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

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學習一門手藝都是極其困難的,不知多少人一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

不知道多少有天賦的聰慧孩子受困於家境、環境等諸多因素無法發揮自己應有的才能。

喜歡木工的也許只能偶爾自己做點小東西,喜歡數字的最後可能連個賬房先生都當不了。

畢竟在古代,一技之長乃是家傳手藝根本不會外流,不提什麼傳男不傳女,就是侍奉自己的徒弟都不可能得到親傳,甚至到了後世依舊有許多手藝不會傳給外人。

一門手藝對如今的大明百姓來說,尤其是對那些正值青壯年的百姓來說,無疑是一門能養家餬口的技能。

眼下大明普及的學塾只負責最初級的讀書識字明禮,而想要靠學問養活自己乃至一家老小,學塾是肯定不夠的,這就讓很多無法接受更好教育的人最終只能回到田地裡。

如今已經是十七世紀了,工業的大門對着大明敞開,朝廷需要合格的工人,一座座工廠需要熟練的技術工種,這些都需要培養。

一所職業學院,也許無法給所有渴望有一技之長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但會給這些人一道曙光。

有第一所,就會有第二所,第三所,這會給千千萬萬大明百姓提供更多的出路和機會,這的確是功德無量的舉措。

學問不好做,哪怕是如今的大明,那些真正的學士也不過寥寥無幾,而朝廷的資金眼下也不可能建設遍佈大明各地的學校,一年五六千萬兩銀子的稅收,換算成大明寶鈔不過五六千億而已,看着是筆驚人的數字,但拋去大明各地官吏的薪俸,數十萬新軍的薪俸,那麼多匠人的薪俸,還有各種硬性開支,地方建設朝廷建設後,還剩下多少?

朝廷的錢都是有目的的,眼下朝廷所建設的大同書院培養的也不過是初中級人材,這些人才裡最頂尖的才能進入太學、國子監、翰林院、工科院等地方,被學士們領着言傳身教的培養。

如今朝廷沒能力在大同書院外普及職業學院,但是商人們有錢啊。

「陛下,這建設職業學院,給天下百姓一條出路,給朝廷培養職業工人,這等事,朝廷總是要支持一二的。」

聽着張好古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的確,眼下是讓商人們出錢建設職業學院,朝廷是要支持一下。這是關乎大明未來的一件好事,內閣可以討論下,建設職業學院可以有什麼優惠政策,然後招募多少學員培養合格可以有怎樣的稅收減免,包括朝廷補貼等等。」

