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

幕府需要鎖國。

因爲幕府現在並不是真的沒有敵人了,幕府的威嚴在上漲,幕府的影響力日益劇增,一切都看起來那麼美好,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向着人們招手。

可是,幕府的統治根基真的那麼安穩嗎?

上一任的幕府豐臣家多麼強大?

一統東夷,被後陽成天皇賜近姓豐臣,是名副其實的天下人,其實力控制着整個東瀛,強勢無比。

可結果呢?

一統東夷後驕狂的豐臣秀吉想要征服朝鮮,繼而是大明,印度,繼而在文祿元年發動了對朝鮮國的戰爭,出動了關西諸藩十四萬大軍對朝鮮國開戰。

朝鮮國的確如豐臣秀吉想的那樣羸弱不堪,但是朝鮮有個好爸爸叫大明。

萬曆皇帝派兵支援朝鮮,自萬曆二十年到萬曆二十七年,四萬多明軍與十四萬東瀛兵前前後後打了七年,東瀛損失慘重無比,不得不和談。

這一戰不僅僅讓諸國再次意識到明朝的強悍實力,也讓豐臣秀吉傷筋動骨。

而自那以後,豐臣秀吉的偉業似乎就變成了一場空,到了慶長三年豐臣秀吉死在伏見城後,德川家的運勢也就來了。

隨着豐臣秀吉一死,豐臣幕府的關東關西分裂,德川家在慶長五年的關原合戰中取得大勝奠定了德川家統治東瀛的基礎,那一戰距離現在不過三十三年。

當時距離現在也不過半百不到,德川家完全有可能出現了內部問題啊。

東瀛應該不至於徹底把朝鮮得罪死,困在東瀛的那些人和船還是有希望回來的。

“對,這些稅不合理,我們要見你們的奉行!”

德川家真正坐穩將軍的位置不過十八年,而東瀛這片土地上,不提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個明正女天皇這個傀儡,單單是大小藩主大名就有兩百多,這些藩主裡親藩有多少,近藩有多少,外藩又有多少?

對付李倧容易,但李倧背後可有朱由校呢,對這位大明天啓皇帝,草原諸民的納仁大可汗,李倧可是恭敬的很,每年朱由校壽辰,皇后張嫣壽辰包括太子朱慈燃的生日的時候,李倧安排在大明的常駐使者都會送上李倧的禮物。

而此時的長崎情況卻是完全超乎李倧的預料。

“朝鮮人也統統都趕走,不允許他們再去長崎做生意了。”

有人思維開始發散:“難道有人私下裡給了德川家更好的待遇?”

有人提議道:“尼德蘭人現在實力很虛弱,而且尼德蘭人和我們的關係還不錯,幕府特批尼德蘭人可以繼續在長崎和幕府做生意。畢竟我們也需要獲取外面的消息和技術。”

“不錯。而對尼德蘭人,我們要優待一些。畢竟我們需要尼德蘭人帶來足夠的貨物和技術,我們可以多付出一些錢財來展示幕府的誠意。”

說話那人立刻伏地:“臣昨晚沒有休息好,昏昏沉沉說了胡話,請大王降罪。”

面對大明商人的憤怒,負責稅收的武士一臉無所謂:“之前是之前,現在是現在。幕府有了新的規定,這很正常,你們找奉行也沒用!”

李倧說道:“派人去和東瀛交涉,不做生意可以,但起碼把我們的人和船放回來。”

“我們要下發嚴令,除長崎以外其他地方都不允許外來人靠近,而長崎町也只允許尼德蘭人和明人來做生意,其他人不允許前來。無論是西洋人還是其他,強行靠岸就直接扣押他們的船隻和貨物,收繳船隻和武器,讓他們在長崎自生自滅吧。”

這時又有人說道:“大王,臣倒是得到了一個消息,不僅僅是我們,其他諸國的商船也不允許靠近東瀛了。那些西洋人都被拒絕在外。”

甚至內閣諸位閣老的生日李倧都沒放過,該送上的禮物就沒缺過,雖然不會特別值錢,但都是用心的小禮物,憑藉這份心,大明的最終決策層對李倧感覺都不錯。

而朝鮮本身又是多山少平原的地形與東瀛相符,多山就多礦,例如朝鮮多煤炭,東瀛多銀礦一樣,這些都是可以互相貿易的。

朝鮮的煤礦不僅僅是出口到東瀛,大明也願意幫助這個乖兒子,一項是有多少要多少。

慶長十年,德川家康把將軍的位置傳給自己的三子德川秀忠,爲德川幕府第二任徵夷大將軍,距現在不過二十八年。

因此,如今頭上已經沒有人了的德川家光認爲自己可以執掌這天下的所有權柄,他可以去做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了。

一個大明商人被這個武士的話氣笑了:“呵,幕府敢作出這種規定?這是你們奉行私下制定的吧?他就不怕幕府知道?!你們如今這樣對待我們,日後還想到大明做生意嗎?”

