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第十六章胡惟庸開始搞事了

胡惟庸最開始的時候,其實還有點擔心來着。

畢竟別人都在996,自己按時打卡上下班,會不會影響不好。

可後來在禮部呆了幾天以後,他便發現,其實大家都覺着這樣挺好。

對於禮部一應人等來說,科舉是少有操持在禮部手裡的,上下都由禮部說了算的大事。

這裡面多少功勞?

這裡面多少油水?

禮部一應人等巴不得胡惟庸閒着呢。

胡惟庸反正從頭到尾沒擔心過禮部會做不好。

因爲他很清楚,禮部幹這些事兒早已是熟門熟路了,壓根不用其他人幫忙,自己一應人聯合各地的學政就能把事情辦好。

所以,最後的局面就是,身爲主考官的胡惟庸從曬太陽、喝茶變成了如今連糕點、小吃都帶來架着小桌子開吃這等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可偏生一應禮部官員,此時卻只有看着的份。

畢竟這位爺地位高、資歷足不說,還非常識趣,你若是把他惹毛了,估計胡大老爺還沒開口呢,你的頂頭上司就得拎着你的衣領子給人磕頭賠罪了。

所以,胡惟庸這幾天摸魚摸得簡直不要太舒服。

甚至,胡惟庸覺着這種自己摸魚看着旁人走路都得小跑的日子,居然產生了一絲絲快感。

娘咧,這種明目張膽帶薪摸魚的感覺,爽是真的爽啊!

不過,摸魚的日子終究是有個盡頭的。

這不,眼看着科舉近在眼前,終於有禮部官員找上胡惟庸了。

倒不是別的,是讓他審覈一下考題以及派駐各地的考官而已。

沒錯,各地的考試都是由禮部安排人去各地監考的。

連考題也都是禮部這邊準備好,然後帶過去的。

故此,提前就得在禮部這兒審覈。

而胡惟庸作爲名義上的主考官,他不僅得審覈,還得簽字畫押呢。

沒他簽字,這事兒就辦不下去。

胡惟庸自然沒想着搗亂,雖然他早準備好了考題,可他那份題可不是爲了童生試準備的。

若是用到童生試上,那就有點太不當人了。

畢竟,這就好比把高考題當中最難的一部分,全放到小學考試當中一樣,那會讓無數家庭跳腳罵孃的。

那就已經不是得罪士子或者沾染些怨氣的事兒了,那叫搗亂了。

所以,等到幾位副考官擬好試題送到胡惟庸面前,客氣的請他點評的時候,他例行公事一般的看了起來。

嗯,經義題、公文、寫詩,都是最傳統的考試題。

這種考題,並不講究什麼推陳出新,反倒是隻求一個穩妥。

其實別看後世人都在罵科舉考試何等的黑暗何等的枯燥,可實際上,在整個封建時代,已經沒有比科舉更好的上升渠道了。

胡惟庸看着手裡的考題就明白,經義題,考的是士子對於書本的瞭解,同時也是考察學生的核心思想以及思維能力。

這裡面其實並不是說伱把書背得滾瓜爛熟就行了,或者說,將文言文翻譯出來,那種是教書先生的考覈內容。

到了科舉的門檻,考覈的更多的還是能力、心性、思維這些。

而公文寫作就不用說了,哪怕後世國考的時候,仍舊有申論這一門呢。 只不過大明時期的公文寫作,那是有着嚴格行文格式及遣詞造句要求的。

這同樣也是對能力的考覈,畢竟一旦殿試通過成爲進士的話,那可就一夜之間完成了身份轉換,得成爲一名官員了。

大明可沒有什麼官員培訓之類的玩意兒,所以,科舉就是要逼着這些人還沒考上之前先把這些東西給自己學好。

學不好?

學不好那就別來!

所以,看着眼前的試卷,結合記憶當中歷次科考的考題,算得上是四平八穩。

對於胡惟庸來說,這基本就對了。

但是,還有點不夠。

雖然這些題有了點大明中後期八股那味道了,可難度還是太低了點。

這不行!

雖然胡惟庸版的完整試題,只有進京參加會試的時候纔會拿出來,可如今童生試的時候,也得讓一衆士子們提前嚐嚐味道,感受一下強度不是。

不給他們來點新鮮的,還以爲老子上輩子高考苦讀的日子白過了呢。

想到這,胡惟庸放下手中的試卷開口道。

“此題四平八穩無甚過錯,各位都是老成持重之輩,胡某並無其他意見!”

這話一出,一衆副考官嘴角都咧到耳根去了。

看似評價並不是很高,但偏生這樣的評價纔是最真實的評價。

畢竟這不是寫錦繡文章,非得要是出類拔萃、立意高遠、引人注目才行。

能夠有個“四平八穩”“爲甚過錯”的評價,他們足夠了。

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升官的時候,這評價就能管用來着。

不過,衆人道謝過後,胡惟庸又加了句。

“這樣,胡某也加道題吧,放在最後!”

“能把這題寫出來的,評卷加一等,可若是沒能寫出來,也不用降等!”

說完,不給其他人反對的機會,直接在試題後面的空白處,提筆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此時站在胡惟庸職房裡的,因爲試題保密的原因,可都是本次科考的工作人員。

而他們這些人無疑是對科考最熟悉的,可此時當他們看到胡惟庸寫出來的考題時,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看着胡惟庸。

看着自己寫下來的題目,胡惟庸滿意的放下的了毛筆。

擡頭看着衆人那瞠目結舌的模樣,胡惟庸故作不知的問道。

“怎麼,對胡某這題有意見?”

