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洪承疇

運糧隊從海邊出發,向着塔山堡前進。從塔山堡到這段海岸有一條土路,因爲在這附近有關寧軍的一處軍屯。當年遼東淪陷之後,大量的難民逃到了這裡,然後就淪爲了遼西將門手裡的農奴,爲遼西將門的那些將領們耕作農田,這也就是所謂的“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

不過如今,即使是在這些地方,也經常會有建胬的騎兵出現,所以,如今屯田的農奴都已經被轉移到附近的一些堡壘中去了。這些堡壘的防禦能力有限,裡面的物資也有限。所以如果有大股敵軍過來了,這樣的堡壘也是保不住這些人的。不過如果來的只是一些小股的偵察騎兵,那他們肯定不能把這樣的堡壘怎麼樣。

自從洪承疇的大軍從寧遠出發後,滿清派出的小股的偵騎也越來越多了,明軍和清軍經常性的會發生小規模的交戰。這些滿清騎兵當然沒法直接向多達十餘萬人的洪承疇的主力發起攻擊,但是他們卻一直很努力的在獵殺明軍的夜不收,儘可能的壓縮明軍騎兵的活動範圍。從運糧的海岸道塔山堡的這段路上,也曾有過建胬的騎兵出沒。

運糧隊在沿着土路走了大概五六裡之後,在他們的左邊出現了一隊建胬的騎兵,人數不多,大概只有二十來個。他們牽着馬,不遠不近的跟在後面。

“只是些蒙古人罷了。他們人太少,啃不動我們的。”放下手裡的單筒望遠鏡,吳三桂對在旁邊的鄭芝虎道。這望遠鏡是不久前鄭芝虎賣給吳三桂的,價格也非常有良心,每一具要價兩百五十兩銀子。

“我們要不要去幹掉他們?”鄭芝虎問道,“老讓他們跟着也不是個事。”

“他們不會和我們打的。”吳三桂搖了搖頭道,“你看這些蒙古人,連皮甲都沒穿,也沒什麼像樣的武器,真要和我的兒郎打,他們都不夠看的。不過這些蒙古牧民的馬術都不錯,人家畢竟從小就會騎馬,論騎馬跑路,我們誰都比不過他們。不過,派人過去把他們趕遠一點也好。”

說完,吳三桂招了招手,一個瘦瘦的家丁就跑了出來道。

“三猴子,你帶上一隊人,去把那些蒙古人趕遠點。”吳三桂道。

“得令!”那個家丁應了一聲,便立刻轉身而去,不一會兒,大概三十來個明軍騎兵就向着那隊滿清騎兵慢跑了過去。騎兵對衝的時候,速度更高的一方會更佔便宜。但馬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一開始就全速奔跑,那等到雙方真正接戰的時候,馬就跑不動了。

隨着明軍騎兵的靠近,這些蒙古人也都迅速的上了馬,不過他們並沒有向前衝鋒,而是如同吳三桂預料的一樣開始向後撤退。當蒙古人都開始背對着明軍騎兵撤退的時候,明軍騎兵突然開始加速,這個時候不加速肯定就趕不上那些蒙古人了,而那些蒙古人也已經在向後跑了,如果在中途掉頭,不但會損失速度,還會自己把自己的隊形弄得一塌糊塗。所以他們已經不用擔心可能存在的騎兵對衝了。

隨着明軍騎兵的加速,那些滿清騎兵也開始加速,也許是因爲他們沒有披甲,更輕一些,也許是因爲他們的騎術更好,所以他們加速明顯要更快一點,很快就拉開了和明軍騎兵的距離。

明軍騎兵開始減速,他們其實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這樣的追逐中趕上那些蒙古牧民。他們的任務也僅僅只是將那些討厭的蒼蠅趕得遠一點。

“記錄下他們的速度數據了沒有?”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鄭森正對一個模範軍的軍官說。

“少將軍,已經記錄好了,不過您也知道,靠密位測距,再加上沙漏計時來判斷速度,得出的數據是很不準確的。”那個軍官回答說。在原本的歷史上,世界上最早的利用鐘擺計時的時鐘還要到一六五七年才能出現。而在這個時代,雖然鄭森明白在工業上對於精確計時的要求,而且也知道所謂的鐘擺原理,但時鐘的研製並不順利,直到現在,也沒有製造出可用的產品。

“這我知道。但總能有一點參考作用。”鄭森一邊說,一邊想,如果剛纔發起追擊的是自己的將來的裝備着安達盧西亞馬的胸甲騎兵,或者是裝備着用阿拉伯馬混血的馬匹的輕騎兵,能不能迅速的追上並且消滅這些蒙古牧民。

明軍的騎兵開始轉了回來,跟上了繼續向着塔山堡前進的隊伍,而那些滿清騎兵則沒有再出現,顯然,他們也明白,這個目標不是他們能對付得了的。

到了下午,運糧隊順利地到達了塔山堡。塔山堡並不大,不足以容納十餘萬軍隊,所以大部分的軍隊都駐紮在塔山堡外,運糧隊穿過一座座軍營,一直來到塔山堡的城門口。

“糧食什麼的就讓他們拖到糧倉裡面去好了。鄭總兵,我們還是一起去向督師交令吧。”吳三桂道。

鄭芝虎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於是幾人就一起進了塔山堡,向着洪承疇的駐地去了。

依着我大明過去的習慣,就算是總兵,在面見洪承疇這樣的文官的時候,也如奴僕一般。不過近兩年來,局面大有改變,朝廷對於那些地方軍頭已經越來越沒有制約力了。如今即使是洪承疇這樣的大人物,在接見下屬的總兵的時候,也不至於太傲慢了。

