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

“南洋,真是個好地方啊。”

張好古輕聲感慨着。

當一系列南洋的發展情況回報京師之後,張好古就發出了以上的感慨。

大明富有四海地大物博沒錯,但總有些東西不是特產。

西域之地的丟失,路上絲綢之路隔斷讓大明錯失了許多東西。

這不僅僅是說西域之地的特產乃至中亞中東的特產,更重要的還是大明和西方的聯繫如今只能憑藉水路了。

這無疑是大明的一大損失,畢竟歷來強盛的中原王朝,都可以通過控制西域之地來聯通西方,獲得一條可以與西方,與南亞,與中東諸國聯繫的穩定通道,從而獲得一系列關鍵信息。

如今大明對西域之地並未掌握,路上絲綢之路被斷開,雖然開海了,但海上絲綢之路仍在探索,大明這個巨人相當於一隻腳先天萎縮而另一隻腳則是半殘,無疑是個殘缺的巨人。

沒辦法,誰讓太祖之後,太宗皇帝是奉天靖難登的基本身地位就不穩固,歷經發展才穩定了基本盤。可是屢次西政也耗費了國家精氣,國內必須要休養生息,而仁宗在位時間太短,宣宗皇帝在位也不過十年,然後大明就有了千古第一的叫門天子。

自那以後,大明國運由盛轉衰,西域之地無力打通,禁海也讓大明失去了海上貿易通道,繼而讓大明陷入內耗的頹勢。

大明君臣又不是沒有聰明人,但一些問題也只能視而不見,最簡單的,朝廷沒錢,軍備頹弛,連平內亂都得大喘氣更何況對外呢。

手中拿着南洋的情報,但張好古的思緒已經飄到了西域之地。

西域是必須要拿下來的,大明不能當個半殘的巨人,而西域之地對朝廷的意義也絕不是幾個跳胡旋舞的胡姬或者是什麼葡萄哈密瓜,那是連接西方的黃金通道,是絲綢之路。

不過眼下漠南蒙古已經被打服了,朝廷甚至一路打到了烏拉爾山下,對付葉爾羌倒也不急.

Wωω▪ tt kan▪ ¢Ο 張好古暫時放下了對西域的關注,重新拿起一份南洋的情報來:“甘蔗,丁香,肉蔻,都是好東西啊,南洋適宜種這些就多種,這南洋之地遲早就是朝廷的種植園。”

黃宗羲說道:“如今南洋那些小國都知道朝廷需要橡膠,甘蔗,香料,所以他們自己就開闢了不少種植園,加上我大明商人開闢的,眼下南洋可以說到處都是種植園。”

微微頜首,張好古抖了抖手裡的情報:“南洋發展公司在香料羣島那和土著們談的怎麼樣了?”

黃宗羲說道:“一切順利,目前南洋發展公司已經取代了尼德蘭人的位置,除去原本的種植園,南洋發展公司已經和當地土著合作,開闢更多的香料種植園。”

張好古笑道:“泰西之地,也缺乏香料啊。胡椒,肉蔻,丁香.這些香料泰西之地完全依靠進口,沒了南洋的香料羣島,單靠那些泰西人在美洲的掠奪,滿足得了泰西市場嗎?讓泰西人先餓一餓吧,等朝廷打通了前往泰西的海路,就把南洋的香料賣給他們。”

泰西之地很發達,起碼文明和科技很發達,但同樣的他們缺少的東西也很明顯,沒有豐富的石油,沒有豐富的煤鐵礦,但依靠航海殖民掠奪,他們依舊成爲了強國。

他們走在了大明前面,但走得早不一定就走得快,大明跟上他們的腳步用不了多少時間。

放下手中的情報,張好古沉吟片刻說道:“太沖啊,你記一下,南洋之地是朝廷未來發展的重要之基,南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將決定着南洋歸屬。因此,商旅在南洋一定要維護好朝廷的顏面,讓錢督撫注意一下,一些不方便朝廷出手的事情,還得交給當地人來做。”

張好古很清楚,隨着南洋被朝廷不斷開發,無論是面對那巨大的利益,還是未來的發展可能,南洋之地絕對會升起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朝廷援助南洋發展也絕不僅僅是做慈善,大明可以與南洋諸國共惠共利,幫助南洋諸國富裕起來,但這是要建立在大明主導一切的前提下;大明可以和南洋諸國攜手共進,讓南洋也有不弱的工業水平和國力,但這也是要建立在大明爲主導的前提下。

