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

是的,現在還遠遠不到大明崩塌的時候。

百足大蟲死而不僵,前世大明哪怕經歷了明末三大案,經歷了天啓朝的動亂,又被崇禎折騰了十七年,纔在天下動盪,百姓起義,外敵入侵,大旱大澇等天災人禍中解體。

而且即便是如此的大明,也是亡在內部起義身上。

如今的大明呢?

經歷了張好古帶領着大同黨人進行了近十年兢兢業業的新政,經歷了天啓朝那繁華的盛世十年,又有天啓朝打下的堅實基礎。

可以說朱由校和張好古聯手給大明打造的非常完美。

論民心,有清丈田畝均分田地等表現,也有新政新法的吏治清明,還有天子親身擋洪峰和諸多微服私訪的事蹟,說民心在明不爲過。

論倉儲,新政建設倉庫,研究肥料,改良耕種,加上輕徭薄賦,以及番薯和土豆等高產作物的推廣,百姓豐收,大明自然也是豐收,一座座倉儲堆滿了糧食,哪怕這些年天災不斷,但大明真的不差糧食。

論財貨,天啓朝廣開海禁,鼓勵商貿,廢除各省關隘,讓商賈通商方便,加上廢棄各種苛捐雜稅,又和四海諸國貿易不斷,大明年年財政結餘都遠超前朝,哪怕是之前大明一年稅收最多的時候,都比不過天啓朝的繁華。

論軍隊,新軍的建立,北拓漠北,南下南洋,滅交祉,平遼東,橫掃四方,新軍赫赫武功鑄就了大明的威風,方有四夷拜服,萬國來朝,可以說有新軍在,大明基本就亂不起來。

無論是民心還是軍隊,無論是錢財還是糧食,甚至朝廷內都有新黨這一支充滿活力的,年輕的,眼界開闊積極進取的官員力量作爲大明上下的管理層和執行層,加上不斷髮展的科技和工商業,民間更是直接將朝廷的意志抵達鄉村,由退役的兵士和大同書院的學子直接領導村鎮一級。

如此的大明,簡直是龍生雙翼,就差起飛了。

可惜,天啓朝結束了。

崇禎上位後廢了新軍,廢了商業體系,廢了新政,恢復了舊制,把軍隊,百姓,工商全部廢掉,把舊的一切迎回來,甚至將新黨全部逐出朝堂。

這所做的一切,就像是剛剛給一個重症病人結束了手術,就待安靜療養了,偏偏新換的主治大夫認爲前一場手術不合格,又粗暴的撕開縫線把之前丟棄的那些給亂七八糟的重新塞回去。

也不管病人承受不承受的住,也不管這些東西是不是已經腐壞發爛,更不在乎如此粗暴的動作會帶來什麼意外,他認爲前主治大夫不行,他就這麼做了。

天啓朝打下再好的底子,留給崇禎再多的後手,也經不起崇禎這麼作。

前世大明已經夠爛了,但天啓朝還能堅持,崇禎朝再爛,也硬挺了十七年,畢竟百姓都習慣了,大明一直爛,也就無所謂了。

可如今不同,大明剛剛好了十年,結果突然又爛了,而且爛的比之前還徹底,百姓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正如同如果沒有光芒,衆人可以接受一直生活在黑暗裡,不會抱怨,只會默默承受。

可突然光芒出現了,光芒帶來了溫暖,讓衆人可以生活在明亮的世界裡,但突然有人又把衆人關進陰暗的地下室,告訴衆人這纔是好的,這才能帶來幸福,你看衆人願不願意就完事了。

崇禎做的,比這個還離譜,張好古有時都在想,他和朱由校留給朱由檢的家底,到底能讓朱由檢折騰幾年?

漢孝文帝輕徭薄賦,勤政愛民,重農桑輕刑罰,讓百姓紮紮實實過了幾年好日子,因此漢家百姓念孝文帝的好唸了四百年,即便是西漢東漢兩次王朝末年的大動盪,孝文帝的墓都完好無損,即便是亂軍都不願破壞霸陵的一草一木。

而如今,大明百姓念天啓帝的好,又會念多少年?

