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霸道

難道自己手下的都是一羣酒囊飯袋嗎?

“沒人能答上來嗎?那朕來告訴你們!”

朱棣示意身邊的內侍,將何秋寫的文章發了下去,每位大臣一人一份。

何秋寫的這份文章,是從漢唐的西域開始說起的。

漢唐之時,西域水草豐茂,可以在當地養兵,而且能有不小的收益,所以漢唐都大力開邊,拓展西域。

可如今,地理上的西域已經變得殘破,沒有辦法再支撐大明往西域移民實邊,若是大明想再往西域拓邊,就是個賠本的事。

如今,西域還盤踞這蒙古的殘部,這樣的勢力,是肯定要剿滅的,待到朝中做好準備,就應該西征。

如此一來,徹底覆滅大明北部的邊患,就可以將目光轉向他處了。

之前說到地理上的西域已經不堪承載大明百姓了,那大明若是想要隆比漢唐,大明的西域又應該在哪裡呢?

顯而易見的,就應該在南洋!

南洋各國,比如安南、暹羅等地都是有名的產糧地,一年可三熟,若是納入大明的統治,就可以緩解東南人多地少的壓力,還能從南洋獲得充足的糧食。

特別是安南,本就是中原一脈,自漢唐以來,都是中原的領地,如今因爲長期和中原隔絕而自立,但還是被叫做‘小中華’,可見安南的制度和大明的幾乎一樣。

如果朝廷想要開發南洋,就可以將安南先打下來,站住腳之後,藉助大明的水師,攻佔南洋其他島嶼。

如今南洋上還有不少漢民,這些人有些是在元朝的時候逃過去的,還有些是因爲經商定居在當地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大明的一種支撐點,至少在當地是有力可使的。

若是有一支強橫的海軍,就可以大肆開發南洋,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若是大明的水師強橫,自然可以直接將大明的絲綢、瓷器等運往西邊的大秦等地。

若是大明的水師力量不足,也可禦敵於南洋之外,佔住南洋的隘口,讓西邊的敵人進不來大明。

國內的商賈們,一般都是坐地收錢,極少出海,若是大明組織起大規模的水師,將國內的商品販賣至西洋,也不算是與民爭利。

畢竟國內的商賈們壓根沒這個手段,這就是門暴利的生意。

而且,一旦大明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就不再怕大明的百姓出海下南洋求生活了。

甚至到了那個時候,大明會巴不得百姓往南洋去,畢竟呂宋等國的人口也不少,饒是想要將當地同化爲大明所有,還是需要進行遷民的。

最後,何秋還直接挑明瞭一點,自古的王朝大都是兩三百年的壽命,原因也很簡單。

土地兼併,或者說之前何秋在《國富論》的文章中說過的貧富差距過大。

這是很難避免的,畢竟一直以來土地就這麼多,而人口隨着盛世的到來只會不停的滋生。

更不用說,本朝開始推行攤丁入畝,不再徵收人丁稅,這樣一來百姓生孩子的積極性只會更高。

可以預見的是,大明接下來的人口很快就可能過萬萬人,到了那個時候,縱然有土豆、紅薯等產物,也很難撐得起這麼大體量的國家。

若想要治標,自然就是努力抑制兼併,推行攤丁入畝,理清田地等等。

可要是想要治本,還是需要開發南洋、遼東等地,當地都是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完全可以減輕中原腹地的人口壓力。

更可以不斷推動技術的進步,提高生產力,這也是何秋在之前的《國富論》做過論述的,在這篇文章中也就沒有再多做論述。

如此一來,大明控制了南洋,給國內的流民、滋生的人口找到了活命的地方,算是固本。

更可以因爲南洋,增加大筆的錢糧收入,由此又可以養起來一支強大的陸軍,讓大明在陸地上再無威脅。

南洋多產米糧,掌握了南洋,就等於大明平白多出一大筆糧食,有這筆糧食,就可以減緩對東南的壓榨,緩和朝廷和東南地方的矛盾,減輕江南百姓們的負擔。

可謂是一舉而數得!

