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賑濟災民!

第69章 賑濟災民!

斯文掃地

這就是崔呈秀的感覺。

自己之前好歹也是堂堂御史,怎麼就淪落到今天這個地位了?

又看了看錦衣衛的手段。

崔呈秀想要哭。

自由的大門敞開着,可是,崔呈秀卻是沒有膽子走出去。

五百多人都是登記在冊。

走出去,錦衣衛,東廠番子什麼都不幹,就盯着你搞。

跑,你能跑到什麼地方去?

在另外的一個小土坡上面。

張好古和朱由校也是站在一起。

朱由校皺起了眉頭,忍不住開口道:“他們能幹好麼?”

“最開始肯定是要出亂子的!”

張好古微笑道:“所以說,這必要的威懾手段還是要的,皇上也不要着急,幾萬人呢,總是需要一些時間來慢慢調整,當務之急,還是要趕緊搭建房屋,來安頓這些流民,冬天已經來了,如果沒有一個取暖的地方,他們會被凍死的!!”

朱由校點點頭。

他已經拿出了三十萬兩白銀來安頓這些流民。

主要是用來收購木頭,糧食,還有就是一些生產需要的工具,耕牛,鍋碗瓢盆,開墾需要的農具等等。

至於三大殿朱由校暫時沒有了這個心思,當務之急還是讓這些災民能安穩的度過這個冬天。

冬天結束之後,馬上就要開墾荒田。

朱由校最開始想要修建漂亮的房子,這個想法被張好古給直接摁死了。

現在,當務之急是修建能住人的倉庫,宿舍,能容納的人越多越好,漂亮的房子這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能住人。

除此之外,暫時,男女還是需要分開居住的。

青壯和老年人也是需要區分開來。

年齡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單獨區分開來,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活計,負責分發食物,而青壯則是負責修建倉庫。

除此之外,張好古也是單獨挑選一批出來擔任永定縣衛兵。

這些人主要負責的內容就是維持秩序,負責抓捕小偷。

分別交給了盧象升和孫傳庭來處理。

這倉庫日後是可以用來堆積貨物的,現在則是先讓這些人全都住進來再說。

倉庫的四周都是用獸皮包裹起來。

擋住了烈烈的寒風。

而對於朱由校來說,救濟災民也只是剛剛開始。

“目前來說,災民的人數一共是四萬兩千多人,年齡在三十歲以下者三萬六千人,年齡在二十歲以下者兩萬三千二百七十四人,十五歲以下者一千六千人!”

老人不多在逃荒的過程當中,基本上已經被淘汰掉了,幼童也不多。

天災人禍,適者生存。

張好古一邊看着手中的資料,一邊看着朱由校道:“縣長,你看如何?”

朱由校大致的看了幾眼,這資料十分的詳細,乃是張好古設計了一個表格,人數,男女全都標記好了。

除此之外,需要花多少錢,糜耗多少錢財,大致的開銷,還有就是這個永定縣的進賬,張好古也基本上是算好了的。

一目瞭然。

朱由校辦事兒多少有點三分鐘熱血。

現在,張好古需要做的就是維持住朱由校的這三分鐘熱血,儘可能的簡化朱由校的難度。

不能讓他上來就自暴自棄。

如此一來,張好古的工作量直接爆炸。

以便需要操心永定縣的諸多事宜,同時,還要操心戶部的事情。

如今,他在永定縣,自然這戶部上下大大小小政務也要送到永定縣讓張好古來處理。

戶部整個領導班子都被張好古給挪到了永定縣,基本上不在京城辦公,京師的戶部儼然就是一個空架子。

有些時候,張好古不得不兩頭跑。

一邊處理永定縣,一邊還要去京師跟內閣這邊扯淡。

而另一頭,朱由校的工作量也很大。

朱由校白天也是給工廠進行選址,這紡織機和織布機最好還是放在河流的附近,不過,現在河流基本上是被凍結,就算是真的把工廠搞出來,也是最好安置在室內。

而且,按照現在這個情況,開荒是不可能開荒的。

哪兒還有荒地給你開?

暫時只能搞搞工業化,還不能大規模,只能是小規模。

想要把土地搞來,就得靠新政了!