張好古聽着朱由校的想法,又補充了一句:「除此外,臣竊以爲陛下可去學院視察一二。」

朱由校點點頭:「可,等那職業學院建設好了,朕去看看這大明的第一所職業學院。」

離開武英殿後,張好古對隨行的顧炎武吩咐着:「寧人啊,你去大明報那邊走一遭,讓他們多多宣傳下這職業學院的事,從各方面都寫一寫,也算是給南邊的商人們提個醒。」…

顧炎武說道:「學生這就過去。」

等顧炎武到了大明報這裡將張好古的要求一說,大明報的各個主編立刻表示絕對重視職業學院的事情,會馬上派人去下面採風走訪,保證把這件事給宣傳出去,絕對的積極正能量。

一時間,京師大街小巷都在談論着職業學院的事情,談論着張國紀和周奎這老哥倆的格局,毫不客氣的說,如今這建設學院一事極大的扭轉了張國紀和周奎在民間的風評。

內閣又一次例會召開,張國紀、盧象升、喬允升、黃立極、錢謙益已經抵達,文淵閣這座三層小樓之中已然飄起了茶香,放眼望去,滿座仙鶴緋袍,玉帶樑冠,端的是大佬雲集。

當穿着大紅蟒龍袍的張好

古進入內閣,衆人紛紛起身:「元輔。」

面帶笑意,張好古與一衆閣老聊着最近的風聞趣事並請衆人坐下,當張好古坐到首位上時,侍者也端上來了茶水。

抿了口茶水瀾了瀾口,張好古說道:「有什麼東西,大家儘管說便是。」

戶部尚書盧象升開口了:「今年這上半年各地的開支彙總遞交過來了,戶部經過盤點,發現又有幾處地方對不上,戶部已經派人去核查了。」

張好古微微皺眉:「對不上,哪幾處?」

盧象升將一本賬簿遞過去:「元輔你看。」

張好古翻了翻賬簿,雙眼微眯:「福建、廣東。」

記住這兩個省份,張好古說道:「戶部是要好好覈查。各省的稅收半年遞交朝廷一次,眼下正趕上這個關頭,偏偏地方財政支出對不上,朝廷的款子用到哪裡去了,總要有個說法。」

盧象升說完,張瑞圖又開口了:「如今朝廷強盛,如大日橫空光耀四方,這四海來使數不勝數,眼下會同館是又不夠用了,要不要再擴一擴。」

盧象升有些疑惑:「之前不是擴過一次了?東西會同館的擴建才過多久,又不夠了?」

張瑞圖也很無奈:「沒辦法,如今來京師朝貢的外國使節太多了,總不能一些異邦貧困,禮部就不接待吧?那朝廷的面子往哪擱?」

黃立極點了點頭:「會同館乃是招待外使所在,是彰顯大明威儀,朝廷顏面的地方,如今外使過多,擴建是應當的。」

張好古對此也沒什麼意見:「的確,眼下還只是周邊藩國和異邦,但未來,來我大明朝貢的國家絕不止眼下這個數,是要未雨綢繆一番。」

張瑞圖順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西會同館所在的那條街,其已佔了半邊,不如那條街盡數化作會同館所用,修建列國使館,以供藩國異邦朝貢之用。」

將一條街建設成列國使館,這個想法倒是可以,畢竟會同館是要招待列國使節,如今大明京師的會同館在東西各一個,分管麻煩,還不如合併到一起,也好進行治安管理。…

尋思了下,張好古說道:「若是全部擴建,未免有些浪費,不如把東邊的會同館併到皇城西邊去,把那條街建設成新的會同館,根據規格建設列國使館,樣式參考如今朝廷提供給百官的府邸就行,保護工作交由兵馬司負責。」

張瑞圖點點頭:「可行。」

黃立極也沒反對的理由:「可行。」

盧象升說道:「那張相您回去讓禮部並會同館列個條子,戶部好撥款。」

張瑞圖笑道:「好極,好極。」

說完會同館的事,錢謙益開口了:「元輔啊,如今朝廷開海與列國通商,這東南沿海的倭寇也跟着變多了,其頻頻襲擾商船,不僅是我大明商船被襲擊,各國來通商朝貢的船隻也被襲擊,弄得大家苦不堪言啊。」

黃立極撫須說道:「以往禁海,東南沿海雖然倭寇猖獗,但陸地防倭總是有手段的,修築烽燧,建設碉樓,足以防備倭寇進犯我大明土地。」

「如今這開海,商船外出,在海上行事,朝廷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元輔,水師能否用來防倭啊?」

張好古沉吟道:「東南沿海的倭寇變多了,不管其是真倭寇,還是打着倭寇的旗號,無疑是對如今朝廷開海的一個衝擊。」

「東南沿海的水師可以動一動,無論是陸地還是大海都是我大明疆土,這在我大明沿海劫掠商船,朝廷不能坐視不管。」

盧象升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但是東南沿海的水師,如今可堪用嗎?」

沉默,自禁海以來,片帆不得下海,朝廷的水師早就荒廢了,船隻爛在岸上,水師官兵各忙營

生,這東南的水師能用嗎?

黃立極想到了個注意:「長江之上還有朝廷不少水師,能否讓他們去防備倭寇?」

盧象升搖了搖頭:「這江河水師與大洋水師不同,適應江河的船隻不一定能適應大海啊。」

張好古說道:「朝廷在北方建設船廠培養水師,如今已經有了些規模,可以調一支船隊先去東南沿海應急。」

「而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選擇良家子弟,漁民子弟,訓練一支可戰的水師,這件事隨後交由兵部負責,所需費用上報內閣,由戶部撥款。」

