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

“孫總兵,楊總督,你們兩位還是歇歇吧。”

“首輔近日忙着經略直隸的事,過些時日就有空見你們二位了。”

楊繩武聽了這話身子一僵:“你們,已經到了這一步麼?”

帶隊的那個校尉嘿嘿一笑:“你們帶的大軍都被我們剿滅了,那我們不去直隸去哪啊。”

說罷,校尉離開,楊繩武和孫傳庭互視一眼,楊繩武忽然拉着孫傳庭就往左邊的沙地走:“來,本督要和你覆盤錦州之戰。”

孫傳庭沒拒絕,雙方下屬的那些將校也紛紛跟上,一羣人跟在楊繩武和孫傳庭後面到了沙場上,楊繩武拿起一根樹枝就在沙地上畫了起來,很快錦州之戰的戰場圖被楊繩武畫了出來。

楊繩武指着畫出來的粗略草圖:“我軍先是攻打錦州十日不下,後方糧道被斷,大同黨的三個鎮出現在周圍,被迫我軍退往松山堡,在這裡我軍又堅持了整整五天!而根據本督所知,你的兵已經到了大興堡,爲何無法救援?”

孫傳庭默默拿起一根樹枝:“我軍抵達大興堡時,後路已經被大同黨給阻斷,但我軍依舊血戰大興堡五天,我們正面的大同黨根本不是一個鎮,起碼有四萬人固守大興堡,火器衆多,彈藥充足。”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調了五個營去杏山驛,打算繞過杏山驛去松山堡支援你。楊總督,我真的盡力了。”

楊繩武找到杏山驛的位置,眼睛眯起:“杏山驛距離松山堡這麼近的距離,你們打不過來?”

孫傳庭看向身後一個人:“趙參將,你是杏山驛方面的主將,你來說。”

趙參將上前:“我部共五個營,兩萬五千軍士抵達杏山驛,而這裡已經被大同黨的第四鎮所佔據,他們已經拉開了防線,阻攔我部前往松山堡。”

“我部輪番發起攻擊,一營每日起碼要發起兩次攻勢,可依舊無法突破杏山驛的防線,最近的一次,我部甚至差一點就突破杏山驛的防線,可還是被攔下來了。”

楊繩武皺起眉頭:“在松山堡,有大同黨的第三鎮、第五鎮、第六鎮,我本以爲第四鎮是在大興堡,可第四鎮在杏山驛,那大興堡的大同黨軍是哪一支?”

孫傳庭嘆了口氣:“楊總督啊,我瞭解過了,大興堡駐紮的是大同黨的第一鎮,而在我們後面阻斷糧道的,是漠南的大同黨。我們面對的不是四個鎮,而是七個鎮。”

“他們先是把我們放進口袋,然後圍繞你我這兩個點分割包抄,圍點打援,最後再穿插收尾,我們敗得不冤,我們的軍隊,可沒這種組織力和調度能力,而且還有遼東的百姓不斷支援他們。”

“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一樣不佔,楊總督,不是我們輸了,是朝廷輸了啊。”

楊繩武默默放下手中的樹枝,良久才說道:“朝廷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本以爲老夫能力挽狂瀾,可沒想到啊。”

在楊繩武和孫傳庭還在爲大明即將面臨的風暴而嘆息扼腕時,張好古正在錦州主持戰後會議。

曹文昭、方雲出、韓耀威都在,史可法和周遇吉也派來了副手參加會議。

這些將軍們湊在一起,自然聊得都是軍事方面,最常提起的一句話,就是“打到順天去”。

不錯,打到順天去,這句話不僅僅將軍們提起,將士們,大同黨的幹部們也都在不斷提起。

隨着錦州之戰的結束,崇禎的三十萬大軍葬送在遼東,如今直隸已經缺兵少將,更缺少足夠的糧食和資源,可以說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

而反觀大同黨,如今兵精糧足,經過五年積攢,糧草充足,軍械精良,僅僅遼東一線就可以調動數萬大軍,更何況還有山東、西北、漠南三方面的配合。

只要大同黨想,隨時可以在直隸集中超過二十萬的大軍。

敵我兵力對比已經出現反轉,大同黨已經具備了打下整個中原的能力。

張好古笑呵呵的看着這些大將們:“好啊,好啊。”

“三位老總說的很符合我的想法啊,如今我們已經有了能力,那就打到順天去!”

