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大軍出征豪氣壯
若是有後世看多了歷史類網絡小說之人見到眼前的場景,怕是得當場蹦起來。
人!
茫茫多的人!
全身甲冑、兵刃在手、殺氣騰騰的人!
居中間的,乃是朱元璋的大纛,那是明黃爲底赤紅爲字的明字大纛。
而緊隨着這杆大纛的,便是一杆黑底紅字的海字旗。
這便便是代表胡大老爺的了。
而此時的胡大老爺,正甲冑齊全的端坐在一匹全身烏黑不帶一根雜毛的駿馬之上。
內穿大紅蟒袍,外罩精鋼甲,虎首吞頭簪金盔,再加上手上那杆黑黢黢沉甸甸的方天畫戟和馬鞍旁掛着的一長一短兩根熟銅鐗,誰敢說他是個文臣?
沒見一衆士卒、武將看着胡大老爺都老老實實的?
那都是胡大老爺這十來天打出來的威風。
任憑你馬戰、步戰、兵刃、拳腳,但凡一對一,就沒有能扛得過胡大老爺三回合的。
哪怕一對二乃至一對三,胡大老爺都能遊刃有餘的把人挑翻。
一衆從禁軍以及應天周邊衛所當中抽調的驕兵悍將,這幾天可謂是吃夠了胡大老爺的苦頭了。
軍伍之中的人,都是直來直去的漢子,奉行的規則也很簡單。
你能打,那就認你是條漢子;
你是軍中第一能打的,那就豎起大拇指服你!
如果你還能調配軍中物資,弄出所有人都沒有的手段,那直接五體投地了。
所以,雖然整訓的時間才十來天,可實際上,胡大老爺如今在軍中的威望,那是真的不低。
至少當前情況下做到令行禁止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同樣一身甲冑的朱元璋,這會兒也是時不時的瞄上胡大老爺一眼。
‘孃的,惟庸這表現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這弄得咱這個太上皇都好像是個配角一樣,豈不是有些太過亮眼了?’
‘嗯,得趕緊上路了,事兒還沒辦呢!’
想到這兒,朱元璋輕嗑馬腹,打馬從衆人前面一路緩緩馳過,沉聲道。
“明軍威武!”
一衆一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建立了大明這一漢家王朝的精銳虎賁,此刻滿眼熱切的看着眼前這個雖鬚髮皆白,然腰桿依然挺直、虎背熊腰的老人,放聲大吼道。
“大明威武!”
聽着這熟悉的大吼,朱元璋感覺自己的身軀都在發熱,一股子暖流在身體中橫衝直撞,他擡了擡頭,大聲喊道。
“明軍威武!”
一衆盯着朱元璋看着的大明虎賁此刻同樣激動地面紅耳赤,扯開嗓子放聲吼道。
“陛下萬歲!”
這時候,沒人會去計較如今的朱元璋已經是太上皇而不是皇上,哪怕站在對面高臺上的朱標也不會在意。
他這會兒自己都激動得不行呢。
看着眼前這一幕,朱元璋猛的抽出腰間的佩刀朝天一指。
“明軍威武!”
一衆將士包括胡大老爺在內的所有人,同時舉起了手中的兵刃斜指向天,放聲大吼道。
“大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聽到這士氣爆棚的吶喊,一勒馬繮,停在衆人身前,大聲道。
“將士們,咱們都是吃過前元的苦,跟前元結了仇的!”
“包括咱在內,誰家沒個冤死、餓死在前元的長輩?”
“可如今,被咱們趕到蠻夷之地的北元,居然還敢過來掠奪咱的糧草、肆虐咱的百姓,咱們,能答應麼?”
一衆虎賁放聲大喝:“不答應!”
朱元璋認真的點點頭:“沒錯!咱們不僅不能答應,還要讓記住一個道理!”
“那就是我大明,我漢家王朝不是他們這幫子能招惹的!”
“既然他們不老實,那我等就要打得他們亡國滅種,讓他們以後想要禍害咱們的後代都沒機會!”
朱元璋說到這,直接高舉着手中的長刀,放聲喊道。
“本次出征,由皇帝坐鎮後方,爾等既不用擔心功勳,也不用擔心撫卹,因爲皇帝都會一一做好,絕不讓爾等寒心!”
“其次,前方,咱這個大明開國皇帝,親自陪着你們,咱們共同進退!”
“最後,咱們的海王爺、胡丞相在此,他們難道還怕前線吃不上飯?”
“故此,本次徵北,必當亡國滅種、封狼居胥!”
此言一出,可謂是徹底定下了本次出征的目標了。
可一衆將士卻沒一個覺着不對的,反而覺着理所當然。
先不說胡王爺那層出不窮的各式寶貝,就這位胡王爺揮揮手就能帶走幾萬石糧食的本事,那這輜重、糧草方面可就徹底不着急了。
以往他們這些騎兵最怕的是什麼?
還不是糧草補給跟不上,導致最終人困馬乏被人弄死?
可如今呢?
怕是到了天涯海角都能吃頓飽飯啊!
既然吃喝不愁了,還有這麼一身往日裡想都不敢想的甲冑、兵刃,那還怕啥?
更別說,所有人都記得,那些個最近培訓了好幾輪,但如今都被胡大老爺‘藏’起來的虎蹲炮是個什麼玩意兒。
有那東西在,那北元的騎兵,能討得好?
此戰,必勝啊!
誓師完畢後,隊伍便從校場源源不斷的向着北方進發了。
辭行,要先到順天城也就是北平,到了此地以後,再根據當時的行事,決定走哪條路追蹤敵人。
同時也要做好邊境的防禦工作。
總不能他們這些人出去偷家了,結果到頭來自家被人偷了吧。
一時間旌旗如林、鐵馬錚錚,一眼望不到頭的騎兵匯成一道洪流而後順着官道緩緩地向着北方駛去。
站在高臺上的朱標,看着這前行的隊伍,久久不語,眼中的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陛下別想了,你要是真鬧出私自溜出宮追上去的事兒,你信不信這兩位立馬就會掉頭回來?”
朱標滿心的歡喜和暗戳戳的打算,直接被一旁頭戴九鳳翠鳥冠,身披九鳳霞帔,內着蟒袍的胡馨月一句話給澆了個冷水淋頭。
朱標無語的看了眼自家皇后,卻見胡馨月一臉的坦然。
“陛下看着妾身作甚,你難道不知道父皇和爹爹的脾氣?”
“你若是不講規矩,他們會比任何人都不講規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