也許兩百年,也許四百年。

但無論如何,正如漢家百姓再怎麼懷念孝文帝,也沒有阻止西漢崩塌一樣,大明百姓再怎麼懷念天啓帝,也不會覺得這天下非大明不可,更何況此時就有一位大明“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正在進行他的騷操作。

所以,張好古給大同黨人的要求就是忍耐,然後好好發展,等待天下人再也無法忍受這個昏庸無道的朝廷,等到天下人自己想要改變這一切,等到天下人希望大同黨人能帶領他們去實現曾經的好日子時,那個時候,就是大明徹底走向消亡的時候。

張好古是不希望分裂的,他不想看到什麼遼東一個國,草原一個國,南邊一個國北邊一個國這樣混亂分裂的局勢,他也不想重演什麼五代十國,什麼遼宋局勢。

這天下,是華夏的天下。

“歷代先祖篳路藍縷,自黃河邊起家,歷經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再有夏商周直至始皇一統,天下人心是盼着一統,盼着太平日子的,我們大同黨人,就是要給老百姓一個太平日子,一個天下大同的新世界。”

“我們固然要革天換地,除六天故氣,開萬世新天,但華夏先祖代代開闢的疆土,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可缺少一點,否則就是我們的不合格。”

所以要做就直接做到徹底,所以在這之前需要忍耐,需要厲兵秣馬,需要精心籌備。

等待那星星之火遍佈天下,形成燎原之勢的那一刻。

張好古的理念已經傳達下去,大同黨人們也憋着一口氣開始積極籌備,崇禎皇帝視他們辛苦努力爲無物,把大家好不容易打造的好日子給說毀就毀,那麼這個腐朽的王朝,也就不再被大同黨人需要了。

結束了會議,張好古又與張瑞圖這個大同社的宣傳總長聊了聊,定下把大同社中樞的思想和精神傳達下去,讓所有大同黨人,大同書院的學子,大同軍隊的將士領悟中樞思想之後,張好古送走了張瑞圖,又迎來了曹文昭。

“文昭來了,這一路風塵僕僕,辛苦了。”

張好古給曹文昭倒上熱乎乎的茶水,笑着拉其坐下:“黑河的形勢,如何啊。”

“不怎麼好,到處都是各種部落,還有山賊土匪,部落野蠻又崇尚巫術,祭祀淫祀邪神,我們開展工作困難很多啊。”曹文昭說道。

遼東不同於中原,很長一段時間,漢家王朝都只管着中原那最精華的一代,對蠻荒的四方並不在乎。

東南西北的開闢,是在一次次大統一王朝開拓進取和一次次傷筋動骨的苦難中才有的。

若沒有始皇帝一統,又何來南下開拓。

而若沒有魏晉南北朝和衣冠南渡,也沒有南國繁華的底子。

而南邊是逐漸開拓出來了,肥沃的土地,氣候也宜人,百姓在南方逐漸安家,可北方呢?

西北也好,東北也好,長期是被中原王朝所忽視的,佔領也只是名義上的佔領,對地方上那繁多的各種部落土人並不關心,也不在乎他們有什麼淫祀,是否是被髮左袵。

畢竟西北也好,東北也好,不是苦就是寒。

可大同黨人來到遼東,是要把這片土地徹底建設成樂土的,是要建設一個新興的工商業基地,建設一個美好的北大倉的。

因此,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要被統轄起來,這片土地上也不允許有各種牛鬼蛇神和亂七八糟的東西。

張好古靜靜聽着曹文昭講述,不僅僅是黑河,還有吉林,在這廣袤的白山黑水之間,諸多部落還在聚落時代,他們的信仰愚昧又荒蠻,而各種巫蠱歪道也橫行無忌,山賊野匪層出不窮。

出了城鎮,就不是王化之地了,乃至城鎮內都不一定全是王化之地。

張好古聽完曹文昭的講述,這才說道:“巫蠱也好,外道也好,這些東西,都是愚昧且無知的。”

“若世上真有什麼神,怎麼會看着人間一次次這麼多的苦難興衰呢?”