聽着張好古的話,曹文昭嘿嘿一笑:“首席啊,這去打順天,誰作爲總指揮啊?”

聽到曹文昭這話,方雲出、韓耀威,還有史可法和周遇吉派來的兩位將軍都打起了精神。

說起來,眼下在這北方,有足足五位大將軍,五位方面軍的總指揮,這些大將哪個不是負責幾省的軍政,兼着幾鎮總統官?

這麼多大將可以說是大同黨的福氣,但大將太多了,總會遇到爭功的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有些幸福的煩惱。

這麼多才華橫溢的大將軍,無論哪個主導順天的戰事,都非常合格。

而張好古需要的是一盆水端平,不偏不倚的處置這些大將們的事。

看了眼這些大將軍,張好古笑着說道:“你們啊,還真是給我出了個難題,要麼你們自己憑本事爭?”

相比較大同黨這裡的其樂融融,歡聲笑語,順天府如今的情況是一片狼藉,而崇禎更是彷彿霜打的茄子一樣,蔫得已經不想動彈了。

遼東之戰失敗的消息已經傳回了直隸,這是無法阻攔的消息。

潰兵,商人,百姓,各種消息渠道把發生在遼東的事情傳回來,整個直隸的百姓官員都知道了一件事:朝廷派出去的三十萬大軍戰敗了,大同黨的兵就要打過來了!

這件事越傳越廣,直隸的官吏士紳是人心惶惶,有些人已經開始變賣家產,準備拖家帶口的前往江南了。

而京師順天府的官吏們,雖然害怕的要死,可他們還是不敢先跑,頂天讓家人帶着財產先撤,至於他們,還要等尊敬的崇禎皇帝陛下拿決定。

是的,崇禎皇帝還沒決定好要不要跑。

如今的紫禁城中,太監宮女們人人臉上都有大禍臨頭的感覺,那紫禁城原本的巍峨壯麗,如今竟然多了不少蕭瑟。

至於陰鬱,紫禁城大部分區域本來就很陰鬱閉塞,在天啓朝時還好,到了崇禎朝,這紫禁城可以說任誰看了都不自在,感覺彷彿時刻頭頂都有陰雲籠罩一般。

在太和殿內,崇禎皇帝朱由檢陰沉着臉看着殿內那亂哄哄的羣臣,大明京師的文臣武將都在這了,眼下這些文臣武將一個個敘說着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認爲該遷都,也有少部分人認爲該死守京師。

“應天府本就是南京,更是太祖登基之龍興之地,乃我大明龍脈所在。如今順天不可固守,遷都應天,以祖業爲基固守江南,仍可有半壁江山,未來仍有機會北伐中原,光復大明!”

“錯!錯!錯!京師乃國本,豈能輕易南遷?縱觀南遷者,可有一朝能北伐成功?沒了中原之地,正統何在?”

“豈能拿我大明與晉、宋相比?我大明南國本就是經濟重地,更有魚米之鄉,百姓錢糧不知幾何。以南國爲基重新發展,不僅可借長江天塹阻隔大同黨,還可以聯絡南洋諸國,西夷商人,獲得外援,怎麼不能再度北伐?”

“哼!此乃謬論也”

一羣文官武將吵得不可開交,崇禎感覺自己頭都快要炸了。

無奈的揉着眉心,心力交瘁的感覺再次涌上心頭,崇禎眼下是真的感覺到了無力。

西北打不過大同黨,山東打不過大同黨,先後派了三十萬大軍到遼東,還是打不過大同黨。

如今大同黨氣勢洶洶眼看就要打來了,偏偏自己這些依爲肱骨的大臣們竟然在討論要不要跑,他們連一點想打的意思都沒有!

沒錯,無論是這些想遷都的,還是那些堅持要死守的,都是在演!

崇禎皇帝已經知道,這些人早就把自己的家眷送往南邊了,顯然他們都不看好朝廷能守住順天!

當然,別說他們,崇禎皇帝自己都不看好自己。

但崇禎皇帝是要臉的,他是大明的天子,是天下共主,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豈能把自己的皇城拱手讓人?

