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廢祖制,建水師,聯西域,狗皇帝的

張好古所提出的計劃,

是很宏大沒錯。

但這不是虛假的,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最終徒勞無功的東西。

這是切實可行的計劃。

不同於東林黨滿口道德仁義之乎者也,張口給你來個什麼什麼計劃,然後你問他該怎麼做,怎麼落實,他卻不說話了。

張好古提出的計劃,是看得見,摸得着,朝廷想要施行起來不會花費多大力氣的。

就拿一個直道拓寬工程來說,將大明各省各府各縣的官道拓寬加固,使其使用時間更久,能容納更多的車輛,這對大明各地的商貿往來也好,對民生髮展和朝廷來說都是有利的,也是眼下就能做的。

而馳道計劃和配套的木牛流馬,眼下也已經看到一些蹤影了,工科院已經成功造出一條真正的蒸汽船,不是原來那條小木船,而是一條真正的,能容納數十人,裝備明輪的中型蒸汽明輪船。

這條船最大的意義在於,蒸汽機作爲動力來推動船隻車輛已經是可以實現的。

朱由校已經下令給工科院多撥錢款,讓工科院研發出來更大更高效率的蒸汽機。

不要以爲這種東西多麼難。

從古看到今,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只要內部穩定,朝廷政令通暢,帝王威望足夠,那麼皇帝想要辦的事情,就沒有辦不到的。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擺在這裡,就連隋煬帝都能讓百萬民夫挖出一條運河來供他下揚州。

隨着科技發展至今,明朝的科技水平並不弱,而且朝廷有錢有人,因此朱由校只要想,工科院就能給他造出來。

高效率高動能的蒸汽機而已,工科院那些學士想弄出來也就是時間的問題。

甚至就算蒸汽機一時半會兒研究不出來,鋪設好馳道後也可以用馬拉車箱嘛。

大明又不是沒有足夠的馱馬,兩三匹馬不夠,八匹馬夠不夠?

在專門鋪設的馳道上,八匹馬拉着七八節,十幾節車廂,照樣能跑。

朱由校同意張好古的計劃後,內閣又是專門進行了一次小會,就計劃施展進行討論。

張瑞圖,盧象升,黃立極,魏廣微,喬允升五人分座兩側,張好古坐在首位上,六人穿着大紅的仙鶴官袍,端着茶,聊着天,氣氛看起來十分融洽。

端着茶,張好古說道:“關於馳道的事,暫且不急,今年剩下的時間,先修葺官道,尤其是京師至江南的官道。”

“除此外,大同通往巴連衲都的道路和京師通往察哈爾的道,也該進行初步修繕了。”

“這兩條道路的標準,需參考內地的直道,需並排可通行四輛馬車,道路夯實,可承受萬斤的力道,這是基礎。”

“這兩條道,關乎着朝廷與草原的聯繫,朝廷想要把草原牢牢掌控在手裡,這兩條道就不能忽視。”

“除此之外,還有對草原的教育問題。”

“這巴連衲都,察哈爾,兩片草場,加起來三千里的草原,上面生活着我大明百萬牧民,三千里草原,各片草場,各旗各牧場,娃娃們上學要跋涉數十里,不容易啊。”

張瑞圖一聽,就聽出了張好古的言下意,張好古嫌草原上的大同書院太少了。

少嗎?

眼下巴連衲都,察哈爾,加起來才五座大同書院,大同書院的生員學子不得不去各旗各農場給牧民上課,這能不少嗎?

擦了擦汗,張瑞圖說道:“陳總督和我說起過此事,禮部也在着手解決。”

張好古點了點頭:“禮部今年事情多,江南的大同書院佈置,交祉的歸化,眼下還有草原,這些事是多了些,張相讓下面人多上上心,這草原打服了,若不能收其心,那就前功盡棄了。”

張瑞圖連忙說道:“請元輔放心,禮部接下來就籌備草原的事,保證讓巴連衲都,察哈爾這十八片草場,都有一座大同書院,就是這.”

張好古笑道:“本閣聽說,南方有不少學子一腔熱血,有拳拳報國之心?”

