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大明奉行王道,友善和尊重,比刀劍

大明的皇帝打算去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也是最好的朋友家裡去做客,而在距離大明千里之外的南洋,那大明的藩屬之地爪哇島上,馬打藍也在期待着大明商人們的到來。

身爲馬打藍的君主,郎桑從大明得到了一百億寶鈔的援助,根據大明的援助要求,這一百億寶鈔起碼要有三分之一來購買大明的材料用於港口的建設。

而事實上,郎桑在大明購買材料的錢遠超這個數字。

原因也很簡單,在當今這個世上,想要建設一個完善的港口,所需要的材料是南洋所不具有的,他們只能從大明進口,向大明購買。

而郎桑也不僅僅想建設一個馬都拉,他還想建設泅水,建設井裡汶,建設他的王都,巴剎格德。

這些地方的建設不僅需要人力,更需要充足的材料。

而一些特殊材料,只有大明纔有,也只有如今正大步邁向工業化的大明,才能生產那麼多建築材料,有那麼多充足的人才。

郎桑眼下是滿懷期待的,期待着大明來幫他建設好馬打藍,把馬打藍建設成南洋一個富饒的國家,他有了錢財就可以去完成自己的目標,完成自己心裡的那個夢想。

在海上,大明的船隊已經向着馬打藍駛來了。

數十艘商船組成的船隊,正帶着大批材料和學者匠人向着馬打藍駛來,這些商船背後的大商人們非常重視此次對馬打藍的建設行動,這是他們涉足南洋的第一步,必須要打好基礎。

南洋那麼多國家,馬打藍、亞齊、巴鄰旁、萬丹.

大明的商人們瓜分了這些南洋國家的港口建設和生意,所有人都躊躇滿志着,準備在南洋賺一筆大的,畢竟南洋的環境和豐富的資源就在那裡,只需要稍微挖掘一下,就能和尼德蘭人一樣,賺取大量的財富,這是大明商人不可能拒絕的。

當大明的商船出現在馬打藍沿海時,引得馬打藍的人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顯然,雖然大明勢力離開南洋百餘年,但南洋的人們依舊記着東方那個強大富裕,文明友好的王朝,那個夢幻一般,帶來智慧和財富的帝國。

如今,那個王朝再度回來了,這次同樣帶着友誼,帶着財富到來,給予人們希望和未來。

一艘艘龐大的福船搖搖晃晃,宛如一隻只大肚鯨魚一般,在馬打藍人們驚歎聲中,緩緩靠近了馬都拉,這個原始的小港口。

作爲這次建設馬都拉的主要負責人,大明江南紡織集團的股東之一,蘇明禮對這個原始而簡陋的小港口很滿意。

雖然簡陋,雖然原始,但也正因爲如此,纔好按照大明的需求進行建造,這樣的港口比那些建設完善的港口更具有改善的價值,畢竟不需要考慮什麼條條框框。

“這馬都拉是個好地方啊,港口雖然簡陋了一些,但環境和水深都符合要求,這裡建設好了,必定是一個繁榮的港口。”

聽着蘇家老人,老船長蘇安的評價,蘇明禮搖着摺扇:“不錯,這港口,符合我們的利益。”

“安叔,讓船準備停泊,放小船靠岸,先把人放下去,搭建起平臺來,眼下這小港口可容不下這麼多福船進去。”

蘇安點點頭,立刻吩咐手下們開始幹活。

蘇安很清楚,南洋的開拓,可不是老爺們在動手,起碼明面上,都是少爺們在指揮,不僅僅是蘇家,王家,李家,田家,錢家,黃家.

家家都是派出年輕一輩來處理南洋的生意事務,因爲大明在轉型,各家也不得不跟着轉型,讓年輕人適應這個時代,適應當下,如此才能支撐起未來的家族。

他蘇安是蘇家的老人了,按理說是到了退休在蘇家頤養天年的時候了,以他的資歷和功績,蘇家會給他安排一個好宅院,讓他的孩子進入蘇家學堂讀書識字,未來頂替他的位置。

然而眼下大明不一樣了,大同書院覆蓋各地,各大家族的學堂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了。

若是以前,這些士紳豪族的私學還能算是職業學院,但眼下已經連職專都算不上了,因此士紳們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大同書院學習知識結交人脈去了,畢竟大同書院纔是如今大明最好的學校,堪稱大明政法大學,是出人頭地的第一選擇。

