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

京師的冬季,

天空之中洋洋灑灑的細雪宛如柳絮一般自空中飄舞肆意灑落。

也不僅僅是京師,整個北直隸都在下雪,這場小雪給百姓們更多的是喜悅感,年關將至有一場雪下來,明年收成不會太差,畢竟瑞雪兆豐年嘛。

而午門之內,那兩側的紅牆金瓦已經變成了紅牆白瓦,放眼望去整個皇城都披上了一層白霜,張好古等人披着厚厚的披風走在那高大的紅牆之間,狹窄的通道如今也被白雪所覆蓋。

「戶部吏員已經都到了吧。」張好古對一側的盧象升問道。

盧象升點了點頭:「戶部各司吏員已經到齊了,各地的財稅也呈上來了。」

「嗯,今年各地沒遇到什麼大的情況,好事情啊,安安穩穩過個年可不容易。」張好古說着望了望天,細雪隨風飄舞朦朦朧朧看不清什麼東西。

張好古知道,眼下做的還是不夠,還需要做的更多,爲了應對將來的小冰河爆發期,朝廷還需要更多的準備,更多的後手,不是去應對什麼人禍,而是去迎擊天災。

一路到了文淵閣,此時戶部各司的吏員以及宮中諸多舍人太監都已經在這裡候着了,張好古等人剛剛到,就看見一側朱由校在魏公公的侍候下快步走來。

「臣等參見陛下。」

衆人齊齊施禮,向這位大明的至尊表示敬意。

朱由校擺了擺手:「免了,人到齊了,就開始吧。」

文淵閣內,朱由校坐在首位,張好古等人分坐兩側,左側是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右側是黃立極、喬允升、錢謙益。

除了出鎮遼東的孫承宗,大明內閣輔政都在這裡了。

而在幾人下方,一張張桌子上擺着盤算,統籌,紙張和一本本賬簿數據大明的戶部吏員們坐在這裡,周圍生着暖爐,燃燒的炭火提供了充足的熱量阻擋着門外的寒風。

盧象升看了眼朱由校,隨後說道:「開始吧。」

很快噼裡啪啦的算盤聲和計算聲以及沙沙的書寫聲在內閣中此起彼伏,而張好古,盧象升等幾個精通計算的也在自己心算着數字。

「山東行省,濟南府一百五十五億、青州府一百一十二億,東昌府一百零九億,兗州府一百一十億,萊州府一百四十三億,登州府一百五十億共計七百七十九億。」

「河南行省,歸德府一百零五億,開封府一百三十億,河南府一百二十億,南陽府一百二十五億,汝寧府一百零三億,彰德府六十億、衛輝府五十五億、懷慶府六十三億共計七百六十三億。」

「山西行省.共計六百八十五億」

「湖北行省.」

「浙江行省.」

大明兩京二十四省各府的稅收紛紛報上來統一計算彙總,一筆筆款子加在一起,張好古和盧象升都露出了滿意的表情,今年大明的稅收無疑是比去年要高不少的。

沒了去年洪澇災害的負擔,加上安南和蒙古也能給朝廷提供不少稅收了,這讓大明今年稅收的節節攀升。

當最後數字算出來時,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今年朝廷總計稅收八千三百六十五億五千九百萬!」

「八千三百六十五億?!」

「嘶」

這個數字一算出來,黃立極一個沒留神都拽掉了自己幾根鬍鬚。

這個數字怎麼這麼高?!

朱由校聽到這個數字都有些不敢相信,明明去年稅收纔不過六千來億,今年就八千三百多億,相當於多了三成的稅收!

