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國士無雙

次日。

天剛矇矇亮。

月光還未曾徹底褪去。

伴隨着月光的倒影,徐府的大門敞開了。

徐旭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天氣太寒了,凍得他雙腿不便,所以不自覺的發抖。

但是,他看向宮城的方向,渾濁的眼神中卻閃爍着格外的冷靜。

他是時候,該爲大明做點事了。

將徐府大門關好,徐旭弓着身子,一個人徒步走向了宮城處。

百官上朝是卯時,而現在還未到卯時,徐旭一個人走着走着,終於走到了宮城外。

他擡起頭來,望着這座巍峨的紫禁城,望着這座大明的權力之都,徐旭渾濁的雙目中盡是自豪。

他喃喃道:“幾十年前,太祖爺從元人的手中,把漢人的江山又奪了回來,被元人奴役的日子,我們只能作爲四等人,任由元人欺凌。”

“朝中,更不許我們做大官,遏制漢人的發展。”

“是太祖爺帶着紅巾軍起義,才殺得元人潰逃出中原大地,收復我中華大好河山。”

“歷史在告訴我們,必須強大,才能防止外敵的入侵,漢人的疆土,需要漢人去守護。”

徐旭渾濁的雙目,直勾勾的望着這座紫禁城:“要想讓大明永遠成爲這片土地的主宰,就只有越發強大這一條路。”

“我讀書幾十載,該爲自己的國家做點貢獻了。”

徐旭再上前幾步。

月光下,御林軍統領發現這位花白的老頭了,他連忙小跑過來,詢問道:“是徐老嗎?”

“徐老,您這麼早就來了嗎?”

他以爲,徐老是早早上朝來了。

徐旭沒有答覆他,只站在宮牆下,望着這座宮牆,渾濁老眼洶涌落淚。

“大明!”

“這是我的國啊,日月爲明,國祚永續!”

“生諫不行,今日……我便死諫大明,以改商稅之策!”

徐旭話罷,蒼老的身體忽然撞向了那巍峨壯大的宮牆!

“大明,大明啊……”徐老眼中洶涌落淚。

御林軍統領臉色劇變,他萬萬不敢想象,徐旭今天來,竟不是來上朝,而是來死諫的!

“徐老!”御林軍統領大吼一聲,狂奔過去。

遠處,百官陸續來上朝了,他們在走的路上,忽然看見前方,有着一道身影狠狠朝着巍峨宮牆撞去,有人大喊道:“徐老!”

百官面色劇變。

“是徐老!”

“是徐老。”

“快,攔住他!”

然而,已經晚了。

“砰!”

一聲響動。

緊隨而來的,是鮮血迸濺的聲音。

那一身血紅色的紅袍,逐漸的倒了下去。

御林軍統領面色劇變,大吼道:“徐老!”

這是兩朝元老,是太祖爺時期就被請來做官的,當今太子爺更是對其禮遇有加,在朝中更是德高望重,同時也是不少官員的恩師。

百官面色劇變,狂奔過去。

有人扶起徐老的身體,四周聚攏了無數官員。

這位當朝大佬,竟這般死了?

周圍頓時嘈雜起來,有人震撼得身心麻木,有人哭得泣不成聲。

“徐老,徐老!”

“徐老,您何苦啊!”

“徐老啊。”

“我大明朝,再失一忠良啊。”

“老師,老師,恩師啊,您何苦啊……”

嚎啕大哭聲,不絕於耳。

翰林院大儒們,紛紛跪在了地上,對其遺體磕頭。

朝中的學生們,也紛紛跪下,給徐老磕頭。

“徐老忠良無雙,恭送徐老上路!”

“老師,老師啊,學生送您上路了。”

“您之遺願,我等定會繼承,死諫大明!”

哪怕其餘與徐老沒有關係的同僚,此刻望着這一幕,也心中生出無限的悲傷,紛紛對着徐老深深拱手一禮。

這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國朝大佬。

他用自己的性命,再死諫大明,只爲大明昌盛。

御林軍統領已經嚇傻了,翰林院大學士竟然撞死在了宮牆下,這是何等天大的事情啊。

他嚇得連忙大吼道:“快快!快去皇宮稟報皇爺,徐老殉國了。”

“快去啊。”

幾個御林軍嚇得連忙往宮裡狂奔。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特別還是徐老死諫,這是國朝第一大事。

宮牆外,嚎啕大哭聲一直存在,有不少官員已經哭昏了頭。

太子爺聞聽消息,也如同五雷轟頂,迅速趕往宮牆外。

當他肥胖的身體氣喘吁吁的趕到宮門外後,果然便看見一大批官員跪在那裡嚎啕大哭,將其圍得嚴嚴實實的。

太子爺心中一顫,快步走過去:“讓讓,讓我看看。”

