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不怕水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天天跟水打交道。

會游泳,總不至於淹死了吧?

雖然,心裡頭天天罵他狗皇帝,但是,對朱由校張好古也是有感情的。

這個人真誠,尤其是對自己。

面對這個傢伙,張好古還真是有些慚愧。

但是,張好古是真的沒有儒家的忠君那一套,他不可能真的死而後已,真的要是朱由校的變法維持不下去,又或者朱由校要是真的駕崩了,他扭頭就跑,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最差的選擇也無非就是去海外躲幾年。

等到崇禎上來,等到天災人禍,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時候,自己再回來。

手掌屠龍術,他還就不信了,自己在明末翻騰不起浪花。

先不說成功和失敗,至少要掙扎一下。

有些悲劇,能阻止,就儘量阻止。

……

……

回到了京師

朱由校立刻就開始動手。

首先,擺出了一副雷霆萬鈞的態度,表示要嚴厲懲處,如此一來,自然也是把太監們給嚇的戰戰兢兢。

打着皇帝的名義,肆意的侵吞農民的土地,由此變成自己的私產。

一些大太監沒少幹這種事兒。

但是,不少小太監也是可以跟着喝一口肉湯。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是形成了一個利益羣體,他們自然是不會舉報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指望着自己的頂頭上司施捨自己一點,攢點銀子以後也好養。

朱由校要是真的一查到底,損失的不僅僅只是大太監的利益,同時也是損失了小太監的利益。

而有了張好古的提醒。

朱由校也是加大了自己身邊安全的保護。

身邊的侍衛全都換了,清一色全都是從永定縣安排過來的。

這一批人火速分地,解決他們的一切後顧之憂,他們的忠誠自然是不需要多說什麼的。

而後,朱由校藏在幕後。

讓這一批永定縣的侍衛在不經意間說出了自己分了地,讓一羣小太監都開始激動和羨慕起來了。

然後,又在不經意間,讓這羣小太監知道,咱們的皇帝陛下宅心仁厚,知道皇宮的太監們辛辛苦苦伺候自己一輩子不容易,有意要給宮裡的太監們分地,好讓他們養老。

太監們激動了。

然後,鬧的整個皇宮都知道了。

朱由校的付出並不是很大,一千五百頃地都要分出去了,那麼自然也是沒啥好猶豫的,一旦下定了決心,他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儘管只是風言風語,但是立刻就是讓宮裡頭的太監對朱由校充滿了忠誠。

這是皇上好,皇上惦記着給咱一塊地。

這是把咱們這羣太監都給當人了。

皇上聖明

抓大放小,損失的是大太監的權力,可是獲利的卻是無數的小太監,以及大量的東廠的番子。

隨後,朱由校就讓魏公公出面,拿出了皇帝的旨意。

分地,所有的太監都可以分五畝地。

分地之後,可以把地租給農戶耕種,退休之後可以自己耕種,也繼續僱人耕種,但是,這個地,怎麼分,誰先分,誰能率先分到一塊較爲肥沃的土地。

如此,朱由校正式建立了以下制上的制度。

若是知道大太監有貪污行爲,有侵吞田產的行爲,可以直接舉報給魏公公。

畢竟,就算是這些大太監真的要有什麼舉動,他就得靠着這羣小太監,還有就是東廠番子來執行自己的命令。

你們乾的這些齷齪事兒,是絕對不可能瞞的過這羣小太監的。

皇帝給他們分田,這麼仔細的算算,給的那可是比起你們這羣貪得無厭的上司分的肉湯可是多多了。

先舉報先得,如果你自己老老實實的交代了,既往不咎。

小太監們沸騰了。

皇上可真是個好皇上。

這個行爲的意義不亞於朱瞻基給太監們設立內書堂,讓太監們讀書識字。

朱由校這是要徹底保障太監們的養老生活。

而這個舉動也是在事實上加強了朱由校的人身安全。

必須要保護好皇上。

現在是皇上拿出了土地給他們養老,如果朱由校倒了,這個政策不能繼續進行下去,他們這羣太監的養老生活可怎麼辦?

