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

汪洋大海,

這是前朝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按照當時新黨指定的策略,在拿下漠南,平滅交祉,收復遼東之後,大明就是要鞏固國內,開拓海疆,將中原文化廣播四海。

這是當初的既定策略,因此天啓年間朝廷對水師的投入非常之大,一方面復建永樂年間的龐大水師,一方面研發更多的水站利器,甚至連鐵甲船都上馬了,足以見當初朝廷對水師和海洋的重視。

而到了朱由檢這裡,他根本不在乎海上,也看不到大洋,他將整個南洋水師給廢的七七八八,這些東西最後都落到了鄭氏手中,而原本的鄭芝龍也憑此一躍成爲東南沿海最強的海上霸主。

面對這個佔據小琉球盤踞南洋的鄭芝龍,其退可守進可攻,又有江南僞明提供援助,未來必定會在大軍南下時成爲一個阻礙。

鄭芝龍如今是僞明的重臣,崇禎皇帝原本覺得鄭芝龍可有可無,只是爲了避免鄭芝龍襲擾沿海而對委任其爲福建總兵,可隨着鄭芝龍接手了明廷南洋水師的絕大部分遺產,其已經膨脹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

尤其是當明廷在長江以南全線潰敗後,如果還想保住祖宗基業,保住江南這塊龍興之地,崇禎就無法忽視鄭芝龍的作用。

如今鄭芝龍已經不是簡單的明廷總兵,他是獨立的軍閥,盤踞小琉球,福廣沿海都在其勢力範圍之內,因此鄭芝龍的威脅已經是實實在在的讓大同產生了如鯁在喉的感覺。

張好古沉吟着,軍方各位大將軍不支持下一階段的戰略重心放在西南,而是支持放在海上,這麼多大將軍的意見,張好古自然不會忽視:“既然如此,那我和水師的幾位開個會。大家先忙去吧。”

很快,齊明光、沈毅、俞懷明、韓雲志四位水師提督被張好古請來。

大同軍事總部的會議小樓內,張好古看着四人落座,笑着端起茶水:“下一階段,中樞的戰略重心,有可能放在江南、東南沿海一帶,到時候肯定是要以水師爲主的,畢竟我們面對的敵人也不僅僅有江南的僞明崇禎。”

“這一方面啊,曹總他們提議把任務交給水師,我呢,還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齊明光四人互視一眼,眼中均露出喜悅的神采。

隨着大同正式與明廷開戰,在遼東、甘陝都鬧出好大的聲勢,偏偏水師方面沒什麼大動靜,也就是前期幫助周遇吉運兵到山東時露了一次臉。

可後面無論是直隸之戰還是前些時日才結束的淮北戰役,中樞的重心是淮北,主力是陸師,與他們水師毫無關係。

都是將軍,都有傲氣,誰願意看着別人立功自己在後面乾瞪眼啊。

眼下終於是有機會了,幾人都是明悟了其餘人的意思:必須把握機會!

“首席,中樞願意把這個擔子交給我們水師,我們水師保證不辜負首席和中樞的重託,一定漂亮的完成任務!”齊明光率先起身表態。

沈毅緊跟着說道:“首席,現在我們水師在遼東、山東一線有各式戰船數百條,其中大小福船就有百五十條,還有各種突擊、巡洋戰船,另有八艘鐵甲船;可謂實力雄厚,虎視大洋,足可承擔中樞的重任。”

張好古自然是清楚眼下大同水師所擁有的力量,這些東西也都是天啓朝的遺產,如果說江南的僞明繼承的是大明四洋水師裡的南洋水師,大同就是擁有東洋、北洋、西洋三支水師,但當時大同也是缺少足夠的地方,只能優勝劣汰,精簡到了如今這些戰船,但留下來的都是狀態良好的戰船,而且那幾艘鐵甲船也都保留了下來,只是一直在修理完善罷了。

“八艘鐵甲船,現在能動幾艘?”張好古問道。

沈毅回道:“首席,如果現在就要動,那我們可以動三艘鐵甲船。”

張好古點了點頭,笑道:“下一步的戰略重心,必然是要放在海上的,而你們水師眼下也不要太過急躁,還是那句話,保持訓練,等待命令。”

“是,首席!”齊明光他們激動的離開了。

等這些將領都走了,張好古也開始盤算要怎麼打這一仗,打一個什麼程度的仗。

在內閣的三層小樓內,張好古又請來盧象升和張瑞圖,三人坐在小桌前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

