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監國(6)

“總督大人……這……這兩份文書?”看完這兩份文書,黃得功站起身來道。

“黃帥,我這次請你來,也就是商量一下該怎麼辦。嗯,先坐下,先坐下再說。”馬士英卻不動聲色的回答道。

“謝總督大人。”黃得功便又把半邊屁股放回到椅子上,同時還悄悄地向着門口,以及擺在右邊的屏風那裡望了一眼。

“黃帥覺得,老夫該服從哪邊的命令?”馬士英又問道。

黃得功聽了,趕忙又站起身來抱拳道:“總督大人,黃某是個粗人,哪裡懂得這些?總督大人您說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某將一切唯總督大人馬首是瞻!”

馬士英見黃得功雖然說得乾脆,但是眼光閃爍,便知道他心中其實還頗有疑慮,便道:“黃帥你先坐下,待老夫先給你講講這裡面的道道,然後我們一起參詳一下。”

黃得功便又坐下了。馬士英呵呵一笑道:“黃帥可知道福王殿下和潞王殿下誰和天子的關係更近……”

馬士英將立福王和立潞王之爭和黃得功講了一番,又道:“過去,有傳言說福王不賢。今日看來,這傳言卻也未必可靠。別的不說,單就協調統帥兩路兵馬,大敗闖賊,就不是不賢的人能做到的。我看南京的諸位大人多半是誤聽了別人的謠言。”

一邊說這些,馬士英一邊觀察着黃得功的表情,他注意到,當自己說道福王原本就和天子更親近,依照禮法更有資格擔任監國之位,而且福王也不是不賢的時候,黃得功的表情似乎輕鬆了不少,他便知道,黃得功恐怕也是傾向於支持福王的。

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爲如果要支持潞王,那就意味着黃得功不但要對付李闖,更要和遼鎮以及鄭家爲敵。而如果他支持福王,那麼他要面對的對手就少得多,幾個軍鎮中,高傑被夾在李闖、福王以及自己之間,只要他腦袋還沒壞,就知道不能同時和這幾家都開戰。而南京朝廷手中根本就沒什麼兵力,附近的軍鎮大概也只有左良玉可能支持他們。不過左良玉孤掌難鳴,而且距離也遠。所以支持福王,卻是保穩得多。更何況黃得功和鄭家的關係不差,有不少生意上的往來。

“本官寫了一封信,勸勸南京的諸位大臣,不要誤信謠言,做出什麼令親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不知道黃帥可願意和本官聯署?”馬士英這樣問道。

“總督大人擡愛末將,末將哪有拒絕的道理?”黃得功趕忙感激的說。

……

得到了黃得功的支持,馬士英立刻派人送信給高傑,讓高傑帶兵後撤到徐州,他本人也同時趕到徐州去和高傑見面。

高傑在回徐州的途中就已經知道了如今出現了兩個監國的事情,自然也就明白馬士英找自己是爲了什麼。高傑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回徐州,這時候馬士英卻還在路上。高傑便先回到家裡和妻子邢夫人商量這事情。這邢氏原本是李自成的老婆,後來和高傑勾搭成奸,高傑投降明軍也是因爲這個。邢夫人當初在給李自成做老婆的時候,就負責管理闖軍的後勤,她爲人頗有見識決斷,不要說一般的女人,便是高傑,在很多事情上也不如她。所以但凡有大事,高傑都要先和邢氏商量一番。

“馬總督一定是打算站在福王殿下那邊。”聽高傑說明了情況,邢夫人立刻就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夫人爲什麼這樣說?”高傑問道。

“以道理來說,本來就該福王監國,潞王的身份和福王相差甚遠,如何能有監國的資格?除非他能爲國家立下大功。馬總督要是打算倒向南京,支持潞王,那一定會下令讓你立刻帶兵北上,伺機奪回京師。因爲只有奪回京師這樣的大功,才能讓潞王名正言順的壓倒福王。若是馬總督還在猶豫,打算和夫君商量一下,那就只會讓夫君自己回到徐州,不會讓夫君把隊伍都帶回來。如今,馬總督既然要夫君把軍隊帶回來,那就是他已經下定決心打算要站到福王一邊,打算要用武力迫使南京服從福王殿下。夫君覺得,妾身說得可有道理?”