誰敢行刺皇上,誰,就是跟他們這羣太監過不下去。

除此之外,張好古弄一批赤腳醫生安排在朱由校的身邊。

這一批人常年給人看病,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技術,本事自然是有的,而宮中的太醫院,怎麼說呢,但凡是他們有點醫術,也不用等朱由校喝什麼仙方靈飲露了。

萬一這個狗皇帝真的落水了,也能有人把他治好。

最好,這狗皇帝能學會游泳,還得是冬泳。

此外就是給朱由校身邊安排永定縣出來的侍衛,這羣人都是受了皇恩的,家裡分了地,最重要的一點,都是剛各娶了媳婦。

此外,張好古提出了他們解決掉子女教育問題。

你們需要做的東西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忠誠,只要你們對皇上足夠的忠誠,你們前途是光明的,你們的子嗣前途也跟着一起光明。

這些都是標配,醫生如此,侍衛也是如此。

忠誠方面,自然是無需多言。

新政可是全都指望着朱由校,萬一這狗皇帝真的落水掛掉了,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而後,朱由校也是毫不客氣的動手了。

殺一儆百。

恩威並施!

整體下來三招。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老實交代,既往不咎,還給你分田養老。

貪污嚴重,天怒人怨,斬!

新上位的總管太監給一份養廉銀,讓他們老老實實給皇帝鞍前馬後,做牛做馬。

朱由校這一招用下來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這狗皇帝動手也是雷厲風行。

率先處理了惜薪司掌印太監劉榮志,同時,也是迅速的提拔了舉報太監藍朝武,一下子就是引起了轟動。

太監們忽然間就發現,原來一步登天是這麼容易,只要把自己的上級給舉報了,自己就有可能一步登天。

頃刻間,一部分小太監躍躍欲試,而另一部分掌權太監也是慌了神,急忙找到魏公公老老實實的坦白從寬了。

坦白從寬,朱由校也沒有趕盡殺絕,只是把一部分太監降職,對於罪過不大的,又老老實實交代的則是暫時保留他的地位。

而真正讓朱由校盯着的是御馬監。

這御馬監到現在還是沒有多少動靜,但是,朱由校可以肯定,最貪的這羣太監都在御馬監。

京城,一處宅院當中

此時此刻,這裡卻是御馬監的大太監,這御馬監的掌印太監郭朝奉、監督太監吳仁峰、提督太監馬永芳,以及其下監官、掌司、典簿全都在此。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一部分朝臣,全都聚集於此。

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7章 登基大典,朱由校:滾!朱由檢:好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535章 滅佛!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94章 仁君!第238章 跳腳的東林黨,二百萬兩銀子的買賣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120章 驚喜的真定府百姓:只見過官府伸手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254章 師傅科舉舞弊?無稽之談!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511章 天下大治!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254章 師傅科舉舞弊?無稽之談!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第709章 瘋狂的京津馳道股票!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831章 貳臣們的小心思:報恩大明的時候到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552章 老子和兒子,精彩絕倫!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3章 張黨,魏公公上門送黃金?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
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7章 登基大典,朱由校:滾!朱由檢:好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535章 滅佛!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94章 仁君!第238章 跳腳的東林黨,二百萬兩銀子的買賣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120章 驚喜的真定府百姓:只見過官府伸手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254章 師傅科舉舞弊?無稽之談!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511章 天下大治!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254章 師傅科舉舞弊?無稽之談!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第709章 瘋狂的京津馳道股票!第544章 信仰崩塌,公審積香禪師!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831章 貳臣們的小心思:報恩大明的時候到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67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552章 老子和兒子,精彩絕倫!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3章 張黨,魏公公上門送黃金?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