投資的早的好處,另外李慎明在張瀚的體系裡頭也管着侍從司,拿着最頂級的薪給,他的手頭餘錢很多,又不能買地置產,商人有錢後的老路不好走,於是在新平堡和衛城還有大同等處開設多座酒樓,各以“垂柳”,“醉仙”,“謫仙”等名字命名,賺錢之餘還頗爲風雅,因爲張瀚的關係,商人們也喜歡到這些酒樓來聚會,李慎明的生意並不壞。

等車馬停下來,因爲東主和張瀚的關係,酒樓的掌櫃和大小夥計們都在門口迎接,張瀚的從屬有侍從司的人,也有特勤局的護衛,他們要麼跟在張瀚身邊,要麼就在四周警備,防止閒雜人等中出來一個刺客,有韓畦之事在先,張瀚的仇敵也不少,有範家和韓家,還有蒙古臺吉,這些人在正面是沒有辦法了,但設法派幾個刺客,亦屬極有可能之事,是以張瀚的特勤護衛,亦是越來越嚴格了。

幾個衛所武官,亦是在酒樓門口等着,因爲是事先說好的酒局,不算公事,各人都沒有穿着官服,都是一身棉服便襖,大冷的天,天上還在落着雪花,他們卻只得在門口等候,時間久了,各人身上都落着一頭一臉的雪。

張瀚向這幾人笑笑,手伸了伸,說道:“大冷的天,諸位大人何必在外等候,弄的如此狼狽,還請趕快進來。”

指揮同知盧先春趕緊道:“是,謝大人。”

眼前這幾人,兩個同知一個叫盧先春,一個尚致庸,這兩人都是天成衛的,兩個僉事李艾和賀夢得,這兩人一個是天成衛,一個是鎮虜衛……鎮虜衛的公事也都在天成衛辦,其實是兩衛合一的格局,天成衛指揮照例兼衛城守備,而鎮虜衛有的時候派掌印指揮,有時也是由守備兼任,現在的衛同知也只有一個,姓魏,年事已高,身體不大爽利,世職是大同中衛百戶,子嗣都留在老家準備將來襲職,這人來不來是不要緊的。只有一個叫張其昌的僉事,是將門張家出身,年輕氣盛,原本想着守備的職位,被姓鄭的搶了先,他自己資歷差,卻是心高氣傲,姓鄭的資歷深還罷了,張瀚一個商人卻搶了守備的位子,張其昌不想想張瀚的實力,卻是心裡的一口氣咽不下,平時就很不合作,當然更加不可能參加今天這樣場合的酒宴。

各人答應下來,不論心裡是怎樣想,都是臉上陪笑。

衆人一路登上三樓的雅間,張瀚在上首坐了,李慎明在一邊相陪,其餘的同知僉事們也按官職和資歷排了座紛紛坐下。

張瀚先不提別的,首先向盧先春道:“上頭下了牌票,催繳近年兩衛應納的子粒糧,共計四十三萬石,盧老兄,這麼多石糧,數量實着不少,你看應該怎麼辦啊?”

繳納子粒糧的事,不談是哪個同知或僉事負責,主要還是指揮使的事,但這幾年前後幾個指揮使交卸,張瀚剛剛上任,拿出上司的身份問這些同知和僉事,也是上來一

記殺威棒。

盧先春不能不答,赤紅着臉道:“回大人,子粒糧已經有數十年沒有上繳過,上憲催繳我們沒有話說,但不能把幾十年的積弊都算在職下等人身上。”

張瀚道:“這話誠然有理,上頭也說了,舊欠可以慢慢來,從今年起,子粒糧要如數完納,替各衛做一個表率,兩衛應納子粒糧是七萬石一年,諸位大人,日後就要拜託你們了。”

這一下不僅盧先春如坐鍼氈,其餘的幾個也是坐不住了。

宣大的各衛,只有少數富裕地方的衛所還能上交子粒,多半的衛所不僅不能上交,甚至還要從都司伸手要糧,後來是盧象升總督宣大時,清理積弊,切實屯田之事,一年收入二十多萬石糧,被朝中上下驚人天人。

其實無非就是做事認不認真,願不願意得罪人的事情。

各衛田畝,當然都是被軍官們私自瓜分,軍戶成爲佃農,交糧給這些軍官瓜分,哪還有剩下的糧食上交給國庫?大明太祖設立衛所,原本就是打的更徹底的府兵制的主張,唐時府兵是閒時爲農,戰時爲兵,自備戰馬兵器,國家給他們減免賦役,打贏了仗會有獎賞,靠着這種制度初唐時兵力大盛。到了中唐時田畝兼併,府兵制的基礎沒有了,當然就只能用募兵,兵制就此改變。