如今朝廷普及教育,雖然還沒到南方,但富裕的江南之地已經開始按照朝廷的模式進行試驗,他蘇安的孩子如今在職業學院學習專業技術,而他則是爲了給自己孩子多一個選擇,所以出來陪家裡的少爺再拼一把。

如果說蘇明禮是蘇家在南洋的董事,他就是那個實際操作的總經理。

蘇安指揮着水手和下人們放下小船,先將工人們送上岸,作爲經歷了一個月短期培訓的工人,這些能跟着出海的,自然是各家的熟練工。

這個熟練不僅僅是說技術,最主要的還是忠心以及對武器的掌握,畢竟海外不比大明國內,哪怕馬打藍邊上就是大明在南洋的武裝力量,大明南洋發展公司,但商人們依舊需要自保的力量。

這些工人們上岸之後,下一批上岸的就是匠人,兩批人都上岸後開始對港口的擴建和修葺,來容納更多船隻靠岸停泊。

馬打藍王國在馬都拉的最高長官是當地的長老,對於大明人的到來,這位長老表示了由衷的歡迎,並表示可以提供幫助。

蘇明禮與這位長老交談了一番,雖然這位長老有着南洋獨特的信仰,但顯然也是個博學的人,他精通中原文化,會寫漢字,說漢語,並對大明有着一定的瞭解。

身爲長老,擁有這些智慧很正常,畢竟馬打藍也是正常的封建統治國家,實行南洋最普遍的領住址,王室掌握一些核心封地,並派遣王室人員或者忠誠的臣子去治理,而其他地方則由當地的貴族領主來治理。

作爲馬打藍王國第一個被開放的港口,馬都拉雖然是領主治理,但這位領主確是郎桑的忠實臣子。

這不是什麼壞事,對蘇明禮和大明來說,反而是好事,畢竟投資一塊地方,最主要的就是穩定,一個忠誠於國主的領主,對大明來說很重要,這起碼能保證不會出現什麼幺蛾子。

在這位長老的協助下,蘇明禮他們很快就完成了船隻的停泊,接下來,纔是港口建設的重頭戲。

一隻只大福船將一船船的材料卸下,蘇明禮僱傭馬都拉的居民來搬運這些材料,同時讓蘇家的工人開始建設營地。

馬都拉的居民驚奇的看着大明人所帶來的一切,那些方方正正的鋼鐵怪物,被稱爲機器的奇怪存在,那一袋袋原材料,那些早就預製好的原材料等等,每一樣都讓馬都拉的居民感到驚奇。

最讓馬都拉的居民意外的,是明人的態度。

對待好奇的馬都拉居民,明人表現的非常和善,這些明人並沒有來自所謂文明世界,強大國家的倨傲和高高在上,他們和聲細語的與馬都拉的居民交流,並非常願意教導馬都拉的居民學習漢字漢話。

大明的商人也沒有因爲擁有財富和權勢就耀武揚威,相反,彬彬有禮的蘇明禮用錢財僱傭馬都拉的居民,給與了他們尊重和平等的待遇。

大明人與尼德蘭人完全不一樣。

沒有尼德蘭人的倨傲和對當地居民的不屑,沒有那表面的虛僞和鄙夷,用真誠和友善對待每一個人,明人是真誠的,是友善的,是帶着善意來的,他們明明有着強大的武力,卻不像尼德蘭人一樣用槍炮來脅迫他人。

這並不會引得馬都拉的居民輕視,相反,這讓馬都拉人更敬重大明。

明明有着強大的力量,卻友善平等的對待他人,這樣有禮貌的強國,纔是真正的文明國家,纔是讓人們信服的燈塔。

而大明商人給馬都拉帶來的改變,還有很多。

大明商人不僅僱傭馬都拉的居民工作,給馬都拉的居民帶來財富,大明商人還帶來了幾個教書先生,在馬都拉建立起了一所學校,免費教導馬都拉的居民讀書識字。

主動友好的傳播文明和知識,這讓馬都拉人對大明無比的敬重。

大明並沒有和尼德蘭那樣,鄙夷的把馬都拉人當作土著,只知道用刀劍和槍炮去欺壓脅迫,美其名曰帶來文明的洗禮;相反,大明帶來了友誼,帶來了學校和書本,這纔是真正的文明,真正的智慧。

