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

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

溧水縣外。

田邊樹下。

蘇璟與朱標兩人盤坐在地上,不遠處有着農民在田地中勞作。

朱標雖然坐着,但卻十分的拘謹,或者說認真。

因爲蘇璟講起來可能隨隨便便,但他一不小心漏掉什麼就聽不懂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蘇璟淡淡開口道:“想要理解這句話,那就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經濟基礎,什麼是上層建築。”

“所謂經濟基礎,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是構成一定社會的基礎。”

“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在階級社會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

“這兩者是因果關係,經濟基礎是因,而上層建築是果。”

“其一切的核心就是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指的是物質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的形式等等。”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好了,牛懿,你先理解一下這些定義,消化一下,之後我再繼續。”

朱標點點頭,閉上眼仔細回憶着蘇璟剛纔說過的話。

很拗口,也很新奇。

好在朱標的記憶力不錯,大約半炷香的時間,朱標睜開眼說道:“蘇師,我好了。”

“好。”

蘇璟不急不緩道:“那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爲現在大明朝之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什麼?”

朱標略微的思索了片刻之後回答道:“土地。”

蘇璟點頭道:“不錯,農業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而大明朝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不僅僅是大明朝,自秦朝大一統之後,封建土地私有制便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所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便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基礎。”

“既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統治者就必然把土地權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於是自秦朝起,就出現了政治上實現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直到如今的大明朝。”

“而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便是一種上層建築的體現。”

“這便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大明朝的體現。”

蘇璟儘可能的將一切說的簡單些,因爲朱標不是現代人,很多東西,他並不一定能夠理解。

朱標此刻只恨自己沒有帶紙筆,心中不斷的默記着蘇璟所說的一切,生怕自己漏掉了一個字。

學究天人!

這些東西,是朱標在所有的老師,包括他的父親朱元璋那裡都無法學到的東西。

“你有什麼疑惑,可以現在就問。”

蘇璟看了看不遠處的農民,淡淡的說道。

朱標略一思量,說道:“蘇師,你說自秦朝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專制才形成,那在此之前呢,夏商周又是什麼情況,那時候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不是土地了嗎?土地應該並沒有發生過變化啊。”

蘇璟轉頭看向朱標,這個學生讓他越發的滿意起來。

他笑道:“問的很好,土地確實沒有發現過變化,但夏商周時期,生產工具落後,集體勞動的效率更高。”

“那時候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不再是土地,而是人了。”

“所以,那時候的社會,我稱之爲奴隸制社會。”

“因爲主要生產資料變成了人,他們的土地制度也相對應的不同,井田制便是奴隸制社會的產物。”

“經濟基礎就是人,而上層建築是井田制,這便是當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朱標仔細的聽着,內心也在細細的論證的正確性。

蘇璟則是依舊十分的平淡,完全沒有任何擔心。

這馬哲中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是經典理論,被後世不知道多少大佬論證推崇過的。

區區一個古代少年,是不可能找到任何漏洞的。

“蘇師,學生受教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確實是至理名言。”

朱標朝着蘇璟拱手認真道。

蘇璟則是看向朱標道:“牛懿,能聽懂這些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但這些只是理論的表現形式,而它的內核,遠比你聽到的還要更加的深遠。”

“不過,那些東西,並不是適合你了。”

朱標當即朝着蘇璟彎下了身子,無比的懇切的說道:“請蘇師賜教!”

“你當真想知道?”

蘇璟反問道。

朱標擡頭,鄭重看向蘇璟道:“大道在前,還望蘇師滿足學生的心願。”

蘇璟擺擺手道:“罷了罷了,就和你說說吧,反正你也只是個孩子,聽一聽就算了。”

“多謝蘇師。”

朱標再度朝着蘇璟行禮。

蘇璟繼續道:“剛纔我說了,夏商周屬於奴隸制社會,而自秦朝大一統之後就變成了封建社會。”

“你知道促成這個轉變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嗎?”

朱標簡單回憶了一下,回答道:“是經濟基礎的轉變,蘇師剛纔說了,夏商周時期生產工具落後,所以主要生產資料是人,而從秦朝開始,主要生產資料就是土地了。”

“只是,爲什麼是秦朝開始呢?”

說着,朱標陷入了疑惑之中。

蘇璟點頭道:“問的好,爲什麼是秦朝開始呢?”

“因爲春秋戰國之時,出現了鐵器,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出現,鐵器牛耕。”

“當時的人們發現,鐵器牛耕的效率要遠遠大於純人工,生產力大大提升,所以開始不斷的普及。”

“集體勞作的井田制受到了強烈的衝擊,開始不斷的瓦解。”

“再之後秦朝統一六國,生產關係重新分配,井田制徹底的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鐵器牛耕導致了經濟基礎的提高,從而讓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

“而當下一次新的改變生產方式的生產力工具出現之後,經濟基礎再度發生變化,上層建築也會隨之改變,封建社會也必將消失!”

“這是歷史的潮流,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封建社會必將消失!

朱標被這句話直接震驚在原地。

封建社會的消失,豈不是意味着大明的亡國!

明明之前蘇師提出了大明的問題,也給出瞭解決的辦法。

這樣,也無法阻止大明亡國的命運嗎?

大明,終將消亡?

(本章完)

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80章 晉王朱棡的覺悟!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300章 大勝!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54章 十三香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
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80章 晉王朱棡的覺悟!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300章 大勝!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156章 代課老師朱標第289章 科舉之弊,人才之論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97章 西番與大明之優劣對比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247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54章 朱標的承諾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407章 論戰爭中的糧草保障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9章 他們的錢,蘇氏布行不賺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244章 朱標的回答,蘇璟日遊秦淮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10章 物盡其用的老朱第522章 溫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54章 十三香第81章 常遇春的懇求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27章 落後就要捱打,倭人的本性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