而且大明有傳統,天子御國門。

成祖永樂帝遷都順天,親自在前線打瓦剌。

宣宗宣德帝也是親率大軍北征瓦剌。

到了堡宗這裡,雖然大軍丟了,也先都打到京城下面了,但朝廷依舊有骨氣,直接推出代宗景泰帝來當皇帝,繼續死守。

可以說,自從遷都到順天以後,就沒有一個明朝皇帝放棄自己的皇都,反攻的有,堅守的有,就是沒有棄城逃跑的。

他崇禎不想成爲第一個拋棄都城的大明皇帝。

太和殿內羣臣糾纏了半天,一羣人吵雜的如同菜市場一般,讓崇禎皇帝都有些恨不得把這些人全給砍了!

最後崇禎皇帝一方面宣佈自己會死守順天與列祖列宗共存亡,一方面又傳出去一些小道消息,其實應天府比順天府更適合當國都。

這些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崇禎皇帝到底要幹什麼,人們根本不清楚,但羣臣都知道,崇禎皇帝想跑了。

武英殿內,大明崇禎朝真正的核心大臣都在這裡。

崇禎皇帝揉着眉心,神情憔悴,整個人看起來彷彿大病了一場一般:“唉,都議一議吧,如今大明風雨飄搖,正是需要諸位愛卿支撐時局的時候,朕五內俱焚,心亂如麻,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溫體仁說道:“陛下,眼下局勢已然明朗,朝廷在遼東失敗,就註定會丟失中原,但朝廷並不是徹底失敗,有江南龍興之地,朝廷隨時可以捲土重來。陛下,如今不是計較個人榮辱之時,需儘快遷都應天,若無陛下坐鎮,南國必亂啊。”

楊嗣昌緊跟着說道:“陛下,根據臣所得到的消息,大同賊子已經決定數路齊發,西北、山東、遼東、漠南要四面齊攻順天,順天已經無法固守了。”

崇禎雖然知道是這樣,但還是故意問道:“難道就沒有忠勇之士可替朕守城了嗎?”

楊嗣昌說道:“陛下,大明養士兩百六十載,天下英雄何其多,豈能沒有忠勇之士?但是陛下,如今情況危急,召集勤王大軍已經來不及了啊。大同的兵也許眼下就已經到了山海關,到時距離順天還能有幾天?”

“陛下,時不我待,朝廷必須要遷都了。”

崇禎嘆了口氣:“我大明曆代祖輩基業,難道就要丟在朕的手裡?朕寧願與京師共存亡,也不願苟活!”

施鳳來連忙說道:“陛下!大明有您在才能延存下去,若無您在,朝野必亂,江山必亂啊。您若不坐鎮應天,南國混亂,各懷異心,那大明亡國之日就要到了啊,陛下!”

羣臣緊跟着附和,人人苦口婆心的勸着崇禎:陛下,別矯情了,趕緊跑吧,大同黨真的快打來了啊!

雖然說崇禎這些年沒幹什麼正事,甚至可以說是倒行逆施,各種苛捐雜稅和神奇操作把大明江山弄得風雨飄搖,百姓離心。

但不得不說,崇禎畢竟如今也是當了七個年頭的皇帝,已經有了一些威望,而打不過大同黨實際上也沒什麼,畢竟大同黨的領頭人可是新黨的張好古啊。

那可是前朝主政大明,把大明推到中興地步的狠人啊。

崇禎不是張好古的對手,這不是很正常嗎?

所以說百官對崇禎打不過張好古並沒什麼失望和意外,而且崇禎對官員的確很好,優待士紳官宦,允許他們買賣田產,他們貪腐一些也無所謂,官員就是人上人,就是權貴,可以擺足架勢可以壓在百姓黎庶頭上。

這讓官吏士紳對崇禎都很有好感,能給他們特權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至於大明江山如何,百姓如何,那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不在乎大明江山是什麼樣子,更不在意大明朝還能不能存在,他們只在乎自己的特權,在乎自己的田產錢糧。

