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

看看!

看看!

看看咱大明的皇帝!

這眼光,這眼界,這魄力!

煤炭做燃料催動蒸汽做動力的蒸汽機已經看不上了,朱由校眼下看上猛火油了!

猛火油,就是石油。

這是什麼?

這看起來是朱由校研究的一小步,但這實際上確實世界發展的一大步。

若是朱由校真的能搞出內燃機來,那大明可就不僅僅有蒸汽鐵甲艦了,大明的工業化進度絕對是飛速進步的。

但是在十七世紀前期,真的能弄出十九世紀中期纔有的內燃機嗎?

不過朱由校想搞,張好古也沒道理攔着他。

“陛下,這猛火油做燃料的動力機械,您研究到什麼地步了?”

聽到張好古的問題,朱由校指着這些手繪的草稿說道:“眼下朕還在研究適宜的構造,這種機械,和蒸汽機械還有差異,朕正在琢磨。”

張好古點了點頭,嗯,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之前提一嘴蒸汽機的大概還行,涉及到內燃機之類的,那張好古就真的不瞭解了,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這些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吧。

“那個,師父啊,朕聽說馳道衙門最近收了好幾百萬兩銀子?”朱由校問道。

張好古笑道:“是啊,這些日子京津馳道的股票賣的很好,光賣股票就賣了七百多萬兩銀子,足夠開工六七條馳道了。”

朱由校沉吟着說道:“朕打算,在宮裡新設一個研究院,陪朕一起做研究。”

張好古有些詫異:“陛下爲何打算新設一個研究院啊?”

朱由校輕嘆了口氣,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些工科院的學士,每個做的研究,不是涉及民生,就是涉及國之重器,可謂是利國利民。”

“化肥也好,軍械也好,水利工程也好,新的稻種也好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摸得着的,是對國有利的。”

“朕眼下研究的這新玩意,雖說朕有自信其絕對能勝過蒸汽機,但一時半會終究是看不見成果。與其讓他們跟朕在這徒耗時間,還不如朕另起爐竈,新招一批有才幹的人來研究,也不會耽誤了朝廷的正事。”

“就拿眼下這些研究蒸汽機的學士來說,這馳道已經開始修建了,火車那邊少不了他們,朕不能耽誤馳道那邊的進程。”

張好古這才理解朱由校的想法,不得不說,像朱由校這樣的皇帝真的是千古難見了。

這是經歷過民間疾苦,知道大明實情的皇帝,他知道百姓眼下需要的是什麼,大明眼下需要的什麼,他不會急功近利。

就像如今,做研究都是自己掏錢而不是去用朝廷的國庫。

說句不好聽的,這天下是朱家的,是他朱由校的,國庫說是他的也沒差,但朱由校真的是除了自己內庫裡的錢外,根本不動國庫裡的一分一毫,這樣的皇帝多難得?

明悟了朱由校的想法,張好古問道:“陛下,之前你從內庫裡掏了五十萬兩銀子,加上這段時間研究蒸汽機,又研究這新機械,算上宮裡的吃穿用度各種開支,還有南北兩處皇城的修繕,陛下你的內庫還支撐得住嗎?”

聽着張好古的話,朱由校的臉色有點掛不住了,這大明朝南北兩京,除了北京的紫禁城,還有南京的皇城,這哪怕日日維護也是一筆巨大的費用,更何況風吹雨淋日曬的,每隔幾年都得修繕啊,這筆銀子之前都是朝廷走國庫,例如嘉靖帝等等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但朱由校勵精圖治,明顯不是嘉靖帝那樣的皇帝,他可不會用國庫的銀子,他有自己的內庫。

見朱由校這副模樣,張好古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陛下,臣有個主意,您看這樣:朝廷以您的名義,新建一所皇家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就建在您的西苑裡。而這個皇家研究院,臣的意思是打造成天下最頂尖的科研院,朝廷出三分之二,陛下您出三分之一,然後選取天下的能工巧匠進入工科院,其中最優秀的一批,進入皇家研究院。”

“這也是給天下匠人學士一個光耀門楣,名傳千古的機會,陛下覺得如何?”

朱由校理解了張好古的意思:“建立一個比工科院還要高的科研院,朕親自擔任院長這是個好主意,就這麼辦吧”

緊接着,朱由校又問起最關心的問題:“這個科研院,師父你打算出多少銀子?”