盧象升計算之後說道:「陛下,今年稅收沒有錯誤,朝廷去年開支過多,

加上各地洪澇天災後的額外支出及地方恢復,這是損失的稅收大頭。」

「而今年不僅河南能正常交稅,交祉、蒙古都爲朝廷提供了上百億的稅收,加上今年工業發展與年初實行的開海政策,各邦國與我大明貿易密切,又是一大筆稅收,這些加起來,有八千多億稅收沒有問題。」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冷靜下來計算一番發現還真是這樣,這個稅收真的沒什麼問題,雖然交祉和蒙古提供的稅收不多,但與邦國貿易來錢快啊。

朝鮮,西域,東南亞的藩國島國,還有倭國以及荷蘭人,葡萄牙人的船隊等等,他們來往大明帶來金銀商品又帶走大批絲綢茶葉瓷器等等,着實讓朝廷很賺了一筆。

別看這些都是商人們承包了,但商人們也要交稅啊。

拿着最後的記錄一看,朱由校眼睛都瞪圓了,今年這纔是開海第一年,海外貿易就能給朝廷提供上千億!

這是什麼概念?

「怪不得成祖他老人家鼓勵出海貿易,歷年南征北戰依舊不缺銀子,這海外貿易是真賺錢啊。」朱由校喃喃自語着。

眼下的大明可不是永樂時期那個剛剛從貧困戰亂裡脫離出來的大明,眼下的大明曆經兩百六十二載,如今人丁興旺,百業發達,隨着工業的進展,各種好東西層出不窮,那些商人們都挑花了眼,願意拿着海量的金銀換取大明的各種東西。

僅僅第一年就帶來了上千萬兩銀子的稅收,其中東南沿海等地就承包了八百多億,相當於八百多萬兩銀子的稅收都是靠東南沿海獲得的,這讓朱由校對出海貿易和東南沿海更加重視了。

別的不說,江南如今依舊是朝廷最重要的財稅重地,這片區域提供了朝廷稅收的四分之一還多。

實際上,別看如今大明二十四省,真正能給朝廷提供稅收的還得看沿海諸省以及全面推行新政及工業化的北方各省。

例如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蘇、浙江、湖北、廣東、福建這些地方,加起來提供的稅收足足站到朝廷一年稅收的七八成,這些就是大明最爲菁華的地方,也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南北核心。

稅收統計完後各部又將各自的計劃遞交內閣,同時戶部遞交今年官員的薪俸各項福利支出,這筆銀子年關之前就要下發去,畢竟京師百官是要過年的。

大明的官員薪俸可不是月發,而是一年一發,年底領一年的銀子,平時朝廷包吃住,各種節日有福利,夏冬的冰銀炭銀則是按節發放,一年下來,哪怕是一個九品官都能養活全家而且還有不少結餘。

爲朝廷效力嘛,總是不會虧了你。

各項開支統計好後,戶部進行統一計算和批覆,不僅各部的明年開支要計算統計,還有各省的明年計劃,新軍的明年軍費等等。

算起來,朝廷這到手的八千多億立馬就要撥下去一半,剩下的還要撥出去不少,畢竟朝廷還有各種基建工程和水利工程要建設呢。

年末的京師,總是熱鬧無比的。

各省總督都要回京向吏部覆命提交自己一年的政績報告,同時要去戶部申請經費,而六部也有各種事物忙的不可開交,哪怕是禮部都要照顧到在京各國使節,畢竟年底也要給人家提供一份年禮的。

爲了這些經費款項,各省爲了自己明年的開支計劃,可是在京師內不斷走動,明年批下來的款項多少,決定着自己省份明年的發展情況,自己的政績如何。

各省總督都是從二品,誰不想把這個從字拿了。

三年一任,年年考覈甲等就可以評優有晉升的機會,誰不想出政績,誰不想到入閣啊。

這些總督們當然也不止要在吏部和戶部奔波,吏部也好,戶部也罷,都是新黨所掌控,新

黨在各地的官員年底了也是要來複命交代一番自己一年的所作所爲的。

而張好古身爲新黨的***,當朝首輔,這到了年底來拜見走動的人可是不少。

這些人情往來是不能避免和拒絕的,張好古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做這些事,他很清楚。