有這些官員支持,崇禎也漸漸下定了決心,他要遷都應天了。

而且他有了更多的理由,比如:太祖皇帝就是在應天打下大明天下的,這是大明的龍興之地,這裡的代表意義太多了,把應天府作爲京師是非常合適的。

又比如:宣宗皇帝就想過把京師遷回應天,最後是因爲身體原因纔不了了之的,事實證明南國纔是老朱家的根本盤,應天比順天要好。

再比如:先帝中宗皇帝厲害吧,人家也想着遷都應天,認爲應天才是最適合京師之地。

種種原因湊到一塊,各種理由給夠了崇禎皇帝臺階,崇禎也就是順勢下達詔令:大明遷都應天,皇帝巡狩江南。

大明遷都應天是因爲這是歷代先帝的願望,是因爲這裡本就是大明的京師國本,大明遷都和大同黨快打到直隸一點關係也沒有。

至於皇帝巡狩江南,也是因爲大明要遷都了,順天府不再是京師之地,皇帝肯定要去江南的,眼下提前去巡視一圈,也是正常,皇帝不是跑路,是去江南巡查了。

這些理由說出來別人信不信不管,起碼崇禎皇帝和大臣們是有了個一個臺階了,於是所有人都開始打包行李,收拾摺子,把各種金銀珠寶收拾妥當,準備君臣一同前往江南。

而在這個時刻,崇禎皇帝又提出了個問題:“誰來守順天呢?”

雖然說大明要遷都應天了,但順天畢竟是大明十二位皇帝的京師所在,有一座座大明皇陵,其政治地位和意義在北國不言而喻,總不能直接把順天送給張好古吧,總要拼一拼的。

如今皇帝要跑了,大臣們要跑了,肯定要留個夠分量的人來坐鎮。

而找誰來坐鎮順天府,文武百官又開始吵起來了,誰也不想留下來當炮灰!

如今的京師,一片蕭條,商賈士紳紛紛出逃,百姓市井卻麻木的留了下來,他們逃是沒意義的,逃就是死,還不如留下來,也許有條活路。

錢謙益走在寬闊的街道上,看着一家家緊閉大門的商鋪,看着街道上那三兩人羣,錢謙益嘆了口氣,大明的京師,全天下人口最稠密,最繁華,最壯觀的地方,如今竟然蕭條到了這個地步,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聽說了麼?張相爺的大軍就要打回來了!”

“真的?這可是好消息啊,張相爺回來了,咱們就有好日子了!”

“是啊是啊,眼下這過的什麼日子,人不人鬼不鬼的,想想先帝爺的時候,再想想現在,真不是人過的日子啊。”

“這些年天災人禍的,還不是皇帝不作爲,看看遼東被張相爺建設的,人稱塞外江南,可這京師,曾經多少商人士子,多少洋人來朝拜啊,眼下卻連乞丐都看不見幾個了。”

“真希望張相爺快些來啊,到時候咱們又有好日子了。”

“是啊,打什麼仗啊,太平日子不好麼.”

街道上偶有的幾個人低聲交談着,穿着一身素色圓領袍的錢謙益聽着這些人的交流,神情不變,繼續向前方走去。

一路回了家,錢謙益身後的小廝將一些酒肉拿出來擺上桌,隨後匆匆退下。

如今還能在這順天府里弄到酒肉,已經是非常不易了,如果不是有客人,錢謙益都不會拿出來。

“錢閣老,一別數年未見,閣老可好?”

聽着這有些熟悉的聲音,錢謙益苦澀一笑:“唉,尚好,可京師不好啊。”

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85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137章 那可是朝廷命官啊,得加錢!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61章 爭權!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87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多少人想當還沒這機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830章 疑心重重的朱由校,必須要讓張好古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599章 大明上下炸鍋了!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第500章 代理官員轉正,你說科舉?朕不是已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379章 周奎當場叛變:狗一樣的東西,你也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35章 魚兒上鉤!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
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813章 沒錢給王爺交租?你可以賣兒賣女嘛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85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27章 狀元及第!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589章 他們如何禍害大清的?就跟禍害大明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137章 那可是朝廷命官啊,得加錢!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61章 爭權!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87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多少人想當還沒這機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830章 疑心重重的朱由校,必須要讓張好古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599章 大明上下炸鍋了!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第500章 代理官員轉正,你說科舉?朕不是已第284章 嚴懲朱由檢,罰抄《太祖實錄》一百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586章 遼河之戰,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379章 周奎當場叛變:狗一樣的東西,你也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834章 悲憤欲絕的皇太極:大明的狗官把大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35章 魚兒上鉤!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