張瑞圖眼前一亮:“正是如此,想必這些學子是願意去草原教化牧民的。”

張好古又說道:“本閣也出個力,凡事願意去草原教化牧民的,若兩年內教化得當,牧民滿意,回來後不用從農莊,直接從鄉鎮做起,表現好的,直接從縣做起。”

張瑞圖連連點頭:“如此,南方學子必然是樂意去教化牧民的。”

想要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大同書院出來的生員肯定是有個前程,而南方的學子們,眼下想要前程可不容易。

如今給他們開一個口子,他們不會把握不住機會。

張好古又看向盧象升:“盧相,戶部今年開支不小吧?”

盧象升苦笑一聲:“元輔啊,甘陝的史總督,修建水庫,開鑿溝渠不算,沿河兩岸又恢復植被,多造樹林,將沿河兩岸禁止放牧耕種,這爲了遷移百姓,花費又漲了。”

張好古安慰道:“甘陝那裡植被缺乏太多,水土流失嚴重,甘陝要是不能保證水土,河南直隸後面還要遭殃,眼下多花錢就多花錢吧,眼下多花點,後面就少花點。”

盧象升說道:“甘陝花費還是小數字,河南今年修建水庫,加固河堤,拓寬河道,本來已經有成效了,這洪災一過,又要重建了。”

這話出來,內閣衆人是一片嘆息。

誰說不是呢?

河南這用了幾年時間,興修水庫,加固河堤,還有開鑿溝渠,修繕官道,好不容易把各地建設的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一場洪災下來,河南又得重建了。

這相當於前幾年朝廷連續不斷的投入,大半打了水漂,四府二十七縣啊,全是沿河府縣,這些地方的基建全部都要推到重來。

一想想花銷,盧象升就感覺心疼。

“天災如此,人能奈何?河南重建一事,錢款不能短缺,河南的貸款,讓銀行緩一緩,然後給河南特批一筆款子,先讓河南恢復過來。”張好古沉吟着說道。

盧象升問道:“元輔,這款子.”

張好古說道:“去年朝廷不是還留着好幾筆應急的款子?”

“除了西南戰事的錢款以外,朝廷手裡應該還有兩筆應急款子,撥一筆給河南。”

“今年稅收不是已經有眉目了?”

盧象升點了點頭:“今年稅務衙門在各省的統計出來了,預計稅收能有五千八百億,原本應當是六千億以上,但云南和河南一個糟了兵災一個糟了洪水,這稅收就降下來了。”

張瑞圖說道:“不管怎麼說,朝廷的稅收還是在上漲的,眼下湖北和江南推行新政,這兩個糧賦重地來年應當少不了稅收。”

張好古點了點頭:“朝廷不是在湖北抄了一次家麼,那些金銀珠寶都收入國庫統計一下,這樣戶部的應急錢款就補平了。”

盧象升又說道:“元輔,今年草原上,土豆收成可不錯,這些土豆”

“收,有多少收多少,讓商人們放心收,朝廷全要了。”張好古說道。

魏廣微好心提醒道:“元輔啊,這些土豆數目可不小。”

張好古說道:“正因爲如此,朝廷更要全部吃下。”

“草原新附,朝廷得讓牧民們看到態度,如此牧民們才能踏踏實實去種植土豆,放牧牛羊。”

“讓牧民們去種土豆,放牧,總比讓他們騎上馬,拿着彎刀給我們搗亂要強。”

喬允升說道:“可是如今哪裡需要這麼多土豆啊?”

張好古說道:“讓商人們賣給遼東。”

“遼東眼下全面種植棉花大豆,他們吃什麼?”

“把土豆賣給他們,讓遼東的滿人和那些讀書人安安心心去種棉花和大豆。”

“還是那句話,他們有多少棉花和大豆,我們收多少,他們想要糧食,咱們就低價賣給他們。”

“什麼時候把遼東養廢了,朝廷什麼時候就能平穩的接手遼東了。”

見衆人沒有反對,張好古說道:“這些事,就這麼定下了。”

“接下來說說朝廷的商貿計劃。”

“諸位也清楚,如今朝廷不僅要開海禁,各省之間的通商也愈發的普遍,眼下這各省府之間的官道,很多地方已經破損不堪,不僅影響商人貿易,甚至影響朝廷通訊,軍隊通行,這些道路都要修繕!”