當年底的走動往來都結束了,年關也就到了。

正旦節,朱由校在奉天殿舉辦國宴宴請文武百官,各國使節,歡慶熱鬧的氣氛讓衆人喜氣洋洋,哪怕平日裡不對付的人今天都是眉開眼笑。

伴隨着京師滿天的煙火和隆隆的鞭炮聲,天啓十一年宣告結束,天啓十二年正式到來。

朱由校在與百官和各國使節宴飲之後就允許百官自行行動了,反正這國宴就是犒勞百官的,從頭到尾要都是規規矩矩反倒丟了年節的味道。

反正朱由校本來就不是什麼循規蹈矩的皇帝,那些所謂的禮儀在他這裡可有可無。

出了大殿,看着京師各地升空的煙火,看着天上的明月,朱由校臉上帶着滿足的笑意:「這人間的煙火氣,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陛下治得這盛世天下,臣爲陛下賀。」張好古走到了朱由校身邊。

朱由校眼中帶笑,欣賞着美景:「盛世天下,好啊。」

「這幾日朕微服私訪,走訪京師,看到京師的百姓家家幸福,能吃上果蔬和魚肉,看着那些孩童穿的暖和和的能無憂無慮的玩鬧,朕心裡舒坦極了。」

「全賴陛下聖明,方有如此美景。」張好古這話不僅僅是恭維,更是他的心中所想,若沒有朱由校賢明放權,君臣不疑,能有如今的大明盛世嗎?

朱由校從一旁太監端着的盤中取過酒盞飲了一口,淡然說道:「沒什麼聖明不聖明的。朕一開始做了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直到和師父你去了民間真實的走訪之後,看到大明的真實情況,朕才知道,皇帝不僅僅是權利,也是責任。」

「說起來,朕最佩服的,太祖他老人家,成祖他老人家,還有唐時的太宗皇帝,他們雄才大略啊,什麼樣的權利就要承擔起相應的義務。他們無疑是做到了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朕眼下,也不過是學習着他們,擔起這個天下罷了。」

張好古說道:「陛下如今已經是不遜於唐宗宋祖的聖君了。」

朱由校搖了搖頭:「還不夠,還不夠啊,朕還要超過他們呢。」

看着如今的朱由校,張好古能從其眼中看到濃濃的野心,那是想讓大明百姓能安居樂業享受太平日子的野心,那也是想讓大明的鐵騎開疆拓土打下一個大大疆域的野心,這不衝突。

所謂明君聖主,內聖而外王。

隨着正旦國宴結束,大明百官正式進入休沐時期,張好古也難得休息幾天。

但他註定是閒不下來的,年節之中人情往來數不勝數,處理完這些張好古也顧不得休息,直接就離開了京師坐着馬車去查看京津馳道的情況了。

被從家裡拽出來的張安顯然有些無奈:「我說少爺,大過年的,那麼多人情往來您處理完了總得休息休息吧,在家陪少夫人不好麼。」

張好古穿着厚厚的錦緞棉袍,揣着袖子:「我看你是想你家翠兒吧。」

張安嘿嘿一笑,沒再說話。

張好古看着京師城外這一片銀裝素裹,馬車的車輪碾過積雪留下兩道清晰的車轍印一直延伸到遠方。

這次出來張好古沒帶多少人,就是他和張安二人,甚至侍衛都沒帶。

到了京津馳道的修築工地上,看着依舊在忙活的熱火朝天的工人們,張好古笑道:「你看看,人家年節不也在忙着麼,就你想着休息。」

說着,張好古走上

前去。

看着一個穿着明顯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貴的公子走過來,這片工地的負責人也是急匆匆上前,這上前一看,這個負責人愣住了:「元,元輔.您怎麼」

張好古笑着擺了擺手:「我就是來看看,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負責人連忙說道:「卑職工部馳道衙門下屬京津馳道司沈明。」

「沈明,是個負責的人本閣記下你了。」張好古能看出來,這個叫沈明的京津馳道司官吏並不是簡單的看守,他方纔是一直在和工人們幹活的,看那雙凍得裂了口子的手就知道,這是個實幹的人。

張好古喜歡實幹的人才。

「與本閣說說,眼下京津馳道修建的情況。」張好古說着向工地更深處走去。

沈明跟在張好古身邊講解着:「元輔,京津馳道自京師和天津府修建,全長三百里,如今兩頭開始修建,到眼下已經建成了兩百六十五里,剩下的一段元宵節前後就差不多修建完畢了。」