“中樞下一步,政務方面是恢復北方各省的經濟和工商業,救濟災民安撫民心猶在其上;而軍事方面,是要對江南及東南沿海進行打擊確保僞明沒有足夠的海上力量來干擾朝廷的最終戰略部署。”

“到處都要花錢啊,交通建設、救濟災民、水利修繕、工商業復甦等等,還有軍事動員,中樞的錢,夠不夠花啊。”

聽着張好古的話,盧象升緩緩說道:“首輔啊,您是當家的,最清楚這一大家子事處處都不容易,中樞就是再有錢,也經不住這麼多地方用啊。”

“我們剛拿下中原,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軍方想要進行下一階段的軍事行動,固然重要,但眼下中原各省的維穩更重要。中樞就那麼多錢,這用一點,那用一點,先給誰用,後給誰用,總是要劃分一二的。”

張好古笑道:“我聽出來了,建鬥你是意有所指啊。是啊,當家的,家裡有多少錢,要辦多少事,這些都要清楚。咱們這家,眼下只有這一半,偏偏這一半還凋敝不堪,這半個家殘破成了這個樣子,自然是要先收拾好的。”

“這幾年,中樞的精力自然是要放在內政上,我今天說的這個話呢,算是提個醒,那就是未來三年時間,中樞要想盡辦法竭盡全力的把內事給處理好,把各省給穩定住,並在這個過程中,中樞要留夠錢糧,好應對後面的戰事。”

“三年時間,我們等得起,用三年好好修煉內功,到時候我們再南下之時,那就是秋風掃落葉,橫掃江南,天下一統。”

“我們,只有三年時間,拖得時間越長,南方的百姓,受的苦就越多啊。”

張好古這邊和盧象升、張瑞圖閒談着,而順天府的一處街道,被規劃出一片區域,這片區域原本是一家叫功德林的酒肆,屬於僞明某位侍郎的財產,現在被大同徵調,用作臨時的俘虜營。

這裡面有前大明薊遼總兵孫傳庭,有前大明遼東總督楊繩武,有前大明淮北巡撫洪承疇,還有前大明淮北總督、成國公朱純臣,前大明淮北按察使、保國公朱國弼。

可以說,大明的那些重要軍事將領,大同先後應對的敵人,都在這了。

洪承疇就在這裡面遇到了朱純臣和朱國弼,說來也是神奇,三人聯合在淮北與大同進行決戰,結果戰時三人面都沒見着,偏偏最後都在這功德林裡遇到了。

而楊繩武和孫傳庭也是最近才被轉移到這裡來,和這些難兄難弟被關在了一塊。

“成國公,保國公,沒成想,我等竟然是在這裡見面了。”洪承疇神情很是複雜。

他雖然有時候不聽軍令,但那是崇禎的命令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加上崇禎根本不通軍事,指揮起來就是亂七八糟,他寧願抗令,這樣起碼能保全大軍。

但說實在話,洪承疇是忠於明廷的,他不是想當軍閥,而是想當力挽狂瀾的名臣,上馬治軍下馬治國,足以出將入相青史留名的名臣。

所以洪承疇在淮北之戰中可謂是盡心盡力,甚至連明軍那優良的拋棄隊友傳統都無視了,死活非要救朱純臣。

洪承疇神情複雜,朱純臣和朱國弼的神情就更復雜了,畢竟說起來,淮北之戰之所以失敗,三人都是戰犯,但最大的戰犯絕對不是洪承疇,他們二人都犯下了致命的失誤,尤其是朱國弼,其戰略性的失誤纔是淮北之戰明廷全面潰敗的開始。

而相對洪承疇、朱純臣和朱國弼的神情複雜,孫傳庭和楊繩武如今倒是看得開了,二人此時正在覆盤錦州之戰,加上一羣參將總兵在一塊,倒是熱熱鬧鬧。

那邊喧鬧的動靜讓洪承疇三人不由得看過去,聽聞孫傳庭和楊繩武這二人正在覆盤戰局,爲了避免尷尬三人也是分開湊過去。

靠近了只聽有人侃侃而談:“遼寧之戰,我朝三十萬大軍之所以大敗,歸根結底,其原因不僅僅是朝廷策略出現失誤,更因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朝。”

“當然,先說朝廷策略失誤,陛下與內閣幾位閣老定下的初始計劃,是以二十萬大軍出山海關,根據當時朝廷得到的消息,遼東僅僅有大同六個鎮,加起來不過十萬人。我軍兵力是對方的一倍.”