機器的生產這又是一筆預算。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一批批貨物的進購,一批批貨物的出貨。

偶爾,還得回到京師上個朝。

兩個人可謂是忙碌的不可開交。

就目前來說,整個永定縣還是處在一個吞金狀態當中,唯一能帶來利潤的是三足金蟾的銷售。

如今這個三足金蟾的價格已經落了下來。

但是,即便是如此,一個三足金蟾的價格也是賣出了一千兩的高價。

自然,現在的三足金蟾也已經不是朱由校親自操刀了,而是專門的培養了一批匠人,有人負責雕刻,有人負責生產零件,還有人負責銷售渠道。

最初,這個錢是進了內帑的,朱由校也是由此大賺一筆。

而現在這個三足金蟾的利潤則是被張好古強制要求留在了永定縣,除此之外,商戶賺到的錢還要給自己的戶部交稅。

“三足金蟾的銷量小了許多!”朱由校看了看張好古遞交給自己的表格,忍不住開口道:“薄利多銷,師傅,這個三足金蟾的價格還是可以再往下壓一壓的!”

“皇上,你也不看看,買這個蟾蜍的都是些什麼人?”

張好古笑了笑道:“現在能捨得一口氣拿出一千兩銀子的商戶畢竟還是一個小數目,如果這個價格降低到了一百兩呢?他們反倒是覺得賤了,而且,現在我們主要的銷售地點是在京城,如果是其他城市呢?南方打通了渠道,想必有錢人還是有不少的!”

朱由校來了興致,當下點點頭:“還是師傅想法多!”

而後,朱由校又忍不住皺眉道:“只是,這些候補官員,一個個都在消極怠工着實可惡,朕看他們是真的一點仁愛之心都沒有,這些候補官員若是真的當了官兒,他們能使好官麼?”

一邊說着,朱由校又是火氣十足的開口道:“師傅你看,這個陸萬齡,昨日做了陳詞總結,說這些流民天生蠢笨不可教化,還說什麼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是聖人的道理,聖人就是教他們偷奸耍滑的嗎?”

把這羣牛鬼蛇神湊在一起也有十天的時間了。

只是,這十天的時間,朱由校也是十分的失望,這根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他媽的,就感覺整個朝廷好像都是沒有什麼好人一般。

張好古接過文章看了幾眼,則是微笑道:“皇上,這是他們的思想都是根深蒂固了,需要給他們一個正確的引導才行!”

朱由校反倒是愣住了,忍不住開口道:“怎麼引導?”

“指望這羣王八蛋有理想有信念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張好古在心中嘀咕,只是,他的臉上卻是露出了一個笑容,看着朱由校道:“自然是利益,自然是讓他們認爲自己這麼做日後必定是可以飛黃騰達!”

朱由校好奇了:“師傅打算怎麼做?”

張好古微笑道:“皇上,就讓我先來保密,到時候,我再來告訴你!”

朱由校略一沉吟:“那,好吧!”

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352章 這一天,大明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50章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63章 盧象升和孫傳庭!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199章 斬立決,萬人空巷!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13章 傳出去,京津馳道不修了!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62章 權力!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0章 治遼!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34章 神乎其神!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94章 仁君!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第18章 開心的跟孩子一樣的狗皇帝!第266章 抄乾淨了,傾家蕩產葉向高!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738章 紅夷人想拿七成?那我們大明不成了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294章 守株待兔,抓捕晉商!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91章 大手筆,把皇帝的地給分了?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
第756章 顫抖吧!南洋,天朝上國回來了!第352章 這一天,大明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208章 朱由校:艹……怎麼這麼有錢?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50章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387章 親至遼東,大開殺戒!第63章 盧象升和孫傳庭!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199章 斬立決,萬人空巷!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433章 沒錢搞大棚?沒關係,可以貸款嘛!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13章 傳出去,京津馳道不修了!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134章 火上澆油,讓趙南星給葉向高當衆道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62章 權力!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148章 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336章 大震撼,天啓五年的收入——一億五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341章 串聯狀告英國公,日了狗的英國公!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0章 治遼!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34章 神乎其神!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94章 仁君!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606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第18章 開心的跟孩子一樣的狗皇帝!第266章 抄乾淨了,傾家蕩產葉向高!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738章 紅夷人想拿七成?那我們大明不成了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294章 守株待兔,抓捕晉商!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300章 兩百億預算的大基建,咱們大明,不第91章 大手筆,把皇帝的地給分了?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512章 一邊是閻羅王,一邊是財神爺!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835章 皇太極請降:小國蠻王向大明乞降第368章 蒸汽機初步成功,天啓大爆炸!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