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

“草原諸部永遠是元輔您最忠誠的朋友。”

“我們也願意加入大同黨!”

草原各部首領無法拒絕張好古提出來的條件,他們急需要一個可靠地有實力的盟友,而張好古的出現完美滿足了他們的一切需求。

“大同社永遠歡迎各位朋友。”

在察罕浩特,張好古與草原諸部盟達成協議,雙方折箭爲誓隨後,在察罕浩特城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草原各部盟的小夥子們踊躍的表現着自己,賽馬,騎射,摔跤等等,在姑娘們面前展現着自己的勇武。

而孩子們正歡呼着玩耍跑鬧,婦女們也都笑意盈盈的看着這難得的盛會。

這一場盛會對蒙古各部盟來說太重要了,這意味着草原各部盟在未來越來越可怕的白毛風中有了可靠地依託,部族可以延續下去,不會有牛羊凍斃,不會有人凍死餓死。

而老人們更是感慨着,他們經歷了太多朝代,不像年輕人和孩子們那樣對天啓朝的結束沒什麼感覺,他們經歷了戰火和亂戰,經歷了可怕的暴風雪淹沒一切,經歷了人畜都被凍死埋在冰雪之下,經歷了缺少食物老弱婦孺餓死在穹廬裡

他們最知道好日子的珍貴,對張好古的到來也最爲感激。

各部盟的首領,這些老人們,比年輕人更懂得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張好古帶着笑意,欣賞着各部盟那些年輕人充滿青春和力量的比賽,一個部盟首領湊上來,很是認真的說道:“元輔,如果遇到了戰事,請一定通知我們,我們願意爲元輔提供三千個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都是精通騎射的好手,可以爲元輔效死。”

“還有我們,我們部族也能爲元輔提供三千個好手!”

“我們部族能提供五千人,都可以死戰到底!”

“元輔,我們部族也能爲你效死!”

“.”

張好古對着這些首領舉起酒碗:“諸位首領,我向大家保證,如果遇到了戰事,我一定不會忘了諸位。”

在蒙古待了十幾日後,張好古這才離開蒙古返回遼東。

返回遼東後張好古也沒時間休息,各部有諸多的事務等着向他彙報呢。

“各府縣新開闢的農田一定要分配好,老百姓們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和糧食,在這一點上必須要保證田地一定是分配到了老百姓手裡,讓百姓能踏踏實實種地。”

勤政殿內,張好古與農業部總長周進勇聊着關於三省新開闢耕田的問題。

“元輔放心,這一方面我們已經做足準備了,地方上已經有充足準備去應對各種問題。”周進勇說道。

等周進勇離開後,黃宗羲又進來說道:“元輔,崔總長已經到了。”

“哦,快請進來吧。”張好古說着,拿出商務部遞交的摺子開始看了起來。

“元輔,我來了。”崔成秀笑着說道。

“哦,我們崔總長心情很好啊,這是有好事情啊。”張好古也是笑了起來。

崔成秀說道:“這多虧了崇禎幫忙啊,如果不是他又恢復海禁,我們眼下的生意恐怕沒這麼好啊。”

張好古點點頭:“現在不僅僅南邊的商人和我們做生意,還有南洋各國,西洋各國的商人跑來做生意,有了這些商人協助,我們如今的工業建設也更快了。”

“這是個好消息,各部要協商好,妥善對待這些千里迢迢趕來的商人。人家能在這個時間來到我們這裡做生意,就是出於對我們的信任。”

“我們如今是一個大黨,眼下是北方五省和交祉東瀛的執政黨,後續還會是整個大明二十四省的執政黨。”

“所以我們的信譽很重要啊,一定要做到誠信,公平,公正。”

崔成秀笑道:“元輔放心,這方面,我們可比朝廷那邊強多了。”

“朝廷那邊強買強賣,還欺壓海外商人,索要賄賂,剋扣貨物,甚至將商人關進牢裡吞掉他們的財貨,那些貪官污吏,可是把朝廷的信譽給丟乾淨了。”

崇禎朝的官員可不僅僅如此,實際上崔成秀說的都是輕的。

真實情況是那些貪官污吏就沒什麼不敢幹的,敲詐勒索算什麼,索要賄賂算什麼,把商人以莫須有的罪名關起來侵吞財貨商鋪又算什麼,這些都是小打小鬧。

如今這些人是真的無所顧忌了。

朝堂上勳貴和東林黨人官官相護互相隱瞞,而魏忠賢雖然還掌握着東廠,但錦衣衛卻已經被東林黨人和勳貴滲透,不再是天子耳目。

哪怕是東廠,魏忠賢如今爲了討好崇禎,爲了安享晚年,都任由他人去控制,無視自己的權利越來越少。

而失去了東廠和錦衣衛作爲耳目,崇禎對外界的瞭解就只剩下官員的奏摺和朝會了,但奏摺上和朝會上又有什麼實際的東西呢?

