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

浩渺江面,一艘艘福船揚帆順江而下。

這是如今明軍的主力戰船,在寶船的建造工藝傳承斷檔後,福船就成爲了如今明軍的主力戰船,這種戰船不僅適用於海戰,可在深水區航行,其體形也很龐大,雖不如那些三千料,五千料的寶船,但已經是目前明軍可自行建造的最大戰船,也是經歷了實戰考驗的戰船。

可容納三四十人的鳥船做快騎,於四周遊弋;冬船、哨船善攻,可容納數百人,乃是主力;而最中間的,就是體積最大,勢大力雄的福船。

整支船隊大小上百艘各類船隻依次排開沿江而下,遠遠眺望去只見一片風帆林立,大船似城郭,小船如飛騎,戰陣森嚴,蔚爲壯觀。

船隊自金沙江至瀘州,然後經涪陵江入長江,沿江而下至南京,再沿運河北上,沿途極少停留,只會在少數補給點休整一番隨後繼續啓程。

大明首輔張好古坐在船艙內查看着江南送來的一份份摺子,在極少有波瀾的江面上,大福船顯得極其穩定,張好古得以輕鬆的處理着一份份摺子,如今大明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四方小國可是顯得謙卑極了。

歷來中原王朝對四方小國的影響力極其深遠,自漢以來,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總會接收很多他國的學子,他們來學習華夏文化,先進的思想,然後帶回去繼而影響他們的國家,讓中原文化的圈子越來越大,逐漸覆蓋整個東亞乃至影響到西亞,乃至西洋。

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漢、唐、宋、元、明,無一例外。

之前各國學子還有那些貴族送來的質子,都是在國子監入學,學習傳統儒家文化。

如今大明推行新法,這些小國自然是也想跟着學習大明最新最先進的思想,想進入大同書院學習。

張好古倒不會擔心這些小國學習了新政,學習了新法就能回去變法圖強了,那不現實。

歷朝歷代,變法都是自上而下實行的,如果手中沒掌握着一支可靠的力量,你拿什麼去變法,去圖強。

更何況國家體積在這裡擺着,大明多大的疆土多少的人口多少的錢糧,那些小國哪來的本錢變法推行新政。

因此張好古不僅不反對這些小國的學子進入大同書院,相反他還非常支持。

就拿如今的交祉來說,將安南化爲交祉,離不開安南士民的支持,讓安南的學子都來大明學習,學成之後就是中原文化的忠實簇擁,是大明的忠犬,他們回國後自然會替大明來調教他們的國家。

多好的事情啊,傳播華夏思想來影響四方,甚至可以操縱他國內部變革,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本事。

文化有時候可比刀劍好使多了,這是真的能殺人於無形的利器。

“元輔,前面就到南京了。”黃宗羲進來稟報着進程。

這船隻一路行來,是需要進行補給和對船身檢查的,抵達南京後,所有船隻會在檢修之後繼續啓程前往京師。

張好古點了點頭:“太沖啊,記得帶他們透透風。”

黃宗羲自然清楚張好古說的是什麼人,無非是沐家和安南王以及那些權貴們。

沐家主家老幼婦孺,還有安南王室全部成員,那可是一個都沒跑了,他們到了京師之後會是個什麼下場想想自然明白。

這些人是別想着什麼發放爲奴或者入教坊司這種好事了,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不會有任何其他選擇。

因此,這些人眼下不能死,他們需要全須全尾的出現在京師百姓眼前,出現在諸國使臣面前。

出了船艙來到甲板上眺望着兩側,看着沿河兩岸的秀麗風光,張好古心情大好:“這大明的山河景色,是怎麼看也看不夠啊。”

“西南事平定,元輔可以騰出空來多看看這江南風光了。”黃宗羲笑道。

黃宗羲是江南人,他是看慣了江南景色的,如今張好古這一番感慨,讓黃宗羲還是升起了幾分驕傲,這江南的景色,就是這麼迷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將相流連於這江南風光?

