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

“大災之年,朝廷就拿這個糊弄我們,這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收稅收稅,天天收稅,月月收稅,各種稅交上去,換到如今就是這點破麩糠嗎?”

“這世道已經沒百姓的活路了,朝廷裡的大人們光想着錢財,誰顧得上我們?”

“整個甘陝,誰不被那些大老爺們給逼得家破人亡?天災來了那些老爺們還死死攥着糧食不放,明顯不給我們活路了!”

“這些麩糠樹皮還要問我們要銀子,還要的精米的價,朝廷就坐視這些鉅貪巨惡橫行嗎?這天下還有老百姓的出路嗎?”

“這樣的災年,家家戶戶的銀錢早就被朝廷榨乾了,如今這些貪官污吏還問我們要錢,這明顯是要我們死啊!反了算了!”

“父老鄉親們,朝廷不給我們活路,我們自己找活路!”

“就是,反了!反了!”

“反了!反了!”

老百姓都是最善於忍耐的。

正如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所言,老百姓就是泥腿子,低賤到了泥漿裡,老百姓就是賤如草芥,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老百姓就是這麼頑強的,掙扎着,在這個世道勉強活着。

只要有一點希望,只要朝廷稍微給點東西,老百姓就能勉強活下去,就不會反,就還能忍耐。

可老百姓要是一點希望都看不見了呢?

那老百姓就會發動最後的手段。

可能大人物們都忘了,那些把百姓當作草芥的人都忘了,歷朝歷代的更迭,百姓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歷史上記載的都是帝王將相,是風流人物,可在那極少的王侯將相的光輝下,是數不清的百姓,他們的力量爆發出來,足以驚天動地。

甘陝百姓反了!

百姓們爲了活路,爲了自己,爲了孩子,爲了家人能活下去,爲了後代能吃上口飯,百姓們已經顧不得其他了。

短短几日時間,就有不下十萬百姓造反,活不下去的百姓一窩蜂的衝向那些高門大戶的家裡,去搶奪能活命的糧食。

當百姓們看到那些官宦士紳家裡堆積的糧食和金銀後,百姓們更加憤怒了。

“我們都活不下去了,你們還存着這麼多糧食,還騙我們說糧食沒了,你們壓根不想讓我們活!”

“這些都是我們的糧食和錢,這些人說是要交稅,可最後錢和糧食都到了他們手裡!”

“該殺,這些人都該殺!”

在崇禎五年的十月份,整個西北之地已經是遍地狼煙,西北大地上到處都能看到反旗,百姓們爲了活路聚集在這些人手下,整個西北的朝廷力量已經衰弱到極點,除了各地州府大城外,大片大片鄉鎮淪陷,就連縣城都被打破了好幾個。

百姓造反這麼大的聲勢,已經讓甘陝等地無法遮掩,哪怕甘陝拼了命的想要蓋住蓋子不讓朝廷發現,可隨着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起義軍,鳳翔、平涼、慶陽數府淪陷,甘陝全境震動,這個蓋子已經捂不住了!

於是甘陝不得不加急奏報朝廷,甘陝百姓造反了!

這個消息被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到了京師的時候都已經是深夜了。

溫體仁、楊昌嗣、施鳳來等內閣閣老都睡着了,結果卻有人哐哐砸門,硬生生把人給叫了起來。

“發生了什麼事,大半夜的來敲我家的門?!”溫體仁很不高興,他才和小妾睡着啊。

“閣老,出大事了,甘陝百姓造反,如今半境淪陷,西安岌岌可危!”

“什麼?!”溫體仁一下子清醒了。

當溫體仁匆匆趕到內閣時,發現錢謙益、劉鴻訓、喬允升、孫承宗已經在這裡了,而溫體仁到了之後,楊昌嗣和施鳳來也是匆匆趕來,內閣七人聚齊了。

錢謙益面無表情的把軍報遞給溫體仁:“都看看吧。”

溫體仁接過軍報一看,臉色一下子難看無比,楊昌嗣和施鳳來也湊上來一看,三人的臉色一個比一個精彩。

錢謙益冷眼看着這幾個人,如今大明淪落到這種地步,溫體仁、楊昌嗣、施鳳來這三人有一個算一個,砍了絕對沒有無辜的!

皇帝把戶部、工部、禮部交給他們,這些人就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勾結黨羽,貪墨成風!

好好的崇禎朝,都被這些人給毀了!

