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

“朝廷推行新政,天下承平,萬民爲國效力,應一視同仁.”

“今念天下尚無專爲女子開設之學府,金陵爲南都,爲南直隸,應嘗試開辦一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開天下之先河.”

得到回信的汪文言不敢怠慢,當即讓吳縣縣令着手辦理此事:“崔縣令啊。”

“下官在。”吳縣縣令崔文禮連忙上前。

汪文言笑道:“本督將本省這段時間的清理結果上報朝廷,朝廷對本省的行動非常滿意啊。”

“尤其是你吳縣,有一個身在勾欄卻心懷家國大義的董憐兒,還有個仁醫聖手的李倩倩,元輔知道後,覺得可以立做一個典型。”

崔文禮明白了,這總督大人特意招他來,原來是爲了這事,元輔重視吳縣,這是好事啊!

當即崔文禮就說道:“請總督示下,下官該如何行事。”

汪文言說道:“元輔想要在這江南,開辦一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這個地點,本督打算放在吳縣,你可明白?”

崔文禮眼前一亮:“下官多謝總督大人,此事下官回去即刻就辦!”

汪文言點了點頭:“所需錢財,你報上帳來,這是朝廷的意思,不會讓伱吳縣獨自承擔。”

崔文禮則是說道:“總督大人,吳縣查抄了勾欄之所,所餘財貨正是用來發展民生,如今承辦一所醫館,何須省裡出錢,吳縣承擔得起。”

汪文言沒再多說,而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回吳縣的路上,崔文禮就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那是元輔的要求,而總督大人又直接找上了他,顯然是因爲李倩倩和董憐兒在吳縣,那麼這醫所由何人開辦就不言而喻了。

回到吳縣後,崔文禮親自找上了李家小姐,請她開辦一所專門教導女大夫的醫館。

揣摩着上面大人物的想法,崔文禮說道:“李小姐有所不知,朝廷知曉吳縣有你這樣一位仁心聖手的女菩薩,元輔對你是讚賞有加啊。”

“如今朝廷更是打算在吳縣開辦一所醫館,專門培養女大夫,這可是莫大的榮耀,本縣思來想去,這醫館的山長,唯有李小姐你合適啊。”

“還請李小姐放心,這開辦醫館所需的錢財,縣裡出了。”

聽着自家縣尊這麼說,李倩倩還有些遲疑:“朝廷厚愛,民女誠惶誠恐。”

wWW ✿тт kΛn ✿C〇

“朝廷若有吩咐,民女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辭;但這開辦醫所,教導女大夫,恕民女直言;民女醫術乃是家傳醫術,並非什麼名醫所傳,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更何況民女也無教導學生的經驗,這若是把朝廷的要事辦砸了,民女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崔文禮連忙說道:“李小姐先不要推辭,聽本官說。”

“小姐雖然沒有教導學生的經驗,但董憐兒在這不是學的就不錯麼?董憐兒初通醫理都可被小姐教導出師,足以見得小姐有這個能力。”

李倩倩解釋道:“那是憐兒本身聰慧,和民女的教導關係不大。”

崔文禮笑道:“這麼和小姐說吧,朝廷之所以有意開辦這個醫所,完全是因爲小姐你和董憐兒這個好例子擺在這。”

“總督大人的意思呢,是非常看好你的仁心善舉,這李家醫術總是要發揚光大的,如今朝廷有這個意思,總督大人也支持,小姐您開設一所醫館,教授女子們醫理,也是給天下女子一個出路,一個保障不是。”

“有朝廷支持,李家的醫術可以發揚光大不提,再次進入太醫院也未嘗不可啊,到時候,李小姐你不也光耀李家門楣了?”