張好古擺了擺手:“能看一次就不錯了,朝中事務繁忙,騰不出多少空咯。”

說着,張好古看向黃宗羲:“太沖啊,趁着年輕,多走走,多看看,這大明的江山,漂亮着呢。”

“不說這江南水鄉,就是西南的崇山峻嶺,怪石瓊林,還有那遼東的白山黑水,塞外的大漠戈壁,草原山脈”

“讀萬卷書,需行萬里路,看得多了,去的地方多了,對大明各地瞭解的多了,你才更清楚,朝廷到底是個什麼模樣,該怎麼治理這偌大的江山。”

黃宗羲有些惶恐:“元輔對學生的期望太高了,學生怕辜負元輔厚望。”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張好古將黃宗羲待在身邊言傳身教,顯然是將黃宗羲當作弟子對待的。

張好古的確很看好黃宗羲,不僅僅是因爲黃宗羲是難得的站在百姓角度思考問題,去看待王朝興衰的人,他不僅僅有思想有抱負,而且黃宗羲是真的在學習,去想着該怎麼做,而不是單純的空談。

因此,黃宗羲和黃尊素雖然是父子,但黃宗羲這個做兒子的,未來成就必定比黃尊素要高,黃尊素做了大半輩子學問,思想已經固化了,很難再改過來了。

畢竟黃尊素浸淫了半生的儒學心學,你要他拋棄自己半生的學問研究轉頭從心開始,換誰誰腦袋都得炸。

所以張好古喜歡年輕人,喜歡那些思維還沒固化,還沒被曾經的苦難所打倒,還有着理想,有着抱負,有着熱血和無窮無盡精神的年輕人。

張好古願意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提供書院讓他們學習新的思想和知識,並給他們提供上升的渠道,他們親身參與到新政當中來。

因爲,這些年輕人才是大明的未來,這片天下的未來。

望着前面已經隱約可見輪廓的南京城,張好古說道:“讓將士們休整一日,明日繼續啓程,將士安置不要麻煩百姓,由南京大營負責。”

“喏。”

當天下午,船隊停靠南京,張好古也不打擾南京的官員辦公,他依舊居住在船上。

“元輔,汪總督來了。”

聽着黃宗羲的彙報,張好古說道:“讓他進來吧。”

船艙門打開,汪文言說道:“元輔。”

張好古笑着請汪文言坐下:“守泰啊,這江南的新政推行情況如何了?”

汪文言連忙說道:“回元輔,如今江南各縣縣令均是大同書院出身,他們推行新政異常認真,辦事果斷,如今這各府各縣成績斐然,江南各地是讚不絕口,對朝廷新政很有信心啊。”

張好古點了點頭:“這江南新政,是朝廷接下來的重點,你這裡推行好了,朝廷才能陸續把新政推進到其他地方去。”

“除了新政,這江南之地的匠人,大多都是精工巧匠,是都是大明朝的寶貝,這匠人一定要保護好,保證他們家眷衣食無憂,讓他們能安心爲朝廷效力。”

汪文言說道:“學生明白,這江南行省所有精工巧匠均登記在冊,各地衙門負責照料,保證他們衣食起居。”

張好古又問道:“關於西洋人的戰船,有什麼眉目沒有?”

汪文言說道:“元輔,學生這段時間已經暫定了幾個開海口用作和西洋人通商,也結識了一些西洋人,從他們那裡也知曉了一些西洋人的戰船情況。”

“如今學生弄來了幾個模型,請元輔一觀。”

說着,汪文言命人擡進來幾個模型,張好古眯眼一看,就知道這是如今西洋人最常用的有兩層甲板的炮船,或者說武裝商船。

不過這些模型也不僅僅有武裝商船,還有一艘擁有三層甲板的大型戰船。

汪文言也給張好古介紹着這些戰船:“元輔請看,這些炮船,兩側開口或二十四、三十、三十六,乃至四十餘處,裝備皆是千斤以上的紅夷大銃,他們的大銃多爲兩三千斤,炮重力沉,一側開炮便有穿雲裂浪之威。”

“而我們的福船,卻不能容納這麼多的千斤大銃,否則一旦開炮龍骨就會開裂。我們的福船,最多不過七八門千斤大銃,餘下的皆是五百斤銃,乃至三百斤的威遠銃,論起實力來,遠遜於紅夷人啊。”