點了點頭,張好古笑道:「修建速度不慢啊,工人們情況怎麼樣?」

沈明說道:「工人們都是按時休息,餐餐供給吃飽,饅頭面餅蔬菜管飽,魚湯一天一頓,肉一週一頓,同時每工作六日休息一日,工人們輪班工作休息,馳道修建一直沒停下來,這纔有如今的進度。」

「說起來,還是工人們第一次修建,一開始有些不熟悉,後來速度就快了不少,但爲了質量我們沒有特別趕工期。」

一邊聽着沈明的訴說,張好古一邊看着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看着看着,張好古微微皺眉:「沒給工人們提供手套?」

這冬季不同往日,天寒地凍的,沒有手套人一會兒手就凍得冰涼不提還容易生出凍瘡來,京津馳道司應當不會注意不到這點。

沈明聽到張好古這話嘆了口氣:「元輔,我們自然是給工人配備手套了,但棉手套帶着施工不方便啊,工人們就把手套摘了,這些活很多都是精細活,帶着厚厚的棉手套沒法幹。」

初始的馳道修建對這些明朝的工人來說,的確是精細活了,畢竟枕木也好,鐵軌也罷,都是一階階要牢固穩妥,還要各種檢查來確定其可靠性,帶着厚厚的手套施工是不方便。

張好古沒再多說,只是囑咐沈明做好工人們的保暖和伙食供給,年節之中施工的費用按時結算後就離開了。

這些工人,都是因爲年節期間京津馳道司開出的高薪在這裡加班加點的趕工的。

爲了儘快完成京津馳道的通車,京津馳道司可是花了不少錢。

離開這一段路後張好古坐着馬車繼續向前趕,在幾十裡外看到了另一端正在施工的馳道。

巡視完京津馳道的修建情況後,張好古這纔回到京師。

以大明如今的工業進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修建起一條三百里的馳道,很是超出張好古的預期了,接下來等待的,就是馳道的試運行了。

終於,元宵節過後,京津馳道司上報朝廷,京津馳道已經修建完畢,可以通車。

這個好消息讓朱由校都重視起來,親自到馳道前觀看。

文武百官和商人們,百姓們得到消息後也是紛紛趕來圍觀這大明第一條馳道建成通車的盛況。

京津馳道周圍,人山人海,錦衣衛負責維持着秩序,而商人們,百姓們擁擠在兩側,人人踮着腳仰着脖子向前看去。

而朱由校則有自己的位置,看着眼前這條黝黑的馳道一路蜿蜒向東消失在天際處,再看看那早已準備好的火車,朱由校對着一旁的張好古說道:「時辰差不多了吧?」

張好古看了看懷錶,點了點頭:「嗯,這就讓他們通車。」

隨着命令下達,馳道衙門侍郎孫奇逢親自站在馳道中間將那團成花簇的紅綢剪斷,高聲宣佈着:

「京津馳道建成,通車!」

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554章 凌遲吧!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61章 爭權!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185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21章 殿試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94章 仁君!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83章 今天讓我們公佈家財,明天你想幹什麼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908章 一統天下!第20章 治遼!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859章 用三大營鎮壓三大營?崇禎你腦子進第29章 光宗耀祖!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564章 區區工匠賤籍也配和我等讀書人同朝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528章 年初預算,馬力全開大明朝!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
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554章 凌遲吧!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61章 爭權!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185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21章 殿試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94章 仁君!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83章 今天讓我們公佈家財,明天你想幹什麼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908章 一統天下!第20章 治遼!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665章 安南國都沒了,還敢要我大明雲南嗎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859章 用三大營鎮壓三大營?崇禎你腦子進第29章 光宗耀祖!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567章 朕來給你主持公道!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564章 區區工匠賤籍也配和我等讀書人同朝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528章 年初預算,馬力全開大明朝!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145章 暴怒的朱由校:狗日的趙南星,你就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