“可實際上,我們忽視了大同在遼東五年的根基積累,遼東的堅城重鎮不多,可每個村鎮,都是大同隱藏的兵營,大同的民兵不比主力人少啊。”

“再看看當時楊總督的戰略,沿途分兵駐守,主力直取錦州,其策略毫無問題,但偏偏沿途遭遇大同民兵阻攔,其糧道被截爲數段,主力與後方試煉,前後無法聯繫,彷彿蛟龍被斬斷身軀,難以爲繼”

聽着這人的分析和在地面上的一個個石子的擺放,一條條線條交錯,洪承疇忍不住嘆了口氣。

偏偏這個時候有人問道:“洪巡撫,你們在淮北有三十四萬大軍,憑藉淮北諸多重鎮,又是前後相接呈品字形防守,怎麼被大同攻破的?”

這話一出來,洪承疇臉色當即就難看起來,看着遼東之戰失敗的這些人都好奇的看過來,洪承疇看向朱純臣,眼下大家都是俘虜,朝廷的官爵已經不重要了,因此洪承疇問道:“成國公可願意協助本官重現淮北局勢?”

朱純臣嘆了口氣:“唉,事到如今,還說這些作甚?罷了罷了,正好有諸多疑問,我也滿腦漿糊呢。”

很快,洪承疇和朱純臣二人配合,就在地上新畫了淮北之戰的一個簡略形勢圖。

洪承疇拿着一根樹枝劃拉着:“你們看,本官所部十萬人,以徐州爲主,蕭縣爲輔,雲龍山、三仙臺均有軍寨防守,以此阻攔正面的方雲出、周遇吉共八個鎮;其中方雲出就在徐州對面,在鎮口、茶城一線與我軍擱河而望。”

“而周遇吉所部在邳州、新安一線,這就不得不讓本官加強在宿遷和雎寧的防禦,淮安府的兵力大半被調集在此地。”

“洪大人的部署毫無問題啊,成國公,你在哪呢?”有人問道。

朱純臣冷哼一聲:“本國公所部十五萬人,先前遭遇趙玉琪所部突襲,被分割了戰場,主力在歸德、夏邑、永城,別部被阻擊在杞縣過不來。這一字長蛇陣,實際上已經被破了。”

“後來趙玉琪主力猛攻歸德,我帶主力撤至夏邑、永城,與洪巡撫相望守護。本以爲我們能守住這條線,可沒成想,周遇吉所部竟然從後面繞了過來。”

這話一出,衆人齊齊看向朱國弼,朱國弼臉色漲紅:“我部四萬人駐守宿州,爲大軍後方,可誰成想周遇吉所部四個鎮竟然繞過宿遷、雎寧直插宿州!他們趁夜急行軍,宿遷、雎寧毫無防備,沿途各衛所更是一點消息沒傳出來,我軍直至被包圍在宿州城內時都沒反應過來。”

衆人又看向洪承疇:“洪大人,你不是把周遇吉所部牽制在了邳州麼?”

洪承疇臉一板:“老夫怎能想到淮安府的兵馬如此不堪?周遇吉主力趁夜奇襲,本就是冒險之舉,他難道不怕深入淮南被我軍各部合攏圍剿麼?”

孫傳庭此時是看明白了:“原來如此,我算是知道周遇吉爲何敢冒險奇襲了。”

聽到這話,衆人又紛紛看向孫傳庭,孫傳庭則是頭也不擡的說道:“諸位都清楚,朝廷的軍隊,實際上與大同的軍隊相比,是有差距的,無論是戰鬥經驗還是體力或者說士氣方面,都不如大同。”

“當然,這只是周遇吉敢奇襲的一方面,他的軍隊能夜視,而且軍士體力好,有足夠的糧草支撐。”

“而最主要的,還是先前趙玉琪和方雲出的一系列動作,他們先是調動起成國公的大軍,通過圍點打援逼得成國公大軍匯聚在歸德府內,隨後在歸德府內集中兵力,分割大龍;如此一來,成國公各部首尾不能相顧。”

“看起來十五萬大軍沿成一線,但杞縣、歸德、夏邑、永城已經被分別獨立出來,這個時候趙玉琪再抓住歸德這個七寸要害猛打一陣,而方雲出和周遇吉趁勢逼迫洪大人無法輕易出兵,這樣逼得成國公和洪大人各自爲戰.”