紅夷人,就是紅毛西洋人,也就是荷蘭人。

實際上眼下能到東方來開拓東南亞市場並和大明有交流的,也就只有荷蘭人了。

張好古看着這些船隻模型沉吟片刻,說道:“這些模型,本閣帶走,守泰你看情況,能不能從紅夷人手裡買幾條船,價格貴一點都無妨,大明必須要有自己的遠洋大船。”

雖然如今大明已經研製出了蒸汽機,並且已經初步應用在小木船上,但在江河湖泊中航行的船隻和在大海里航行的船隻根本不是一回事,更何況大明眼下缺少遠洋大船的建造經驗。

船隻怎麼造,龍骨怎麼安置,整個船隻的結構,都需要了解。

你必須有了經驗,才能仿造大船,不然拿什麼建造大船,又拿什麼造大明的鐵甲大艦?

又和汪文言聊了一會兒關於江南學子如今的情況,對國考的態度,對實學的態度,以及江南士紳的情況,算是對江南有了個較爲全面的印象後,汪文言起身告辭離開。

黃宗羲送走汪文言後回到船艙內,看到的就是張好古正望着桌子上那幾個模型出神。

“元輔?”

回過神來的張好古笑了笑:“太沖早點休息吧,我再記點東西。”

黃宗羲說道:“學生還年輕,這會兒也睡不着,不如給元輔研墨吧。”

張好古點了點頭,黃宗羲上前研墨,看着張好古鋪開奏摺懸筆停了片刻,隨後寫下《論海防時疏》。

翌日清晨,船隊起航,入運河,直奔京畿。

七日後,大明京師外,無數百姓聽聞王師得勝歸來那是紛紛趕來看熱鬧。

不僅是京師的百姓,還有原本就在順天府的各國使臣也都趕了過來,而朱由校早早就帶着羣臣在城樓上等着了。

這可不同於大明與滿蒙聯軍在漠南決戰,十五萬大軍在草原上廝殺爭奪漠南草原歸屬,這次是王師南征,弔民伐罪的滅國之戰。

是大明自永樂朝後,又一次施行的滅國之戰。

朱由校穿着明黃的五爪團龍袍,帶着蟠龍翼善冠,站在城樓之上遠遠眺望着。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來了來了,王師回來了。”

朱由校打眼眺望,之間遠處一面面大明的旌旗飄揚,一隊隊騎兵高舉着大明的山河日月旗,披堅執銳,自遠處列隊而來。

鐵騎所至之處,馬蹄飛揚,大風吹動的旌旗獵獵作響。

“王師回來了!”

“王師回來了!”

大明的百姓們紛紛歡呼着,歡迎着大明的王師得勝歸來。

遮天蔽日的旌旗,一隊隊大明騎兵,緊跟着就是子母炮、虎蹲炮、威遠炮、將軍炮等一系列裝在馬車上的火炮,後方跟着是一輛輛羣豹橫奔箭。

大明這是將各種武器展示給諸國使臣看:這個是近戰的子母炮和虎蹲炮,可打五百步;這個是威遠炮和將軍炮,可打三千步和五千步;這個是羣豹橫奔箭,能射數百步.

你想不開了要招惹大明,先想想後果,想想安南,要是哪天真的皮癢癢了,這些東西就用在你身上.

如此明晃晃昭示實力,炫耀武功的行爲,這些小國使臣哪敢說三道四,滿口都是承上國天威,我等小國必然乖順云云。

而隨着大軍抵達城下開始列隊入城,那後面一輛輛的囚車就無比吸引人眼球了。

最前面的幾輛囚車裡裝的是安南王黎維祺和他的王后,王子們,再往後的囚車是沐家和安南權貴們,大大小小上百輛囚車入京,裝的還都是一國國主,一方公爵這樣的大人物。

京師的百姓看着囚車裡的這些大人物們,也是議論紛紛:

“這安南國主也敢穿龍袍?果然野心勃勃,敢犯我大明國界,找死!”

“就是就是,王師出征才三月,就平定了雲南,還直接滅了安南,這些蠻夷小國坐井觀天哪知道我大明王師的厲害!”