何止是錢謙益,孫承宗看三人的眼神也逐漸不對勁了。

說起來,安撫甘陝也好,各種稅收政策也好,都是溫體仁、施鳳來和楊昌嗣這幾人聯合在辦,他們三人掌握着極大的權利,甚至能和錢謙益這個內閣首輔去硬剛。

有很多時候錢謙益都不得不妥協。

但結果是什麼?

各種苛捐雜稅讓大明各地動盪不安,百姓造反起義比比皆是。

如果說之前各地的百姓造反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迫造反,算是小打小鬧,可這次,整個甘陝的百姓都造反,那可就不是小打小鬧了,這是能動搖大明根基的大問題!

溫體仁自然也看到了錢謙益和孫承宗的眼神,他自然知道這內閣首輔和次輔對自己有諸多不滿。

畢竟內閣首輔的位置誰都想做,溫體仁也不例外,他掌握着禮部,施鳳來掌握着戶部,加上楊昌嗣掌握工部,三人聯合起來足以和內閣首輔硬碰硬,畢竟他們都是實權派。

崇禎朝這幾年,兩邊明爭暗鬥各種下絆子扯後腿,可以說是就差明面上撕破臉了。

還好皇帝信任他們,把各種重要的差事交給他們,而他們也都能辦的差不多,例如這次,甘陝救災一事也是交給他們。

但這次卻捅出了大簍子,而且是這樣驚天的大簍子,溫體仁也是難以置信。

說破大天去,溫體仁也不想大明亡了啊。

他內閣閣老的身份可是建立在大明崇禎朝的基礎之上,是大明崇禎皇帝信任他,纔有他如今位極人臣的高位。

身爲內閣閣老,禮部尚書,溫體仁已經做到位極人臣了,同時這幾年藉着科舉也是黨羽弟子遍天下,湖州溫家如今可以天下一等一的權貴世家,在地方就是坐地虎,良田數十萬畝,家財數百萬計。

如果大明出現了問題,溫體仁這些既得利益者是最不願意看到的。

而楊昌嗣,施鳳來也是如此。

他們的權勢利益都是和大明朝息息相關的,是和崇禎皇帝掛鉤的,他們怎麼可能故意讓西北出現這麼大的亂子?

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所以西北百姓造反,甘陝動盪這個消息纔會讓三人這麼吃驚。

按理說不應該啊,他們不是把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都送到甘陝去了嗎?

百姓怎麼還會造反?

“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不都押解到甘陝了,百姓有了糧食爲何還會造反?”楊昌嗣很不理解。

錢謙益冷哼一聲:“糧食是押解到甘陝了,可糧食到百姓手裡了嗎?”

溫體仁說道:“可是派出去的巡察御史說百姓都收到糧食了啊?”

錢謙益笑的更諷刺了:“這麼說,百姓早就對朝廷不滿了,只是藉着這個由頭造反?”

“這話說出去你信嗎,溫閣老?”

孫承宗更是沉聲道:“原本就是大災之年,如今又有百姓造反,這必然是地方出現了大問題!依我看要嚴查!”

錢謙益說道:“本閣這裡有幾份旁人的摺子,也是關於甘陝的,諸位再看看吧。”

這幾份摺子送到溫體仁他們手裡,翻着翻着,三人的臉色愈發精彩了。

這幾份摺子詳細的描述了甘陝之地的情況,包括救災糧食怎麼變成了麩糠和樹皮雜草,包括這些東西又被那些官吏賣出了怎樣的高價,以及甘陝之地的稅收多麼離譜等等。

溫體仁看着這些消息,雖然他很不想承認這是真的,但內心卻告訴他,這就是真的,如果不是這樣,百姓根本不會造反!

施鳳來臉色更是難看至極,他狠狠地合上摺子:“這些該死的混賬!他們把我們可給害慘了!”

“想想怎麼和陛下解釋吧,諸位!”錢謙益說着,轉身離開了。

他眼下也是看明白了,皇帝讓他當這個首輔壓根就是臨時性的,實際上皇帝對他根本不怎麼信任。

如今這位皇帝比天啓皇帝可差遠了,而朝廷裡的百官看上去道貌岸然,實際上一肚子男盜女娼,除了勾心鬥角就是貪污索賄,指望這些人治理好大明?

錢謙益能堅持這幾年已經累了,他打算辭官回鄉了,這崇禎朝,不待也罷!

翌日,甘陝急報送到了朱由檢桌案上,正抱着積極態度上朝的朱由檢一下子心情就壞了:“甘陝百姓揭竿造反?!這是什麼情況?!”