“而淮北的局勢,也就被成功分割成三塊,後面趙玉琪出兵牽制成國公,方雲出則是牽制洪大人,我朝在淮北的兵力就這麼多,主力盡被牽制住,周遇吉又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憑他之前的戰績,他完全可以在淮北肆意馳騁不受阻礙。”

聽着孫傳庭的分析,衆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不僅僅是暗歎大同這三位大將軍默契的配合,更是被這樣的佈局所歎服。

真不愧是從天啓朝一路征戰過來的名將,其戎馬經驗和指揮藝術配合上大同高素養的中低層將領和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們,真的是能打出這樣的漂亮戰役來。

洪承疇聽了沉默一陣,才緩緩說道:“的確如此,事後老夫覆盤,發現我軍比起大同來,差的太遠,僅僅一個體力方面,大同的一個鎮可以輕裝簡從連夜奔襲數十里,若是白天,其急行軍可達百里,這是我軍根本無法做到的。”

“而且其組織能力也非常高,全軍可以做到不走失,不掉隊,且軍隊士氣極高,甚至休整片刻就能投入戰鬥。”

朱國弼有些惱怒的說道:“他們用非常短的時間就包圍了宿州,我已經盡力的組織抵抗,可士卒戰意全無,軍隊士氣低落,加上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手段運來大批火炮進行攻城,而我們的火炮質量奇差,不是炸膛就是根本打不響,這怎麼打嘛?”

朱純臣也是嘆息道:“趙玉琪所部士氣高昂,士卒如同虎狼一般,又兼之火器犀利,我軍被迫撤離,考慮到後方起火,我本打算前往徐州與洪大人匯合,卻在半路遭遇阻擊。”

“先後在回村集和陳官莊遭遇阻擊,最後被趙玉琪和周遇吉給圍在了陳官莊。”

洪承疇聽了忍不住一愣:“你們被圍在了陳官莊?!”

朱純臣點了點頭。

洪承疇嘆息道:“我是派出了不少兵馬去接應你的,但就是到不了陳官莊,在曲裡鋪就被擋住了。”

“看起來是大同六個鎮在包圍你,單在外面,還有不少人在牽制、阻攔我軍,他們是一步步都算到了,算死了,連我們會往哪裡跑,最終在哪裡包圍我們都定好了,可我們還什麼都不知道的一頭鑽進網裡.”

聽着洪承疇的話,這些明軍將領都是頗爲感慨,誰說不是呢,不知道怎麼的就被大同給打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包圍了,跑着跑着就發現兵馬越來越少,最後甚至是被手下綁了送到大同那裡投降

這仗打到這個地步,怎麼打嘛?

一衆將領感慨着,有人忽然說道:“若是朝廷依舊維持着新軍,若是陛下和內閣幾位閣老肯聽勸,怎會有今日之局面?”

聽到這話,衆人又是一陣嘆息,大明朝,日暮西山啊。

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105章 弒君!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554章 凌遲吧!第479章 分裂南方讀書人,朱由校賜婚!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790章 信王殿下,您真鑽狗洞了?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425章 朱由校的震驚,冬天真的有西瓜吃?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392章 鐵絲網,結硬寨,打呆仗,新軍戰法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845章 我非相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559章 朱由校:“艹,這幫和尚還真有錢!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69章 賑濟災民!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
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105章 弒君!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554章 凌遲吧!第479章 分裂南方讀書人,朱由校賜婚!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467章 他們是如何抹黑孔府的?他們把孔府第790章 信王殿下,您真鑽狗洞了?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422章 羞憤欲絕,當朝撞死!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538章 太祖遺風今猶在!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425章 朱由校的震驚,冬天真的有西瓜吃?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392章 鐵絲網,結硬寨,打呆仗,新軍戰法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230章 呂純如城頭殞命,張好古入城抄家!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90章 皇太極大戰袁崇煥第545章 事情鬧大了,扯到張好古身上了!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845章 我非相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559章 朱由校:“艹,這幫和尚還真有錢!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69章 賑濟災民!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714章 爲了馳道!各顯神通的八方商人們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