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

“大家看看,這是最近大明官軍和流寇李自成在棗隨大戰的相關情報。”在模範軍團級指揮官進修培訓班上,鄭森的秘書劉德,正把剛剛弄到的情報分發給大家。原本決定中原命運的朱仙鎮大戰沒有發生,這場決戰倒是提前在棗陽和隨州之間爆發了。結果倒是沒什麼變化,甚至過程變化都不是很大。依舊還是左良玉見李自成勢大,便提出要步步爲營,緩緩而進。然而和錦州大戰時候一樣,朝廷的財力並不足以支持這樣的作戰方式,所以,官軍必須急進,以尋求決戰。左良玉的意見自然就被否決了。

然後,雙方剛一接觸,左良玉就順理成章的轉進了,並且將整個戰場的右側全部暴露出來了。靠着對地形熟悉,左良玉倒是跑得比歷史上的朱仙鎮大戰更出色,雖然遭到郝搖旗和李巖的追擊,也丟了不少軍隊,但是他丟掉的大部分是不太值錢的輔兵,他的核心部隊基本上都完整的保存下來了。

左良玉一跑,整個明軍立刻就發生了連鎖反應,闖軍還沒來得及發起全面的攻擊,明軍的陣列就亂成了一團。李自成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親自帶隊發起了攻擊。在李自成、劉宗敏、羅汝纔等人的聯合攻擊之下,明軍迅速的就從混亂變成了潰敗。然後……四個總兵死了兩個,跑掉的那些也基本上只帶着自己的一些家丁跑出來。其他的軍隊全都丟光了。

“這朝廷的軍隊怎麼都這樣?就這德行,我們模範軍一個能打他們10個。”一邊的餘新不屑的道。

“打十個?”甘輝也露出不屑一顧的神色,“要是我手下有一個連,輕鬆能打他們一千人以上;要是我手下有一個團,正面對打,後勤補給都跟得上,我大明這十多萬都不夠打的。你說大家都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的,有沒有誰多了一隻手,少了一條腿什麼的,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他們那是什麼兵呀,怎麼能和我們的比。這人和人就是不一樣的。”劉德也開口道,“上次在濟州島,我見着了一個從錦州逃回來後加入我軍的士兵,叫做沙子龍還是什麼的。這人原本是那誰的家丁來着,因爲武藝不錯,在濟州島那裡當過一陣子的教官,教授刺殺技巧。據他說,以前他在明軍中的時候,軍隊半個月都未必能操練一次。哪像我們,幾乎天天都在操練。而我們爲啥能天天操練?那是因爲我們吃得好呀!那些明軍每天吃啥,飯都吃不飽,哪像我們的人,吃肉都不愛吃了。”

“你說啥呢?我們吃的那個能叫肉?”一邊的常樂卻不愛聽了,他是這些團級指揮官中最爲老資格的了,是正宗的護廠隊出身的,他手下的老兵也最多,平日裡也最喜歡以最能打自詡,但從戰績上看,常樂這樣說也沒錯,不過他的部隊也有另一個不太好的名聲:“嬌氣”。這主要是因爲,他的部隊中的人過好日子的時間比其他新建的部隊都長,所以,在其他人看來,就是多了點奢侈的毛病了。如今一聽劉德說有人吃肉都不愛吃了,他條件反射的就認爲這是在說他的兵。

“我聽說我們吃的那個肉,應該就是拿了些邊角鯨肉鯨魚下水,還有邊角魚肉,什麼魚頭魚尾巴之類的,在水力磨裡面磨成粉,然後和紅薯粉、鹽巴還有海腸子磨的粉什麼的攪和在一起,再煮熟了塞進一個瓷罐子裡密封起來的,除了便於運輸儲備,說味道的話,你們自己說,那東西有肉味嗎?你們有哪個願意吃的?”常樂繼續說道。

“這話可不對。”劉德搖搖頭說,“我還記得你第一次吃到這東西的時候可是讚不絕口的。”