“本閣的意思,內閣下政令給各行省,命各行省統計其省內損壞官道數量,長度,然後計算出要多少款子,朝廷給各省撥款時會多發一筆款子,供各省修繕道路。”

“這官道修繕,不需要按照直道標準,舊制即可。”

直道標準,那就是朝廷眼下在直隸,在河南和山東修繕的最新官道,全面鋪設水泥,寬闊結實,可容納四輛馬車並駕齊驅。

這水泥用上去,花銷就海了去了。

眼下朝廷可沒這麼多水泥供各省消耗,通往草原的直道還沒修呢,那扼控草原的直道可比內地的官道要緊的多。

對此,內閣諸人也沒有意見,朝廷有多少錢辦多大事,眼下朝廷水泥不夠,資金也要用在更要緊的地方,這官道先修繕着用,直道後面再修。

黃立極說道:“我沒意見。”

魏廣微和喬允升也是點頭:“可以。”

見衆人通過,張好古說道:“那麼,咱們再說說甘陝的植樹造林計劃,這是甘陝總督史可法遞交的摺子,大家看一看。”

黃立極一看,眉頭就皺起來了:“一年四次摺子,次次要錢款,要甘陝退耕還林,這甘陝退耕還林說的容易,甘陝百姓多以放牧耕種爲生,退耕還林了百姓吃什麼?”

張瑞圖笑道:“黃相,甘陝百姓是多,但沿河百姓並不多,這沿河兩岸退耕還林,鞏固河道,是利國利民的千秋大計,而且人家不也給出來妥善安置的方案了麼。”

黃立極嘆了口氣:“張相,百姓生活在沿河兩岸多少年了,說讓人家搬就讓人家搬,這不是強人所難麼。”

張瑞圖則是說道:“朝廷專門撥款,給沿河百姓發放安置錢款,同時給百姓在別處新建莊子,百姓怎麼能不樂意?”

魏廣微也是說道:“如果執行過程中,甘陝官吏強行遷移百姓,鬧出事來怎麼辦?”

張好古點了點頭:“這件事,本閣也考慮到了,不妨以內閣的名義,先派人同水利衙門的官吏一道去甘陝走訪查看一下,確認下情況。”

黃立極點了點頭:“本閣同意。”

張瑞圖也說道:“如此也好。”

揉了揉眉心,張好古心裡輕嘆了口氣,退耕還林,鞏固河牀,植樹造林,的確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對當下,尤其是生活在甘陝的百姓來說,卻是影響到自身生計的大事。

光提利在千秋不行,還要着眼當代。

甘陝百姓的生計需要重視,這也是張好古沒有貿然同意史可法摺子的原因,這甘陝可不能在出亂子了。

議完這些,張好古又慢吞吞拿出個摺子:“這是皇上的意思,本閣拿來給諸位看看。”

黃立極,魏廣微等人一一看過後,內閣陷入沉默。

張好古抿了口茶:“各位有什麼意見,說說吧。”

“修路聯通草原,加大和韃靼部的貿易,這件事不再多說,但是修路去西北,這件事皇上是不是太心急了?”魏廣微問道。

這份摺子上,赫然寫着關於大明修建直道連同亦力把裡和烏斯藏都司的計劃,雖說只寫着修建道路與西北通商,但背後的意思誰看不出來?

皇帝是不甘心於大明只有當前的實際版圖,想把一直遊離在朝廷之外的西北徹底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了。

魏廣微甚至不用想都知道,今天耗費人力物力修建直道,明日朝廷的鐵騎就沿着直道西進了!

朱由校絕對幹得出這種事。

這位南征北戰,開疆拓土,一手建立天啓盛世的皇帝,野心大着呢!

那是比成祖還要龐大的野心。

看看朝廷這一系列計劃,修建遍及各省各府的馳道,建設直道連同各地,同時訓練新軍,發展科技,推動工商業發展,鼓勵民間多多生子,大力發展民生

這一樣樣都代表着朱由校有着龐大的野心,他需要一個強盛的帝國,一個有着充足人口,無數資源,強大武力的帝國,好去實現他的野心。

如今韃靼部被他吞了,漠南三千里草原成爲大明的草場。

安南被他滅了,西南千里河山成爲了大明的糧田。

現在,他又盯上了西北,那是強漢的西域都護府,是盛唐的安西都護府,那裡有黃沙漫天,有千里戈壁,也有綠洲城鎮,有無數古國消亡,那裡是絲綢之路的所在。

如今朱由校已經把目光放在了這裡,顯然是要吞下這塊地方了。

魏廣微看向張好古,張好古神情淡然,一臉的雲淡風輕。

魏廣微很不理解,爲什麼張好古這儀表堂堂,言行舉止都稱得上彬彬才子的年輕人,怎麼有這麼大的野心?

