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

百官懵了,

真的懵了。

今日這是怎麼了?

這新舊兩黨怎麼意見一致了?

設置反貪總局,各省設反貪分局,這不就是之前的反貪辦擴大化嗎?

反貪辦屬於朝廷衙門,讓朝廷的官來監督各地官員,這可比讓百姓和學子監督官吏們舒服多了。

畢竟身份不一樣,大家也更能接受一些。

而且反貪辦比百姓好糊弄,哪怕百姓還能通過反貪辦舉報,可只要買通了反貪辦,阻止了百姓的舉報,那蓋子不就捂住了?

大家畢竟是喜歡折衷的,比如你說讓百姓監督百官,可以把貪贓枉法之人從官衙裡抓出來,那大家肯定不願意。

但是你在這個基礎上,新設官員來監督百官,百姓只有舉報權,沒有執法權,那麼大家就能接受了。

朱由校對將反貪辦下設到基層,由內閣直轄的方式也是很滿意:“師父之言,朕是認可的。這反貪總局這個職位,該由何人擔任啊?列位臣工不妨儀一議。”

先前反貪辦由左都御史執掌,前任左都御史翰林本來是新黨成員,可他貪贓枉法被拿下後,左都御史就一直空着,反貪辦由張好古暫時管轄。

如今這反貪辦升級爲反貪總局,各省設分局,規模一下子龐大起來,這就不可能繼續讓張好古兼任了。

www⊙ тt kǎn⊙ C O

百官羣臣議論紛紛,有東林黨人站出來說道:“回皇上,副都御史王浩爲人中正清廉,體恤愛民,不畏強權,素有青天美譽,可爲左都御史。”

一時間,舊黨成員紛紛支持,顯然是想把副都御史王浩推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

朱由校看向張好古:“師父,你是內閣首輔,你如何看啊?”

張好古躬身行禮:“臣對副都御史瞭解不多,但諸位臣工支持,想必是有過人之處,是清直中正之官。”

朱由校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晉副都御史王浩爲左都御史,授資政大夫,掌反貪總局,對朕與內閣負責。”

副都御史王浩懵了,自己一個三品的副都御史,就這麼躍過從二品直接升到正二品了?!

還掌管反貪總局這麼大的衙門?!

驚喜之後,王浩連忙跪地謝恩:“臣,謝主隆恩,必不負皇上厚望,精忠爲國。”

朱由校點了點頭,對一旁王體幹示意了下,王體幹立刻上前一步:“諸位臣工可還有本奏?”

見衆大臣無本要奏,王體幹喊道:“退朝。”

在山呼萬歲的呼喊聲中,朱由校心滿意足的退朝了。

翌日,新的反貪總局衙門就成立了,舊黨成員王浩一躍成爲正二品左都御史,掌管反貪總局,成爲了舊黨新的核心成員。

但朱由校很快又通過內閣下達一系列任命,反貪總局的兩位副都御使皆爲新黨成員,而僉都御史又是新黨舊黨各半。

接下來反貪總局關於各省反貪分局的人選又是進行了一番爭論。

王浩可能是得到了黃立極和魏廣微這兩位舊黨大佬的暗示,北方各行省乃至江南的反貪分局都以新黨爲主,舊黨爲輔;而南方餘下各省的反貪分局則是舊黨爲主,新黨爲輔。

總之,每個省的反貪局新舊兩黨都佔據有一定席位,無非多少而已。

畢竟看反貪總局的配置就看出來了,左都御史是舊黨,副都御使是新黨,僉都御史各半,一看就是制衡的手段。

而這不僅僅是舊黨和新黨之間的默契,也是朱由校想看到的結果。

這也是爲什麼在朝堂上,張好古壓根沒爭取左都御史這個位置的原因,他很清楚,這個位置不可能讓他繼續兼任了,朱由校也不可能把這個位置交給新黨,讓新黨徹底佔據朝堂。

散了朝回到內閣,黃立極笑着說道:“元輔朝上所言,還是老成謀國之言啊。”

