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

當天晚上

黃宗羲就偷偷摸摸的從黃家跑路了。

自家的情況,黃宗羲還是很熟悉的,臨走之前還是給自己的老爹留了一份書信,除此之外,黃宗羲還是順道拿走了幾千塊錢。

這些錢足夠自己去京師了。

朝聞道夕可死矣!

黃宗羲算是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

他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去京師,去看看張好古,去實踐,去學習這個唯物論。

第二日,黃尊素髮現自己的這個兒子不見了,差點沒氣的當場吐血,他感覺不妙,也許,從一開始自己就不應該傳授給黃宗羲這麼多實學的東西。

這下子倒是好了,讓這小子一下子接觸到了唯物論,一下子就被張好古的理論給吸引到了。

這小子竟是不管不顧的直接去了京師。

張好古的唯物論跟實學之間倒是有着相當大的通融之處,如果不是反對孔孟,東林黨也未必就是不能接受這種理論,甚至於還會把實學跟唯物論結合到一起。

如此,在東林黨的內部卻是形成了一種大分裂。

一部分懷揣着理想的讀書人來到了京師,他們想要通過實踐來踐行自己的標準,本來,他們就是不待見理學,不待見心學,又覺得張好古的理論說的極好,便是來到了京師。

黃宗羲的心中還是有諸多不解的地方,不少讀書人也是如此。

他們都是感覺到了朝廷的不對,從前也是覺得張好古實則是奸佞小人,但是,現在,卻又是覺得國家不正是在張好古的手中一點點的變強麼?

此時此刻,一個個的心態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黃宗羲到了京師,身上的錢已經是所剩無幾了。

不過,他還是很快就找到了一羣志同道合的讀書人,湊在了永定縣的驛館交流彼此的看法,這驛館叫做聚賢莊。

字是張瑞圖寫的。

不過,卻不是白吃白住,想要住在這裡,你們必須要參與到勞動當中,錢,在這裡都不好使,只有靠着積分才能住在這裡,如何獲得積分,就是要靠着你們自己的勞動了。

而且,你到這裡,不是來教化農民的,而是要跟農民學習,來實踐的,從而驗證自己的理論。

這也是一道篩選,進來想要混日子的,基本上就被這一關給刷掉了。

以民爲本,卻不願意以民爲師,那麼,我這個理論就是有問題了。

黃宗羲倒是留了下來。

每日勞作雖然辛苦,但是,卻並不是完全把伱束縛在這土地上面,每天下來還是有大量的時間來閱讀,偶爾,黃宗羲也會看看這裡編排的戲文。

留在了永定縣的時間越久,黃宗羲就越是感覺自己看到了一個新天地。

在這裡沒有士紳,只有農莊莊主,在這裡,百姓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在這裡,他們要聽從農民的話,要跟農民探討經驗。

在這裡,農民並沒有對徭役的抗拒,甚至,他們也是十分的清楚爲什麼要挖掘水渠,爲什麼要修通道路,他們居然也知道什麼叫做解放生產力。

每日跟弄農民交流,黃宗羲就越是感覺從前困擾着自己的問題得到了解答。

時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張好古這段時間,倒是真的一點都沒有閒着,一邊是跟着諸多學說一起對噴,一邊還能處理朝廷格局,還能寫新的文章。

戰鬥力之強悍,黃宗羲都感覺是暗暗咋舌。

除此之外,還有史可法的文章,也是被張好古給刊登出來。

雙方可謂是脣槍舌劍,你來我往,斗的好不快活。

甚至,張好古也會讓人把一部分報紙丟到聚賢莊,讓這羣讀書人去反駁,讓他們自己寫文章去反駁。

黃宗羲最開始的時候,多多少少的還是感覺有些不適應,但是,這段時間跟農民站在一起,跟百姓站在一起就是忽然間明白了許多。

一口氣寫了不少文章出來,也是故不得什麼花團錦簇了,更是不在乎什麼妙筆生花了,要求在就只有一個字詞達意。

這不是給士紳們看的,甚至不是給的讀書人看的,這是給百姓看的。

於是,張好古就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了。

而,與此同時。

張好古也是正式以自己唯物論爲核心,開始了《大明律》的修改。

有一說一,老朱還是搞出來了不少東西的。

他搞出了惠民藥局,這是一種醫保措施,讓百姓看病方便。

還有就是養濟局,這是對失去了生活能力,年老的百姓一種贍養。

此外就是學堂,是的,朱元璋還是辦理了國子學,郡學,學校的經費是屬於國家的學田,府學一千石,州學八百石,縣學六百石。

一個學生可以得到米六鬥,額外還有就是魚肉供應,一旦考入了太學,國家給你發校服,一個季度發一次,還有就是給你提供食宿,結了婚的還是可以帶着家眷入學,家眷們的生活適應完全是馬皇后來處理。

離家日久,朱元璋還會給你發路鈔五錠,甚至,過節,元宵老朱都會發錢的,對你的家人也是無比的照顧,有些時候,還會給學生的父母賜布匹。

再教育問題上,老朱可是一點都不含糊。

不過,老朱也有自己的侷限性,規定的東西也多,不準討論政治,不準討論學堂的飯菜好吃不好吃。

好的東西自然是要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是應該有規矩的,但是,要如何做好引導,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老朱的一些理念,張好古完全繼承下來,不過一些糟粕還是被張好古我給完全否決掉了。

把國子學和大同學院結合到一起,讓大同學院來完全繼承各地的學院,提倡官學,不在官學讀書,在私立的學校讀書,你就沒有資格參加科考。

還有就是科舉的內容也要進行修改和修訂。

拿捏住好了這個,我就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試不看孔孟了,看唯物了,怎麼樣,刺不刺激,驚不驚喜?你可以繼續學習孔孟,這也不妨礙你繼續研究新的思想,但是,考試不看這一套,誰他媽的還來研究這一套?

引用孔孟也不是不可以,前提就是,必須要堅持唯物。

不過,如此一來,這科考的老師,就不能安排大儒了,而且,引經據典做文章也不能佔大頭的比例了。

(本章完)

第102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35章 魚兒上鉤!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280章 削藩王!第641章 下克上,我們想要潤大明!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8章 噩夢開始!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6章 天子之怒!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8章 開心的跟孩子一樣的狗皇帝!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74章 最後的瘋狂,火燒永定縣糧倉?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232章 大換血!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540章 水來了!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172章 水太涼,汪文言自殺!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24章 人心惶惶,股市崩盤,天下動盪!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
第102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35章 魚兒上鉤!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280章 削藩王!第641章 下克上,我們想要潤大明!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8章 噩夢開始!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6章 天子之怒!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8章 開心的跟孩子一樣的狗皇帝!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132章 氣急敗壞趙南星,東林黨內訌!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74章 最後的瘋狂,火燒永定縣糧倉?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232章 大換血!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540章 水來了!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172章 水太涼,汪文言自殺!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24章 人心惶惶,股市崩盤,天下動盪!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