如果朝會真的有用,天啓朝就不會廢外朝以內朝決定軍國大事。

如果東林黨人的奏摺可信,也就沒有天下那麼多動盪禍亂了。

從崇禎三年初到崇禎四年年末,這兩年時間裡,崇禎朝的動亂越來越多,各地稅收越來越少,百姓愈發不堪忍受,各地起義動亂頻頻,但這些消息都被壓下來,朱由檢只聽到了一些風聲,卻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亂成了什麼樣子。

而東林黨人和勳貴則藉着這個機會大肆侵佔田畝,在地方圈下一片又一片的良田。

拿如今的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溫體仁來說,作爲掌握科舉的實權閣老,溫體仁的老家湖州府內,溫家已經有良田三十萬畝!

至於錢財鋪面這些都還沒算。

溫家的商隊不僅在整個南方到處做生意,甚至明明有海禁還出海跑到了遼東,跑到了南洋,跑到了東瀛去。

至於其他的,戶部尚書施鳳來,工部尚書楊昌嗣,各家差不多都是這個情況。

內閣閣老們在自己老家大肆圈地,那其他的官員自然有學有樣,一個個侵吞田畝那是肆無忌憚。

原本天啓朝分發給百姓們的田畝,眼下被這些貪官污吏盡數吞佔不算,他們還打起了百姓手裡那僅剩的一點價值。

因爲田畝都被地主士紳和官宦勳貴侵佔,能交稅的田畝越來越少,大批百姓淪爲佃戶,自耕農根本無法負擔愈發沉重的賦稅,偏偏崇禎朝的苛捐雜稅是一日比一日重,而朝廷能收的稅卻越來越少。

朝廷收不上來稅,崇禎皇帝眼看着朝廷稅收越來越少,崇禎元年還有個四千多萬兩,可崇禎二年立馬就不足兩千萬兩,到了崇禎三年只剩下八百萬兩。

這個稅收下降的讓崇禎皇帝都懷疑大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然怎麼前兩年還有那麼高的稅收,如今怎麼就剩下這麼點了?

大明沒錢了嗎?

不,大明有錢,只是大明百姓沒錢。

錢都在大明的官吏,在地主士紳手裡。

這些官宦勳貴們用自家商隊到處做生意,賺的銀子一分也不給朝廷,他們一個個家裡有大批良田,卻依舊不用承擔一分錢的賦稅。

他們富裕了,普通商人和百姓可就慘了,各種五花八門的稅都給冒了出來,駐店吃飯,行商走路,沒有什麼不能收稅的。

可偏偏各種稅收上去,卻壓根到不了朝廷手裡。

這就讓崇禎不得不繼續徵收稅款,不然一年幾百萬兩銀子怎麼養天下的勳貴王公和各地官吏啊,大明朝廷每年運轉都是需要大筆銀子的啊。

各地百姓被苛捐雜稅逼得苦不堪言,衙門收不上來錢就和地痞流氓合作,給這些地痞流氓官身,讓他們去徵稅,反正衙門只要規定的數額,額外的錢地痞流氓們就可以和大人們三七分成了。