張好古笑道:“哪有哪有。”

這一日的內閣,看起來極爲和諧,傍晚衆人下班回家,黃立極和魏廣微等人向張好古告退後離開,張瑞圖,盧象升也是紛紛告退,內閣內只剩下張好古還在處理政務。

黃宗羲見張好古埋頭公務,默默給張好古換了熱茶,然後在一旁處理着自己的事情。

“太沖爲何還不回去啊?”張好古忽然問道。

黃宗羲沉默片刻,說道:“回元輔,學生內心有些不明瞭的地方,想請元輔解惑。”

張好古批閱完一份摺子,放在一旁擡起頭來:“哦?有什麼疑惑,說來看看。”

黃宗羲問道:“元輔,百姓監察百官,乃是太祖時期便有的祖制,由百姓監察各地官員,這些官員便不敢貪污索賄,朝廷也能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爲何您要和黃閣老一起反對呢?”

張好古笑了笑,拿起一份新的摺子批閱起來:“照你這麼說,本閣是錯了?”

黃宗羲說道:“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讓百姓監察官員應當是一件好事纔對,爲何大家非要反對呢?”

張好古披着摺子,緩緩說道:“百姓監察官員,說到底,有利有弊,利就是你所說的,由百姓監管各地官府執政,朝廷自然會輕鬆,朝廷政策各地也必然會執行下去,不然各地百姓就不會放過當地官員。”

“無論對朝廷政策的推行,還是對貪官污吏的監察,都是一件好事。”

“可弊端,也就是本閣在朝堂上所言那樣,學子都是熱血青年,容易上頭,而百姓又容易盲從,被人蠱惑,一旦有人從中作梗,那各地必然起亂。”

“若是有對朝廷新政不滿的士紳,發動東林學子,鼓搗百姓圍攻縣衙阻撓新政,該如何?若是遼東派人回來蠱惑百姓衝擊縣衙,又該如何?”

頓了頓,張好古批閱完這份摺子,看向若有所思的黃宗羲:“凡事,不能只看一面,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是有利有弊。哪怕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也必然會因地制宜產生變化,這都是正常的。”

“一種政策要不要實行下去,就要均衡利弊,於全局有益,便可實行,若弊大於利,那就必須考量,這政策是不是出了問題。”

“百姓監察百官,不是不可行,而是眼下不可行。”

“說到底,大明律法尚在,朝廷規章制度尚在,百姓以何種身份監管百官,若是各地都有百姓扭送官員來京師,朝廷又該如何處理安置?”

“這說到底,不僅是一件麻煩事,也是一件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事。”

黃宗羲有些不敢信:“所有人都不想看到?”

張好古這話,可就不僅僅指東林舊黨了,包括張好古的新黨,乃至皇上,都不想看到這樣的事發生!

繼續批閱摺子,張好古緩緩說道:“入朝爲官,心思就要通透一些,很多事,不是你想辦就能辦成的,很多時候都必須要妥協。”

“反貪局,其實就是一種妥協。”

黃宗羲說道:“學生看出來了。”

“左都御史是東林黨人王浩,副都御使是我新黨成員,然而僉都御史卻又新舊各半,包括各行省的反貪分局,看起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牽制,能保證不會貪贓枉法。”

“但是這種妥協,明顯就是和稀泥。”

“若要推行新政,當摒棄舊法,舊官,全面推動新法纔是。”

“這樣和稀泥,遲早要出亂子的。”

張好古輕笑一聲,惹得黃宗羲不解:“元輔笑什麼?是學生說錯話了嘛?”

輕輕搖了搖頭,張好古笑道:“我是在笑,這種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但還是就這麼辦下去了。”

“朝堂之事啊,沒有一味的剛硬,妥協有時候是迫不得已的。”

說着,張好古看向黃宗羲,眼神凝重起來:“太沖,你覺得,本閣爲何支持黃閣老的提議?”

黃宗羲問道:“是因爲南北制衡?”