如今朝鮮的國君李倧就有些不解。

這個思路提出來,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諸位,德川家爲什麼拒絕和我們的生意?這不是我們朝鮮和他們互惠互利的生意嗎?”

最爲激進的那人激動的說道:“鎖國吧,弗朗機人與我們的關係並不好,日後不允許弗朗機人再到東瀛來了,長崎也不歡迎他們。”

大明的商人處境稍微好些,但也被限制在長崎固定範圍內活動,允許返航,但不允許到東瀛其他地方去,偏偏如今長崎町實行非常複雜且高額的稅收,讓大明商人們出售了全部貨物之後甚至還要虧錢,這讓大明商人們很是憤怒,他們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

李倧斥責幾句算是把這件事揭過去,話題又回到了東瀛爲什麼要拒絕和朝鮮繼續做生意這件事上。

不僅僅是李倧,朝鮮的君臣也好,西洋的商人也好,哪怕是大明,都沒想到如今的長崎對外來人到底多麼嚴苛。

但如今,李倧已經沒有外患了,強大無比的大明幫助李倧大大緩解了滿清的威脅,如今不是朝鮮擔心滿清入侵,而是滿清皇太極擔心什麼時候大明就和朝鮮同時出兵滅了自己。

又有人問道:“那明人呢?明人該怎麼辦?”

無論是西洋人還是朝鮮人都是如此。

甚至長崎町的足輕會用各種方法找這些外來人的麻煩,逼迫他們掏錢解決麻煩。

這本來是三重喜悅,怎麼現在突然被打斷了呢?

得到東瀛突然拒絕繼續和朝鮮貿易並不允許朝鮮商船靠近東瀛後,李倧叫來了大臣們。

一些朝鮮大臣想着之前萬曆二十年的時候豐臣秀吉入侵朝鮮那一戰,打的豐臣秀吉傷筋動骨不提,後續天下還被德川家給奪了。

武士也笑了:“幕府已經下令鎖國,以後不會有商船出海了,我們根本不需要做生意了。”

種種行徑已經逼得這些外來人身無分文走投無路了。

偏偏長崎町又劃分諸多區域,將這些外來人限制在一小片範圍之內,同時對待這些外來人收取各方面的高額金錢,無論是住宿還是吃飯都是如此。

李倧還抱着希望,畢竟朝鮮也不是小國,如今貿易興起,經濟發展極快,軍隊裝備和人手都有了長足發展,可以說比萬曆二十年時期強多了。

德川家光緩緩說道:“十八年,自大阪冬夏之陣過去,幕府一統天下以來,已經十八年了。”

另一人點頭:“有了這些先進技術和火器,幕府的軍隊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武裝,無論是用來保護幕府,還是鎮壓那些外藩,都可以佔據優勢。”

說起來,現在李倧所面臨的局面可比歷史上好多了。

“至於明人,他們擅自更改了寶鈔的價值,如果按照現有的諸國貨幣價值,我們有多少金判銀判都不夠他們的寶鈔兌換。所以我們必須要對明人苛刻起來,收取足夠高的賦稅,進行嚴苛的審查,保證幕府不會白白嚮明人送錢。”

而被德川家閉關鎖國所影響的第一個國家就是朝鮮,朝鮮做生意,一個是大明,一個是東瀛,至於滿清根本不在朝鮮的考慮範圍之內。

雖說自慶長十年到寬永八年這段時間,德川家或者說東瀛一直維持的是二元政治,這個二元是將軍和上代將軍也就是大御所,而不是將軍和天皇。

有人忍不住驚呼:“難道是上國要獨佔東瀛的市場嗎?”