“區區小國也敢在我大明面前猖狂,真以爲區區羣山就能阻擋我大明王師,那個詞是怎麼說的來着?對,夜郎自大!”

“這安南,早在永樂年間,就因挑釁我大明被我成祖滅過國,是宣宗心善讓他們復國,可他們不知悔改,還敢挑釁我大明,如今又滅了他們,可不能再讓他們復國了。”

“就是就是,敢挑釁我大明還敢肆意殘殺我大明百姓,不把他們千刀萬剮了,都不足以震懾宵小!”

“說起來,王師出征到現在纔多久?三月時間大半都在路上,真正打起來也不過月餘吧?這安南也不經打啊,他們怎麼敢挑釁我大明的啊?”

“誰知道呢?聽說王師是神兵天降直接燒了他們王城升龍,擒獲的國主和權貴,他們的王城已經被燒成白地了。”

“燒的好啊!敢挑釁我大明就是這個下場!這安南國之前還叫囂要我大明把雲南割給他們,如今知道後悔了吧!”

“區區小國,還敢穿龍袍,這安南國野心極大,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以區區安南幾千裡之地也敢覬覦我大明萬里河山,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啊!”

黎維祺被裝在囚車裡,披頭散髮,身上的龍袍也已經破破爛爛,他聽着周圍大明百姓的譏諷和嘲笑,看着這些大明的百姓對他指指點點,一股難以形容的羞辱和憤怒涌上心頭。

他是大越國的皇帝,是天子,豈能容這些泥腿子在這裡折辱?!

而黎維祺後面,他的王后,妃嬪還有王子們也被裝在囚車裡,經受着大明百姓的嘲弄,而安南的權貴們如今也是在囚車裡,一個個披頭散髮蓬頭垢面,遮掩着面孔生怕被人認出來。

看着這些蜷縮着身子宛如乞丐一樣的安南權貴,看着安南王室被裝在囚車裡如同動物一樣被遊街示衆,大明的百姓心裡升起了無窮的自豪和驕傲。

安南國又如何?

招惹我大明,殘殺我大明百姓,就是這個下場!

如果說對這些安南王室和權貴是譏諷和嘲弄,當裝着沐家主家和土司們的囚車經過時,百姓就是無窮的憤怒。

“就是這些人勾結安南,背叛了大明朝!”

“如果不是他們,安南根本打不進來,雲南也不至於生靈塗炭!”

“這些吃裡扒外的敗類,還吃了朝廷兩百多年俸祿,他們也配!”

“不能輕饒了這些混賬,勾結外敵圖謀我大明,這些人就是見不得我們好!”

“黔國公到了這一代怎麼出了這麼些人,真是給黔國公丟人現眼!”

“敗類!叛賊!千刀萬剮也不爲過!”

“對!他們千刀萬剮也不爲過!”

百姓憤怒的聲討着沐家和土司們,把菜葉子,臭雞蛋等東西砸向囚車宣泄着最樸素的情感,如果眼神能殺人,沐家和土司們早就被百姓的眼神給殺了千萬次了。

外敵與內奸叛徒,總是內奸叛徒最招人痛恨!

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801章 東瀛的一切,大明說了算!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685章 廢祖制,建水師,聯西域,狗皇帝的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785章 銀本位不可靠了,咱們換金本位吧第62章 權力!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540章 水來了!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282章 廢王爵!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892章 遼東之戰,關門打狗!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50章 三司會審,貪污大罪!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1章 爭權!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232章 大換血!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294章 守株待兔,抓捕晉商!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
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801章 東瀛的一切,大明說了算!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685章 廢祖制,建水師,聯西域,狗皇帝的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643章 不肯給朕賣命的蒙古人,朕不認他這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785章 銀本位不可靠了,咱們換金本位吧第62章 權力!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540章 水來了!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282章 廢王爵!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892章 遼東之戰,關門打狗!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50章 三司會審,貪污大罪!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1章 爭權!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58章 還俗狂潮!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232章 大換血!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840章 朱由校病危,張相爺回京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294章 守株待兔,抓捕晉商!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