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英雄遲暮

在得到這份軍事密報後,老爺子也沒心情久留了,迅速離開了朱府。

回到皇宮,朱棣立刻召集太子爺過來議政。

朱高熾不明所以,以爲老爹又找他要錢來了,於是便帶了好幾個大臣,來給他擋刀。

卻沒想到,老爺子開口便是軍事秘密。

太子爺聽聞瓦剌竟在大同城外駐紮,突破了大明的防線,頓時也被嚇得不輕。

幾個大臣臉色瞬間煞白,陰晴不定。

見他們意識到這個的重要性了,朱棣淡淡一笑:“來,交代給你們幾個一個任務。”

“吩咐兵部,讓兵部加緊趕製新式火銃,召集全國範圍內的工匠,一起動工,儘快在年底前造出第一批來,打瓦剌個落花流水。”

“沒問題吧?”

敵人打過來了,就是永樂大帝最有話語權的時候。

這次,不是我打敵人,你們總不能怪我消耗國力吧?

這可是瓦剌自己打到這來的,我出兵合情合理吧。

幾個文官,頓時連連點頭,應下來了。

太子爺像是個悶葫蘆不說話,朱棣喊了他一聲:“太子爺?”

太子爺忙道:“皇上,我這就催兵部去辦,軍國大事,必須得提前準備。”

一邊往外走,一邊嘟囔着:“這欠揍的瓦剌,就不能消停消停?天天打,哪來的錢。”

太子爺有些不滿瓦剌的囂張,竟敢駐紮在大同城下,又起戰爭。

朱棣見兒子吃癟離開,叉着腰大笑,大喊道:“乖兒子,你等着瞧好吧,爹到時候給你打個大勝仗回來。”

“別說這點錢,到時候金山銀山,朕都給你搬回來。”

……

皇上下令,不得打草驚蛇。

兵部,也開始召集全國的工匠前來南京了。

並且,連夜趕製了三座兵器庫,將所有的工匠都請進去做工,日夜不停。

新式火銃的研發,批量製作,終於開始了!