錢謙益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同意。」

黃立極也是說道:「附議。」

說起來,這倭寇的肆虐,很大程度上影響的是東南那些士紳豪族的生意,他們眼下好不容易等來開海,大家都可以愉快地向外賣東西賺錢,偏偏遇到了倭寇劫掠,誰願意平白損失錢財啊。

東南的士紳豪族很大程度上都是東林黨的支持者,如今這些士紳豪族利益受損,作爲南方東林黨如今在朝廷的最大代言人,錢謙益是必須發聲的。

就如同如今北方的商人、工人以及諸多官吏,富民、百姓都是新黨的支持者,如果他們利益受損,新黨也是要必須想辦法一樣,這沒什麼好說的,在其位謀其政。…

隨後一衆閣老又說了如今新政在南方推行的問題,張好古在這方面態度非常嚴厲:「自新政推行到南方,如今都多久了?」

「眼下天啓十一年都過去一半了,新政在南方各地推行還是頻頻受阻,江蘇浙江都能推行新政甚至草原都能做到均分草場,爲何這些地方就推行不得?這南方的士紳還不如他們看不起的草原蠻子嗎?」

張好古手指點着桌子:「其他的先不提,均分田地,官紳一體納糧這件事,必須要徹底的落實下去,如果這些地方的官實在是覺得難辦,那就從北方派人去。」

「大同書院不提,各地那麼多官都盼着升遷呢,他們要是做不好,那就換個能做好的人去,總不至於這件事還需要本閣親自走一遭吧?」

見張好古發了火,喬允升眼觀鼻,鼻觀口,一言不發,而錢謙益則是有些坐立難安,這新政推行是國策,如今南方各地抵抗的太過頑強,的確讓朝廷惱火。

如今張好古說出自己要親自走一遭這話,就是讓錢謙益等人表態。

錢謙益連忙說道:「元輔,這件事我會親自跟進,督促南方各省快速推行。」

錢謙益說出這話,張好古還是有些疑惑的,他真能代表他身後的東南士紳豪族,東林黨人嗎?

點了點頭,張好古說道:「錢相願意跟進是最好的,希望今年年底之前,本閣和陛下能聽到南方新政的好消息。」

「錢相,如今是天啓十一年了,整個北方,乃至湖北、江浙等地都已經全面推行起新政了,還一個省一個省的負隅頑抗,就是打朝廷的臉了。」

錢謙益明白張好古的意思,如果新政再推行不動,朝廷就不是簡單的申飭這麼輕飄飄的舉動了,如今南直隸的三大營,十幾萬新軍日夜操練着,誰也保證不了朱由校和張好古會不會讓新軍強行推動新政,畢竟這種事在北方又不是沒幹過。

那些反抗新政的地主豪紳朱由校和張好古可是絲毫沒留情面,直接調兵碾壓的。

說完這些事後,張好古抿了口茶,他倒不是真因爲南方新政推行不動而惱火,畢竟南方負隅頑抗也持續不了多久,只是該做的態度還是要做的。

端着茶盞吹着熱氣,張好古開口說道:「說起來,如今在京師傳的人盡皆知的職業學院一事,各位可瞭解過?」

聽着張好古的話黃立極想了想最近聽到的傳聞:「這事

我還真瞭解過,張國丈與信王丈人周奎聯合開辦一所職業學院,來教導百姓一些技術技能,這是件利民的好事,單單此舉,可以稱得上是善事。」

錢謙益對這件事也是很感興趣:「這職業學院培養出來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合格工人,這是能保證一家溫飽的好事,朝廷支持是應當的。」

聽着衆人的分析,張好古很是欣慰,哪怕是東林黨人也學會從全局角度來看待事物了。…

將茶盞放下,張好古說:「之前,本閣與陛下都說起過此事,這職業學院對朝廷,對大明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如今大明在各地推行學塾,除了私塾,大同書院也開始普及,但這些只能保證最基礎的一些教育,更多的東西還是需要進入更高的學府去學習深造。而這些地方,往往很難涉及這些工業技能。」

「工業發展是未來的驅使,無論是眼下修建的馳道,正在建設的鋼鐵廠,還是造船廠,都是爲了大明長遠的發展。」

「而大明要想有長足的發展,大量合格的工人是不可或缺的,不是說把百姓從農田裡送到工廠裡去,就能成爲合格的工人了。」

「沒有專業的培訓,沒有足夠的知識簡介,很難培養出足夠的熟練工人來。」

「眼下張國紀和周奎的職業學院,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路,能給朝廷培養合格的熟練工人。」

