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

“那麼,尊敬的錢閣老,我們應該付出什麼,或者怎麼做呢?”

一位卿家開口問道。

如今的東瀛反正是幕府主政,而幕府和天皇都沒了,那就該考慮自己了。

忠誠很重要,但家族的傳承同樣很重要。

既然無法做到反抗,那不如忍辱負重等待時機,這也是一種忠誠啊。

更何況之前互相貿易的時候,來自大明,來自朝鮮,來自東方諸國的商品涌入東瀛,可是讓天下剛剛太平的東瀛貴族們好好享受了一番。

畢竟德川家一統天下,眼看各地都穩定了,大家發展下去也沒什麼機會了,不如花錢享受,治理好自己的地盤。

如今德川家雖然沒了,但更強大的大明空降過來了,既然依舊沒有機會,那不如想辦法多爲自己和家族謀取一些利益。

這位幕府的卿家開口後,不少人都暗暗點頭表示附和,還有一些人則面帶憤怒,顯然很瞧不起這些卿家如此對大明卑微屈膝的態度。

錢謙益彷彿沒看見那些人的表情一樣,他帶着溫和的笑意,彷彿一個親切慈祥的老者一樣:“大明的要求並不多,之前趙大將軍與諸位商議的那些呢,我大明經過商討後,基本都同意了。”

“例如保證諸位的地位不會改變,保證諸位的家族可以在大明的庇護下繼續傳承下去,保證諸位的原有權利。諸位還是幕府的卿家,武家,還是各地的藩主,這一點不僅是幕府保證的,更是大明許諾的。”

“當然,幕府將軍的位置,諸位依舊有權選舉,或是推舉自己,或是推舉他人。只要得到大多數人支持,經過我大明頒發璽印朝服,就可以擔任幕府將軍的位置了。”

錢謙益說的這兩點,無疑讓這些東瀛的貴族們安心了不少。

他們還是藩主,還是貴族,家族可以繼續長久平穩的傳承下去,因爲他們的這份權勢得到了大明的許可。

而幕府將軍這個位置,說句不好聽的,有大明在頭上看管着,幕府將軍註定無法左右什麼太大的政策,但幕府將軍畢竟是將軍,是東瀛實際的統治者。

哪怕頭上有個大明,但也不能拿幕府將軍不當將軍啊,太上皇也不可能事事躬親不是?

日後幕府將軍的選舉,這些貴族少不了明爭暗鬥,因爲拿到將軍位置對自己家族來說無疑是更有利的發展,家族裡出現過一兩位幕府將軍,出現過正一位的太政大臣,那可是家族的榮光啊。

爲了家族的更好傳承和更大的權勢,這些貴族必然要在大明規定的範圍內爭鬥,畢竟幕府將軍可不僅要得到大部分人的推舉,還要得到大明朝廷認可。

如果大明不頒發璽印朝服,這個將軍可得不到貴族們的承認。

錢謙益見這些貴族們若有所思的樣子,故意留出一些時間來讓他們思索,隨後繼續說道:“當然,東瀛日後需要繼續奉行開放的政策,不得拒絕和各國的通商貿易。而大明的商品在東瀛的稅收,也不能再和之前一樣那麼高昂,必須恢復正常。”

多少稅收算是正常,那麼自然就是由大明和幕府商議了,最後商議的情況肯定是會讓大明和幕府都滿意的。

錢謙益又說道:“諸位都是公卿武家,是世襲的貴族藩主,諸位在各地的權勢得到認可,但目前東瀛的一系列設置還是與我大明有些差異,這一方面最好是改進一下。”

“除此之外,東瀛既然未來已經轉向和平,那麼各地的浪人也好,武士也好,都需要諸位來處理了。大明不希望東瀛日後各地還會涌現出一批拿着刀來反對大明反對和平的浪人武士,而且東瀛民間持有太多武器總歸是不安全的,這武器還是由大明和諸位握着比較好,對吧?”

對於這一點,大部分貴族也是認可的,是啊,讓那麼多浪人武士拿着刀太危險了,如今錢謙益提出來的一系列政策,宣傳出去那些人必然會翻了天,與其讓那些浪人武士衝擊他們的地位權勢,影響他們的安全和領地治安,還不如提前廢了他們。

大部分貴族是認可的,但仍有一些武家頻頻皺眉,讓武士放棄武器,那沒了武器的武士還是武士麼?