張好古搖了搖頭:“本閣認可你的想法,認可讓百姓監管百官,同時本閣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並有了計較。”

“但這不是本閣支持黃閣老的緣由,若是要改進,本閣完全可以不搭理新黨,在反貪辦的基礎上另起爐竈,以訪信制度遊於民間監察百官。”

說着,張好古輕嘆了口氣:“本閣之所以支持黃閣老,不是因爲本閣怕了舊黨,而是皇上支持黃閣老。”

“皇上?”黃宗羲愣了。

天啓皇帝朱由校,這可是如今公認可與唐太宗明成祖並論的雄主啊,他支持張好古推行新政,均分田地改善民生,解禁商人重視經濟,還推動律法關注民生關注軍隊,大力發展軍事,鼓勵匠人研究,推動工業發展和科技進度。

如今大明不僅能收拾遼東還能威服草原,僅僅三萬明軍輔以兩萬蒙古騎兵就能打的皇太極十萬滿蒙聯軍狼奔豸突。

眼下人們都說皇上是明君,天啓朝乃盛世。

可是皇上爲什麼會支持黃閣老呢?

張好古看着呆住的黃宗羲,忍不住笑道:“很難理解?”

“太沖啊,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但更是皇上的大明。”

“這天下,有些人認爲是屬於百姓的,但哪怕百姓,都認爲這天下是皇上的,皇上自個也是這麼認爲的。”

“堂堂天子,君臨四海八荒,天下百姓具爲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自然有他的考量。”

“這麼說,你可明白?”

黃宗羲點了點頭:“明白了。”

“皇上不想看到有能威脅王朝的苗頭,學子和百姓衝擊縣衙,明面上是爲了朝廷,但實際上已經威脅到了朝廷的顏面,威脅到了朝廷的威嚴,所以皇上纔要制止。”

“但皇上是明君,是大明百姓心中的聖君,他不可能親自開口.”

見張好古沒說話,黃宗羲繼續說道:“朝堂穩定,江山穩固,離不開官吏,各地官吏不可能全部奉公守法,必然有貪官污吏,如果讓百姓繼續下去,不僅會影響到朝廷威嚴和統治,更會讓各地官吏不安,讓朝廷生亂。”

“所以爲了江山,皇上也不可能讓百姓繼續能無所顧忌的監察百官,皇上還要留着那些官吏。”

щщщ◆ttκΛ n◆c○

“元輔,這歷朝歷代,爲何貪官殺不絕,爲何清官那麼少,百姓爲何總是生活貧苦,這歷朝歷代的皇帝,爲了維護自家的統治,扶持各派,均衡朝堂,貪官清官都要用,完全就是和稀泥,只要江山穩固,民間疾苦便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真引起了民變,天子也可殺掉貪官平息民怨,還能博得一個好名聲。這樣的朝堂,開始可能還好,但越往後,豈不是越亂嗎?”

“這家天下,歷朝天子都是爲了自家江山,不是爲了百姓,他們所作所爲都是爲了自家江山的穩固,維護自家的天下,因此貪官他們也用,清官他們也用,外戚,勳貴,文臣,武將,派系林立,朝堂之上黨爭頻頻,這樣真的能治理好天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越說越激動的黃宗羲忽然蹦出來一句:“歷朝歷代都是家天下,以一家統治萬民,皆以一傢俬欲爲主,哪怕是漢唐那樣明君頻出的朝代仍有昏君禍害天下,在看兩晉,兩宋這等,爲了家天下可至黎民蒼生於不顧的皇帝,百姓又何其無辜遭受苦難?”

“元輔,若是沒有了家天下,這天下不再被視作一傢俬產,而是大家共同治國羣策羣力,天下是不是就能以民爲本了,是不是就能長治久安了?”

張好古猛然瞪了黃宗羲一眼:“噤聲!”

“越說越離譜!”

“當今天下,百姓過的還不夠好嗎?”

“皇上做的還不夠多?”

“歷朝歷代,肯把自己私田分給百姓的,有幾人?”

“歷朝歷代,真正到民間巡訪疾苦的,又有幾人?”