“而且這女子學了醫理,日後照顧病婦,孕婦,也少了諸多煩惱,此乃大善啊。”

“這是朝廷的好意啊。”

李淺淺聽了崔文禮的勸說,沉默片刻說道:“縣尊說的在理,民女若是再拒絕,便是不識禮數了。但家傳醫學,若輕易外傳,那民女便是不孝,縣尊不妨讓民女與家父商議一番。”

崔文禮笑道:“這是自然,李小姐好好想想,本縣還要去找董憐兒說一說。”

找到正在紡織廠裡給女工看病的董憐兒後,崔文禮將來意一說,董憐兒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既然是朝廷意思,民女絕不推辭。”

崔文禮連聲叫好:“好,好,董小姐果然心懷朝廷,這開辦醫所的事,就拜託董小姐去做個說客了。”

回到縣衙後,崔文禮也在思索,朝廷爲何這個時候要開辦一所專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這其中有何用意嗎?

還是宮裡缺少好大夫?

實際上吳縣縣令猜的不差,宮裡還真缺醫術好的女大夫,全是男大夫給宮裡人看病,男的還好說,像是皇后娘娘等,那就不得不考慮尊卑和男女之別了。

若宮裡多幾個女大夫,自然就好辦的很。

而且這件事還不僅僅如此,這也是張好古爲後面大明的男女一同入學,一起工作,乃至後面同工同酬打個基礎,讓天下人有個準備。

李倩倩和自己父親說了此事後,其父也很支持:“倩兒啊,朝廷看得上我們李家,那是我們李家天大的榮耀啊。更何況朝廷特意將這件事交給你來做,那是看重李家,這是李家的機緣啊。”

“更何況日後若宣傳起來,我李家醫術可名揚天下,你我父女二人就無愧先祖了。這醫術雖爲祖傳,但醫術是用來治病救人,並非敞帚自珍,若是朝廷真打算以我李家醫術爲根基,發揚新派,救治天下,那就是功德無量啊。”

董憐兒此時也來勸說:“姐姐,這專門開設一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不就是爲了天下女子?朝廷既然如今要提高我等女子的地位,我等自然要證明不遜於男兒。如今這就是一個證明的機會,這不僅對姐姐是好事,也是有利天下女子的好事,妹妹自當給姐姐幫忙,把這醫所開辦起來。”

聽着父親和董憐兒的話,李倩倩下定了決心,開辦屬於天下女子的醫所,教導女大夫,不管前路多麼困難,她也要走下去!

在吳縣縣衙的支持下,大明朝第一所專門培訓女大夫的醫館,就這麼在誕生了。

這醫所開辦之後,很快就在蘇州府的地界招收了一大批學員,大多以平民家的女孩子和從勾欄之地解脫出來後想有一技之長的風塵女子爲主。

而這,實際上也是張好古的本意,主要也是給這些平民或者家裡困難的家庭裡的女孩子一個好出路,這醫所將來的數量肯定是會越來越多,而且最終是要按照朝廷的統一標準在各省府縣開辦,到時候需要很多大夫和護士,而眼下這些還在吳縣暢想着未來的女孩子,就是大明醫所標準化的基石。

而董憐兒這個名字,也被張好古記在了心裡,身在勾欄之地卻依舊心念天下,這樣的奇女子並非特例。

猶記前世明末時,大明那些所謂的娼優可比有些人強了不知千百倍!

大明養士三百年,就養了一羣白眼狼,還沒一羣女子剛烈懂得家國榮辱。

因此張好古對這樣的女子很有好感,位卑不忘憂國,而且是拿出了真實行動,某些口口聲聲家國大義,但一門心思在大明這棵大樹上貪污索賄挖掘根基的傢伙,和其一比干脆吊死算了!

“太沖、寧人,你們看看這道摺子。”張好古將汪文言的摺子遞給黃宗羲和顧炎武。

二人看後也是讚歎不已:“知曉大義,不卑不亢,真乃奇女子。”

“這個名字,你二人要記住,好好記住,這樣的女子,絕不止步於一個醫所。”張好古說道。

黃宗羲見張好古這麼重視董憐兒,忍不住問道;“元輔,您對此女有更大的期望?”

張好古有些感慨:“秦將軍已經五十六有了,等秦將軍老了之後呢?”

“大明需要新的女將。”

“本閣也只是看好她而已,若她有這個意思,本閣願意給她個機會,看看她能不能成爲大明的梁紅玉。”

“好了,此事暫且不提,木牛流馬的情況如何了?”