“第一次吃的時候還好吃,吃多了以後,還不如白米飯呢。”常樂道。

“但是吃這個可比吃白米飯長力氣不是?”劉德道,“要是我們的人都和明軍那樣,三個人加起來不一定有我們兩個人重,平時白米飯都沒得吃,能有什麼力氣操練?按我們的操練力度,明軍要死人的。這一個月都不一定能操練一次的隊伍,往好裡說,最好最好,也就新兵剛剛進新兵營十天左右的水平,當然不能打了。”

“新兵營十天?夠資格進新兵營的都比他們強一大截。”餘新聽了不樂意了。

“好了,我們今天通報這些情況,可不是爲了在這裡秀優越的。”鄭森突然開口道,“現在的問題是,李自成獲勝後,會有什麼舉動,他們會往哪裡去。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纔是重點。首先,我要說的是,我們必須在投入最小的前提下,保證江南的安全。至少是自江西以下,決不能落入李自成的手中。”

江西景德鎮是當時最大的瓷器產地,這裡出產的瓷器,是鄭家最爲重要的外貿商品之一,每年都能給鄭家帶來大量的收益,這一片地區是如此重要,所以如今的鄭家絕不能允許這裡有什麼變故。

“單純從軍事上講,將一個團運到江西,依託這一帶的水系,我們擋住李自成並不難。”甘輝說。

“單純從軍事上來解決當然不難,問題是我們的軍隊並不能在大明的土地裡隨意調動,除非我們直接扯旗,但那樣……”劉德道。

“這樣做那就是爲了解決一個小問題,就去創造一個大問題了。”鄭森道,“這樣的想法肯定是不行的。我們無法公開的在江西乃至湖廣投入太大的力量。而且我們也沒有爲此做過相應的準備。如今,我們還有什麼能夠不引起別人注意就投入到這一帶的力量?”

“如果說能不引起太多注意就投入過去的額,就只有我們的內河艦隊了。”甘輝說,“也許用內河艦隊配合一部分的輕騎兵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依託長江,我們可以在很多位置登陸作戰,如果李自成要南下,我們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手段襲擊他的後路。這樣說不定就可以牽制他的行動。其實李自成的軍隊比一般的明軍也強得有限,後路不寧的話,他們的攻擊力也會受影響的吧。”

“你是發了暈,把李闖當成了大明官軍了吧?”餘新卻嘲笑起了甘輝,“李闖是流寇呀,他有個什麼後路,有個什麼後勤補給?他是走到哪裡搶到哪裡的呀!你這襲擾他的後路的做法,有個什麼用?”

“那可不一定。”甘輝反駁道,“李自成佔據了襄陽一帶之後,似乎有當坐寇的意思了,聽說在襄陽一帶,他都在組織人屯田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李自成的隊伍的流動性就大爲降低了,他真要南下,他後面就不能不顧了。呵呵,要是李自成真的要當座寇了,那倒是有意思,那就說明他有了爭天下的意思了。”

“如果他真的要當座寇,甚至要爭天下,那倒是不用太擔心他會立刻下江南。”劉德接口道,“襄陽一帶,他也需要花時間來鞏固,而且,如今李自成還控制着陝西和河南的一部分地區,如果他要有意天下,那就要先鞏固這些地區,將他們連成一片。那我覺得,他首先要乾的應該是拿下或者摧毀開封,然後再掃清山西和陝西的明軍,然後再休養生息幾年,再一舉奪取京師。至於江南,他們多半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的力量,所以如果不考慮我們的話,到時候,江南只怕是傳檄可定。”

劉德的看法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鄭森的看法。在原本的歷史上,李自成也好,張獻忠也好,其實都很少能真正深入江南,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江南的水網地形,對於缺少後勤支援的流寇來說確實是很大的障礙。

“李自成打了這一仗,雖然他贏了,但是應該也有損失。”餘新說,“而且李自成在襄陽一帶沒有大肆劫掠,這樣的話,我覺得至少夏收之前,他不會有大規模遠征的能力。另外左良玉的實力也損失不大,只要我們給左良玉提供一些支援,左良玉應該還是有力量堵住李自成順江東下的。不過左良玉這個人……”