“皇上乃是聖君,聖君治理天下,尤其是你這個學子能妄言的?”

“莫說皇上,就是本閣,也不可能看着朝堂內僅有一黨,哪怕是新黨,難道就都是本閣這一系的?多少人是爲了自己的抱負理想投到本閣門下,又有多少人是爲了功名利祿加入本閣門下?”

“他們治理地方難道不夠勤懇,不夠愛民?你能說他們心思不純,就不是好官了?”

“無論如何,能有皇上,有天啓朝,是我等的幸事。當今天下,百姓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少有所養,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今日之言,本閣權當沒聽到,休要再提!”

黃宗羲也是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告退後匆匆離去了。

張好古看着黃宗羲離開,嘆了口氣,朱由校在想什麼張好古很清楚,朱由校支持新政,但他不可能一直支持新黨。

如今新黨可以推行新政,日後舊黨也可以推行新政。

說白了,誰推動新政對朱由校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政能推行下去,百姓能安穩,大明的江山就是穩固如山。

這不能說朱由校有錯,實際上到如今這個地步,新黨佔據了半壁江山,朱由校還能繼續支持新黨,已經是罕有的明君了。

哪個皇帝會願意看到朝中一家獨大?

兩漢的外戚與世家,隋唐的關中與關東門閥,兩宋的各派儒生,明朝前期的勳貴與文官到後期的宦官與文官,總之,沒有一個朝代會出現一家勢力獨大的情況。

除非那個勢力已經有能把這個王朝取而代之的力量,不然哪個皇帝能容忍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這話道出了多少帝王的心思?

即便是那些一家獨大的勢力,例如東漢末年,曹操把持朝政,他的勢力內,不也是曹氏夏侯氏外戚,與冀州世族,淮南世族等各個勢力並存?

所謂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莫過於此。

這後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換到現在就能解決?

黃宗羲想的很好,沒了家天下,沒了那麼多帝王獨夫,百姓是不是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可黃宗羲還忽略了一點,這天下,人人都有思想,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誰能真正一心爲公,誰又能真的沒有私心私慾?

天子治國,百官輔佐,這個模式是華夏數千年來未曾改變的,無論是上古先王們與部落內的長者一起討論部落發展;還是到褚夏成型,夏商周的王們與貴族一起發展國家;還是到了始皇帝一統天下,皇帝與士大夫治理天下;至今爲止,這套系統依舊是有效的。

官員的存在可以防止皇帝真的大權在握隨心所以變成獨夫,而皇帝高高在上也可掌控百官不讓百官肆意妄爲,這是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的結果。

其中可能出現一些問題,但這個體系存在至今,就足以說明它必然是可行有效的,否則早就換一套新的體系了。

黃宗羲想改變當今格局,變家國同構之家天下爲天下大同的公天下,何其難。

別說百官同袍了,就是百姓都不可能理解他。

儒家文化傳承數千年,忠君愛國已經成爲了共識,天下人都知道要有朝廷,有皇帝。

在尚無民族意識,國家意識覺醒,沒有開啓民智的當今,誰敢想象沒了皇帝會是什麼情況嗎?

那對天下人來說,無異於天塌了。

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29章 光宗耀祖!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535章 滅佛!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20章 治遼!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133章 東林黨人大分裂,葉向高和趙南星打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248章 整個大明,自朱元璋開始有此殊榮者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196章 爲了一個妓女,要殺我一個伯爵之子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280章 削藩王!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27章 狀元及第!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
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29章 光宗耀祖!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535章 滅佛!第800章 德川家光:這就是失敗的感覺嗎?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20章 治遼!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98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784章 朱由檢炒期貨,不就是做生意麼,本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133章 東林黨人大分裂,葉向高和趙南星打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221章 除佞臣,殺好古!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209章 凌遲朱國禎,讓皇親國戚,勳貴百官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第646章 捷報傳京:漠南大捷!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248章 整個大明,自朱元璋開始有此殊榮者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196章 爲了一個妓女,要殺我一個伯爵之子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280章 削藩王!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27章 狀元及第!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