顧炎武說道:“工科院的學士們從西苑移了一臺機器去實驗,眼下已經有了些成果,元輔要不要去看看?”

一聽有了成果,張好古也是來了興趣:“那就去看看罷。”

等張好古來到工科院時,工科院也已經做好準備了,宋應星見到張好古過來,上前說道:“元輔,木牛流馬已經架設好了,就在試驗場。”

張好古點了點頭:“去看看。”

到了工科院那偌大的試驗場上,只見一條筆直的軌道已經鋪設完畢,這是一條鐵製的軌道,鋪以枕木,可以說是相當標準的鐵軌了。

而鐵軌上,四節木質框架蒙着鐵皮的車廂已經停在上面,這車廂裡已經提前擺好了一些碎石等東西,就等車頭來牽引了。

很快,一輛粗苯的有着四個動力輪的火車頭緩緩駛過來與車廂掛鉤,火車頭裡探出一個人來:“元輔,已經準備好了。”

張好古揮了揮手:“開始吧。”

隨着鍋爐裡的水被燒開,蒸汽帶動機輪轉動,伴隨着汽笛聲,這火車頭牽動着車廂緩緩啓動,速度肉眼可見的提升,在連續不斷的汽笛聲和機輪轉動的噪聲中,這火車以一個不緊不慢的速度向着前方駛去。

“好!”張好古率先鼓掌。

宋應星等學士們見張好古滿意,也是緊跟着鼓掌。

這可是大明的木牛流馬啊,換做之前,誰能想到不用牲畜,這車就能跑起來呢?

這個看着笨重的火車頭,可是集結了多少工科院學士的心血,如今這火車頭載着的,可不是什麼車廂,而是學士們的夢想,是大明的未來啊。

張好古笑着說道:“這木牛流馬能跑起來,諸位學士都是用了心的,眼下叫木牛流馬也不合適了,既然是以木柴和煤炭作爲燃料,不妨就叫火車吧,簡潔易懂。”

“這火車,眼下速度如何啊?”張好古隨口問道。

宋應星說道:“元輔,這火車若是單以車頭行進,一個時辰可跑六十里;若是載數千斤貨,一個時辰可跑三十里;若是上萬斤貨,一個時辰可跑二十里。”

張好古微微頜首:“這初上路,就有這樣的速度,不慢了,不慢了。”

“諸位學士沒辜負陛下的厚望。”

“但是,這樣的速度還不夠,不夠快,也不夠穩,諸位學士仍需努力。”

宋應星說道:“元輔放心,眼下有了這臺火車,我等便可對其改進,將來無論速度還是載重都會大大提升。”

張好古又勉勵了工科院這些學士幾句,隨後返回了內閣。

回到文淵閣後,張好古的心態到還是平穩,但黃宗羲和顧炎武卻是驚歎不已,雖然早就知道了朝廷正在研究這些東西,但你知道和親眼見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那個大鐵疙瘩停在那一動不動,還沒什麼感覺,然而一旦開動起來,汽笛嘹亮,機輪轉動,這鋼鐵鑄造的蒸汽怪獸在汽笛聲中馳騁在鐵軌上,宛如地龍一般行進,這就給人的震撼很大了。

這是大明工匠學者們鑄造的蒸汽怪物,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鋼鐵怪獸,這代表着大明已經開始步入工業時代,步入蒸汽時代。

火車只是一個開始。

暢想着美好的未來,黃宗羲感慨道:“之前,學生是萬萬不敢想象這樣笨重的怪物能跑起來。”

“無需畜力,人力,以火燒水便可催動這沉重的銅鐵前進,真是不可思議。”

顧炎武也是笑道:“是啊,若是那些夷狄見了,恐怕要驚爲天人了。”

張好古是見多識廣的,他顯得非常平和:“眼下還不算什麼,這一個時辰前進二三十里,還不如人走得快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如今還是要以畜力爲主,這火車,一年半載內還是用不上的。”

“但終歸是個好消息,得去告訴陛下。”

到西苑見了朱由校後,張好古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朱由校,朱由校聽了後也是忍不住笑道:“的確是個好消息。”

