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登基(1)

因爲對地形不熟悉,輕騎兵直到天亮纔出發去追趕李自成,結果差了一步,沒能追上李自成,眼看着李自成進了涿州城。等到模範軍主力漸漸逼近涿州城的時候,李自成進城後毫不停息,直接開始組織撤退。大約一個多時辰之後,輕騎兵們就發現涿州城中升起了濃煙,顯然,李自成已經在焚燒府庫了。

同時,涿州城的城門也打開了,城內的順軍開始有序的撤出,不過李自成的大旗還沒有出現。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李自成的大旗纔出了城門。

李自成這麼晚出來,並不是爲了壓後保持士氣什麼的,而是要確保倉庫裡面的東西能被燒乾淨。李自成知道,如果他不在那裡守着,只要他一走,就會有人來救火:城裡的百姓會試着看能不能從被焚燒的府庫中搶出一些東西來,而已經趕到城外了的明軍騎兵,雖然他們追了大半日,馬匹已經接近極限,多半沒有什麼戰鬥力了,但是如果順軍都走了,他們進城救火還是可以的。如果不等東西燒透,讓這些明軍搶出足夠的物資,他們就又能不斷地跟在自己後面,並在追擊中再次擊敗自己。所以,他必須帶着部隊守在那裡,看着那些糧食和其他物資都被燒透了纔出來。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了,走不了多久,天就要黑了,但李自成不敢再涿州多呆一個晚上,還是帶着軍隊向着西邊走了。而模範軍一路追過來,尤其是他們騎兵的戰馬,其實已經接近極限了。所以輕騎兵並沒有繼續追擊順軍,只是在順軍離開後進了城,開始重整涿州城中的秩序。

當天天快黑的時候,模範軍主力進入涿州,此時城中的火已經被撲滅了,但是府庫中已經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而模範軍所攜帶的物資也不太夠用了,鄭森決定全軍在城中修整兩日,然後就返回北京。

第二天一早,鄭森便收到了從靜海用快馬送過來的兩封信件,第一封信是監國福王寫來的。福王在信中對鄭森連續擊敗建胬和流寇大加表彰,並表示在得知鄭森光復北京後,他非常希望能早日進京,去拜祭殉國的崇禎皇帝,並且慰問一下蒙難的大臣們,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剿滅流寇,中興大明。

第二封信則是吳三桂寫來的,他在信中說,清軍已經從山海關撤退了,他估計短時間內,黃臺吉再次南下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打算親率一支部隊南下,和鄭森會和,繼續追擊,剿滅李自成。

鄭森看了信,微微一笑,他知道,見到模範軍連連獲勝,奪回了京師,福王已經忍不住想要登基做皇帝了。而吳三桂則是急着要來分一些功勞,最少,他也要把那個擁立之功落實下來。

鄭森想了想,便讓劉德給兩人分別起草了回信。在給福王的信件中,他先彙報了和李自成交戰的結果,然後表示因爲連續作戰,軍隊疲憊,再加上軍資供應困難,他不得不暫時班師。另外,他謹慎的認爲,雖然流寇已經被逐出了京師,但是路上還是不太太平。所以他勸福王殿下稍安勿躁,再略等幾日。他已經寫信給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請他派出一支軍隊到靜海,一起護送福王殿下進京。

在給吳三桂的信件中,他同樣表示,自己的軍隊需要休整,難以和吳三桂一起追擊李自成,不過李自成在此前的戰鬥中連續遭到重創,的確應該繼續追擊他,不能讓他有機會站穩腳跟。所以如果吳三桂有意的話,他可以將一些糧草之類的東西轉給他,並建議他帶上還在京城中戴罪立功的軍將,一起去追擊李自成。另外,他還請求吳三桂派出一支偏師,到靜海,和靜海的守軍一起護送福王進京登基。

鄭森估計,福王肯定會接受他的建議,雖然他明顯的急着想要登基。他早就派人送信給錢謙益,讓他立刻趕過來。而且他還給錢謙益準備了一條快船,算算行程,應該就這兩天他就能到靜海了。拿下北京之後,他又通過信鴿,給馬士英寫了封信,告知馬士英京師已經光復,讓馬士英馬上沿着運河北上進京。鄭森估計,馬士英得到這個消息後,一定會馬不停蹄的往北京趕的,應該能趕在福王進京前到達北京。這樣一來,等福王登基的時候,他這一些列的文臣就都準備好了。

讓人將信件信鴿送回靜海之後,(信鴿只能向固定的地點送信,所以,模範軍可以利用攜帶的信鴿將消息傳回靜海,但是靜海那邊卻是沒辦法用信鴿給在外面作戰的模範軍送信的,他們給鄭森的信件就只能依靠馬匹來傳送。)讓士兵們又休息了一天,在這期間,鄭森又召見了主持了上次夜襲的朱宏建,對他大加讚賞。並當着全軍士兵,親手將一枚金質突擊勳章掛在了他的胸前,掛在了其他幾枚勳章之上。

“朱宏建上尉!”鄭森道。

“到!”朱宏建激動的回答道,他覺得,那個成爲蘇烈那樣的名將的夢想距離他越來越近了。

鄭森望着他的眼睛,大聲道:“朱上尉率領第一師直屬偵察連,在此前的戰鬥中,表現得英勇果斷,以少勝多,一舉擊潰敵軍主力。特頒發此金質突擊勳章,以資鼓勵!”

