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妹夫,父皇已經任命我爲將,在接下來,將率領東海艦隊前去攻打倭國。
二妹夫可有什麼要教我的?”
雙水村這裡,燕王朱棣來到這裡,望着梅殷出聲詢問,言辭懇切。
在從朱元璋那裡,討到了這個命令之後。
朱棣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雙水村這裡,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梅殷。
然後詢問梅殷,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樣的看法。
在聽了朱棣所說的這話後,梅殷的心,都不由得狠狠的觸動了一下。
心情那叫一個激動。
話說,早在來之前,自己這便告知了朱元璋,倭國那裡有着大量金銀。
其實心裡面就明白了,倭國那邊,早晚會被大明這邊動兵征伐。
這一天終究會到來。
可是知道歸知道,這個時候真的從朱棣口中,得到了這個明確的消息後。
梅殷的心情,還是顯得格外的激動。
作爲知道那段屈辱史的人,知道那些人,都在中華大地上幹出來了什麼事情。
知道這些人,到底有多麼的可惡。
那些人的本性是什麼。
梅殷本能的就對他們,越發的痛恨起來。
也越發的期待,有朝一日,大明這裡能夠出兵,馬踏櫻花。
把那邊給好好的清理一下。
“四哥,這是真的?!”
梅殷望着朱棣出聲詢問,進行確認。
朱棣用力一點頭:“自然是真的。”
“四哥,我也去!”
在從朱棣這邊,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梅殷毫不遲疑就說出了這話。
可他不遲疑,朱棣卻遲疑了。
顯得很是意外。
話說,一直以來自家二妹夫,雖然功夫一點都不弱。
但是,對於帶兵征戰的事,卻並不怎麼太感興趣
這些年來,一直都在雙水村那邊過活。
做出了諸多的事情來。
從來沒有提出,要帶兵打仗,征戰沙場的事兒。
結果現在,在得知了自己這裡將要帶兵,前去倭國那裡進行征伐之時。
二妹夫卻忽然之間,有了這等反應。
竟是要親自帶兵前去了。
這是他在此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
這倭國,怎麼就有這種特殊的待遇?
莫非……是因爲那裡有着大量的金銀,所以二妹夫纔會想要親自走上一遭?
但是,在這樣的心思在心中升起之後,又被朱棣給迅速的否決了。
這應該不是事情的真相。
金銀這些東西,憑藉着自己家人們二妹夫的手段,並不缺。
而自己家二妹夫對於金銀,也似乎並沒有那般大的興趣。
可是,除了金銀這些東西外,倭國那裡又有什麼東西,值得自己家二妹夫,進行這般特殊的關照?
“二妹夫,這事兒……我也做不了主。
要不……你先去見父皇,和父皇說上一說?
依照父皇對二妹夫你的疼愛。若是你親自和父皇說了這話。
那麼父皇,很有可能就會同意二妹夫你的這些提議。”
朱棣顯然是被自己家二妹夫這出乎意料的反應,給整的有些懵。
所以,一下子把剩下的話都給嚥了下去。
遲疑了一下後,望着梅殷說出了這樣的話。
他說的乃是事實。
尋常的人,憑藉着他的身份地位,想要讓其入軍隨行,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他可以一言而決。
可是現在,所涉及到的人,卻是自己家二妹夫。
自己家二妹夫,那可不是什麼普通人。
他太清楚,自己家二妹夫有多重了!
尤其是在自己家父皇心裡面,有多重要。
這件事兒,只能交給自己家父皇來處理。
聽到朱棣如此說,梅殷想了想,倒也覺得朱棣所說的對。
“四哥你說的對,走,咱們這就去見父皇。”
說着,梅殷就立刻起程,片刻的時間都沒有耽擱,就朝着皇宮那邊急匆匆而去……
……
“梅殷這小子來見咱了?”
武英殿內,朱元璋在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一時之間,多少顯得有些愕然。
這小子,這次咋變得這般不一樣了?