見到太子爺來了,百官連忙讓路,給太子爺拱手行禮:“拜見太子爺。”

朱高熾已經沒了心情,待走到最前面,果然便看見徐老的屍體撞得頭破血流。

那一抹殷紅,是鮮血的顏色,那麼的刺眼。

太子爺狠狠一顫,嘴角的肥肉狠狠抽搐了好幾下,心情瞬間跌落到谷底。

他看了許久,眼眶微紅,仰天道:“咱大明,再失一位忠臣啊。”

“徐老是怎麼死的?”

御林軍統領忙道:“徐老死諫,要改革大明商稅。”

爲了改革大明商稅,爲了這黎明蒼生,他一頭撞在了這巍峨的宮牆上麼?

朱高熾深吸了一口氣,他看向羣臣,沉聲吩咐道:“禮部的官員迅速準備好喪葬物品,以國朝最高之禮厚葬徐老,散朝之後,官員皆去祭拜。”

站在他悖逆祖宗的份上,是絕不可去祭拜的。

太子爺頓了頓,吩咐道:“徐老雖然有悖逆祖宗之嫌,但他幾十年來也功不可沒,人死了,都成了過往雲煙,不可能不去弔唁。”

禮部尚書忙道:“好!”

太子爺繼續吩咐道:“另外,贈徐老上柱國,諡號文忠,加封太師,賞其家人良田千傾,黃金千兩,以追這一生功績。”

話罷,眼神迷茫一陣,太子爺轉身看向楊士奇:“徐老是哪裡人來着?”

楊士奇忙道:“浙江人。”

太子爺頷首:“你替我去問問徐老的家人,若是他們願意留在應天府,我讓他們做官,要是不願意,待喪事結束,我派人護送他們回浙江老家。”

楊士奇忙道:“太子爺仁厚!”

百官紛紛拜倒:“太子爺仁厚。”

太子爺苦笑一聲:“徐老爲國盡忠,這是他應得的。”

老爺子早就想答應了,他巴不得擡商稅得軍餉呢,現下可把一個翰林院大學士給害死了。

太子爺心中對老爺子多少有些怨言,認爲老爺子太狠了。

這上柱國的死後榮耀,想必老爺子也會同意的,所以他就自作主張了。

爲了避免更多的大儒爲此事而死,太子爺深吸了一口氣,吩咐道:“徐老死諫大明,他的意見朝廷要聽取,傳令下去,改國策!”

禮部尚書忙道:“是!”

可就在這時,老爺子卻快步到了太子爺身後,喊了一聲:“老大。”

朱高熾忙轉身:“爹,您來了?”

朱棣頷首,望着徐旭,又看了眼太子爺:“我知道你是怕更多的人因此事而死。”

“你追封給徐旭的諡號朕都答應了,但改革商稅這事不該由你來答應,你還年輕,不該背上這悖逆祖宗的名頭。”

“這罪名,爹背了。”朱棣拍了拍太子爺的肩膀。

兩位大儒,加上一個徐旭的命,也差不多夠了。

當然,如果徐旭不死,大儒中還要死更多的人,徐旭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保全。

話罷,吩咐禮部官員:“徐旭死諫,朕不得不聽,以朕名義,昭告天下,進行商稅改革。”

“翰林院缺了個大學士,由余學夔頂上,商稅改革之事,交給翰林院和戶部協辦,明白了嗎?”

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539章 走水第467章 天策衛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28章 收小弟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68章 後悔第653 倭國被滅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501章 道歉第605章 仇恨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604章 殺第593章 衝殺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09章 大敗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89章 追殺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549章 總攻第419章 火銃圖紙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632章 噩耗第479章 走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93章 衝殺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510章 火拼第281章 代價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389章 追殺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147章 老爺子的憂愁第584章 征途第600章 希望第618章 威脅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558章 無名氏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32章 交鋒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139章 回家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
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539章 走水第467章 天策衛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306章 搶險救洪第128章 收小弟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68章 後悔第653 倭國被滅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501章 道歉第605章 仇恨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604章 殺第593章 衝殺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09章 大敗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89章 追殺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29章 一切爲了瞻基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549章 總攻第419章 火銃圖紙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632章 噩耗第479章 走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593章 衝殺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510章 火拼第281章 代價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389章 追殺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147章 老爺子的憂愁第584章 征途第600章 希望第618章 威脅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558章 無名氏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32章 交鋒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139章 回家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