模範軍的勳章有三大類,分別是針對後勤人員的優異服務勳章,針對戰士以及指揮官的突擊勳章,以及針對傷員的英勇獎章。英勇獎章全都是黃銅質地不分等級,其他的兩種勳章則依據功勞的大小,分爲銅質、銀質、金質三個等級。金質勳章標準極高,極少頒發,金質突擊勳章目前只有海軍那邊的老傑克因爲對海軍做出的傑出貢獻而獲得過一枚,而金質優異服務勳章,到目前還是空缺。朱宏建作爲一個連長,卻是陸軍中第一個得到金質突擊勳章的人,這甚至讓那些團長們都覺得眼紅。因爲這枚勳章不僅僅代表着榮譽,它還代表着在臺灣或是呂宋的兩百畝上等水澆地,以及每年兩百塊銀元的退休金。

在頒獎儀式結束後的第二天,模範軍離開涿州,開始返回北京。

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二百四十四章,決斷(2)第一百九十七章,武裝的華人(2)第三百八十二章,圍攻(4)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兩百章,武裝的華人(5)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九十四章,黨棍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一百八十七,決戰(5)第九十二章,自保之術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二百七十八,突圍(2)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三百七十四章,鎖國和艦隊(1)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八十七章,炮廠和護廠隊(2)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四百六十五章,撤退(2)第五百四十三章,末路(5)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三百二十三章,立威(4)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五百二十九章,鐵壁第一百二十章,陷阱(7)第一百五十五章,物種起源(3)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八十九章,護廠隊(2)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三百八十一章,圍城(3)第五百六十一章,退兵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一百五十二章,貝爺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三百九十七章,生意和情報(2)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三百二十七章,立威(8)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一百五十三章,《物種起源》(1)第一百九十七章,武裝的華人(2)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性的攻擊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一百四十九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二百五十章,美妙的相持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一百零七章,實學(3)第二百五十章,美妙的相持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1)第五百二十九章,鐵壁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四百五十八章,棄城第五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末路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八十四章,追擊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三百七十九章,圍城(1)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三百五十五章,教化(9)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九十三章,錢袋子和筆桿子的勾結第六章,神童(2)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
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二百四十四章,決斷(2)第一百九十七章,武裝的華人(2)第三百八十二章,圍攻(4)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兩百章,武裝的華人(5)第一百五十六章,物種起源(4)第九十四章,黨棍第三百五十章,教化(4)第一百八十七,決戰(5)第九十二章,自保之術第四百零七章,破城第一百零三章,東林黨也可以勾結太監第二百七十八,突圍(2)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家第二百七十五章,撤退(4)第四百三十一章,監國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2)第三百七十四章,鎖國和艦隊(1)第五百四十章,末路(2)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三百四十七章,教化(1)第八十七章,炮廠和護廠隊(2)第四百六十二章,騎兵(3)第四百六十五章,撤退(2)第五百四十三章,末路(5)第二百一十八章,暴雨(1)第二百一十章,士林(6)第三百二十三章,立威(4)第五百一十八章,牛莊堡(2)第二百零二章,新移民的需求(1)第三百七十五章,鎖國和艦隊(2)第五百二十九章,鐵壁第一百二十章,陷阱(7)第一百五十五章,物種起源(3)第四百四十二章,登陸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三百一十四章,大事(3)第一百二十二章,“荷蘭人”的新訂單(1)(二合一)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一百四十七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1)第八十九章,護廠隊(2)第五百一十三章,北方的異動第二百五十五章,相持(2)第三百八十一章,圍城(3)第五百六十一章,退兵第一百五十八章,土司的味道第三十三章,賣隊友和追窮寇(4)第三百三十二章,突襲(3)第一百五十二章,貝爺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練兵(3)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三百九十七章,生意和情報(2)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三百二十七章,立威(8)第五百五十六章,攻防(5)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一百五十三章,《物種起源》(1)第一百九十七章,武裝的華人(2)第一百三十六章,試探性的攻擊第一百九十八章,武裝的華人(3)第一百四十九章,不得不進行的圍攻(3)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五百一十章,左家軍的未來(5)第二百五十章,美妙的相持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五百五十四章,攻防(3)第一百零一章,復社魁首張天如(下)第二百七十四章,撤退(3)第一百零七章,實學(3)第二百五十章,美妙的相持第三百六十七章,日本(3)第二百九十一章,海戰(1)第五百二十九章,鐵壁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第四百五十八章,棄城第五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何爲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末路第三百六十四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2)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五百二十七章,選擇(4)第四百八十四章,追擊第五百六十五章,來年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三百七十九章,圍城(1)第三百三十七章,會戰(5)第四百三十三章,監國(3)第七十七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5)第三百五十五章,教化(9)第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2)第二百八十九章,封鎖(3)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九十三章,錢袋子和筆桿子的勾結第六章,神童(2)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