話說,自己這次只是讓老四到他那邊,例行的去問個計策而已,並沒有別的什麼意思。
他覺得,依照梅殷長期以來所表現出的性子來看。
老四到他那邊去問這些事,梅殷這個好女婿,肯定也會如同之前那般,把他所知道的一些情況,這些該說的都給老四說了。
然後,再接着忙他自己的事兒。
肯定不會專程的,來京師這邊見自己。
可是哪能想到,這一次的事情竟是出現了意外。
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朱元璋還是立刻就讓人把梅殷給喊了進來。
想要看看梅殷這個好女婿,這次是想要幹些什麼……
“你說……你也想要攻打倭國?!”
武英殿內,朱元璋愣了一會兒之後,望着梅殷問出了這話。
多少帶來一些不可思議。
很顯然,梅殷此時所說出來的話,也是徹底出乎了朱元璋的預料。
“對,岳父大人,小婿就是想要隨着四哥一起前去攻打倭國。”
梅殷回答的很是鄭重。
“不行,堅決不行!”
但很可惜,他回答的鄭重,朱元璋拒絕的,卻也同樣的鄭重外加乾脆利落。
“別的事都好說,唯獨這件事不行。”
他又進行補充。
“這是爲何?”
梅殷出聲詢問。”
“爲何你不知道嗎?你有多重要,你又不是不知道,!
可以說,如今大明能夠出現此等新氣象,許多都是你在推動。
你對大明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而老四前去攻打倭國,可謂是危險重重
雖然在將士,戰艦等上面,咱們這裡有着壓倒性的優勢?
倭國那邊,彈丸之地。不足爲慮。
可是戰場上,最爲重要的乃是天時。
而且這次,還不是在陸地之上,真刀真槍的拼殺。
而是坐船遠渡重洋,跨海戰鬥。
這人一旦到了海上,很多事兒就不是自己能說的算的。
忽必烈可是曾經讓人,連番攻打倭國。
可是每一次都在大海上,遭遇大風。
船隻被吹的七零八落,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此被埋葬到了海里,葬身魚腹。
也是因此,接連幾次都鎩羽而歸。
最終絕了忽必烈繼續征伐倭國,對倭國那邊用兵的念頭。
如今我大明這邊,船隻火炮這些,早已超過了遠忽必烈的時候,但是該小心的還是要小心。
萬萬不能讓你輕易涉險。
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咱們大明可就損失太大了!
就算是十個,乃至一百個,倭國都比不上你!”
朱元璋的話,說的很認真。
這也是他心裡面,最爲真實的想法。
先不說他已經從模擬器當中,觀看到了梅殷的未來。
知道這個女婿,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可以說是自己大明,日新月異,走向富強的關鍵之所在。
就算是沒有模擬人生,知道這些事情。
單單從梅殷所展現出來的這些事情裡,就能夠看出來,自己家好女婿的不凡。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好女婿,給派遣出去,讓他做這等危險的事情?
聽到朱元璋所說的這話,梅殷不由的愣了一下。
他是沒有想到,老朱對自己的評價這麼高。
“父皇,別的仗我都可以不打,但是獨獨這一仗,我是真想去。
不去不行!
不去,心中就不痛快,念頭就不通達!”
梅殷在這件事情上,也同樣是非常的堅決。
堅決到了就連朱元璋這些人,都非常意外的程度。
聽到梅殷此言,朱元璋心裡面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覺得只怕這倭國,在今後應該做出來了,自己所沒有想到的,特別過分的事兒。
不然的話,依照梅殷這小子的性格,只怕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如此堅決。
可是,就算是如此,也一樣是不能讓梅殷去。
不能真讓他幹這事兒。
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梅殷真的是掉海里了,有了一個好歹,那自己大明可就,徹底的沒戲了。
損失太大了!