張好古算了算,隨即說道:“科研關乎國運,這是決定大明國祚綿延的神器,再怎麼重視也不爲過。初期投資,陛下既然出了場地,臣就掏一筆銀子,先撥一百萬兩。”

魏公公突然發現,自己聽到一百萬兩這個數字已經不會驚訝,乃至麻木了。

不過區區一百萬兩銀子而已,對朝廷來說還真不算什麼。

翌日,內閣小會時,面對六部尚書們,張好古也是自然而然的提起了這件事:“這馳道鋪設,火車研製,諸位也能看出來了,格物,或者說科研,是能夠決定國家未來的重器。”

“朝廷發展離不開科研,大明未來更需要人才,需要更多的格物人才。”

“昨夜,本閣與陛下提及此事,決定新成立一個皇家科研院,就設在西苑,目的是爲朝廷選材,選取天下英才進入,爲朝廷未來的發展出一份力。”

張瑞圖說道:“元輔所言,我是認可的,這皇家科研院,朝廷是力所能及的。”

盧象升問道:“元輔,這皇家科研院,初步計劃投入多少?”

張好古說道:“從戶部先撥一百萬兩吧。”

盧象升一聽忍不住要討價還價,張好古直接堵住了他的嘴:“建鬥不必多言,伱戶部剛從馳道衙門收上來兩百萬兩銀子,撥出一百萬來給陛下。”

盧象升嘆了口氣:“元輔啊,這錢也是我戶部撥出去的啊,眼下剛收回來還沒捂熱乎呢”

張好古笑道:“這銀子,去歲就從戶部撥出來了,眼下你能收回來相當於白賺,又不是要你從今年的預算裡抽調,拿出一百萬來給陛下。”

盧象升點了點頭:“那我一會兒就批條子。”

張好古繼續說道:“京津馳道的股票,賣了七百多萬兩銀子,眼下京津馳道修繕在即,工部要妥善做好處理。這馳道衙門接下來無論是土地的徵用,民居的拆遷,還是橋樑修繕,道路平整,務必要精打細算,別浪費朝廷的銀子。”

“這方面,地方衙門要做好配合工作,別生出什麼事端來,民間盯着這條馳道的人不少,募集了七百多萬兩銀子,佔朝廷一年稅收的一成還多,誰要是敢在這上面下手,讓他自己乞骸骨去吧。”

聽着張好古的話,張瑞圖、盧象升、徐光啓、喬允升、劉鴻訓紛紛點頭,他們不傻,自然明白這條馳道的重要性。

張好古的意思很明確:眼下誰來找他們說話託人情想摻和進這條馳道都不行!

天津,這可是個好地方。

不僅靠近直隸,更是沿海隘口,漕運樞紐之地,十分發達。

因此天津看起來不大,但涉及海運、漕運、糧食、鹽務等等,繼而誕生了八大家族,俗稱津門八大家。

這八大家生意做起來後,陸續買下了天津不少的糧田,一個個不僅僅家財萬貫,更是坐擁良田千頃,那是真正的有錢有地,實實在在的大地主。

然而隨着朝廷新政推行,八大家族即使再怎麼是天津的土皇帝,面對朝廷依舊是弱小無比,因此各家的良田都被朝廷買了回去,這下八大家族除了部分田地外,真就是純粹的商人了。

朝廷的政策擺在這裡,你經商可以,但不能當地主,不管你多大的家族,都不允許當地主!

原本不是沒有家族想試試朝廷的斤兩,但隨着張相爺幾次動刀兵,加上當今聖上龍威愈重,這些家族也都偃旗息鼓選擇息事寧人了。

畢竟人沒了地還是能活,真要是選擇和朝廷對着來,那到時候可就不是天津衙門的人來,而是朝廷的新軍來了。

事到如今,隨着大明朝新政推行半壁江山,朝廷坐擁金山銀海,新軍戰力越來越強,打遼東,平草原,徵安南,天津八大家也是徹底打算當良民了。

當今這位天子威服四海,宰輔又是張好古這麼個殺人不眨眼的主,你拿什麼對抗?