他們還能有多大的力量呢?

按照大明的規劃,日後的東瀛各地由各家貴族治理,各家貴族的足輕武士會搖身一變成爲維持治安的存在,至於原有的帶着驕傲和榮光的武士階級,可能就要不存在了。

甚至廢刀,清查民間火器等一系列政策實施出來,東瀛民間還能保存多少力量來反抗大明?

但看着大部分人都同意,這幾個武家有心反抗卻是有心而無力,只能先等着開完會再商議日後如何處置。

很快,在這種利益互換的和平交流下,關於東瀛未來的一系列處置條約就這麼決定了,這份條約得到了大部分東瀛的藩主貴族支持,那麼這份政策就算是得到了東瀛的認可。

這份條約會在日後公佈出來,不過最先公佈的,還是幕府的劇烈變動。

幕府依舊是幕府,但幕府不再是將軍一個人說了算,一位大老,四位老中構成了將軍之下的幕府決策層,也是幕府的絕對高官,地位相當於大明的內閣大學士。

同時幕府的奉行變多了,奉行和高家的權利也增加,成爲大老和老中之下的中層,至於下層就不提了。

幕府直轄的十四塊領地依舊由幕府管轄,各地藩領依舊是各藩世襲。

因爲將軍還沒有選拔出來,於是幕府執行褚藩聯合議會,共同討論幕府的決策和走向。

在褚藩聯合議會上,提出來了爲了更好的實現東瀛一統與和平,進行廢藩置縣政策,各藩全部改爲縣,將兩百多個藩改出來三百二十個縣,每個縣名義上由幕府統轄,但實際上還是由各家統領,不過不再是以藩主的名義,而是以世襲縣令和國族的名義。

沒錯,所有的藩主都成爲了東瀛的國族,在朝廷和幕府任職的公卿武家也根據實力強弱獲得了國族及士族的稱號,他們徹底成爲人上人,成爲東瀛的最高層,士族努力也可以成爲國族,而國族一旦勢弱也有可能跌落爲士族但不會淪落爲平民,這樣的格局考慮到了方方面面,還有進步空間和兜底,大家都很滿意。

一些強藩管着好幾個縣,一些弱藩只有一個縣,但不管怎麼說,自家的地位沒有任何改變,世襲的縣令和藩主有什麼區別嗎?

縣內的一系列官職還是在自家掌握之中,而且各縣各有政策,幕府也管不了,只是名義上把政令,稅收和軍隊交給了幕府而已。

實際上各家依舊把持着各縣的政令稅收,軍隊也不過是改爲各縣的警備隊罷了。

如此一來各家得以保存權勢地位和最主要的權利,精銳的武士也都保留下來,幕府除了十四領還是個空殼子。

但這樣的空殼子,也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不過幕府也以江戶、京都、大阪、長崎四地設立了四個府作爲幕府的直轄區,算是給幕府保留了不少稅收和地盤,這些稅收和地盤用來養幕府的軍隊,也就是那五萬多僕從軍,順帶爲大明在東瀛駐紮的將士提供軍餉。

這不僅僅符合那些國族、士族的利益,更符合大明的未來利益。

錢謙益出使之前朱由校也暗示了幾句,這也是錢謙益爲何要努力廢藩置縣的原因,哪怕給出權利也要廢藩置縣,哪怕只是個名頭;同時錢謙益還保留幕府部分權利和地盤,爲未來做準備。

未來朱慈燃有了庶子,那麼就可以擔任東瀛的王,到時候幕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歸到其麾下成爲現有的班底,而長崎、京都、大阪和江戶四府也會成爲其基本盤,加上廢藩置縣的名義,後面怎麼拿捏這些東瀛的國族士族很簡單。

而如果明正不願意嫁給朱慈燃,那也無所謂,讓東瀛維持着這樣看似統一卻隱隱分裂的虛弱和平,對大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大明可以隨意的在東瀛傾銷商品,繳稅還少,多好。