“無妨,胡某這人不是剛愎自用之輩,雖蒙今上信重得以出任本次恩科主考,但終究這差事不是胡某一個人能辦的。”

“諸位都是本次恩科其中的一員,有何意見都可以跟胡某提嘛!”

衆人看了看那試卷,再看了看一臉“坦誠”的胡惟庸,簡直一口老槽卡在喉嚨口差點噎死。

不是,胡大人,您這話說出來,您自己信嘛?

這不擺明了就是告訴我們,您這主考官的位子背後站着的是皇帝嘛?

咋還威脅上了呢?

(本章完)

第1014章 兄弟逗趣互挖坑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185.第185章 驀然回首敵在朝堂第589章 突如其來的系統獎勵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第640章 老朱家對於胡大老爺的謝意第885章 彪掌櫃要發家了第655章 胡大老爺的開門紅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第1062章 要不要順着蹤跡追上去?第969章 朱元璋的擔心第808章 喝茶談心環節開始了第706章 話題一下子歪到生孩子上了第829章 朱元璋要求明正典刑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765章 胡家大小姐的想法263.第263章 皇權相權的衝突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壓力了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749章 徹底撕破臉的朱胡兩家第951章 給老朱家上經濟學課第929章 教坊司裡的故人第1024章 打完架還是好兄弟?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169.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第653章 胡大老爺只想打窩第9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第1057章 主動進坑的藍小二第802章 朱家家事惹人煩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814章 父子之間的爭論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266.第266章 即將踏入陷阱的李善長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1032章 漸行漸遠的哥倆第699章 莊子裡的老人第876章 大起大落的錦衣衛衆人第642章 胡大老爺給太子上一課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第894章 胡惟庸能建國我們也能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第537章 胡大老爺幡然醒悟開始閉嘴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第488章 胡大老爺再次改變了歷史第995章 都想要御駕親征的父子第705章 即將開造的第二件玩具第650章 裝備佬的狂喜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第591章 胡老大爺也是一員猛將了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第1037章 老登們埋下的暗手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第627章 胡大老爺動搖國本的猛料第877章 錦衣衛兄弟最後的報復第904章 主動給小朱送福利第571章 即將到來的休憩和開浪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第1018章 原來胡府也有錦衣衛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第1057章 主動進坑的藍小二329.第329章 胡大老爺罪大惡極?第881章 就差一晚解大紳第504章 暗查東宮太子妃第825章 朝會風雲再起第456章 胡府主僕想要整人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第553章 番邦外交司的求助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第806章 胡家親子活動很特別第803章 胡馨月的皇家產業集團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第706章 話題一下子歪到生孩子上了第752章 即將出發的太子夫婦第515章 大嫂跟小姑子第692章 老胡家傳統藝能是鹹魚?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第746章 讓朱元璋修仙??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第915章 即將上任的首相朱重八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445.第445章 朱元璋:看見好東西就得搬走
第1014章 兄弟逗趣互挖坑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185.第185章 驀然回首敵在朝堂第589章 突如其來的系統獎勵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第640章 老朱家對於胡大老爺的謝意第885章 彪掌櫃要發家了第655章 胡大老爺的開門紅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428.第428章 一覺醒來公主睡在旁邊怎麼辦?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第1062章 要不要順着蹤跡追上去?第969章 朱元璋的擔心第808章 喝茶談心環節開始了第706章 話題一下子歪到生孩子上了第829章 朱元璋要求明正典刑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765章 胡家大小姐的想法263.第263章 皇權相權的衝突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壓力了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749章 徹底撕破臉的朱胡兩家第951章 給老朱家上經濟學課第929章 教坊司裡的故人第1024章 打完架還是好兄弟?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169.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第653章 胡大老爺只想打窩第9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第1057章 主動進坑的藍小二第802章 朱家家事惹人煩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814章 父子之間的爭論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266.第266章 即將踏入陷阱的李善長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1032章 漸行漸遠的哥倆第699章 莊子裡的老人第876章 大起大落的錦衣衛衆人第642章 胡大老爺給太子上一課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第894章 胡惟庸能建國我們也能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第537章 胡大老爺幡然醒悟開始閉嘴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第488章 胡大老爺再次改變了歷史第995章 都想要御駕親征的父子第705章 即將開造的第二件玩具第650章 裝備佬的狂喜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第591章 胡老大爺也是一員猛將了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第1037章 老登們埋下的暗手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第627章 胡大老爺動搖國本的猛料第877章 錦衣衛兄弟最後的報復第904章 主動給小朱送福利第571章 即將到來的休憩和開浪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第1018章 原來胡府也有錦衣衛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第1057章 主動進坑的藍小二329.第329章 胡大老爺罪大惡極?第881章 就差一晚解大紳第504章 暗查東宮太子妃第825章 朝會風雲再起第456章 胡府主僕想要整人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第553章 番邦外交司的求助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第806章 胡家親子活動很特別第803章 胡馨月的皇家產業集團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第706章 話題一下子歪到生孩子上了第752章 即將出發的太子夫婦第515章 大嫂跟小姑子第692章 老胡家傳統藝能是鹹魚?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第746章 讓朱元璋修仙??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第915章 即將上任的首相朱重八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445.第445章 朱元璋:看見好東西就得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