本以爲日子就要這麼過下去了,可是一則好消息突然就這麼降臨在天津八大家腦袋上:陛下還是念着天津的,天津八大家識時務主動上交田產,還是得到了陛下的認可的。

沒看見陛下專門批了條京津馳道嗎?!

這京津馳道賺不賺錢從股票就看出來了,短短几天股票就賣了七百多萬兩銀子,看的天津八大家是目瞪口呆。

他們一開始是搶了一些股票,但不多,本來就是觀望觀望,可後面股票越來越貴,他們想搶就搶不到了!

這些買得到股票的哪個沒點身份地位?

雖然沒買到更多的股票讓天津八大家很失望,但很快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這京津馳道要經過他們的地!

是的,雖然失去了很多糧田,但天津八大家的地可不僅僅限於糧田,還有荒地、林地,以及城外的莊子等等。

這京津馳道在規劃時,就有一段要經過這天津八大家當中高家、石家、楊家三家的地,這可讓周圍五家羨慕的很,這馳道經過三家的地盤,這三家的地朝廷必然是要花錢買的,這又是一大筆錢啊。

當今朝廷講規矩,除了糧田均分以外,不會強徵強買你家的其他地和房子,而且糧田均分朝廷也是花錢買的,不會說白讓你出地。

如今這京津馳道規劃到了三家的地上,馳道衙門自然是聯繫上了天津府衙,要上三家談一談這土地的價錢。

而高家、石家和楊家的幾個主事的也是湊到一起商議着這件事。

雖然如今朝廷打擊花柳勾欄,但青樓畫舫畢竟還沒取締,這三家身爲天津的大家族,當然也不可能去這些地方,而是在天津一處園子裡,一邊聽戲一邊聊起了這件事。

看着臺子上的戲子,高家的二爺抿了口茶,又摸了一個蜜餞塞入嘴裡:“朝廷把馳道規劃到咱們的地上,這是咱們一個機會。”

石家的大爺好奇的看着高二爺:“二爺,您是什麼意思?”

高二爺說道:“我打算,不要朝廷一分錢,把地送給朝廷!”

這話一出,石家大爺和楊家二爺懵了。

楊二爺更是毫不客氣的問道:“高二爺,你沒瘋吧?”

“這朝廷的馳道經過咱們三家的地,那是多少畝?荒地一畝就是上百兩銀子,算上林地,其他地,那是多少銀子?而且這還是起收價,咱們還可以加價。”

“若是咱三家連起來,這朝廷起碼要給十幾萬乃至幾十萬兩銀子啊。”

石家大爺問道:“楊二爺,你怎麼敢確定朝廷會出這麼多銀子?”

楊二爺不屑的笑道:“哼,朝廷這京津馳道的股票賣了七八百萬兩銀子,七八百萬兩啊!”

“這一條馳道,用得了這麼多?”

“那麼多銀子,我們不賺其他人也會賺!”

高二爺嘆了口氣:“楊二爺,你是一門心思撲在銀子上,把地給朝廷,換取家裡一個機會不好麼?”

楊二爺則是反問道:“如今朝廷允許我等商人家族的子弟爲官,這還需要什麼機會?而且你真以爲把地捐給了朝廷,那位就瞧得上你高家?”

“依我看,還不如多換一些銀子,來保住家裡富貴。”

高二爺明白了:“楊二爺你還記恨着呢。”

楊二爺冷哼一聲:“我楊家也是世代富貴,那地都是我們辛辛苦苦自己賺來的,他一句話,就以平價收走了我們那麼多地,我楊家那麼多口子吃什麼?!”

“留下這些荒地林地,倒是顯得他多麼仁善一樣,我可不會讓他這麼輕易拿了地去。”

石家大爺明白楊二爺的意思了。

不過這天津八大家也是分好幾股,石家和高家之所以與楊家走得近,還不是因爲三家互相嫁娶,都是親戚嗎?

因此石家大爺還想勸一勸:“楊二爺,這和朝廷對着來,不好辦啊。”

楊二爺則是說道:“這件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主意,大房、三房、四房、五房都是這個意思,老太太也是這個意思,朝廷要麼出高價,要麼還給我們地,沒別的選擇!”

“朝廷裡我楊家又不是沒有人,馳道衙門敢對我們動手嗎?”

