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荷蘭人的生日禮物

鄭森一邊在忙着歸納荷蘭俘虜的各種戰鬥回憶錄,一邊忙着教弟弟們一些基本的數學。一時間忙得幾乎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這天早上,鄭森照例去給鄭芝龍請安。

“阿森呀,你的生日因爲打仗的事情被推遲了。如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也都忙完了。而且打完了這關鍵的一仗,也該慶祝一下。我找張道士查了黃曆,十天之後乃是黃道吉日,最是合適。我和你叔叔們都決定了,十天之後就給你補上一個風風光光的生日。”

聽了這話,鄭森似乎並沒有什麼喜悅的意思,倒是隱隱的似乎有點感傷。

“怎麼,嗯,你又覺得老爹我鋪張不對了?你老爹我賺錢不就是爲了花的嗎?難道弄得像你上次給我講的那個姓嚴的老監生那樣就好了?”鄭芝龍搖着頭說,“再說,你是我們家裡的嫡長子,十歲又是重要的日子,不給你好好辦辦,怕是有些人還有在後面亂猜,亂咬舌頭呢。”

一般來說,在那個時代,做老爹的打算做什麼是不需要向兒子解釋的;當兒子的老老實實聽着就行了。鄭森知道,鄭芝龍和他說這些,可見鄭芝龍的確對他非常重視。

“爹爹,您講的孩兒都懂,孩兒也不是這個意思,孩兒只是有點想母親了。”鄭森回答說。

“唉。”鄭芝龍聽了,長長的嘆了口氣,伸手摸了摸鄭森的頭,過了半晌才道:“阿森,以我們鄭家如今在海上的力量,以及如今新勝之威,雖然幕府有禁止日本人出海的禁令,但如果我們去不聲不響的把你母親接出來,我想,幕府多半是要裝不知道的。只是阿森,你弟弟還小,暫時還離不開母親。而且我答應過你外公,讓你弟弟繼承田川家的姓氏。阿森,當初你母親嫁給我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在海上混飯吃的窮小子。你外公和你母親不嫌棄爲父,爲父對此一直都是很感激的。那個時候,田川氏的家格在日本可比你老爹的鄭家值錢。現在雖然不是這樣了,但是人富貴了卻不能忘本,說過的話也要算數。所以我們現在是不能去把你媽媽接出來的。不過過幾年,等你弟弟長大了一點……”

“孩兒明白。”鄭森回答說,“而且孩兒這裡已經有父親了,弟弟那裡卻只有母親,若是單單把母親接出來,弟弟就太可憐了。若是將弟弟一起接出來,怕是母親和外公都不會同意。”

“你明白就好。”鄭芝龍說,“對了,爲父打算給你辦生日這事情,就連荷蘭人都知道了。昨天他們透過一個紅毛商人,還給你送了一件禮物過來,倒是非常的精緻,我拿給你看看。”

說完,鄭芝龍就帶着鄭森繞過書房裡那面擺滿了各種書但其實卻只是當屏風用的書架,到了後面的暖閣裡,只見在那裡的書桌上擺着一個有三尺多長的夾板船模型。

“這船據說是荷蘭國的一條叫什麼的戰艦的模型,做得倒是非常精巧,船帆都可以升降,炮門也都可以打開。爲父數了一下,這條船左右三層甲板總共有九十六門炮。除了首尾各一門之外,船舷每一邊大大小小的都有四十七門炮……阿森,你說這些荷蘭人讓人送上這麼一份禮物,是什麼意思?”

鄭森想了想回答說:“爹爹,孩兒想,那些荷蘭人大概是想要和我們講和了吧。”

“你爲什麼這麼想?”鄭芝龍問道。

“爹爹,單看這船,是荷蘭人在向我們示威。那意思無非就是別看你們剛剛敲到了我們好幾條船,但是這船在我們那裡算不了什麼,我們還有比這好很多厲害很多的船,就像這樣子的,我們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鄭森回答道,“只是兵法上說‘能則示之以不能’,意思是如果你有力量去打別人了,而又很想去打人家,那一定要裝出打不過人家的樣子,這樣才能讓敵人輕忽。如果荷蘭人真的還想要和我們打下去,他就不應該送這東西過來示威。

而且,孩兒聽說西班牙和荷蘭在歐洲正在對峙交戰(歐洲三十年戰爭),想來國內雖然有這樣的艦隊,怕也是也派不過來。如今荷蘭人逃出去的那些船,也都有很重的損傷,短時間內怕也是修不好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拉上西班牙人一起打上門去,巴達維亞怕是很有些危險。而如果丟掉了巴達維亞,荷蘭人在這邊就沒有什麼真正可用的據點了。到時候在想打回來成本就高了。他們和我們打仗,歸根結底不就是爲了錢嗎?爹爹,不知道您聽沒有聽說過,在泰西有一種說法,叫做‘持劍行商’?”