看完何秋的這篇文章,朝臣們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不怪他們,之前何秋的那篇《國富論》已經相當離經叛道了,滿篇沒有聖人之言,但因爲說的東西有實例,大家也都能認了,畢竟是偏理論的東西。

可如今這篇文章就又不一樣了,一看就像是一篇戰略極爲深遠的文章。

可是在這篇文章裡,照樣沒有仁義道德的痕跡,全部都是功利之說,斥裸裸的霸道。

這讓有些人就很難接受了,變法變法,還真的是變成法家的功利學了。

倒是如今管着戶部的夏原吉眼前一亮,他可不在乎這是不是霸道,他只在乎能不能收到錢!

大明這樣體量的國家,就是有再多的錢,戶部也會覺得自己缺錢的,更何況如今的大明對地方投入很大,這都是要從戶部走賬的。

所以夏原吉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良鄉……陛下此文實在讓臣眼前一亮,爲臣點明瞭接下里戶部該做的事情,臣請開發南洋!

只是建立海軍的錢款,是不是能從內帑走?戶部實在沒錢了!”

雖然夏原吉一看就知道這文章是何秋寫的,但皇帝既然不主動提,那就當成是朱棣自己寫的算了。

聽到開始的地方,朱棣還頗爲滿意夏原吉的識趣,可聽到最後朱棣也有些氣不過了,連忙說道。

“如今內帑裡也沒多少錢了,你就不要想了!”

這個時候其他大臣們才彷彿如夢初醒,將軍們是最高興的,不管何秋的這篇文章說的什麼,他們只看到一點,大明要再打仗了。

軍人不打仗,哪來的軍功,怎麼升職?

至於文臣們,心裡就複雜得多,有些家在東南的,甚至以前也有當海商的人,心中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可還有些官員,就覺得這事有些離經叛道了,安南怎麼說也是太上皇設定的不徵之國之一,如今這麼斥裸裸的在朝堂上說要佔領安南,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沒等他們想清楚這點,何秋已經接着站出來說道。

“臣之前已經安排人在遼東一帶伐巨木造船,如今已經有了點成果,臣請令馬和爲先鋒,探明南洋諸國情況,具體的以後再說。”

朝臣們對視一眼,紛紛說道。

“臣附議!”

先拖着吧,萬一拖着拖着,事情就過去了呢?

抱着這樣的鴕鳥心態,大家就把這事晃過去了,只是他們還是小瞧了朱棣的決心,有利益,有危害,朱棣沒道理不重視開發南洋的事情。

第20章:殺雞儆猴第140章 影響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107章 殺人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335章 書生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90章 玫瑰香水第137章 蠟印機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29章 爽快人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144章 賞菊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43章 狩獵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53章 辯解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37章 蠟印機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40章 影響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317章 北海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73章 逛青樓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23章 何棟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75章 舉鼎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19章:飢餓營銷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50章 引導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79章 再出徵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141章 後續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33章 削王號第324章 永樂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33章 審覈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40章 影響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78章 治療第1章:管你是什麼王都得幹活第339章 霸道第153章 考試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23章 交心第270章 又是呂平
第20章:殺雞儆猴第140章 影響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107章 殺人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335章 書生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90章 玫瑰香水第137章 蠟印機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29章 爽快人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144章 賞菊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43章 狩獵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53章 辯解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37章 蠟印機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40章 影響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317章 北海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73章 逛青樓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23章 何棟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75章 舉鼎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19章:飢餓營銷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350章 引導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79章 再出徵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141章 後續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33章 削王號第324章 永樂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333章 審覈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40章 影響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78章 治療第1章:管你是什麼王都得幹活第339章 霸道第153章 考試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23章 交心第270章 又是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