“若神就是這麼淡漠,坐視天下陷入動盪劫難,那這樣的神,又怎麼會是百姓需要的神呢?”

“依我看,這些淫祀邪神,巫蠱歪道,都是要滌盪一空的,它們的存在曾經也許有一定意義,但如今對百姓來說,卻是負擔了。地方上相信巫蠱邪神,相信什麼外神拯救,那還要勞動做什麼,要讀書識字做什麼?坐在家裡拜拜神就能吃飽肚子避免災禍了,也不用學習,不用勞動了。”

“這種愚昧無知的思想和歪門邪道是必須要掃除的,大同黨人不信什麼神佛,天下也不需要什麼仙神來拯救。我們要讓百姓明白,從來就沒有什麼仙神,老百姓靠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

曹文昭點點頭:“所以,我纔來找元輔要幫手了。”

張好古說道:“就算文昭你不來,我也是要給你幫手的。你也知道,又有十一萬將士投奔我們,這些本來就是新軍,是老兄弟,如今重新選擇迴歸隊伍,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我們手裡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去改變這一切了。”

“我再給你五個鎮,文昭你和文運聯合起來,我再讓宣傳部、民政部給予配合,發動我們在基層的幹部,發動大同書院的學子們,在遼寧、吉林、黑河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行動,掃除地方上的淫祀邪神。”

“我們大同治下,不需要任何牛鬼蛇神,也沒有魑魅魍魎依存之地!”

曹文昭說道:“好,我早就想這麼做了!”

張好古又叫來宣傳部總長張瑞圖,民政部總長黃立清,加上辦公處處長顧炎武,吉林總督程文運,黑河總督曹文昭,進行了一次小型會談。

主要內容就是滌盪牛鬼蛇神,清理地方上的淫祀巫蠱。

“這件事,宣傳部要做好輿論宣傳,民政部負責好地方的引導,辦公處多忙一些,給大家幫幫忙,協調好各方,務必要落實好地方上的清理和整治。”

“這東北三省,如今是我們大同的根基之地,也是未來重點發展之地,絕不能讓這些歪風邪氣給破壞了風氣。”

定下基調,對遼東三省之地的清理整頓也就順勢展開了。

正如張好古所言,遼東三省是大同黨人的根基之地,在這片土地上,大同黨人的力量從未有如今這麼強過,整個大明的大同黨人大部分都集中在遼東,那麼想把這裡變成大同世界就很簡單。

在大同黨人展開浩浩蕩蕩的清掃牛鬼蛇神行動時,崇禎皇帝朱由檢派出的天使也終於是來到了遼東。

身爲天使的大太監王道,如今心情卻是複雜的很。

王道是不想來遼東的,更不想傳達什麼崇禎皇帝的怒火。

這簡直就是開玩笑啊,他只是一個太監,一個弱小而無力的太監,這又不是天啓微服私訪記的世界,也沒什麼高武仙俠,他一個太監能對張好古這位大明的前首輔,大同社社長,大同黨魁首做些什麼?

替崇禎皇帝斥責張好古?

他還想多活幾年呢!

但沒辦法,誰讓崇禎纔是皇帝呢,朱由檢作爲皇帝的權利可以說是無限大的,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王道沒得辦法。

哪怕再不想來,哪怕再拖拉,在路上緩慢而行,但遼東,他都是必須要來的。

初到遼東,王道就被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給吸引了。

遼東的人們臉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他們面色紅潤,豐衣足食,他們行動幹練,鬥志昂揚,整個遼東都有着一種獨特的自信和凝聚力,彷彿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打倒他們一樣。

這樣的遼東,讓王道不由得想起了天啓朝時的大明。

那個時候大明的百姓也是這般自信,這般幸福,大明的百姓是驕傲的,因爲天啓朝繁榮強盛,大明國大民驕。

而如今,也就不提這些傷心事了。

觸景生情之下,王道又不由得嘆息,說起來他對張好古也是很敬佩的。

畢竟這是自張居正之後,第二位被譽爲大明首輔而不是內閣首輔的宰相,也是真正爲大明天下着想,爲大明萬民着想的人。

可是佩服有什麼用呢?