南洋之地,諸國紛爭,貴族、王室、百姓和商人之間情況本就複雜,大明不會深入參與這些,但也必須時刻掌握着南洋的動向,張好古可不想養出一羣白眼狼來。

見黃宗羲有些神情錯愕,張好古笑了:“太沖啊,看着吧,南洋之地情況複雜着呢,眼下是有朝廷壓着,加上都剛剛開始賺錢,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浮到水面上。”

“當錢越賺越多,而朝廷也不怎麼管之後,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該出現了。這天底下,沒什麼稀罕事情。若是多幾個明事理,識時務的,那朝廷就放心多了,我也就不用這麼盯着南洋。”

南洋之地眼下在大明的援助之下已經開始發展起來,短短時間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港口在快速建設,一個個種植園和礦場已經被確立,南洋諸國肉眼可見的都迎來了一定的繁榮,這是切切實實的利益。

不同於尼德蘭人只顧自身利益,大明這樣有錢大家一起賺,所有人都能富裕發展的思路,無疑讓南洋諸國對大明感恩戴德。

一座種植園,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種植園本身的利益,更代表着一個村鎮的百姓起碼有了穩定的生計。

而一座礦場,養活的更不僅僅是一個村鎮這麼簡單。

沿海之地的漁村可以成爲港口,而內地的百姓想要發展,就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

如今手握大明大筆援助的南洋諸國都在撒錢,大筆大筆的撒錢。

大明朝廷給予的援助,大明商人帶來的財富,讓南洋早早就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而一筆筆寶鈔撒下去,也讓大明寶鈔融入了南洋的方方面面。

沒辦法,你手裡握着的是大明寶鈔,那你想撒錢想交易也只能用大明寶鈔,更何況大明商人也不會用金銀交易,所有的貿易往來全部使用的大明寶鈔,南洋諸國手裡的金銀珠寶在此時只能算是貴重物品,但已經不能算作錢了。

而大明寶鈔在南洋普及開來,對大明來說就是眼下最大的收穫。

就在大明寶鈔逐漸走進南洋家家戶戶,人們習慣於使用寶鈔,而不是使用金銀,同時逐漸放棄以物易物之時,大明在巴達維亞也展開了一系列建設計劃。

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那個鋼鐵廠了。

僅僅還處於初期建設階段,那鋼鐵廠的佔地面積就引得旁人頻頻側目,完全按照大明工業需求建造的鋼鐵廠,將會成爲南洋未來最大的鋼鐵企業,滿足民用軍工諸多需求。

這座鋼鐵廠的出現,不僅讓南洋諸國驚訝大明的工業能力,更讓萬丹,這個就在巴達維亞邊上的小國產生了震動。

萬丹這個小國有過興盛,最強大的時候,萬丹佔據了爪哇島的西部,蘇門答臘島的南部,還有婆羅洲的西部,不僅勢力龐大,而且商貿發達,曾一度成爲南洋的貿易集散中心,與東方,中南半島,印度、波斯等貿易密切。

但那是興盛的時候,如今的萬丹,其國土面積已經僅剩下爪哇島西部的一點領土了。

隨着尼德蘭人入侵,加上萬丹內部爲了爭奪王位爆發的內亂,讓萬丹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危險境地。

可以說如果不是大明到來驅趕走了尼德蘭人幫萬丹掃除了外敵,萬丹僅剩的這些地盤都要四分五裂。

而沒了外敵,萬丹內部的動亂也沒有消失,諸多勢力的參與,讓萬丹內部的動亂頻頻發生。

因爲曾經屬於南洋最大的貿易集散地和其西北地區海港的天然優越性,萬丹從大明獲得了不少援助,一方面用於擴建雅加達,另一方面也是穩定國內,發展軍力,起碼不能一直被馬打藍威脅。

在有着大明援助之下,萬丹那內外交困的局勢總算好轉起來,可萬丹國主在操勞國事,和國內諸多勢力勾心鬥角之下,已經身心俱疲,油盡燈枯了。

萬丹國主很清楚,他一旦死了,萬丹又要陷入內亂,而馬打藍也好,巴鄰旁也好,都會覬覦萬丹的土地,萬丹的財富,萬丹絕對會被這些國家撕裂!

到那個時候不僅基業保不住,萬丹的國民會淪爲他國的奴隸,萬丹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憑什麼!

憑什麼那些貴族一直給自己搗亂不讓萬丹整合到一起?

憑什麼他們可以置身事外,哪怕戰爭到來也能安然無恙的投降保全富貴,可王室和百姓就要迎來傾覆之災?