許許多多的東西,也都只有梅殷才能做。
別人根本就取代不了。
所以,朱元璋馬上就又一次拒絕了梅殷。
“小殷,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
但別事都好說,這件事是真不成。
你太重要了。
重要到了一個,不能讓你出任何危險的地步。
你身上肩負的太多。
咱之前看書,有句話叫做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
越有能力,越是不能率性而爲。
你的安危纔是頭等大事。
咱在這裡給你說句實話,你的安危,在咱心裡,都能超過咱。
所以,這趟倭國之行,不論如何你都不能去。”
老朱說着,居然非常鄭重的起身對梅殷行了一禮。
“你若是對那邊有什麼想法,那就不妨把這些說給你四哥聽。
讓你四哥到了那邊,好好的施爲一番。
幫你把事情給辦了。”
梅殷原本還想要再說些什麼,聽到了朱元璋對自己說的這些話,尤其是見到了朱元璋,居然對自己鄭重的行禮之後。
心裡面的那些話,又忍了下去。
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繼續堅持己見。
心裡面那些衝動,也被壓了下去。
覺得老朱說的是正確的。
話說,雖然自己通過死諫系統,獲取了不少的好東西。
壽命也有了一個很大的增加。
但是,自己增加的也只是壽命而已。
增加了壽命,並不意味着不會意外死亡。
比如溺水,比如被人給砍死……這些都是會死的。
必須要杜絕。
真的算起來的話,老朱說的纔是對的,纔是最爲理性的。
所以深吸一口氣後,梅殷對老朱也認真的行禮道:“岳父大人教訓的是,小婿必然將這些記在心頭。”
說着,又對着朱棣鄭重地行了一禮道:
“四哥,倭國那邊的事,就拜託四哥你了。”
朱棣聞言,亦是鄭重回禮道:“二妹夫只管吩咐,四哥一定會將之給做的圓圓滿滿。
絕對不會讓二妹夫你失望!”
到了這個時候,朱棣也越發的確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對於這倭國,自己家二妹夫不知道是因爲什麼原因,確確實實是有着很多特殊看法的。
而朱元璋,也同樣是印證了他自己心中的猜想。
看來,這個自己所不曾看在眼中的彈丸之地,在今後還真的是對華夏作出過一些非常過分的事兒。
不然的話,梅殷這個好女婿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如此之激烈。
梅殷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然後望着朱元璋和朱棣人開口道:
“倭國那邊的人,不要被他們奴顏婢膝的樣子給迷惑到。
這些人最是無恥,最是陰險狡詐。
你比他強大的時候,這些人會跪在地上乖乖的叫爸爸。
並極盡討好,努力的從你這邊,去學各種各樣的東西。
可一旦你這邊有了一些軟弱,他那邊得勢之後,立刻就會換上一副嘴臉。
開始齜牙咧嘴,露出他們的真面目。
對你這邊,瘋狂的撕咬。
什麼樣的畜生事都能幹得出來。
所以,四哥這次到了那邊後,可絕對不能有任何的留手,任何的客氣。
對於那邊那些不老實的人,該殺就要殺。
必須需要進行一定的清洗,把那些人,都給好好的殺上一遍!”
在說這話時,梅殷的眼睛都有一些紅。
聲音之中帶着森然殺氣。
這是很少在他身上流露出來的情緒。
朱棣鄭重點頭,並當場拿起紙筆,將其給記了下來。
梅殷又道:“那邊的人很多。自然不可能真的將他們給殺完。
殺完了,也沒有人做苦力,幫助咱們賺錢了。”
梅殷說這話時,雖有一些不太情願,卻也知道這纔是真實的情況。
那裡需要進行清洗,卻並不是把人全部都給殺完。
“清洗之後,那裡還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在那邊,全力以赴的把那邊的記載他們歷史的書籍,還有他們相應的文化書籍等,都給收集起來,進行焚燒。
然後將一些不肯臣服的,所謂的學者這些給殺了。
今後在倭國那邊,都不允許再流傳他們的學問。
更不能流傳他們的歷史。
欲滅其國,先滅其史。
做這些後,再令我大明這邊的一些有識之士,改造他們的歷史。
根據他們那邊所流傳的一些廣爲人知的傳說等,進行二次編纂。
和我大明這邊,相結合起來。
要讓那邊的人知道,他們那裡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的地方!”
梅殷又一次給朱棣他們說出來了,自己在這件事情的一些看法。
從文化上面思想文化上面進行滅絕,纔是真真正正的滅絕。
如此這般一來,能夠讓那邊的人,徹底忘記他們到底是何來歷。
一開始時,或許效果並不顯著。
但是,只要持續的進行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那麼潛移默化之下,那裡的人自然會認同,自己這邊給他們所編纂的歷史,給他們編撰出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