這讓地痞流氓們很是激動,白撿一個官身,還能賺錢,這些地痞流氓自然是對着普通百姓肆意勒索,各家店鋪更是要交各種保護費,否則打砸都是輕的,把你店給燒了都沒地說理去。

而這些地痞流氓收上來的稅,自然是衙門拿一半,剩下的才交上去,交上去的那些每層還要抽一些,最後到了崇禎手裡,十兩銀子也就一兩了。

而多徵收的那些錢財,地方衙門還要拿走七成,只給地痞流氓留三成算是辛苦費。

當然,地痞流氓們的風險性也很高,一旦地方百姓無法忍受了,衙門直接將這一批地痞流氓給抓起來關入大牢,然後換一批地痞流氓繼續來。

反正稅總是要收的。

於是自崇禎三年到崇禎四年這兩年時間裡,各地造反的百姓越來越多,山賊強盜也是越來越多。

很多都是走投無路的百姓被逼的造反和當強盜,而那些被貪官污吏和地主士紳給害的家破人亡的,基本都已經當了流寇和山賊。

大明的天下已經混亂不堪,可秦淮河上的畫舫卻越來越多,蘇杭,金陵,各處繁華之地依舊繁華,官宦小姐,勳貴夫人,還有士紳學子依舊遊山玩水,吟詩作賦,賞燈猜謎。

地方越是動亂,苛捐雜稅越是繁重,一些地方和行業就愈發的興盛,不知道多少良家被賣到青樓畫舫,也不知道多少百姓被送入大牢和礦山。

百姓對朝廷的怨氣越來越重,大明朝廷屁股下面的火藥桶也越來越大,如今就等一個火星,就可以將這一切引爆。

這個火星很快就到了。

崇禎五年,公元一六三七年,甘陝大旱,赤地千里。

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百姓流離失所,民怨沸騰,造反者比比皆是。

這次大旱涉及西北三省,無數百姓遭災,崇禎皇帝知道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都懵了:“甘陝大旱,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這次大旱竟然如此嚴重?”

錢謙益說道:“陛下,情況非常嚴重,西北之地數百萬百姓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這麼多百姓要是一直餓着肚子,那朝廷可就危險了。”

朱由檢不是真傻子,他也知道不能真讓百姓一直餓着肚子,可崇禎四年的稅收也不過六百萬兩,拋去各種開支,朝廷還負債兩百多萬兩,朱由檢如今也難啊。

“還請陛下發內帤,救災啊!”錢謙益說道。

朱由檢看着其他內閣大臣,發現衆人都是期盼的看着他,朱由檢知道自己這個時候也不能小氣了,盤算了下自己內帤裡的錢財,朱由檢問道:“朝廷需要多少銀子救災?”

戶部尚書施鳳來說道:“起碼要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朱由檢倒吸一口涼氣,這也太多了!

錢謙益說道:“三百萬兩已經是不能再少的數字了,這筆錢到了災區,對數百萬災民來說,也是遠遠不夠啊。”

溫體仁此時站出來,大義凜然的說道:“陛下,臣身爲內閣學士,願意捐獻出今年的俸祿,支援西北!”

施鳳來跟着說道:“臣也願意捐出今年的俸祿來支援西北!”

錢謙益看着溫體仁和施鳳來,眼中滿是鄙夷,你們一年俸祿才幾兩銀子,你們這些年貪了多少銀子和田畝糧食?

眼下朝廷遇到天災,你們就捐一年的薪俸,你們打發要飯的呢?

偏偏朱由檢很是感動,他高度表揚了溫體仁和施鳳來的政治覺悟和憂國憂民的仁心,並在朝會上對其大加褒賞。

文武百官見狀紛紛捐出自己的薪俸來,表示要爲西北盡一份力。

同時施鳳來還希望朱由檢下旨號召各地士紳捐款捐糧支持西北,朱由檢也同意了。

隨後朝廷下旨,要求各省捐獻指定數額的銀錢和糧食支援西北。

各省督撫看到朝廷攤派的份額,微微一笑加了三成轉交下面的府縣。

各府縣又加了兩成再交給下面的士紳和地痞流氓們,讓他們協助完成朝廷的要求。

於是一個自願捐獻的事,就被內閣變成了指定攤牌,而指定攤牌的數額到了府縣,也已經翻了一倍,而最後這個數額更是大部分都落在了老百姓和普通商人頭上。

可普通商人這幾年能做什麼生意?

各種苛捐雜稅,各種敲詐勒索,一些商人已經一貧如洗,而百姓更是窮的叮噹響,家徒四壁都是好的,起碼家裡還有四面牆和一個茅草頂。

但是地方衙門不管不顧,朝廷要求的攤派,就必須完成!

在民怨沸騰和哀鴻遍野中,各地衙門強行壓榨乾淨了商人和百姓的最後一點骨髓血液,完成了朝廷要求的攤派份額。

這筆錢層層到了朝廷後,施鳳來和溫體仁非常激動的向朱由檢表示:“陛下,大喜啊!”