“這銅鐵所鑄的木牛流馬,在天啓朝實現了,哈哈哈哈哈,好事啊。”

張好古也是笑道:“大明眼下算是進入工業化和蒸汽化了,臣給陛下構劃的宏圖,總算是有了點影子。”

朱由校點了點頭,隨後皺眉說道:“這木牛流馬這火車,眼下的動力還是不夠啊。”

“魏伴伴,你去通知工科院,明兒朕要去看看。”

魏公公連忙說道:“哎,奴婢這就去準備。”

翌日,早就做好準備的工科院一衆學士靜候着聖駕。

說起來,身爲大明天子,朱由校也是深諳名與器不可假人,雖說不是每日都去內閣,但幾乎每隔三日就要和內閣開一次內朝會議,而京師三大營更是隔三差五就要去巡視一番。

說起來,這習慣還是永樂帝留下的。

成祖他老人家得了江山,深知兵權重要性,那是每日都要巡視京營,風雨無阻,仁宣也是如此。

但是到了明堡宗朱祁鎮這裡,他是志大才疏不算,完全忘記了他太爺爺,他爺爺,還有他爹是怎麼做的,不去巡視京營,勳貴也跟着荒廢武藝,君臣一心只知道挖大明的牆角,搜刮民財,任人唯親不舉賢.

之後大明如何就不用提了,土木堡一戰,永樂、仁宣三朝留下的精銳折損殆盡,忠心耿耿的勳貴賢臣一片片戰死,大明由盛轉衰.

甚至這段歷史經歷,加上有張好古教導,朱由校深諳兵權的重要性,他雖然沒有每日巡查京營,但也是三日一巡,每日都要派自己的貼身太監王體幹去巡視。

不僅朱由校去京營巡視,張好古也是隔三差五就要去京營檢查巡閱,這纔有瞭如今強勢的大明朝廷。

爲何張好古說南方那些貪官污吏都是纛蟲不足爲慮,爲何如今朝廷一道政令下來地方是兢兢業業的辦理不敢怠慢,還不是朝廷掌握着兵權。

兵權,財政,官吏任免升遷都被朝廷牢牢把握着,地方能翻了天那纔是有問題。

到了工科院後,看着工科院的學士們,朱由校擺了擺手:“諸位都是國之重臣,大明賢才,無須多禮。”

扶起宋應星後,朱由校問道:“昨日火車試行成功了?”

宋應星說道:“回陛下,昨日火車試行非常成功。”

朱由校微微頜首:“去看看。”

到了試驗場,眼下的試驗場上已經不是一條筆直的鐵軌,而是一個圍繞着整個試驗場的橢圓形的鐵軌,鐵軌形成閉環,一個火車頭拖着四節車廂正停在鐵軌上,周圍有幾個工匠正在檢查。

朱由校一看,也是湊了上去,涉及到這些工業方面和機械方面,他可是太感興趣了。

宋應星看着朱由校一挽袖子就下場幹活連忙勸阻:“陛下.”

可朱由校眼下哪在乎這個,他已經湊到那幾個工匠身前:“檢查的如何了?”

這幾個工匠一看是皇帝湊過來了,連忙就要跪下卻被朱由校揮手阻止了:“無需這些繁文縟節。”

“這火車,眼下是什麼情況?”

一個工匠說道:“回陛下,這火車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動力不足.”

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38章 紅夷人想拿七成?那我們大明不成了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540章 水來了!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9章 天啓求教!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17章 鍊鋼!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435章 父慈子孝,重罰張守初,張好古又對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859章 用三大營鎮壓三大營?崇禎你腦子進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
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38章 紅夷人想拿七成?那我們大明不成了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540章 水來了!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431章 誰要窮鬼的錢?誰有錢掙誰的!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9章 天啓求教!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17章 鍊鋼!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435章 父慈子孝,重罰張守初,張好古又對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859章 用三大營鎮壓三大營?崇禎你腦子進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720章 大明工人階級的誕生!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621章 一個普通蒙古人的幸福生活!第890章 造反?不是解放大明!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