明太祖的主意就是軍戶始終爲軍戶,國家撥給田畝,他們世代爲軍,不能轉爲民戶,這樣限制死了,現在是多少軍戶,將來還是多少,國家始終有打仗的軍人,另外軍人屯田,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上交國庫糧食,真是一本萬利。

這種如意算盤當然破滅,衛所的田畝倒不怕被士紳兼併,可軍官們兼併起來比士紳還狠,現在兩衛的田畝有九成都在各級軍官手裡,軍戶普遍成爲佃農,吃不飽穿不暖,社會地位低下,又不能打仗,種田也種不好,可謂是雙重的失敗。

盧先春和尚致庸等人都站起來,各人都道:“子粒糧實在是收不上來,還請大人體恤下情,給下官一條活路。”

張瀚冷哼了一聲,說道:“國初時子粒糧就收的上,現在一樣的田畝,就偏收不上來了?”

各人苦着臉不出聲,李慎明這時出來打圓場道:“天下烏鴉一般黑,老盧他們不過和各地的衛所一樣,大家都求一碗飯吃罷了。”

盧先春道:“這一碗飯並不好吃,我們今天來就是求大人作主的。”

他向其餘幾人急使眼色……明顯的事,李慎明是軟,張瀚來硬的,大家不趁着這個機會下臺,接下來肯定是上頭催逼交糧,他們哪有糧交?沒有糧交人家就能將你免職,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個藉口,但是有藉口就行!

吃軟總比吃硬好,雖然心裡十分不捨。

張瀚道:“我不願強迫諸位,大家要想好了。”

尚致庸苦笑道:“大人其實真不必擔心,我來此之前早就想好了。”

尚致庸從懷中掏出幾張田契來,說道:“正經

有田契的才一千來畝,多是民田買來的,還有正經的朝廷賜給的養廉田有好幾百畝,然後還有四千來畝地,實話實說均是從軍戶手中侵佔的,也假借民田的名義立了田契……一共是五千三百六十一畝,田契全部在這裡,下官只留了幾十畝田用來當墳田了。”

張瀚有些詫異,看了看尚致庸,說道:“尚老哥是真想好了?”

“真想好了。”尚致庸道:“大人這幾個月一直給我們留有餘地,屬下等也有僥倖之心,想留着田在手比較好。現在看來,大人說的不興修水利,不改種法,十年八年的收成也好不了,下官此前不信,現在看來畢竟還是大人說的對。”

張瀚輕輕一笑,說道:“今年秋糧預計怎樣?”

尚致庸嘆氣道:“一畝平均只有一石,有些田還不到一石。下官算了算,就算下官心再狠,總也要給軍戶留些口糧,收上來的糧食不到三千石,又是雜糧,就算糧價漲了也值不得多少,加起來賣不到一千兩銀子……”

李艾道:“我那裡更慘,全部糧食也賣不到五百兩,一年夏秋兩季,三千畝地,收入不過一千五百兩。”

尚致庸道:“我等就是好在免除白榜賦役,還能叫軍戶到家裡幫着做些活計,不然的話恐怕不僅沒有收入,還要賠累。這幾年,民戶的士紳都叫苦連天。”

盧先春道:“真真是受不了了,連續怕有五六年光景了,沒有一年年成是好的,冬天大雪一場接一場,冷的邪乎,由春到夏就見不到雨,小河都幹了,沒有雨,沒有水,哪來的好收成?”

“特別是加徵遼餉,相關的使費多了很多,雜項也加徵,咱們還好,最多日子緊一緊,有些田主已經快撐不下去。”

“朝廷知不知道咱們宣大地方的苦楚?”

“又不止宣大,還有陝甘呢。往東去,也好不到哪去。”

李慎明眼看這一夥丘八要把話題扯遠了,當下微咳一聲,笑着道:“總之各位把地產交出來,給我們大人打理經營,總好過自己這樣頭痛。”

盧先春道:“下官既然來了,就有此打算,只望大人給我們稍微優厚些的條件。”

其餘幾人沒說話,但都是一樣的表情。

張瀚沒有出聲,還是李慎明道:“諸位的田產,有兩個方案,一是水田作價八兩到十兩一畝,旱田作價六兩到四兩一畝,我們全給現銀收購,諸位拿了銀子可以收起來,也可以放帳,或是給我們帳局做投資,均隨你們的意。”

幾個武官對視一眼,李艾道:“這價格很公允了,也是大人照顧我們。不過,下官等人還有下情要上稟。”

張瀚點頭道:“請說。”

李艾道:“這天時情形,我等留着田畝在手也是賠累,大人收去用處比咱們大的多。只是失了祖業,下官等擔憂子孫會坐食山空,遲早窮困。所以,大人不管是給銀兩,還是折算價格都可,我等想入股商會。”

(本章完)

...

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七百九十八章 商討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八百章 爭位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零五章 名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
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七百九十八章 商討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八百章 爭位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零五章 名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