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國子監跪求

餘學夔雖資歷還不夠,也不夠老,但徐旭一死,翰林院唯一地位高些的,也就是餘學夔了。

夏原吉和餘學夔連忙站出來,拱手道:“謹遵皇爺命。”

朱棣頷首:“這機會是徐旭拿命給你們掙來的,不要讓他失望,也不要讓朕失望。”

“徐旭下葬之前,你們總得讓他,讓朕都看到一點彩頭,明白嗎?”

兩人眼神中頓時堅定下來:“是!”

七天就要下葬,而在這七天,商稅改革必須初見成效。

朱棣擺了擺手:“行了,沒什麼事了,太子爺今天累了,朕也累了,給你們放放假,回去好好休息吧。”

大臣們擡着徐旭的屍體,轉身離開了。

御林軍統領,京兆府尹也紛紛帶隊跟上,爲徐老鎮壓英魂,恭送徐老。

這場隊伍,何其浩大。

來時,徐旭是一個人。

去時,徐旭被擡着,後面是烏泱泱的百官,綠袍紅袍都有,上至六部尚書,下至七品小官都在爲他送行。

在百官身後,還有御林軍數百人,京兆府數百人尾隨,恭送徐老。

徐老一生爲國,朱棣和太子爺都沒有委屈了他,在死後給足了他榮耀,而非作爲一個悖逆祖宗之臣,門庭冷落。

他得到了應有的名聲。

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想必,也該是死得其所,黃泉瞑目了。

餘學夔走在最前頭,擡着徐老的屍體,淚水洶涌之際,大吼一聲:“師弟恭送徐老了!”

“恭送徐老!”

“徐老,好走。”

此時,天終於亮了。

光芒,初開!

天地,不再被黑暗籠罩,初升的太陽,微弱的光芒照射在了徐旭的身體上,任由百官送他回府。

人終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

太子爺跟在朱棣身後,父子倆回皇宮了。

路上,朱棣教訓太子:“那話是你能說的?你一個太子,有什麼資格替大明做決定?”

“你知不知道,你以後還要當君王,還有大把的時間要管理這個國家,你敢毀掉自己名聲?”

朱棣伸手狠狠點在了太子腦袋上:“你豬腦子啊。”

ωωω☢ ttKan☢ C 〇 太子爺尷尬一笑:“爹,我這不是急了嘛。”

同時,心中一暖。

朱棣感慨道:“這惡人只能爹來當,反正爹悖逆你爺爺,殺侄兒已經是大罪,不怕多這一條。”

“但有一點,爹是惡人,兒孫都得是好人。”

太子眼眶微紅:“爹……”

朱棣拍了拍太子肩膀,無所謂笑道:“總不能讓史書上寫,咱老朱家一壞壞一窩吧。”

話罷,踹了太子一腳,教訓道:“以後長點記性。”

……

天剛亮。

這偌大的應天府,就傳來好幾條重磅消息。

當朝大佬,翰林院大學士,最高學府大祭酒以身殉國,死諫而亡,只爲更改國策,商稅改革!

這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皇帝念其爲國爲民之心,不忍將其判爲悖逆,遂追諡號文忠,贈上柱國,並同意商稅改革之策,以安其心。

消息一出,炸裂了。

國子監內。

兩百多名監生,以及國子監的講師們紛紛駭然不已。

連哭帶跑的狂奔到了徐府。

果然看見徐府掛着白陵,裡面傳來喪樂的聲音,幽怨綿長,聲音低沉。

“老師!”

“老師啊。”

一時間,烏泱泱在徐府門外,跪下了一大片。

監生們嚎啕大哭。

在這個時代,老師是重於天的,師生之情,便等同父子。

師死了,學生怎能不心痛?

“老師爲國爲民,死得其所,當得起這個上柱國!”

“老師,學生們來祭拜您了。”

“國士無雙,老師用生命爲我們證明了,往後我等監生中,老師的弟子中若有誰出了貪污之輩,莫怪大家劍指一處,爲國除害!”

“誰都不許墮了恩師的文忠之名!”

監生們哭得悲天憫人,一個個在外面不停的磕頭。

路過的行人們,無不爲之動容,感慨其師生之情深重。

這羣監生,未來大概率是要成爲國家官員的,而且有不少還會成爲朝廷重臣。

但正因爲這種薪火相傳的精神,導致明初一代一代的士大夫甘願爲國而死,因爲這是老師傳給他們的信念。

死了一個徐旭,還有萬千個徐旭!