李倧也是立刻說道:“不錯,若沒有上國,朝鮮是不會有現在的太平,我們也不會有現在的好日子。對外貿易也是上國允許,我們跟在上國後面才做起來的。若是上國想獨佔市場,我們根本不會有機會。無論何時何地,任何人都可以懷疑,但上國不能懷疑,愛卿你失言了。”

按照原有歷史,李倧面臨內憂外患,內有李適之亂,隨後陰謀叛亂不斷,外有滿清崛起,把朝鮮給蹂躪了一遍又一遍。

見德川家光似乎累了,老中們連忙躬身俯首目送德川家光起身離開,隨後這幾人繼續展開討論。

而到了慶長十九年和慶長二十年的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時,德川家纔算是徹底擊敗了豐臣家真正一統東瀛天下,但那個時候距離現在不過才區區十八年。

“就這樣,爲了幕府,爲了德川家,諸位,努力吧。”

如果再繼續放任外面的諸國影響東瀛,德川家光非常懷疑日後的東瀛還是不是德川家的天下。

因此這段時間李倧過的日子很舒服,朱由校和張嫣都賞賜給了他不少財物,他也派遣商隊去大明,去東瀛,甚至去南洋做生意,給王室積攢了不少金銀。

而朝鮮的世家大族跟在大明後面還真賺取了不少金銀,朝鮮內部的矛盾也被緩和下來,加上李倧早就得到了朱由校的承認,如今是大明冊封的正統朝鮮國王。

西洋商人,朝鮮商人,其他諸國商人都被收繳了貨物,商船被扣押,不允許離開長崎,也不允許返航,因爲如今幕府的政令就是不允許出海而外人只允許在長崎活動。

“開什麼玩笑!上國海納百川,包容天下,上國的氣魄會做出這種事嗎?別忘了,我等都是依附上國存活!”一位大臣嚴厲的駁斥着。

很顯然,那些人手和商船,包括錢財貨物,估計都回不來了。

將軍已經作出決定了,老中們也只好討論起來該如何處理了。

外患沒有了,內憂緩解了,甚至王室有了足夠的財富可以訓練軍隊,自己揮霍。

“不錯,最主要的是逼着明人不來幕府做生意。我們無法強硬的阻攔明人到來,將軍更不能作出這樣的表態,但我們可以暗示下去,讓長崎町自行處理。”

但這個思路立刻被人否定了:“開什麼玩笑!我們壟斷着和德川家的貿易,誰還能偷偷越過我們和東瀛做生意?大王,臣懷疑是東瀛內部出了問題,說不定德川家的統治已經不穩固了。”

他們被困在長崎町內,離開長崎根本不可能,他們的船隻被扣押了出不了海,而身上還身無分文,這些曾經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商人如今一個個如同乞丐一般在長崎町劃定的小範圍的勉強苟活着。

“幕府需要穩定,東瀛的百姓需要和平安穩的生活,這些不需要外面的打擾,如果鎖國能把外界的干擾阻攔在東瀛之外,那麼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有利的。這會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處理那些該處理的事情。”

十八年,至今依舊能聽到戰場上的廝殺和迴響。

自此,德川幕府正式開始閉關鎖國,除長崎之外盡數封閉,不許下海亦不許人出入,整個東瀛除長崎外被徹底封閉。

自從朝鮮親爹,朝鮮君臣的新一任親爸爸朱由校將大批火炮送予朝鮮,幫助朝鮮在邊關修建堅固的防禦工事,設置炮臺安置火炮之後,滿清再想去朝鮮打家劫舍就沒那麼容易了。

又有人站出來說道:“大王,臣得到了一些消息,現在和東瀛做生意最方便的,是尼德蘭人。哪怕是上國的商船,想要到東瀛做生意都不方便。”

不僅如此,李倧還把自己的嫡長子,昭顯世子李送到了大明京師讀書學習,明擺着把下任繼承人都選擇好了,哪怕自己被推翻了,大明也絕對會選擇一個熟悉的可控的人當下一任朝鮮國君,那個人必然是在大明順天府讀書學習的昭顯世子。

慶長八年,德川家康被後尾水天皇封爲徵夷大將軍開闢幕府,距離現在不過三十年。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別人的贊同:“不錯,我們需要外界的渠道,明朝是需要警惕的國家,我們和尼德蘭人在這一方面,無疑是可以互相幫助的,尼德蘭人會給我們提供先進的火器和技術,這些都是幕府需要的。”

德川家光沉默片刻,說道:“維持現狀吧。我們不歡迎明人來做生意,但明人要是帶來生絲、綢緞和我們需要的貨物,我們也不拒絕。具體怎麼辦,你們商議吧。”

“這些稅是哪裡來的?之前明明沒有這些稅收,這不合理!”