哪怕是馬都拉的領主都敬佩的看着蘇明禮,感謝着蘇明禮爲馬都拉帶來的一切。

大明人不用槍炮,不用刀劍,不用流血,就得到了曾經尼德蘭人在馬都拉所得到的一切,還得到了馬都拉人的尊敬,這是尼德蘭人和西方殖民主義永遠想不明白,或者說他們壓根不會去想明白的東西。

馬都拉的港口修建的很快,馬都拉人很配合大明的行動,主動搬運貨物提供幫助,而一船船來自大明的原材料和來自大明工人那豐富的經驗指導,讓港口已經初步成型,蘇明禮很滿意港口的建造速度,他可以給家族回信,並加快這裡的進度的。

在大明的京師順天府中,初步得到南洋建設消息的崔成秀將這個好消息報告給張好古:“元輔,馬都拉的建設很順利,港口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初步投入使用了。”

張好古聽到後點了點頭:“好消息啊,這意味着對馬打藍國的經營可以加快了。我記得,負責馬打藍國的是江南那邊吧?”

崔成秀說道:“沒錯,主要負責人是蘇家。”

張好古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蘇家,幹得不錯啊。”

崔成秀笑道:“誰說不是呢,眼下馬都拉對我大明是無比敬重,他們非常配合我們在馬都拉的行動,可是幫了不少忙。”

“那些尼德蘭人這些年都沒壓服馬都拉人,我大明輕輕鬆鬆可就做到讓他們聽話了。”

聽着崔成秀的話,張好古微微一笑:“是啊,尼德蘭人想着的,永遠是他們比馬都拉人要強大,要先進,所以永遠不會平等的去對待馬都拉人,一心只想着掠奪和壓榨。”

“學不會禮貌,不懂得友善,他們又怎麼可能讓馬都拉人聽話?仇恨和血只會帶來短暫的順服,利益和友善比這些更能讓人信服。”

說着,張好古頗爲感慨:“那些尼德蘭人,或者說那些泰西之人,根本不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他們也許能一時佔據優勢,但卻永遠無法把優勢轉化爲勝勢。”

“這馬都拉人也好,其他人也好,在他們看來都是土著,未曾開化,屬於蠻夷甚至不算是人,他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欺壓,去剝削,用槍炮去調教他們,就如同調教動物一樣。但馬都拉人也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文明和智慧,南洋之地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都有着自己傳承的文化。”

“大明不是泰西那些昂撒人,他們選擇用戰船和火炮敲開別人的家園,用彎刀和火藥去掠奪他人的財富,短時間他們也許能獲得大批財富,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沒有人會願意被別人一直壓在頭上,也沒有一個種族會被他族一直壓迫,反抗到來時,他們什麼也不會得到,只有一地狼藉和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泰西之人,用火炮開路,而我大明,要用文明開路。友善和槍炮一樣都能打動人心,大明可以給他們帶去友誼,帶去知識,帶去財富和未來,這比刀劍更能服人。掠奪比不上攜手共進,槍炮之利勝在一時,友善互助可得一世;大家一起獲利共同發展才能帶來和平,迎來長治久安。”

“老子曰,上善若水,又可言,仁者無敵。”

張好古輕輕敘說着,崔成秀默默聽着,這是難得的聽張好古這位大明首輔敘說自己的政治理念及核心思想的機會。

雖然張好古說的可能只是一部分,但光聽這些,對崔成秀來說就受益匪淺。

大同書院一直宣揚的,就是天下大同。

什麼是天下大同?

每個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理解。

如今崔成秀起碼知道了張好古在這個階段所理解的天下大同:各國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實際上如今張好古想的,具體來說應當是大國不以強權欺凌天下,也不以刀劍威逼衆人,戰爭只是手段,不應當是結果;大國對內當施以仁政,對外也應播撒恩德,以文化思想爲紐帶,大家一起謀取利益,才能迎來和平。

毫無疑問,這是最傳統的儒學對“仁”的理解,是張好古所想的天下大同。

等崔成秀離開後,張好古說道:“太沖啊,幫我請周奎來。”

很快,周奎被黃宗羲請來。

這位踏着大明工業發展的春風身價越來越高的信王丈人,眼下那叫一個春風得意。

“元輔,您找我啊?”