萬丹國主不能容忍自家基業就這麼灰飛煙滅,他也不允許好不容易纔看到曙光,好不容易纔勉強整合在一起的萬丹國在自己死後就要面臨君弱臣強,四方動盪的局勢。

思來想去,萬丹國主想出了一個釜底抽薪的狠辣計劃。

首先,萬丹國主把自己包裝成了對中原文化和大明王朝無比傾慕的樣子,不僅僅花重金把王宮內的裝飾換成了大明樣式的,還宣稱要把王宮和王城營建成大明的樣子。

不僅如此,萬丹國主又在國內推行中原文化,鼓勵官員百姓都說漢話,行漢禮,他還無比歡迎大明商人的到來,甚至親自在王城內建設了一所學習中原文化的學院,並且給自己的兒子們聘請了大明的老師,全方面學習大明的一切。

這樣的舉動無疑讓萬丹國內的貴族和外面的敵人看的有些眼花繚亂,一時間弄不清楚萬丹國主想要幹什麼。

而在這個時候,萬丹國主做出了最新的操作,他一方面寫信給巴達維亞的錢龍錫,希望能得到錢龍錫的庇護,同時又宣稱他仰慕中原文化,要前往大明過完人生最後的日子等等。

這一系列操作不可謂不狠辣,萬丹國主相當於拋棄一切選擇相信大明朝廷,希望大明朝廷抱住他的基業了。

但凡大明朝廷要出手,那以萬丹眼下的情況,大明動動嘴這片土地就得改姓。

在巴達維亞努力經營的錢龍錫收到萬丹國主的信後,思索一番明白了萬丹國主的想法:“他這是要全面投靠朝廷了啊,這是好事啊。對眼下的南洋來說,這相當於一聲驚雷啊。”

“既然他有這個想法,那本督就幫他一手。”

“派人,將萬丹國主要入朝覲見的消息送回國內,看看朝廷意思。然後準備一隊人手,本督要去萬丹見一見這位萬丹國主。”

雖然大明在南洋的三鎮兵馬已經撤回大半,但巴達維亞依舊有一鎮兵馬留守,等待錢龍錫招募到足夠人手後纔會撤離,免得朝廷需要之時在南洋沒有合適的人手。

這一鎮兵馬眼下還屬於南洋發展公司的序列。

很快,一校兵馬集結,護送着錢龍錫浩浩蕩蕩前往萬丹。

而大明南洋發展公司的動作也無疑是在警告那些有心人,別想着對萬丹王室下手,大明可看着呢。

當錢龍錫抵達萬丹王城時,萬丹國主帶着他的孩子們與官員親自出城迎接,而錢龍錫也發現了這位萬丹國主的實際情況,看着面色不錯,但實際上已經燈枯油盡了,明明才三十多歲年富力強的年紀,眼下卻還不如自己這個知天命之年的老人精氣神足,這病入膏肓的模樣,還能支撐多久?

要是沒了萬丹國主,那萬丹會是什麼樣子?

錢龍錫大致明白萬丹國主的想法了。

到了王宮之中,萬丹國主露出一個苦笑:“錢大人,您也看到了,我現在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這份家業,我的孩子不一定能保住,到時候還需要您多多照顧了。”

錢龍錫微微點頭:“國主是打算前往京師?”

萬丹國主說道:“小王仰慕天朝上國,希望能死在上國,也算了了小王最後的心願。”

二人之間話不多,但錢龍錫已經明白萬丹國主的意思了。

“既然如此,老夫願意出一把力,幫國主一把。”

“那就多謝錢大人了,小王離去後,國內一切就拜託錢大人照料了。”

交談完畢,錢龍錫選擇留在萬丹一段時間,而萬丹國主也在這個時候召集了萬丹各地的貴族大臣們,在王宮之中宣佈自己要前往大明。

穿着大明御賜的蟒服,佩帶着印綬,萬丹國主盤坐在王座上,一臉的平靜,毫無大限將至的不安:“我自幼仰慕上國,欽慕上國的文化。但彼時萬丹情況危急,我不得不繼承王位來穩定局勢。”

“眼下,萬丹已經穩定下來,而我也操勞夠了。我打算將王位讓給王太子,而我,去大明度過我最後的時間。”

“諸位都是我的心腹重臣,是萬丹的支柱,本王離開後,萬丹和太子,就拜託各位照顧了。”

聽着萬丹國主這番平淡的話語,看着那蒼老的臉色,萬丹的貴族大臣們哭的泣不成聲,一個個跪地嚎啕大哭,也不知道是心疼萬丹國主,是心疼那即將繼位的王太子,還是心疼自己這麼長時間白忙活了。

很快,萬丹國主要前往大明的消息就傳遍了萬丹,萬丹百姓驚愕之餘也是忍不住痛哭起來,萬丹國主無疑是一個勤勉的國主,他繼任王位以來,一心爲了萬丹發展,對百姓也是極好,可如今這位仁慈的王要死了,要去大明渡過最後的時光了。

而王太子此時最是六神無主,他還年輕,還沒什麼威望,能力也不夠,如今的萬丹全靠他父王支撐着,他父王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離開萬丹呢?