“甘陝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溫體仁當即跪地哭泣稱自己識人不明,甘陝巡撫欺上瞞下勾結地方侵佔救災糧食和錢款,導致百姓造反。

溫體仁很清楚,這件事如果朱由檢想查根本瞞不住,與其等朱由檢查出來,不如自己主動說明情況,畢竟自己本來就是無辜的,誰知道甘陝巡撫和地方的府縣胃口那麼大,把三百萬兩銀子的救災糧食全吞了呢?

施鳳來和楊昌嗣也是立馬跪地痛哭,稱自己也有責任,畢竟這甘陝救災是他們三人一起負責的,如今出了這樣的問題,他們無可避免。

朱由檢看着三人痛哭流涕的請罪,倒是沒有多大憤怒。

畢竟在朱由檢看來,這件事還真不怪自己的內閣閣老,畢竟一開始他們就給出瞭解決方案並快速實施了,說到底,還是甘陝巡撫和地方官吏的錯!

於是朱由檢看向錢謙益:“錢首輔,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

錢謙益一臉懵逼,我是內閣首輔和吏部尚書不錯,但皇帝你是真的瞎嗎?

各地巡撫有幾個是我的人?

但皇帝都這麼問了,錢謙益也只得告罪:“臣有罪。”

朱由檢冷哼一聲,他如今也不想多麼搭理錢謙益,畢竟說到底錢謙益是他哥哥朱由校的臣子,也是被他哥哥提拔到內閣閣老的位置上,扛起東林黨的大旗來的。

更何況錢謙益和張好古那些大同黨人走得太近了,到現在思維還免不了新政新法那一套。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由檢早就想把錢謙益給罷黜換人了。

“哼,立刻派出緹騎,去緝拿甘陝巡撫和所有涉案知府知縣,朕要拿他們問罪!”朱由檢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先派人把這些罪魁禍首給抓到京師來砍頭再說!

決定了甘陝巡撫和那些知府知縣的命運,朱由檢又看向溫體仁他們:“如今甘陝百姓造反,內閣要快速拿出個主意來,時間可不等人啊。”

散了朝,溫體仁和施鳳來,楊昌嗣三人商議片刻,隨後匆匆趕到武英殿。

說起來,溫體仁,施鳳來,楊昌嗣這纔是朱由檢的親信,朱由檢對他們可比對錢謙益和孫承宗信任多了,不然他們三人也不可能和錢謙益打擂臺。

到了武英殿,三人立刻跪地請罪:“臣等有罪。”

朱由檢很平靜的說道:“三位閣老平身吧。”

甘陝百姓造反,這件事在朱由檢看來真的不是什麼大事。

不過是百姓造反罷了。

大明朝這麼多年來,造反的百姓少麼?

更何況此次百姓造反是被那些貪官污吏逼得,朱由檢相信只要那些貪官污吏被自己滿門抄斬的消息傳出去,加上朝廷稍作安撫,這甘陝的百姓也就會乖乖回家繼續當良民了。

更何況朝廷平定造反,真的是輕輕鬆鬆,一羣拿着鋤頭犁耙的百姓,能和朝廷的百戰精銳相比嗎?

溫體仁和楊昌嗣、施鳳來顯然也是這麼想的,三人拿出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對百姓進行安撫,除了那些打破縣城的必須要殺雞儆猴外,其餘的造反百姓該赦就赦,彰顯皇帝的寬仁和朝廷的恩德。

同時溫體仁他們還認爲朝廷應該派大軍以雷霆手段進行清繳,避免百姓造反的聲勢越來越大,最終弄得席捲數省,糜爛半壁江山。

對此朱由檢也是很認同,但接下來問題就來了,要大軍出兵平叛也好,安撫百姓也好,都避免不了錢啊。

大軍開拔平叛是要銀子的,安撫百姓也要實打實的銀子的。

如今朝廷還負債呢,上哪掏錢去?

朱由檢看着施鳳來這位戶部尚書,如今想要朱由檢自己再掏錢,那是不可能的了。

施鳳來思來想去說道:“陛下,將那些貪官污吏抄家之後,所獲的金銀應當足夠安撫百姓了,眼下需要考慮的,是出兵平叛的銀子。”

“甘陝之地,糜爛半省,如今愈演愈烈已經有席捲全省乃至波及其他地方的風險,朝廷若要出兵,非數萬大軍不可。”

朱由檢心裡打起了算盤,數萬大軍,那起碼也要幾十萬兩銀子,而整個平叛下來,沒有一兩百萬兩銀子打底,都不夠啊。

更何況後續甘陝之地被打爛了,還要耗費時間恢復,這又需要銀子彌補地方創傷.