因此,無論是大明還是東瀛的國族士族商人們,都很滿意現狀。

如此一看,整個東瀛看起來就是和諧一片,欣欣向榮,各藩廢藩置縣,名義上由幕府統轄,同時解除海禁與各國保持商貿交流,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

東瀛的百姓和各地居民沒有感受到什麼戰亂的氛圍,京都和江戶的百姓也到了安撫,就連那些東瀛的有識之士,那些學士文人都搞不懂如今的東瀛到底是壞是好。

很多條約政策頒佈出來,幕府的權勢無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各縣的自主權非常高,但如今的東瀛又的確是恢復了和平,而且重新煥發了活力,這很難說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依舊有一些人將如今的東瀛稱爲“虛假的和平”,並且對東瀛的未來感到悲觀。

原來忠誠於德川家的一些家族,還有那些武士,以及一些對大明感到憤恨的商人貴族,浪人武士,他們暗地裡已經糾纏到了一起,在關東,在關西,陰謀進行着一些事情。

很快,在新成立的大阪府、京都府兩地,爆發了一些混亂和黑夜殺人事件,幕府的警備雖然出警火速,卻是毫無所獲。

在這些混亂和殺人事件中,受傷的,死亡的,還有那些資產受到衝擊的,都是支持幕府和大明合作的商人,低級貴族以及一些認可東瀛現狀的名人。

這些人受到了威脅自然會尋求幕府警備的保護,但幕府的警備才堪堪成立,其中人員大部分都是原來京都和大阪的守軍足輕及武士,他們雖然投靠了大明,但其中仍有不少對幕府,對天皇抱有忠誠的武士,因此這些事情有了人拖後腿處理的非常困難。

而混亂和殺人事件從京都和大阪很快也波及了一些鄉村城鎮,這樣的恐慌和衝擊讓民衆們深感不安,而商人和士族們也對如今幕府的能力出現了懷疑,畢竟如今幕府還是會議制,因爲將軍還沒有選出來,曾經的藩主們,如今的東瀛國族,各縣縣令們都派遣了家族代表作爲議員參加江戶的幕府議會。

這些議員都在考慮自家的利益或者一方的利益,希望幕府的政策傾斜,或是打擊對手等等,對於一些混亂和陰謀他們雖然有所預見但並不擔心,他們很有自信拿捏那些陰謀作亂的傢伙,甚至打算借這些傢伙來攻擊自己的政敵。

如今除了江戶還維持着基本的和平以外,大阪、京都及幕府直轄的其他縣和關東關西不少的藩縣中,都出現了混亂,但詭異的是,所有有能力處理的人都對此視而不見。

江戶在大火之後經歷了短暫的修繕重建,如今江戶擴大了一些範圍,而幕府的範圍也分化開來,前面修繕處理後成爲東瀛那些國族議員們的議事廳和幕府政務處理地。

而後方包括花園、部分庭院、天守閣等地方,則成爲了大明的駐地。

在天守閣中,錢謙益和趙玉琪對坐,面前擺着一些食物,有燒魚,有鹹脆的蘿蔔,有燒鳥,還有一些珍貴的菜蔬等。

這些菜不算豐盛,但錢謙益吃着卻是津津有味,他如今可是東瀛實際上的主事人,堪比國王。

頭一次主掌一個國家的權勢,錢謙益的感覺非常好,說起來雖然東瀛國王不如大明閣老的權勢影響大,但雞頭的感覺還真不錯。

畢竟在大明,現有的七位閣老裡,黃立極和喬允升半隱退就等着安然退休,而孫承宗出鎮遼東,鎮壓着遼東那些儼然有了自成一國趨勢的藩鎮狼崽子;而主政大明的,只有他們四個,但就算如此,真正主政大明的,還是張好古啊。

難得有這樣獨自治理一國的機會,錢謙益可要好好體驗一下,和張好古爭首輔的位置,他沒這個幻想,但都在外面了,總該讓他爽爽了。

“錢閣老胃口不錯啊。”趙玉琪笑道。

錢謙益笑了笑,抿了口東瀛的清酒:“別看老夫五十多了,體力不如你們這些年輕人,但精力還不差,而且啊,這東瀛的飯雖然少了些,但吃着也不錯,清淡點也符合老夫的胃口。”