錢謙益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可是元輔啊,若要在各地再開辦職業學院,這經費.」

盧象升直言:「如今朝廷財政支出那麼多。依我看眼下還是要以基礎學塾爲主,要保證百姓的基礎教育。」

「而除此之外,還需保證大同書院的開設,這個職業學院若是能延後是最好的。」

張好古提了一嘴:「本閣與陛下商討的意思是選擇那些接受了基礎教育,會讀書識字,知曉簡單格物數學等知識的人,他們有這個基礎,進入職業學院學習纔好培訓。」

張瑞圖點了點頭:「眼下我大明億萬子民,以如今的學塾和大同書院規模,保證天下孩童都可以上學塾都做不到,若說在全國在普及職業學院,的確困難。」

「若按照元輔所言,只是給那些接受了基礎教育的人,那麼倒還有解決辦法。」

黃立極感慨道:「說起來,這天下百姓生活不易,免費的私塾對家裡來說就是缺少了一個勞動力,若是再上更高的書院,學院,無疑會給家裡帶來困難。」

「不知多少孩童就是因此無法繼續讀書識字,學習道理。」

盧象升補充道:「即便是供應繼續上學,也不能一定能進入朝廷體系,畢竟從學塾到大同書院本就困難,尋常人家很難辦得到,還不如一開始就學門手藝。」

「這職業學院培養好了,就是一門養家餬口的手藝,足夠給百姓當中那些失去希望的人一個新機會。」

喬允升又開口道:「眼下朝廷的財政也不寬裕,每年的財政開支都是硬性開支,若說開辦職業學院,錢款何來?」

張好古點了點頭:「朝廷在教育方面的經費,主要用在普及學塾、大同書院以及對如今的工科院、太學等進行擴建,若說支持職業學院的建設,的確騰不出多少款子來。」

「所以本閣的意思是,既然如此,不如鼓勵商人們開辦職業學院,給予他們一些優惠政策,扶持政策,若能建設好職業學院培養足夠數量的合格工人,還有其他獎勵。」

喬允升很贊成讓商人出錢:「如此一來倒是一舉三得之舉,朝廷無需花費多少錢便能擁有足夠的熟練工人了。」

張好古看向衆人:「諸位若是贊同,那隨後就這麼辦吧。」

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441章 叛經離道,孔夫子聽了想打人,孟夫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744章 大明百官:紅夷人殘暴可恨,南洋自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9章 天啓求教!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136章 變法哪有不死人的,我只想讓趙南星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685章 廢祖制,建水師,聯西域,狗皇帝的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76章 御史這羣賤骨頭,得好好收拾一下了!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845章 我非相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94章 仁君!第717章 換內閣!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235章 亂世用重點,抗稅者,拒稅者,殺無第772章 羣臣轟動,人山人海,生機勃勃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
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236章 大手筆,絲綢大會,砸了東林黨的生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441章 叛經離道,孔夫子聽了想打人,孟夫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744章 大明百官:紅夷人殘暴可恨,南洋自第526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708章 傳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馳道第9章 天啓求教!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624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第136章 變法哪有不死人的,我只想讓趙南星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339章 朱由校的憤怒:勳貴吸血兩百年,也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685章 廢祖制,建水師,聯西域,狗皇帝的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76章 御史這羣賤骨頭,得好好收拾一下了!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628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303章 暴富的正興縣,朱由校的大基建計劃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509章 殺瘋了,京師震動!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166章 糧價暴漲,瘋狂!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292章 努爾哈赤大閱兵——轟!第259章 抄家,抄出了八百萬兩銀子!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845章 我非相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33章 神奇的蛤蟆!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94章 仁君!第717章 換內閣!第882章 天下大亂,誰爲蛟龍?誰爲真龍?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630章 大汗開戰了,大汗跑路了!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235章 亂世用重點,抗稅者,拒稅者,殺無第772章 羣臣轟動,人山人海,生機勃勃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