“夫人呀。”高傑一拍大腿道,“這事情我想來想去想不明白,還是你厲害,兩句話就說明白了!我聽說書的說,漢朝有個叫什麼紙屋的,能什麼什麼之中,什麼什麼之外,夫人你就是我老高的紙屋呀!”

邢氏聽了,卻呸了一口道:“你這人就是一點學問都沒有,身邊那麼多有學問的師爺,也不和人家學學。什麼紙屋,那是漢朝開國皇帝的軍師張良!諸葛亮一樣的人物!還紙屋子呢,還‘什麼什麼之中,什麼什麼之外’呢,也不怕丟人!”

高傑卻不以爲意的笑了起來道:“當着夫人,我老高還怕什麼丟人?至於學學問,我老高這輩子是不想了,就看咱家兒子將來能不能有學問了。嗯,夫人,你說我們該怎麼做呢?”

邢氏卻斜着眼睛對高傑道:“這等事情,自然是夫君拿主意,那裡輪得到我一個女流來說話的?”

“哎呀!我的夫人!”高傑四面看看,見周圍沒人,便一把把邢氏摟入懷中道,“誰敢說你是女流之輩?你就是我的諸葛亮,我的那個什麼張子房呀!我不問你,卻問誰去?”

“做什麼!大白天的!讓人看到了多不好!”邢氏立起眉毛來小聲罵道,有輕輕的掙扎了一下,卻並沒有能從高傑的懷中掙脫出來,她也就不再掙扎了,卻又道:“你這人就是不肯自己勞累一下,自己動動心思。我們如今自然是聽馬總督的了。我估計馬總督早就和黃得功談好了。然後再來找我們。我們要不願意,夾在李闖、福王、黃得功中間,還能有什麼好果子吃?而且,跟在南京後面又能有什麼好處?南京那邊人太多了,論功行賞什麼的排到咱們,都不知道排到哪裡了呢……嗯,你說我說的可是這個理?”

“夫人說的和我想的一模一樣呀!”高傑笑道,“可見我們是夫妻同心,什麼什麼來着!”

……

一天之後,馬士英也到了徐州,高傑拜見了馬士英,便直截了當的向馬士英提起兩個監國的事情,並且態度嚴肅的向馬士英提議應該支持福王。

“沒想到高帥如此的深明大義!”對於高傑的態度,馬士英自然是非常滿意,他滿意的微笑着說:“不過老夫覺得,高帥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過了,南京的那些大人也素有忠名,他們扶潞王監國,想來也是不解實情,被有些小人騙了。只要老夫,還有高帥和黃帥一起去和他們把道理講明白,他們沒有不幡然悔悟的道理的,其實倒是用不着動刀兵的。”

“馬總督說的是。”高傑低頭道。

幾天之後,馬士英便帶着高傑和他的一萬多軍隊順着運河南下,和中途趕來的黃得功回合後,合兵一處,一邊準備前往南京,打算和南京的那些大明忠良們講講道理;一邊也寫信給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表示支持福王的態度。事實也證明了馬士英的判斷非常正確,我大明的那些忠臣們果然非常的通情達理。韓贊周向他們出示了馬士英的信件,他們讀了之後都深受感動。高弘圖當即表示,他們之所以立潞王,完全是因爲失去了皇子們,以及福王的消息,焦急之下才做出這樣的舉動的。如今既然福王殿下還在,而且還爲國家立下了這樣的功勞,那由福王殿下來監國,實在是“順乎天而應乎人”。至於潞王殿下,那自然是應該退位讓賢的。

對此錢謙益似乎有些反對意見,畢竟對於一直身負天下大名的錢謙益來說,要是真的拿到了擁立的大功,那入閣拜相的夢想幾乎就在眼前了。而如果認輸的話,只怕距離這個夢想就很遠了。說起來作爲東林領袖的錢謙益,好幾次都摸到了內閣的邊上,然而每次摸到內閣邊上就出事情,這也不由得他不鬱悶。