趙玉琪對東瀛的清酒不怎麼感興趣,他喝的是大明軍方專供的酒水,清冽爽口。

喝了口酒,又拿了些炸串,趙玉琪慢吞吞的說道:“如今東瀛各地,有些不太安穩,尤其是京都和大阪,眼下江戶也隱隱有着亂起來的趨勢。”

“錢閣老您有什麼計劃,我不關心,但江戶若是亂起來,朝廷在東瀛建立起來的威勢,可就要受到影響了。”

如今在東瀛的四鎮兵馬陸續回國,趙玉琪只按照新的編制在東瀛留下了一個協的兵力。

眼下整個東瀛坐鎮的大明新軍加起來就是一個新編協,,哪怕這個協遠超五千人達到了七千九百五十六人的規模。

但長崎、京都、大阪就分去了一半人馬,整個江戶加起來不過一個標三千六百多人,真正要作戰,還是要依靠幕府現有的那五萬多兵馬。

因此趙玉琪纔有些不高興,錢謙益有一些計劃他清楚,但趙玉琪認爲這些計劃應當在大明還在東瀛維持着四萬人兵力的時候實行。

有四萬新軍將士在,哪怕東瀛出現了什麼亂子,大不了趙玉琪就是再鎮壓一次。

可眼下新軍加起來不過一個鎮不到,而且新編制的配合還需要時間訓練,這個時候出了什麼事他可不敢保證能穩穩鎮壓。

錢謙益笑道:“趙將軍啊,軍事上,你們這些人絕對是毫無疑問的將才。大同書院的學習,新軍的訓練,加上一場場戰爭考驗,你們能指揮數萬大軍馳騁疆場這沒人懷疑,但官場上的事,可比戰場上覆雜多了。”

“眼下的情況你覺得那些東瀛的大貴族們不知道嗎?他們啊,是拿着這些事攻擊政敵,有意放縱。加上幕府內也有原先忠於德川家光的,有忠於明正的一些士族武士,還有一些大貴族參與其中,這些人混合在一起,估摸着想怎麼把我們趕出去呢。”

趙玉琪狐疑道:“既然知道了他們,爲何不抓起來,反而放任他們亂來?”

錢謙益笑道:“不讓他們折騰折騰,那些大貴族和士族們怎麼會通過接下來的政策?廢刀令遲遲推動不下去,還不是那些大貴族覺得自己能掌控局勢?不讓他們見見血,怎麼把東瀛的武士一階廢除。”

“不徹底廢除東瀛的武士階層,不收繳上來東瀛民間的刀和火器,怎麼徹底打斷東瀛的骨頭讓東瀛乖乖聽話。”

“且看着吧,讓他們去折騰,東瀛亂不起來,因爲他們折騰過頭了,那些大貴族和士族可不會放任自己的利益受到衝擊。”

“這一場亂過去,東瀛大抵就能真正平定下來了。那些大貴族管轄着各自的縣,維持着各自的武備,但亂一起來,軍隊還不是要交給幕府,由我大明管轄統調指揮。到時掌握東瀛的全軍,幕府就是我大明的一條狗。”

“趙將軍啊,對待這些夷狄,不要老想着親自出手,我大明的將士何其珍貴?以夷制夷方爲正道啊。”

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94章 仁君!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767章 四夷震動,民生安定四海鹹服,天啓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94章 仁君!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537章 從重,從嚴!第875章 今日之後,曲阜再無孔家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281章 狠狠羞辱,福王遊街!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280章 削藩王!第822章 君臣隔閡: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71章 簡在帝心!第84章 上架感言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
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94章 仁君!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767章 四夷震動,民生安定四海鹹服,天啓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94章 仁君!第95章 好好幹,將來讓你入閣!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37章 名場面,遼東第一男槍單殺林丹汗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247章 激動的大明老農:皇上來了青天就有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537章 從重,從嚴!第875章 今日之後,曲阜再無孔家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246章 京師震動,狗皇帝又殺的血流成河了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281章 狠狠羞辱,福王遊街!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280章 削藩王!第822章 君臣隔閡: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第243章 迎皇上,皇帝來了給分地!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436章 易牙殺子,好古賣父!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71章 簡在帝心!第84章 上架感言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