這算來算去,朱由檢眉頭就皺起來了,這花錢也太多了!

溫體仁看出了朱由檢的心事,立刻提出了一個建議:“陛下,如今朝廷每年花費鉅額銀兩,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方開支。”

“而地方衙門又有太多不必要的支出,臣以爲當精簡吏員,減少這些額外支出,如此可爲朝廷節省大筆錢糧啊。”

朱由檢聽到溫體仁的話眼前一亮。

是啊,朝廷想要稅收高,開源節流少不了。

如今開源不好辦,但節流卻是輕鬆的很啊。

拿衙役來說,各地衙門衙役纔多少人,那些幫傭又有多少人?

一個正式工帶着一羣臨時工,這地方衙門的花費能不高嗎?

這還只是衙役,沒算其他,大明朝的地方衙門,方方面面全是各種臨時工,把這些臨時工都給開了,絕對能節省不少銀子。

溫體仁又說道:“陛下,天啓朝時,各省府修建官道,建設驛站,官道縱橫勾連整個大明,驛站也是數不勝數,這些驛站裡養着的驛卒可都是吃官糧啊。”

“如此多的驛卒,對朝廷來說也是筆額外開支,不如精簡驛卒數量,把各地那龐大的驛卒削去大半,把臃腫的人員都裁去,能維持正常運轉即可。”

朱由檢聽了又是點頭,如此一來,又能節省不少銀子。

這樣算下去,朝廷每年都能節省一大筆錢啊。

盤算了下,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做,朱由檢就立刻下旨,一是要求各地衙門精簡人員,裁撤大批不必要的人手,把衙門的運轉精簡化。

二就是裁撤驛卒,把如今人員龐大,遍及大明各地的驛卒都給精簡掉,保持省、府、縣三級即可,驛卒不在抵達鄉鎮,同時省府縣也不在保留大批驛站,爲的就是節省錢糧。

這個消息傳到甘陝後,現年三十一歲,身份是驛卒的李自成懵了。

他怎麼就被朝廷精簡掉了呢?

朝廷要精簡衙門,精簡驛站,李自成原本勤勤懇懇,本本分分,以爲自己是驛站內不可取代的勞動人員,雖然如今朝廷下撥的錢糧極少,但好歹能餬口度日啊。

可如今朝廷一下子把自己給裁掉了,那自己怎麼吃飯?

後來李自成託人打聽才知道,這驛卒想要不被裁撤,是要給衙門的大人物交錢的,爲了自己能吃飽飯,李自成還是勉強湊了銀錢甚至借了一筆錢給衙門交上去,希望能保住自己驛卒的位置。

但是李自成萬萬沒想到,整個甘陝的驛卒都在朝廷的裁撤範圍之內,而所謂的交錢就能保住位置也是衙門裡的老爺爲了攬財編出來的。

交了銀子還沒保住地位的李自成向衙門討說法最後卻被打了二十大板趕出了縣衙。

在自己那四處漏風的茅草屋裡,養傷的李自成忽然悟道了:這天下已經爛透了,朝廷官員都一個鳥樣,乾脆反了得了!

同年十一月,李自成帶着那些同樣交了銀子還被裁撤的驛卒兄弟們揭竿起義!

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41章 下克上,我們想要潤大明!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280章 削藩王!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06章 朱由校:朕之肱骨?國之柱石?就是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22章 君臣隔閡: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441章 叛經離道,孔夫子聽了想打人,孟夫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780章 打工人,打工魂,百萬之衆?翻手覆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412章 正面搦戰,大敗女真!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8章 對我不利?張好古能爲軍人伸張正義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
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41章 下克上,我們想要潤大明!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146章 趙南星下獄,好一個在苦一苦百姓!第383章 攻克廣寧,收復遼西!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823章 君臣之爭,罷官奪相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280章 削藩王!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580章 潤了潤了,投後金去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06章 朱由校:朕之肱骨?國之柱石?就是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156章 朱由校激動壞了,朕的投資了這麼多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22章 君臣隔閡: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441章 叛經離道,孔夫子聽了想打人,孟夫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267章 我張好古只有公心,沒有私心!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562章 自新政始,糧食產量暴漲!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780章 打工人,打工魂,百萬之衆?翻手覆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8章 必中前三甲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618章 大明境內分田地,草原上也要分牧場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412章 正面搦戰,大敗女真!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8章 對我不利?張好古能爲軍人伸張正義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