百官挨個祭拜,隨後離開。

翰林院所有大儒爲其守靈,國子監的學生們跪在大院外,披麻戴孝,爲老師守靈。

總之,不再是門可雀羅,而是門庭若市。

徐邈哭得最慘,因爲這既是他的老師,又是他爺爺。

跪在棺材前,一身白布的徐邈,面如死灰:“爺爺,薪火相傳的精神,我會替您傳下去,您的學生們也會傳下去。”

“不要怕以後沒人爲大明而死,有我們在呢。”

徐邈堅定心中的想法,並且開始幻想,哪怕有一天他真要爲國而死,也要死得壯烈,把朱氏人前顯聖大法都用上一遍。

如此,總算也顯聖一波!

……

應天府附近的大儒們,在聽聞這位理學泰斗死諫而死的消息後,也紛紛敬佩其心。

“徐老,是我輩楷模。”

“他當得起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

“告訴學生們,以後讀書,務必要以徐老爲榜樣,不要做大明的害蟲,要做真正的國士。”

各地聽聞其消息後,也有不少學生,大儒趕來,前來祭拜徐老。

朱府,朱辰聽見徐旭死了,也心中狠狠一顫。

那位前幾天還在自己身邊,認真的聆聽國策的花白老頭,真就這麼死了?

“他是爲國而死,皇上也答應了改革國策,死得不冤枉。”翠花低聲道。

言語間,大老粗對他也多了幾分敬佩。

朱辰萬般感慨:“是啊。”

可不知爲何,朱辰心中還略有遺憾,或許,是對徐老的惋惜吧。

這麼好的一個人,就這麼死了……

朱辰站起身來,快步走出朱府,打算前去祭拜。

可就在這時。

朱府外,突然響起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着,一片披麻戴孝的學子們,忽然跪在了朱辰的門前,大吼連連。

“懇請朱案首教我等心學之策!”

“老師用死打開了改革商稅的大門,我們要將其傳承下去,改革商稅絕不可失敗,懇請朱案首教我們。”

“懇請朱案首教我們!”

改革商稅,是朱辰提出的。

老師爲其而死,但老師的事業還未成功,他們必須要傳承下去!

所以,他們跪下,來求朱辰了。

除了徐邈臉紅脖子粗,覺得不好意思,臉紅脖子粗,幾乎所有的監生都到場了。

兩百多人,烏泱泱跪在了朱辰門前,泣血哭求。

“懇請朱案首教我們商稅改革之策。”

“我們不懂,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商稅改革成功。”

“請朱案首教我們。”

四周,行人們紛紛側目,在聽聞這是朱案首的家後,紛紛投來敬佩的眼神。

因爲,商稅改革,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

這也是一個爲國爲民的好人啊。

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364章 碰壁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427章 開海第198章 告御狀第592章 收兵第542章 壞人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193章 造反第542章 壞人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534章 運糧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588章 散開第523章 去道歉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612章 戰勝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591章 回來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599章 猛攻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350章 追回她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575章 見面第605章 仇恨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128章 收小弟第198章 告御狀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37章 絕路第59章 特殊待遇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480章 回憶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605章 仇恨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653 倭國被滅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649章 上朝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33章 中箭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592章 收兵第479章 走第647章 捱打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127章 折服衆皇親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505章 冶鐵第536章 陷阱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215章 論罪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480章 回憶第80章 韋妃獻身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47章 報仇第590章 情況
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364章 碰壁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427章 開海第198章 告御狀第592章 收兵第542章 壞人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193章 造反第542章 壞人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534章 運糧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588章 散開第523章 去道歉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518章 再見孫若微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612章 戰勝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591章 回來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599章 猛攻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350章 追回她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575章 見面第605章 仇恨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128章 收小弟第198章 告御狀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37章 絕路第59章 特殊待遇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480章 回憶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605章 仇恨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653 倭國被滅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649章 上朝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33章 中箭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592章 收兵第479章 走第647章 捱打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127章 折服衆皇親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505章 冶鐵第536章 陷阱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42章 鄭和回來了第215章 論罪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480章 回憶第80章 韋妃獻身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47章 報仇第590章 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