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動作(下)

朱棣若有所思,他以前可能壓根沒想到地方官員會如此辛苦,自然也就不明白爲什麼朝中反對之聲如此之強了。

朱棣又問道:“那何先生可有什麼好的對策?”

何秋歪着頭想了一會:“其一,明文告知天下,收取商稅是爲了給官員漲薪。

其二,改革稅制,中央提走七成,地方截留三成,讓地方能自行興修水利,搞搞建設。

其三,設立京察,對各部官員進行考覈,考覈過關者方可升遷,標準就是政績,諸如地方文教、水利、破案率、稅收等等,皆可覈算爲政績。又依各地情況不同,設定不同的標準。”

何秋這算是把後世的一些做法搬出來了,不管後世如何抨擊“唯政績論”的做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做法確實使中國走上了發展的快速通道。

而且也因此出了不少有名的能官,再者說,有標準,有好標準,總比沒有標準的強。

姚廣孝聞言,拍手道:“此舉大善,如此三管齊下,商稅一事就成了小事了,而且反對者寥寥。地方有了收入,這政績考覈方能實施,環環相扣啊。”

何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轉而問道:“不知道姚先生怎麼看陛下的這些舉措?”

姚廣孝略一沉吟,“我覺得陛下要有大動作了。”

何秋眼睛一亮,“英雄所見略同!不如我們把這大動作的目標各自寫下來,讓燕王品鑑?”

姚廣孝點了點頭,朱棣有些好奇的看着他倆,也沒出言反對,他也是很想看看自己的這兩位謀士又看到了什麼。

何秋喊來何能,讓他取紙筆進來,等到把這些東西都放好,何秋和姚廣孝紛紛在紙上寫出各自心中的猜想。

等到墨跡微幹,把紙一折,遞給了朱棣。

朱棣先是打開了姚廣孝寫的那份,只見筆跡飄逸,帶有清雋之意,只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北元。

朱棣心中一驚,不動聲色的又打開了何秋寫的那份,先看字,歪歪扭扭,宛若稚子,忍不住先搖了搖頭,一看內容,一模一樣,也是兩個字:北元。

朱棣放下兩張紙,耐不住心中的訝異,“兩位先生所言爲一事,可你們又是如何看出來的呢?”

何秋笑而不語,姚廣孝回答道:“只看陛下做法,邊地推廣良種,充作軍糧,復又整頓地方,清洗貪腐勳貴,扭轉軍隊作風,其後要收取商稅,開海禁,這些不都是爲征伐北元所做的準備嗎?”

何秋點了點頭,“這三件事做完,內地百姓免去均輸之苦,民心可用,軍心可用,又有了充足的銀子。

“遙看大明四方,南方雲貴已平;西方烏思藏,地方實在難行,而且一向頗爲安穩;東面沿海倭寇,目前不過癬疥之疾,更何況朝廷既然決議開海,就容不得他們再放肆。”

“最後剩下的,也只有北元了,更何況北元不靖,邊地不寧,陛下怕是也不怎麼安寧。”

朱棣一聽豁然開朗,“原來如此,那這征伐北元的日子豈不是已經快到了?”

姚廣孝頷首,“應該不過一二年時間了,介時殿下當有大作爲。”

朱棣喜不自勝,連連點頭,“我自然會提早整頓軍備,像何先生所言之改革,我打算向父皇請命,先在燕王藩實行試點。”

姚廣孝聽完大驚,脫口而出:“殿下不可,萬萬不可過於展露鋒芒,請殿下還是先韜光養晦啊。”

何秋也點了點頭,附和道:“確實,你若是上了這麼一份摺子,恐怕太子會起猜忌之心,還是等朝廷有正式詔令了再行改革的好。”

然後接着說:“若是殿下心急,可先在藩內的三護衛內選拔軍官,甚至可以專設一個千戶,充爲中低階軍官營,若是掌兵後,可迅速將兵馬擴充起來,只是如此要耗費不少錢糧。”

姚廣孝琢磨了下,覺得這個策略很好,他甚至更爲激進:“殿下不如將一整個護衛的編制拿出來,培養軍官,能者上,庸者下,不合格的士卒淘汰爲地方軍戶,如此也可增加殿下對地方的掌控。”

朱棣聞言笑道:“姚先生所言,深得我意。錢糧之事,我倒不用擔心,何先生此前做的花露水和香水,在市面上極爲暢銷,我又向父皇進獻,充爲貢品,現在已經是有市無價。”

何秋斜眼看着朱棣,心中想到這可都是我的財產啊,交給未婚妻朱玉穎打理的,就算你是朱玉穎老子也不能這樣吧。

朱棣被何秋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扭捏了一下,說道:“先生莫要如此看我,我日後自當百倍回報。”

何秋沒好氣的說,“免了,而且你也不必要盯着玉穎手裡那點小錢,我這有更掙錢的。”

朱棣和姚廣孝大吃一驚,要知道朱玉穎手中的幾處商鋪現在堪稱日進斗金,就這在何秋眼裡竟然還是小錢,而且還有更掙錢的要給朱棣?

朱棣有些急切的拉住何秋的袖子,“先生請明言!”

何秋反問道,“殿下覺得,當今之世,何物利潤最高?”