所以當鄭芝虎和吳三桂前往拜見的時候,洪承疇雖然沒有玩出什麼降階相迎,但是也沒有故意讓他們在門房裡久等,而是直接就讓他們進來了。洪承疇甚至也已經知道鄭芝虎將鄭森帶來了,還特意讓鄭森也跟着進來。

幾個人跟着洪承疇的親隨進了他在塔山堡內的臨時府邸。走了沒幾步就到了一間廳堂前。

“二位將軍,洪督師就在裡面等着你們。”帶着他們過來的親隨說。

“末將鄭芝虎(吳三桂)前來向督師大人繳令。”鄭芝虎和吳三桂站在臺階下躬身大聲道。

“二位將軍快快請進。”廳堂裡傳來了洪承疇的聲音,同時一位親隨打開了房門。

“謝督師!”兩人一起說道,便直起身子,走了進去。

兩人進了屋,見洪承疇正坐在正堂上,鄭芝虎便捧起手裡的一支令箭道:“末將奉命運送軍糧,今日已經送到,特來交令。”

等鄭芝虎說完了,吳三桂也捧起一支令箭道:“末將奉命護送軍糧,今軍糧以安全抵達,特來交令。”

洪承疇站起身來笑道:“二位將軍辛苦了,且請坐下。”

這是就有親隨過來,接過了兩人手裡的令箭。

“在大人面前,哪有末將坐下的位置。”兩人都一起推讓道。洪承疇再三要求二人坐下。兩人才斜着身子,在兩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洪承疇便問起海上的事情,鄭芝虎便一一回答了。洪承疇又道:“聽說鄭總兵的侄兒也來了?”

“回稟督師,末將的侄兒原本是要到京城訪友的,在末將那裡聽說了此事,他一向好事,便要跟着末將過來。末將拗不過他,便只好帶他過來了。”鄭芝虎趕忙回答道。

“我記得令侄是有功名在身的吧?”洪承疇又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正理。”

“回督師的話,末將的侄兒乃是南安的廩生。只是中了這個秀才之後,卻不肯老老實實的準備考舉人,一天到晚的說要做聖賢。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鄭芝虎趕忙謙虛一下。

“讀書人讀聖賢書,本來就是爲了要做聖賢,卻也算不上是不知天高地厚。舍弟來信,也經常向我提起令侄,以爲是我福建第一奇才。”洪承疇笑道,“他寫的那些書,我也看過一點,天授之說,也算得別開生面。我也早就想見見這位少年了。”

“督師,鄭總兵的侄兒如今正等在門外面呢。”吳三桂突然插嘴道。

“哦?那爲何不帶進來?”洪承疇道。

“督師這裡乃是討論軍國大事的地方,未得召喚,末將卻哪裡敢將不相干的人帶進來?”鄭芝虎趕忙道。

“如今也沒什麼大事。”洪承疇道,“就請鄭總兵將令侄喚進來,老夫看他的書,有些地方也不是很瞭解,正好可以和他切磋一番。不知道鄭總兵可同意讓他在我這裡多呆幾日?”

第四百八十九章,登基(5)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三百一十九章,婚姻(3)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五百零六章,左家軍的未來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三百零三章,圍困(4)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四百二十章,押寶(2)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四百零六章,危城第五十八章,捕鯨船(1)第一百二十三章,“荷蘭人”的新訂單(2)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五百一十九章,牛莊堡(3)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六十章,捕鯨船(3)第三百五十四章,教化(8)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二十七章,雙贏的和平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3)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教化(9)第四百四十四章,偷襲(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三十一章,突襲(2)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六章,神童(2)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四十六章,移民(2)第一百八十三章,決戰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第二百七十八,突圍(2)第九十一章,大陸上的買賣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二百四十二章,澳洲海寇(7)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6)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五十七章,神木(4)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六十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三百一十八章,婚姻(3)第四百零九章,兵臨第一百八十五章,決戰(3)第二十五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一)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五百零一章,李自成的決斷(3)
第四百八十九章,登基(5)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三百一十九章,婚姻(3)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五百零六章,左家軍的未來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一百三十九章,模範軍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三百零三章,圍困(4)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四百二十章,押寶(2)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四百零六章,危城第五十八章,捕鯨船(1)第一百二十三章,“荷蘭人”的新訂單(2)第三百九十一章,大戰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八十八章,封鎖(2)第一百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上)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一百六十一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2)第五百一十九章,牛莊堡(3)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六十章,捕鯨船(3)第三百五十四章,教化(8)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二十七章,雙贏的和平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三百零二章,圍困(3)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3)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教化(9)第四百四十四章,偷襲(2)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三百三十一章,突襲(2)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六章,神童(2)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八十六章,炮廠和護廠隊第四百零四章,李自成的策略第四十六章,移民(2)第一百八十三章,決戰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二百二十三章,王大力歷險記第二百七十八,突圍(2)第九十一章,大陸上的買賣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二百四十二章,澳洲海寇(7)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6)第一百二十六章,進取號巡航艦(上)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五十七章,神木(4)第十一章,論各種三角形第一百四十二章,赴死(4)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六十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五百四十一章,末路(3)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三百一十八章,婚姻(3)第四百零九章,兵臨第一百八十五章,決戰(3)第二十五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一)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五百零一章,李自成的決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