張好古見周奎來了,笑着請他坐下,倒上茶水:“嗯,我這呢,有件事還是想與你商議一下。”

周奎非常豪氣的說道:“元輔,您這話說的。我能有今日,那多虧了您吶。您有什麼吩咐,儘管說,我能辦的絕不推辭。”

張好古點了點頭,說道:“你也知道,如今朝廷和民間都在開發南洋,南洋是未來朝廷的重要發展地區。”

周奎一聽來精神了:“元輔,您想讓我也在南洋發展?”

張好古笑道:“是,也不是。”

“我想讓你在巴達維亞開一個鋼鐵廠。”

“在巴達維亞開鋼鐵廠?”周奎懵了,要開鋼鐵廠,也應該開在亞齊、柔佛、三發或者乾脆開在交祉啊,怎麼開在巴達維亞去了?

張好古手指輕敲着桌子:“巴達維亞,是南洋發展公司的駐地,那裡是未來朝廷在南洋的核心,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朝廷可以放棄馬打藍,放棄柔佛,放棄三發,放棄蘇祿,但絕對不會放棄巴達維亞。”

“朝廷在南洋的三鎮將士,用不了多久就會撤回來,大明不可能在南洋布置朝廷經制之師,因此錢督撫需要自己招募人手,組建南洋發展公司自己的隊伍。”

“如此一來,南洋發展公司就需要一家合格的工廠,來打造鎧甲,刀劍,槍炮,乃至維修戰船,火炮。”

“這個工廠,表面上還會承接南洋各國的鋼材需求,滿足南洋各國的建造發展。”

“這會是將來南洋最大的鋼鐵廠,這個鋼鐵廠,我希望你去辦。”

周奎神情變得無比認真:“我明白了,請元輔放心,這鋼鐵廠,肯定在朝廷掌控之中。”

張好古搖了搖頭:“朝廷不會給你一分錢的注資,這鋼鐵廠,就是屬於你們直隸鋼鐵公司的,能不能盈利,能賺多少,全看你們自己。有沒有這個技術和能力滿足南洋發展公司以及南洋的需求,也看你們的本事。”

“如果你們做不到,我也不會怪你。”

周奎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元輔,若是我們直隸鋼鐵公司都辦不到,那其他民營的鋼鐵廠就更沒有這個本事了。鋼鐵廠最需要的還是人才,而我們直隸鋼鐵公司,就是合格的工人多。”

“您放心,這南洋最大的鋼鐵廠,肯定非我們莫屬!”

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6章 東林書院,騎臉輸出,我在山東過的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333章 立皇太子,朱由檢徹底沒希望了!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102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500章 代理官員轉正,你說科舉?朕不是已第244章 大明老農:你狗日的,憑什麼不交稅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32章 大換血!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366章 開國國公,奉天國公,三支斷根兩支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875章 今日之後,曲阜再無孔家第892章 遼東之戰,關門打狗!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282章 廢王爵!
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595章 從良?範大人,你也不想你盜取皇上第308章 孫傳庭殺瘋了,一路凱歌,接連不斷第38章 有錢好辦事兒,東林黨上鉤!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6章 東林書院,騎臉輸出,我在山東過的第58章 迅哥兒誠不欺我也!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333章 立皇太子,朱由檢徹底沒希望了!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603章 重重有賞!三軍盡歡顏!第741章 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293章 軍演大爆炸,倒了血黴的八大晉商!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393章 震撼的戰損比,0:2000第102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289章 潞王反了(破音),潞王倒了(哭腔第445章 別跟張好古比狠,他對自己動刀子比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357章 造反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你老半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702章 什麼叫巔峰大明將士啊!(後仰)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500章 代理官員轉正,你說科舉?朕不是已第244章 大明老農:你狗日的,憑什麼不交稅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629章 草原部落喜迎大明王師!!第334章 孫承宗的大震撼:新政一來,百姓的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856章 崇禎傻眼,大明寶鈔體系崩盤!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59章 好好的新政你們不答應,那就讓祖制來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705章 草原七十二部盟爲大明皇帝陛下上尊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667章 大明的法,斬國外的國王!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216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32章 大換血!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69章 又一個悟道的,鄭弘:“我不准你如第594章 天大的功勞送到跟前了!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183章 清君側,武定侯府反?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180章 武定侯死罪!武定侯一脈廢爵!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366章 開國國公,奉天國公,三支斷根兩支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712章 朝廷要買地?可以,拿出三十萬兩銀第875章 今日之後,曲阜再無孔家第892章 遼東之戰,關門打狗!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282章 廢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