但朝鮮也不僅僅有煤炭,還有不少東西是東瀛需要的,二者雖然打了不少年,但如今互相貿易也習慣了,如今東瀛突然斷了和朝鮮的貿易,讓朝鮮君臣一下子懵了。

德川家光的意思很明顯,各地藩主並不安穩,尼德蘭人,弗朗機人,甚至明人,朝鮮人等等都在東瀛有固定的顧客,那些藩主從各個渠道獲取外面的技術和裝備,用以對抗幕府。如果斷絕掉外界的影響,那麼這些外藩無疑會不斷削弱下去,幕府的統治會更加穩定。

更何況,在去年,也就是寬永八年,坐在德川家光頭上的大御所,他的老爹德川秀忠死了,德川家的二元政治已經不存在了。

“這些年,百姓們期盼的和平時代已經到來了,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高枕無憂。尼德蘭人,弗朗機人,明人,朝鮮人.那麼多國家的人來東瀛做生意,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文化,對東瀛來說,並不是什麼有益的東西。”

大臣們嘆了口氣,沉默起來。

自公家的權利被武家篡奪至今,天皇更大的意義就是個吉祥物而已,德川家的所作所爲天皇根本無法阻攔。

頓時有人附和道:“就是,你們還想到大明做生意嗎?”

李倧皺起了眉:“現在就算是上國要在東瀛做生意都很困難嗎?那我們還在東瀛的商船和人手呢?”

沒了外患之後,李倧可以更專注的對待內部問題,同時大明開放性的政策也讓李倧看到了緩和矛盾的機會,他開始鼓勵朝鮮的世家大族們出海做生意,讓這些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賺錢身上。

“什麼?!鎖國?!”

商人們被這個消息震驚到了,他們這是第一次從長崎町的人嘴裡得知這個消息,幕府竟然鎖國了?

大明都開放海禁與諸國貿易了,東瀛怎麼鎖國了?

武士看着這些大明商人驚愕的模樣感覺異常舒爽:“現在,諸位趕快交稅吧!從你們踏上長崎土地的那一刻開始,就該需要交稅了,現在不過是補稅而已。”

沈姓商人問道:“我們上岸的時候怎麼不說?如今這麼多稅加起來,我們把貨全賣了都不夠稅錢,我們怎麼交稅?”

武士則是說道:“奉行早早就在岸邊的公示牌上貼上告示了,你們沒看到是你們的事情。至於錢不夠交稅,那也是你們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大明的商人們憤怒了,很想吼一嗓子:“開門,自由貿易!”

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576章 廢賤籍!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338章 一千億大撒錢,朝廷有錢了就是這麼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385章 暴怒的皇太極:努爾哈赤,你狗日的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7章 狀元及第!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9章 朕,要殺人!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282章 廢王爵!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61章 爭權!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76章 廢賤籍!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197章 伯爵之子,我敢殺他!第105章 弒君!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554章 凌遲吧!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190章 再苦一苦功勳,讓他們帶頭交稅!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115章 張相爺!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197章 伯爵之子,我敢殺他!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402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
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886章 不替狗朝廷賣命了,跟着大同社過日第378章 大明老農:皇上對我好,我是發自內第514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第576章 廢賤籍!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40章 魏公公堵門敲詐!第107章 觸目驚心,不殺個血流成河,朕如何第338章 一千億大撒錢,朝廷有錢了就是這麼第517章 河南士紳:周王,我×你!第298章 朱由校的大震撼,一億兩千六百萬兩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49章 徹夜長談,黃宗羲定律!第711章 天津八大家,聯手哄擡地價!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385章 暴怒的皇太極:努爾哈赤,你狗日的第371章 大災大難,跳樑小醜蹦的歡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27章 狀元及第!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49章 朕,要殺人!第475章 內部整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783章 周奎:要不讓信王妃和朱由檢和離算第126章 嚇破膽的狗官們,掛你的竹竿多一根第282章 廢王爵!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5章 賣木雕的皇帝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61章 爭權!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689章 無法無天,你看看張相爺收拾不收拾第507章 利益往來盤根錯節?那就全都清理一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900章 淮北戰事了,活捉洪承疇!第576章 廢賤籍!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197章 伯爵之子,我敢殺他!第105章 弒君!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554章 凌遲吧!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899章 明軍,呵呵,明軍第190章 再苦一苦功勳,讓他們帶頭交稅!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115章 張相爺!第369章 蒼天有眼懲治朱家王朝?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88章 密摺制度,政務員體系!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197章 伯爵之子,我敢殺他!第699章 刺王殺駕!第402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372章 衆志成城,補天裂!第480章 張好古大婚,大明第一人!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241章 御駕親征,一萬新軍,整裝待發!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179章 破防的勳貴集團,失望至極的朱由校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