“左良玉不能做太大的指望。關鍵時候還要看我們自己的。他們能不扯我們的後腿就已經很不錯了。”鄭森最後道,“第一,要加強對李自成控制地區的情報工作。李自成一樣需要貿易,通過和他們的貿易,比如說鹽鐵貿易,儘可能的多瞭解他們的信息。第二要利用我們和馬士英的關係,儘可能爲我們公開干預戰局取得幫助。必要的時候,可以以馬士英麾下的軍隊的身份,參與戰事。總之,江南一帶,決不允許李自成或者其他任何人馬隨便進入。第三,讓內河艦隊進入戰備狀態,讓我們的商隊最近一段時間儘可能僱傭其他的江船,讓我們的內河船隊把運力也騰一些出來,做好應變的準備。”

第一百六十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四百二十九章,勝利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八十七章,炮廠和護廠隊(2)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五百四十二章,末路(4)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方的異動(2)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四百四十一章,大敵(4)第三百章,圍困(1)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二十四章,荷蘭人的生日禮物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二百七十九章,突圍(3)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五百零七章,左家軍的未來(2)第75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3)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三百零五章,圍困(6)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五百一十六章,北方的異動(4)第一百零五章,實學(1)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一百一十七章,陷阱(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五百三十二章,鐵壁(4)第五十八章,捕鯨船(1)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二百四十六章,僱傭兵(2)第三百五十二章,教化(6)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二百八十二章,突圍(5)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三百一十一章,攻城(4)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四百四十一章,大敵(4)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三百零六章,圍困(7)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四百一十九章,去留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二百四十四章,襲擾第三百一十章,攻城(3)第一百一十八章,陷阱(5)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一百二十一章,陷阱(8)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三十九章,會戰(7)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十章,不怎麼神的神童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四十一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五十九章,復古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局勢
第一百六十章,探險船隊引發的戰爭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四百三十九章,大敵(2)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四百二十九章,勝利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八十七章,炮廠和護廠隊(2)第二百九十五章,海戰(5)第五百四十二章,末路(4)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方的異動(2)四百六十一章,騎兵(2)第四百四十一章,大敵(4)第三百章,圍困(1)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二十四章,荷蘭人的生日禮物第七十九章,劫掠(1)第五百二十一章,牛莊堡(5)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五百七十五章,巨炮(4)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二百七十九章,突圍(3)第五十二章,造艦的準備(2)第五百零七章,左家軍的未來(2)第75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3)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三百零五章,圍困(6)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五百一十六章,北方的異動(4)第一百零五章,實學(1)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軍的未來(6)第一百八十四章,決戰(2)第一百九十九章,武裝的華人(4)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一百一十七章,陷阱(4)第三百七十二章,前往江戶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五百三十二章,鐵壁(4)第五十八章,捕鯨船(1)第五百二十章,牛莊堡(4)第三百八十八章,爆破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二十八章,雙贏的和平(2)第五百六十章,罵陣(2)第四百五十章,巷戰(4)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二百四十六章,僱傭兵(2)第三百五十二章,教化(6)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二百八十二章,突圍(5)第四百六十章,騎兵第二百零六章,士林(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三百一十一章,攻城(4)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四百四十一章,大敵(4)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十四章,西學泰斗鄭芝龍(3)第十三章,西學泰斗鄭芝龍(2)第一百零二章,水太涼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三百零六章,圍困(7)第三十八章,同學第二百二十八章,澳洲海寇(2)第四百一十九章,去留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二百四十四章,襲擾第三百一十章,攻城(3)第一百一十八章,陷阱(5)第二百零四章,新移民的需求(3)第三百二十四章,立威(5)第五百七十章,攻堅(2)第三百二十六章,立威(7)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一百二十一章,陷阱(8)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第三百三十九章,會戰(7)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五百六十八章,接觸戰(2)第四百七十八章,趕上第十章,不怎麼神的神童第一百七十七章,西班牙人的反擊(2)第四十一章,縣太爺要來視察了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五十九章,復古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二百四十三章,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