石家大爺見狀也不再勸說了。

等楊二爺走後,高二爺問道:“石家大爺,您作何打算啊?”

石家大爺嘆了口氣:“回去再商議一下吧,這件事,本來那五家就眼紅咱們,咱們三家拿出一個態度纔好。”

高二爺沒再說話。

回了那氣派非凡的高府,大房、三房、四房都跑來詢問情況,高二爺說道:“楊家想硬氣一回。”

高家大爺聽了忍不住皺眉:“這是楊二的意思,還是楊家老太太的意思?”

高二爺說道:“聽他的話,是他們楊家整體的意思。畢竟就屬他們楊家被朝廷拿走的地多,這些年也眼看着越來越不如當初的輝煌,如今雖然支撐着架子,但裡面已經不行了。這是想搏一搏,從朝廷手裡拿到一個翻身的機會。”

高家大爺說道:“這不才說楊家糊塗!有什麼翻身的機會能比被那位記住還好?把這些荒地捐出去,損失不了幾個錢,相反能給家裡博一個富貴,他們不想着這些,想着依附朝廷,還打算跟那位作對不成?”

高家老三笑道:“誰讓人家楊家有龍子呢。”

高家大爺眉頭一皺瞪了眼老三:“話別亂說!”

高家老三不屑的笑道:“這話還用得着我亂說?他們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們楊家不一般!”

“什麼蓬萊紫氣入夢中,什麼口銜神玉誕麒麟,那楊家老太太恨不得把那楊老二的孩子當寶貝一樣含在嘴裡,不然他能讓二房主持楊家事物?”

“這些年來楊家生意本來就不如之前,還丟了那麼多土地,可她呢,爲了她那個寶貝孫兒,那個所謂的麒麟龍子,花了多少錢,要啥給啥,想怎麼來怎麼來.楊家本來就大不如前,如今還要招惹朝廷,真是.”

高家老三這話說出來,高家大爺忍不住嘆了口氣,楊家這個情況,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自從楊家老二的媳婦做了夢,夢到什麼紫氣入腹,隨後生出一個口含不知道是玉石還是什麼出生的男娃後,楊家老太太就一直堅信楊家的未來,榮華富貴都系在這個孫子身上,不僅讓楊家二房主持楊家的事務,還事事寵着,順着這個小孫子,真的是讓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了。

而這個楊家二房的孫子也是真聰明伶俐,從小就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聰慧,五歲識千字,八歲讀唐詩,十歲便熟讀四書五經,在整個天津都是赫赫有名的神童。

這楊家老太太自然更寵愛這個孫子,據說楊家不少事務都是按照這位小爺的意思在辦。

但,這是好事嗎?

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233章 罰沒,抄家,分田,朝堂炸鍋!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679章 禍事了!皇上和元輔不見了 !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6章 天子之怒!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251章 科舉舞弊,東窗事發!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569章 哭宮門?又要殺人誅心!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869章 魏公公招了,張好古科舉舞弊!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
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233章 罰沒,抄家,分田,朝堂炸鍋!第121章 顫抖吧!黃老爺們!青天來了!第13章 魏公公震驚了第820章 顛倒黑白:蜀王不是死在野狗嘴裡的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194章 打破千百年來的規矩,解放婦女!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864章 大明暴亂,揭竿而起!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870章 逼反張好古?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69章 賑濟災民!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860章 反了反了,出山海關找張相爺去了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679章 禍事了!皇上和元輔不見了 !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2章 向東林黨宣戰!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342章 血流成河,慘劇!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109章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之境界!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730章 京津馳道,成!! 天下轟動!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93章 大同書院的見聞,寒門讀書人的震撼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6章 天子之怒!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291章 不給宗室輸血了,宗室還得上供朝廷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395章 合圍皇太極,大破建奴!第302章 要致富先修路的真理,朱由校的震撼第251章 科舉舞弊,東窗事發!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116章 狗官,該殺!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583章 瀋陽對,臥龍鳳雛治後金,大汗該稱第311章 入關,一戰滅明?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462章 吏筆如刀,直斥孔府,六十四代家奴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367章 新增二百六十四萬頃土地,朱由校的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569章 哭宮門?又要殺人誅心!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869章 魏公公招了,張好古科舉舞弊!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386章 父辭子笑,炮轟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