大明雖然美好,可那也不是他們的家啊!

看着一臉不解的王太子,萬丹國主露出了一個慈祥的笑容來:“萬丹國,以後就要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努力,支撐起萬丹的基業。”

“我給你聘請的老師,都有着真才實學,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儘管可以問他們,相信他們;如果覺得他們有異心了,還有我留給你的將軍,他們掌握着王城的軍隊,會幫你重新掌控時局;如果將軍們也不可靠了,那就尋找錢大人的幫助,錢大人會保護你的安全。”

王太子一臉的茫然無措:“可是,父王,若是老師,將軍,錢大人都不可靠了,那我又該怎麼辦?”

萬丹國主愣了下,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繼而苦笑道:“那個時候啊,那個時候,就帶着你最忠心最可靠的人,前往上國吧,大明的天子會幫你做出判斷的。”

說完這些,疲憊的萬丹國主揮揮手讓王太子出去,他已經很累了,需要休息,他必須保持有足夠的體力和精神,活着抵達大明,活着出現在大明皇帝面前。

經過數日時間醞釀,大王要退位前往大明安度晚年的消息傳遍了萬丹。

眼看火候到了,當所有貴族大臣和將軍都齊聚萬丹王城內後,萬丹國主當着大臣將軍和百姓士兵的面,宣佈了自己退位的消息,同時,也宣佈了王太子登基成爲萬丹新的大王。

看着貴族大臣和將軍們叩拜王太子承認王權過渡,萬丹國主也是長舒了一口氣,他能爲萬丹做的,都盡力去做了。

至於剩下的,一切都交給天意吧。

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115章 張相爺!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62章 權力!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217章 聖旨是吧?來,現場給你寫一份!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149章 血債,破防了,趙南星的噩夢!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239章 吐了黃素尊一臉痰!你們東林黨想跟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304章 左光斗三觀碎了一地,張好古竟是真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176章 你祖宗的臉,全都讓你丟盡了!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650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
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739章 慷慨激昂錢謙益,犯我大明者,雖遠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91章 震撼的朱由校,天啓三年,兩千八百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793章 東邊的鄰居不聽話,那就往死裡打!第115章 張相爺!第310章 毒妻炸子之仇,努爾哈赤入關!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506章 張世門生,一脈相承的狠!第24章 聖人怎麼就教出來你們這羣東西?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第62章 權力!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217章 聖旨是吧?來,現場給你寫一份!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3章 剝皮充草, 百姓圍觀!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457章 槍斃孔尚明!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597章 皇太極:我手腳冰涼,渾身顫抖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149章 血債,破防了,趙南星的噩夢!第399章 京觀,震撼!第239章 吐了黃素尊一臉痰!你們東林黨想跟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471章 朱由校:來,朕給你們瞧瞧,什麼叫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755章 欺我漢民者,就地槍斃!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451章 暴怒的朱由校和張好古,孔家你事兒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10章 張好古不來拜會恩師,恩師可以拜訪張第437章 張聖出世:以人爲本,以法爲輔,解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304章 左光斗三觀碎了一地,張好古竟是真第329章 凌遲,誅九族,論功行賞!第487章 窮苦讀書人破防了,這政務員的福利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565章 讓這些泥腿子知道什麼叫做尊卑有序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732章 蒙古人的大震撼,大明的怎麼就這麼第176章 你祖宗的臉,全都讓你丟盡了!第497章 被分化的讀書人,東林書院起內訌!第743章 海外擴展,百倍利潤,憑什麼讓他們第360章 草率的登基現場,暢通無阻的新軍!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344章 半個時辰攻破英國公府,你比武定侯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795章 出王師,伐不臣!第521章 當場打臉,什麼叫國之棟樑啊!(後第228章 聖旨,大清算!第85章 朱由校:朕是打不倒,摧不垮的硬漢子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382章 遼西,努爾哈赤叫門!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687章 遠邁漢唐,資本極速發展的大明!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161章 嚴辦錦衣衛!第117章 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殺,朕就是他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610章 恢復成祖榮光!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417章 朱由校的成就——大明版中日韓貿易第650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332章 凌遲韓爌,一道聖旨,朱由檢修堤種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