“這個說法,爲父倒也知道。他們所謂的‘持劍行商’其實就是能搶劫就搶劫,搶不過了才做買賣罷了。比如說南洋那邊,本來有一大堆的小國,其中很多都極其弱小,結果就被那幫子持劍行商的泰西人搶了個精光,就在萬曆年間,西班牙人還大搶大殺了在呂宋的漢人。呸,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鄭芝龍罵道。

“爹爹,其實我覺得泰西人的‘持劍行商’也許可以這樣理解。在泰西人那裡,包括戰爭之類的手段,都是作爲生意來考慮的。包括搶劫也是一樣。泰西人並不是打得過就一定會去搶,而是如果搶劫付出的價錢比做買賣少,他們就會去搶劫。爹爹,搶劫也是要出本錢的,就像荷蘭人和我們的這一戰,他們沉了船,死了人,還損傷了很多船,這都是本錢,都是可以算成錢的。如今荷蘭人大概覺得和我們打交道,搶劫是一件虧本買賣,所以他們現在希望能和我們正常的做買賣賺錢了。”鄭森微笑着說。

“他們倒是想的很美,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鄭芝龍在鼻子裡哼了一聲,“阿森,你說我們該不該接受他們講和?”

“爹爹,孩兒覺得還是應該接受他們講和,只是這做買賣的規矩如何,必須由我們來定。”鄭森回答說。

“哦,你倒說說爲什麼要和他們講和?另外我們該怎樣定規矩?”鄭芝龍微笑着問道。

“爹爹,如今能大規模和我們做買賣的主要就是西班牙人和荷蘭人。英國人有一些,很少,葡萄牙人份額也有限。做買賣的事情,要是隻有一個大主顧,價錢上往往就會吃虧。所以至少要有兩個大主顧纔好辦。而且荷蘭人一心求財,如果真的徹底斷了他的商路,恐怕他們也不會甘心,多半還要不停地搗亂。這樣一來他們固然是要虧本,我們也沒得賺。所以,爹爹,孩兒還是覺得應該允許荷蘭人來做買賣。”鄭森頗爲從容的回答說。

“說的不錯。”鄭芝龍點點頭說。

“當然不錯。”鄭森心裡想,“這不正是歷史上您自己做出的決定嗎?”在原本的歷史上,鄭芝龍在擊敗了荷蘭艦隊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和荷蘭的貿易,並且利用這個時候的優勢地位獲得了很多的利益。

“那你說說如今和荷蘭人的買賣該有哪些規矩?”鄭芝龍繼續問道。

“第一,既然我們已經證明了荷蘭人打不過我們,那麼他們和我們做買賣的時候,就應該向我們繳納一筆安全稅。”鄭森皺着眉毛說,“凡是交了稅的船,我們就可以給他一面旗子,掛在船上作爲已經爲納稅的標記,我們有權在中國、日本附近海域攔截、檢查任何沒有懸掛完稅標誌的船隻,並沒收其運輸的走私貨物。第二,他們和中國的貿易必須在我們指定的港口進行,所有貿易都只能和我們認可的商家進行。第三,他們必須中斷對包括劉香在內的任何中國勢力的聯繫,不得和他們發生任何往來。我覺得做到這個程度,應該就差不多了。而且,一旦荷蘭人接受了這樣的規矩,我們就也能迫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接受類似的規矩。孩兒就只想到了這麼點,一切還要由父親大人做主。”鄭森這樣回答說。他說出的這些條件,其實也都是歷史上鄭芝龍向荷蘭人提出的條件。而在歷史上,他正是在擊敗荷蘭後,又採取了類似的“寬厚”的做法迅速的恢復了和荷蘭的貿易,然後又利用荷蘭和西班牙的矛盾,破是西班牙人同樣接受了這樣的規矩,爲鄭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嗯,這倒是可以考慮考慮,還應該加上一條,我們可以向他們僱傭工匠、水手,購買包括夾板船在內的船隻。”鄭芝龍說,“其實夾板船在英國人那裡也買得到,只是英國人開價太高,據說荷蘭人的夾板船要便宜很多。”