“虞山,天命毋容抗也!”高弘圖見錢謙益還有猶豫之意,趕忙提醒他道。

錢謙益也不是笨人,一經提醒,立刻就明白南京附近沒有任何可以與之相抗衡的兵力,如今的局面已經無法挽回,便道:“天命如此,大明幸甚!我雖削籍,但已經赦矣。自當恭從天意,爲王前驅。我聞監國督師在北,正欲恢復神京,當驅馳前往,投身軍中,爲福王殿下效命。”

既然事不可爲,錢謙益立刻就改變了立場,準備倒向福王。東林黨的領袖都這樣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會弄出什麼幺蛾子了。於是當天晚上幾位大臣就進入宮中,勸潞王讓出了監國之位,第二日,南京朝廷就讓張慎言、錢謙益帶着表示擁戴之意的表章和書信北上,去拜見福王。

第一百四十六章,截擊(3)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二百十四章,僱傭兵(5)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五百六十一章,退兵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三百六十五章,日本(1)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二百九十六章,海戰(6)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三百章,圍困(1)第一百九十五章,安平條約(4)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2)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五百七十一章,攻堅(3)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2)第四百三十章,縱寇第三百二十五章,立威(6)第一百七十章,T頭優勢第三百八十四章,練兵第四百五十七章,長跑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五百八十四章,總攻(1)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五百八十六章,總攻(3)第四十七章,移民(3)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五百二十六章,選擇(3)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十章,不怎麼神的神童第四百八十三章,內訌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三百零四章,圍困(5)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五百三十四章,誰家朝廷(2)第二百八十七章,封鎖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二百十四章,僱傭兵(5)第三百三十三章,會戰(1)第三百四十章,會戰(8)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四章,明空和尚第一百一十章,離開(1)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十五章,神木(2)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三十八章,試探性進攻(3)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五百二十四章,選擇(1)第二百零一章,武裝的華人(6)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五十二章,貝爺回來了第七十章,藍鯨(2)第一百三十三章,備戰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五十一章,造艦的準備(1)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1)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五百三十三章,誰家朝廷
第一百四十六章,截擊(3)第三百六十三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1)第五百五十章,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二百十四章,僱傭兵(5)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五百六十一章,退兵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一百一十四章,陷阱(1)第五百零四章,捆綁(2)第五十章,案首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二百二十七章,澳洲海寇(1)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三百六十五章,日本(1)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二百九十六章,海戰(6)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三百章,圍困(1)第一百九十五章,安平條約(4)第二百六十六章,巡視(6)第三百九十章,剿官安民第七十二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四十九章,移民(5)第二百九十八章,風暴(2)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二百八十五章,事變(2)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五百七十一章,攻堅(3)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八十三章,泰西商人和神藥(3)第四百二十章,押寶(2)第四百三十章,縱寇第三百二十五章,立威(6)第一百七十章,T頭優勢第三百八十四章,練兵第四百五十七章,長跑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五百八十四章,總攻(1)第二百四十八章,糧道第五百八十六章,總攻(3)第四十七章,移民(3)第四百零二章,跡象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九十四章,海戰(4)第一百二十七章,進取號巡航艦(下)第七十三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第四百七十三章,追擊第五百二十六章,選擇(3)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十章,不怎麼神的神童第四百八十三章,內訌第三百零一章,圍困(2)第四百七十章,遭遇戰(4)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三百零四章,圍困(5)第五百六十三章,蛋白質第五百三十四章,誰家朝廷(2)第二百八十七章,封鎖第一百一十一章,離開(2)第二百十四章,僱傭兵(5)第三百三十三章,會戰(1)第三百四十章,會戰(8)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四百一十五章,奪寶(6)第四章,明空和尚第一百一十章,離開(1)第二十二章,重任(2)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一百六十六章,攔截(3)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十五章,神木(2)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三十八章,試探性進攻(3)第五百四十五章,震動(1)第五百二十四章,選擇(1)第二百零一章,武裝的華人(6)第二百四十六章,監軍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三百七十六章,鎖國和艦隊(3)第一百五十二章,貝爺回來了第七十章,藍鯨(2)第一百三十三章,備戰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五十一章,造艦的準備(1)第二百一十四章,檮杌(4)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1)第四百六十八章,遭遇戰(2)第二百六十七章,巡視(7)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百二十七章,對撞第四百八十七章,登基(3)第一百九十三章,安平條約(2)第五百三十三章,誰家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