皇帝爲什麼看上西北,還不是張好古攛掇的?

大家好好做官不好嗎?

幹嘛要考慮那多麼東西?

這大明又不是你張家的江山,至於這麼鞠躬盡瘁,給朱家效死麼?

黃立極開口道:“元輔,這份摺子,要不拿到朝會上議一議?”

張好古笑道:“不急,本閣這還有份摺子,大家再看一看。”

這份摺子,是關於開海禁的摺子,上面不僅要開放海禁,在江南,山東開設一系列海港與外國通商,還要興辦水師用以海防。

這份摺子雖然也很過分,但是相比上一道摺子,黃立極和魏廣微明顯更能接受一點。

“這兩份摺子,明日朝堂上都議一議吧。”

翌日清早,大明京師的文武百官上朝,衆臣來到午門前赫然發現,張好古等內閣閣老早就在這了。

這可是新奇事,外朝和內朝可不一樣,這些內閣宰輔都不是自己開內朝會議麼,怎麼今日上外朝了?

雖然滿腹狐疑,但文武百官,勳貴外戚們還是紛紛上前:“黃相近來可好啊。”

“魏相您也來了。”

“喬相,下朝後去我那坐坐?”

而新黨的官員則是站在那裡沒有任何亂動,哪怕新黨的核心,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就在那裡,大家還是本本分分,毫無輕舉妄動,和新黨一比,東林黨人和勳貴這裡如同菜市場一樣熱鬧。

隨着上朝時間到,衆臣排好隊列陸續上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

朱由校身穿明黃的五爪團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雙眼神采奕奕:“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朕是要宣佈一些朝廷的計劃。”

“王體幹,把朕的計劃給諸位愛卿說一說。”

王體幹躬身行禮,隨後直起身子掏出聖旨,抑揚頓挫的唸了起來,這份聖旨明顯是張瑞圖起草的,內容四駢六驪,文采飛揚。

文武大臣們聽着聖旨,漸漸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狗皇帝要廢祖制開海禁,不僅要開海禁設海港與外國通商,還要重新建設一支堪比永樂時期的龐大水師下西洋,甚至還要重修絲綢之路,連接大明和西域

聽完朱由校的計劃,文武百官一臉茫然:

狗皇帝這是要上天啊?!

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115章 張相爺!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415章 扶持後金的買辦集團,張相回京!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776章 漕運已經爛了兩百年了,該徹底清理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717章 換內閣!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717章 換內閣!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39章 吐了黃素尊一臉痰!你們東林黨想跟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9章 賑濟災民!第280章 削藩王!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182章 你自裁吧!朕給你體面,你不想體面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39章 我們,好像,是被欺騙了!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
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542章 大震撼,天啓封神!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499章 河南百姓,渴求新政!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115章 張相爺!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750章 大明南洋發展公司,堂堂上市!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65章 不廢刀兵,黔國公積極擁護大明新政第407章 政治宣傳起效果,遼東百姓大規模移第46章 廠衛在行動!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415章 扶持後金的買辦集團,張相回京!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3章 不好辦?那我讓魏公公去辦?第776章 漕運已經爛了兩百年了,該徹底清理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855章 百倍加印大明寶鈔,瘋狂通脹!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828章 是時候了,徹底解決遼東軍閥!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717章 換內閣!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717章 換內閣!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第23章 朕看,張好古當爲第一!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239章 吐了黃素尊一臉痰!你們東林黨想跟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865章 關內關外具是一家,四海之內親如兄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9章 賑濟災民!第280章 削藩王!第704章 揪出叛徒,剿滅阿速部!第841章 君臣的再度見面,皇宮內皆爲新黨!第309章 全面提高軍人待遇,《大明軍人地位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182章 你自裁吧!朕給你體面,你不想體面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39章 我們,好像,是被欺騙了!第100章 既然是皇帝錯了,那麼就讓皇帝去改第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第260章 走私番薯的幕後黑手,浮出水面!第495章 朝廷國策暖人心,一個普通寒門學子第838章 爲今之計,必須要換個皇帝了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99章 全面壓制,勝負已定!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903章 功德林內,衆人覆盤,感嘆大明日落第111章 朕要給你升官!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96章 東林書院,狗都不去!第315章 正面敗敵,生擒阿敏!第832章 誅滅多鐸,盡覆遼陽韃虜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