在這個時代,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巔峰時期甚至有上百條海船同時在阿姆斯特丹開建,巨大的規模也帶來了更低的成本,雖然自從無敵艦隊1588年敗給英國之後,英國人在造艦技術上就一直領先世界,但是要說在造船方面最有競爭力的卻還是荷蘭,他們建造軍艦(不包括人員和火炮)的成本甚至只有英國人的二分之一。所以,雖然英國軍艦在質量上要略微好一點,但是性價比什麼的絕對還是荷蘭的更高。而在自己能造夾板船之前,向荷蘭訂購一些這樣的船隻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裡,鄭森突然想到,這個生日原本就是推後了的,如今還要推到十天之後,該不是就是爲了借這個名義來暗地裡講和吧?

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一百三十二章,警覺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五十九章,復古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三百九十八章,最後的一招第四百零八章,南遷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一百八十二章,意外第三百五十三章,教化(7)第三十七章,三窟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五百四十八章,騎戰第五百一十九章,牛莊堡(3)第二百七十章,潰敗(3)第一百九十一章,鎮遠要塞(3)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五百八十一章,招安(2)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五百六十七章,接觸戰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三百八十五章,練兵(2)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五百八十二章,招安(3)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七十八章,西班牙人的反擊(3)第五十五章,神木(2)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一百三十章,新任命第一百一十二章,軍團炮(1)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三百二十章,立威(1)第三章,父親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二十五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一)第三百一十五章,佈局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一百六十五章,攔截(2)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3)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十九章,專業戰艦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四百九十章,登基(7)第五百八十章,招安第九十一章,大陸上的買賣第三百九十九章,最後的辦法(2)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五百六十七章,接觸戰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八十四章,泰西大炮第五十四章,神木(1)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二十二章,王大力歷險記(2)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一百五十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4)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七十一章,藍鯨(3)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四十章,童生試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九十三章,錢袋子和筆桿子的勾結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五百八十四章,總攻(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五十五章,神木(2)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
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一百三十二章,警覺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五十九章,復古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三百九十八章,最後的一招第四百零八章,南遷第四百二十二章,到達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一百八十二章,意外第三百五十三章,教化(7)第三十七章,三窟第一百九十章,鎮遠要塞(2)第五百四十八章,騎戰第五百一十九章,牛莊堡(3)第二百七十章,潰敗(3)第一百九十一章,鎮遠要塞(3)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五百八十一章,招安(2)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五百六十七章,接觸戰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二十九章,雙贏的和平(3)第三百八十五章,練兵(2)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第五百八十二章,招安(3)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六十二章,北港集訓(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七十八章,西班牙人的反擊(3)第五十五章,神木(2)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六十五章,滅蚊運動(2)第一百三十章,新任命第一百一十二章,軍團炮(1)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一十八章,奪寶(9)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三百二十章,立威(1)第三章,父親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二十五章,生日宴上的和談(一)第三百一十五章,佈局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一百六十五章,攔截(2)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3)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檮杌(2)第四十二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2)第十九章,專業戰艦第三百四十五章,解圍(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四百九十章,登基(7)第五百八十章,招安第九十一章,大陸上的買賣第三百九十九章,最後的辦法(2)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第五百六十七章,接觸戰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八十四章,泰西大炮第五十四章,神木(1)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二百二十二章,王大力歷險記(2)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一百五十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4)第三百九十二章,生意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二百六十一章,大事(3)第七十一章,藍鯨(3)第三百一十六,婚姻第四十章,童生試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一十一章,奪寶(2)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九十三章,錢袋子和筆桿子的勾結第九十章,護廠隊(3)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十五章 ,無心之言第五百八十四章,總攻(1)第二百二十六章,分贓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五百零八章,左家軍的未來(3)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五十五章,神木(2)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四百二十八章,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