待到年底,新式火銃就可以運用於戰場,瓦剌駐紮在大同城下的三萬鐵騎,正好可以用來試試這火銃的威力。

老爺子雖然淡定,但三萬鐵騎就在國門口,說不心急是假的,他期待着第一批新式火銃出爐,儘快消除這個隱患。

眨眼間,三座兵器庫已經建好,各地工匠也紛紛從蘇浙,江西,湖南等地趕到應天府,進行了大量的研製。

新式火銃的零件很精妙,以現在的手工業來說,想要製作出來有些困難。

姚廣孝被朱棣請動,親自前往研製。

妖僧姚廣孝,是可比肩於劉伯溫的人物,他一出馬,三天的時間,新式火銃的零件全部齊備。

新式火銃,開始了大批量的製造。

全國性的工匠動員,雖然很快,但新式火銃工藝不成熟,所以進展也不算快。

這一天,朱棣在參觀完這三座兵器庫後,再出來時,神色間卻忽然多了些疲憊。

永樂大帝高傲的頭顱,有些擡不起來了。

他蒼老的臉上,老皮褶皺,皮膚不再緊緻,透過這張臉,能看到永樂大帝曾經,經歷過的風霜雨打。

兩鬢,早已斑白。

朱棣經常會吩咐太監幫他拔掉白頭髮,可太監拔啊,拔啊,白髮掉了又長,生出的白髮越來越多。

就連鬍子,都白了一半。

年輕時,他銳利的眼神,鋒芒畢露,誰都不敢觸其鋒芒。

可現在,他的眼神,包含了太多世事的滄桑。

越老,他身上的威嚴便愈重幾分,手下的文臣武將就越怕他。

前幾年,大舉進攻阿魯臺時,朱棣還沒感覺到身心俱疲,可這一次,他切實地體會到了。

“原來,我真的老了。”走在秦淮河畔,老爺子望着河水倒映的自己,望着那一根根的白髮,心中發出一絲苦笑。

英雄,也擋不住衰老。

從去北平就藩開始,他跟隨着常遇春,徐達大將軍一路殺來,幾乎大半輩子都在與蒙古作戰。

永樂大帝的名頭,在蒙古已經到了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步。

不管哪個部族,聽到永樂來了,都得嚇得卷尾巴逃跑。

可現在,似乎是威嚴不在,瓦剌欺他老了,所以纔敢派三萬鐵騎,躲在大同城外,威脅大明。

“我朱棣征戰一生,什麼時候被蒙古威脅過啊?”朱棣望着河水裡的自己,有些苦笑。

英雄也有老時。

年輕時,他總是以爲自己不會老,以爲自己能一直征戰下去。

可現在,瓦剌着實是欺他老邁了啊。

永樂大帝的名頭,不管用咯。

若只是他個人的名頭,那也就罷了,可這關係到整個大明啊。

十幾年來,蒙古各部爲何不敢大肆進攻大明,不就是因爲永樂的名頭嗎?

今天,瓦剌信心膨脹,敢上來咬自己一口。

以後,韃靼,兀良哈也能效仿馬哈木,上來咬自己一口。

三部聯合,大明打起來很吃力。

三萬瓦剌騎兵不算什麼,永樂大帝並不放在心中,可真正讓他擔憂的,是這種局勢啊。

這種局勢,會讓大明吃大虧的。

自己在時,三部聯合他也不怕,但自己若薨,子子孫孫怎麼辦?誰來應對蒙古?

一個朝代,只能出一位永樂大帝,再多,怕是朝代氣數已盡啊。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再讀曹操的龜雖壽,朱棣心中盡是唏噓,感慨。

年輕時,這首詩是讀不懂的。

看着自己臉上深深的溝壑,朱棣忍不住蹲下身,靜靜地觀看着。

“三十年,怎麼過得這麼快呢?”

身後,紀綱等錦衣衛眼見如此,紀綱心頭一嘆,忙吩咐道:“去將朱公子請來。”

“是。”

不多時,朱辰便被請來了。

朱辰看見了一道老邁的身影,蹲在秦淮河畔旁,似乎在觀察着河水中的倒影。

他的身影,比起昨日,老邁了許多,不復昨日的精神,而是帶着些許疲憊。

朱辰望着,忽然多了幾分心疼。

這種感覺,是莫名的。

僅看那一眼,就有種英雄遲暮的感覺。

朱辰慢慢的走了過去。

腳步聲傳來,老爺子也沒反應過來,仍舊怔怔地望着水裡的自己發呆,直到朱辰喊了一聲,他緩了許久,才反應過來。

“老爺子,怎麼了?”朱辰輕笑一聲問道。

坐在了老爺子身旁,陪着他。

朱棣的臉上,溝壑縱橫,帶着一絲苦笑和感慨,瞥了孫子一眼,感慨道:“早上醒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能開六擔弓,用六十斤大刀,披重甲,血戰三天三夜回來,大吃大喝,睡大覺!”

“現在,英雄遲暮,怕是不行咯。”

“連瓦剌,都敢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

第12章 大明風華第48章 朱棣哭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32章 交鋒第535章 埋伏第184章 國子監跪求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575章 見面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8章 朱棣哭了第480章 回憶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325章 宮變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649章 上朝第618章 威脅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479章 走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48章 朱棣哭了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618章 威脅第355章 釵頭鳳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202章 劍指九州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68章 後悔第612章 戰勝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95章 好主意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80章 韋妃獻身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44章 永樂盛世第630章 用身體爲代價第12章 大明風華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398章 射箭第559章 關心第550章 大戰起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647章 捱打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323章 弒帝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03章 擴軍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526章 必勝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
第12章 大明風華第48章 朱棣哭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32章 交鋒第535章 埋伏第184章 國子監跪求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575章 見面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8章 朱棣哭了第480章 回憶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325章 宮變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649章 上朝第618章 威脅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479章 走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48章 朱棣哭了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618章 威脅第355章 釵頭鳳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202章 劍指九州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68章 後悔第612章 戰勝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95章 好主意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80章 韋妃獻身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44章 永樂盛世第630章 用身體爲代價第12章 大明風華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398章 射箭第559章 關心第550章 大戰起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647章 捱打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323章 弒帝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03章 擴軍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526章 必勝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