朱棣不假思索的說:“自然是鹽鐵。”

何秋點了點頭,朱棣還是有水準的,“鐵的事情,我給你建了高爐,日產精鋼萬斤,而今還有歐雪嵐盯着,不過你不敢聲張罷了。”

“這鹽,我有一法,一可減輕竈戶之苦,二可免去煮鹽所需燃料,更能大量增產鹽量,名曰曬鹽法。”

何秋邊說邊從袖子裡掏出一沓稿紙,這都是他辛辛苦苦從系統抽到的書上抄下來的。

朱棣也顧不得別的,一把奪過何秋手裡的稿子,姚廣孝也伸着腦袋,湊過去看。

看着裡面所寫的曬言法的詳細內容,朱棣和姚廣孝面露驚色,萬萬沒想到還能如此輕鬆的製鹽。

是的,輕鬆。

在他們二人看來,這曬鹽法已經大大減輕了竈戶煮鹽的不便和辛勞。

可實際上呢?就算是現代,有各種現代機械幫忙,鹽場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更不用說在古代這麼曬鹽了。

想想看,曬鹽必須要在高溫下進行作業,現在秋冬之時,還不是很方便。唯有夏日最爲便利,但夏日多雨,一旦下雨,鹽戶們又要忙着冒雨收鹽。

何秋只在心裡一想就能明白,但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能減少點百姓的勞累就是一點吧。

這時,朱棣已經大略清楚了曬鹽之法,忍不住起身在屋中踱步兩圈,發問道:“這曬鹽之法當真可行嗎?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啊。”

何秋翻了個白眼,放下茶杯,“高爐更不可思議,你看它可行嗎?說到底要看誰去做,你像之前的高爐,除了我能幫着做一點,就沒人了。”

“後面等到歐雪嵐來投,高爐交給她,她也能幹,可要是換成別人,這事就真的不好說了。所以,我建議你挑一個信得過的人,再搭上兩個懂建造的,一起去辦,這樣才更容易看見成效。”

何秋又想了想,“你若是打算實行曬鹽之法,河北滄縣的長蘆一帶最爲合適,離北平近,容易盯着,而且那邊的自然條件很好,特別利於曬鹽。”

朱棣不太瞭解,有些疑惑:“自然條件好?”

何秋回道:“對啊,那裡有大面積的海灘,底部泥沙紮實,很容易開闢鹽田;日照充足,給曬鹽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朱棣聽了趕緊記下這個地名,和何秋所言的這些自然條件,打算讓人找找看,燕王藩附近還有沒有類似地理條件的地方。

何秋對朱棣的這種行爲暗自搖頭,長蘆鹽場可是中國三大鹽場之一,可以說中國北方就沒有比這更好的鹽場了,朱棣怎麼可能在北方找到與之類似的鹽場呢。

姚廣孝卻有些不太滿足,一臉的可惜:“若是用上曬鹽法,春夏自然好說,可是冬天這曬鹽法就有些不堪用了。”

何秋不服氣的說,“冬天自然有冬天的製鹽辦法,若是鹽田裡的海水結了冰,可將冰塊丟出,這些冰塊都是不含鹽的。

剩下的滷水較少,含鹽量卻很高,很容易就能把鹽煮出來了,也可以大量得到精鹽。”

接着何秋又補充道:“此法我亦只知道原理,不懂如何操作,和曬鹽法不同,若是燕王有心,可等到曬鹽法的鹽田建好,有了經驗,再行探索這冷凍製鹽之法。”

朱棣聽完,眼前一亮,看起來是把何秋的所說的這個法子記下來,打算找人去做。

姚廣孝則是笑眯眯,心中想到,何秋這人還真是不逼一下,就不出力,若是他不批評曬鹽法,怕是就不會提這個冬日裡製鹽的法子。

何秋說完這冷凍製鹽之法,心中就有些後悔,冬天那麼冷,若是讓竈戶再在大冷風裡這般辛苦勞作,就現在大明的醫療條件,一個冬天不知又會死多少人。

而且若是此法真的在北地沿海各省推廣,這些竈戶也不知要把他罵成什麼樣,畢竟大明鹽政上官吏的德性,懂的都懂。

想到這,何秋不免有些鬱郁。

姚廣孝看出了何秋的心思,不鹹不淡的說道,“何先生莫要多想,這些竈戶就算沒有你提的這種鹽法,冬日裡還是要製鹽的,那時候可能死的人更多。”

何秋聽罷,也只好如此安慰自己了。

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42章 婚事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78章 郢國公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339章 霸道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93章 不服來辯第330章 講學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55章 情報網第55章 情報網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345章 打臉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164章 大婚(上)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17章 北海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33章 審覈第312章 大寧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44章 賞菊第71章 學會仁義第71章 學會仁義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75章 易儲(下)第73章 逛青樓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79章 再出徵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02章 上架銷售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68章 重視商賈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292章 一年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44章 賞菊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11章 整理資料
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42章 婚事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78章 郢國公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80章 財帛動人心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339章 霸道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93章 不服來辯第330章 講學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55章 情報網第55章 情報網第110章 軟刀子殺人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345章 打臉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164章 大婚(上)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17章 北海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33章 審覈第312章 大寧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44章 賞菊第71章 學會仁義第71章 學會仁義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75章 易儲(下)第73章 逛青樓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179章 再出徵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02章 上架銷售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68章 重視商賈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292章 一年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44章 賞菊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11章 整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