“各地士紳得知西北大旱,知道陛下苦心之後紛紛踊躍捐獻,各省府共捐獻了五百萬兩銀子和大批糧食。”

“加上朝廷的三百萬兩和京師百官捐獻的十五萬兩,共計八百一十五萬兩銀子,足夠解決西北三省的燃眉之急了!”

朱由檢一聽也是大爲欣慰,各地士紳能捐獻出五百萬兩銀子,這說明大明還是有錢的嘛,藏富於民也是一件美事。

眼下他也不計較爲啥去年稅收才六百萬兩銀子了,他現在就想抓緊解決西北的乾旱。

於是,朱由檢下旨讓內閣火速解決西北大旱的問題。

但是這八百萬兩銀子在內閣裡,卻是停下來了。

“如今西北大災,的確要用銀子,可八百萬兩銀子送到西北實在是太多了,難免地方會貪腐,不如還是送去三百萬,剩下的五百萬放在戶部,也好應對其他事情。”施鳳來如此說道。

對於其他事情,各人心裡也都清楚,無非是各地愈發洶涌的民變和造反,這些自然是需要大軍鎮壓的,而如今想要調動丘八大爺們,沒有真金白銀可不行。

南北直隸那二十萬新軍可是鬧了好多次了,再沒有銀子發下去,估計這些人要武裝討薪了。

劉鴻訓說道:“南北直隸的二十萬新軍,還有招募的那十八萬青壯,可是等着用錢呢。”

溫體仁又說道:“還有朝廷的各項支出,也要銀子。”

大家這麼一算,五百萬兩銀子還要發出去兩百多萬兩,但最後也還能剩下兩百多萬兩,足夠解決很多問題了。

於是內閣衆人達成一致,用三百萬兩銀子購買糧食然後送到西北去救災。

但是內閣這些閣老們顯然高估了西北那些督撫們的覺悟,得知朝廷送了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到來,西北這幾個督撫可是高興壞了。

朝廷糧食一到,就被他們給扣下了。

很快,他們向各地知府傳達了這個好消息,並表示糧食馬上就發下去,要各地一定要妥善處置這些救災糧食。

各地知府也很有覺悟,糧食發到他們手裡,他們立刻高價轉賣給士紳勳貴,然後把銀子截留下兩成,餘下的都送回到各位督撫巡撫手裡。

督撫巡撫們自然是無比滿意,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最後到他們手裡還有兩百多萬兩,這筆銀子夠幹很多事了。

很快這些督撫巡撫把這些銀子一部分送到京師交給各位閣老,餘下的轉運回自己老家去購置更多的田產,至於百姓怎麼辦?

這好辦啊,糧食雖然沒多少了,但還是有麩糠啊。

麩糠可是好東西,比樹皮、觀音土好多了。

督撫巡撫們,知府縣令們,用少量銀子購買了大批麩糠,混雜着樹皮樹葉雜草就當做救災糧給發下去了,當然這些救災糧也是要百姓掏錢的,朝廷可沒有免費的救災糧這一說。

西北百姓們面對地方官府這麼明晃晃的吃人行爲,徹底無法忍受了。

崇禎五年九月,西北起義爆發!

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9章 天啓求教!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535章 滅佛!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1章 爭權!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772章 羣臣轟動,人山人海,生機勃勃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61章 爭權!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16章 坩堝鍊鋼法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564章 區區工匠賤籍也配和我等讀書人同朝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893章 重新啓用孫傳庭!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55章 皇帝要治貪?那就治貪擴大化!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
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2章 新政組合拳,把御史當狗!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9章 天啓求教!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296章 毒殺努爾哈赤?皇太極下獄!第214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504章 張好古一脈,喜好殺人!第535章 滅佛!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1章 爭權!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772章 羣臣轟動,人山人海,生機勃勃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第61章 爭權!第673章 狗皇帝要被打臉了!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163章 錦衣衛——天子親兵(×)人民公僕第380章 殺人誅心,社會性死亡!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270章 不費一兵一卒,炸死努爾哈赤!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249章 喬遷新居,張氏榮耀,風頭無兩!第16章 坩堝鍊鋼法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722章 朱由檢:真是世風日下,大家都這麼有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564章 區區工匠賤籍也配和我等讀書人同朝第615章 1629年的火箭車見過沒?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484章 寧去蠻夷不留大明是吧?好,這就送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658章 三月之內,蕩平安南!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893章 重新啓用孫傳庭!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55章 皇帝要治貪?那就治貪擴大化!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