當初風光的張相爺,還不是被趕到遼東來了。

一路上看着遼東的風土人情,看着百姓們辛勤勞動,看着一個工廠逐漸建立,工人們開始工作,看着學院裡孩童們讀書啓蒙,看着學子們和官吏指導着百姓耕種和學習.

這遼東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又陌生。

終於,王道抵達了瀋陽,這還是王道第一次來遼東,也是第一次來到前清的皇都,如今大同黨人的中樞,瀋陽。

瀋陽城不如順天府恢弘大氣,但別有一番意味在其中,而瀋陽城雖然不大,百姓雖然不多,但比起如今的順天府來,卻是充滿勃勃生機。

萬物霜天競自由,如今的瀋陽,便是這個意境了吧?

王道胡亂想着,看着街道上的人羣,看着昂揚的學子們,一路終於是到了曾經的滿清皇城。

“這倒是有點紫禁城的意思了。”王道感慨着。

“這裡哪裡比得上紫禁城的恢弘大氣啊,不過當作一個辦公地點來說,倒是足夠了。”聲音傳來,王道轉頭望去,發現張好古不知何時正在那呢。

這下可是把王道嚇得不輕,他連忙下車上前,認認真真的行禮:“見過張相。”

“哦,我還以爲天使會叫我遼王呢。”張好古笑道。

王道嘿嘿一笑:“旁人怎麼想不管,但奴婢好歹也是清楚的,張相壓根沒想當什麼遼王。不然若張相真想當遼王,那這掛的就不是大同社的牌子,而是遼王府了。”

“這話倒是實在話,可誰讓如今,我還是做了這個遼王呢。罷了,天使跟我來吧,正好我也想知道知道如今朝廷到底怎麼樣了。”張好古說着,徑直向前走去。

王道連忙跟上,不知爲何,在張好古身邊,王道竟然沒了那麼多紛亂的心思,整個人難得靜了下來。

張好古身上沒有什麼霸氣,也沒有什麼勳貴的傲氣,看上去不想是一位列土封疆的霸道藩王,也不想是宰執天下的宰相,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和和的人。

但其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度在那裡,讓王道很是信從。

“.”

“張相,朝廷的情況,就是這樣。奴婢來,是奉了皇爺的旨,要您上請罪摺子,並把那叛逃來遼東的神機營和五軍營將士交還回去的。”

王道很誠懇的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張好古點點頭,緩緩說道:“我也不爲難你,我知道你的本意並非如此。”

“把將士們交出去,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將士們來投奔我張好古,是信得過我,這也是天下人心所向的一種體現。”

“公公回去後告訴皇帝,讓他仔細想想,爲何將士們會被逼的近乎要造反,而爲何將士們又要千里迢迢來投奔我,這難道不是朝廷和他身爲皇帝有了過錯才導致的嗎?”

“與其忌憚這個,猜忌那個,不如放寬心胸,好好琢磨怎麼安定天下,而不是讓大明變成如今這幅動盪的模樣,百姓才過了幾年太平日子,就被他給破壞了個乾淨,他若是這樣做皇帝,這樣治理天下的,那麼離下罪己詔,也就不遠了。”

王道連連點頭,回去後原封不動的把張好古的話給朱由檢重複了一遍,氣的朱由檢直接掀了桌子:“朕需要他教朕怎麼治理大明?”

“沒人!沒人比朕更懂怎麼治理天下!”

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71章 簡在帝心!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333章 立皇太子,朱由檢徹底沒希望了!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361章 鬧劇收場,一網打盡!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94章 仁君!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55章 皇帝要治貪?那就治貪擴大化!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說明一下情況!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14章 只見過魏公公收禮,你見過魏公公送禮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9章 賑濟災民!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530章 微服私訪!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207章 凌遲,抄家,滅門,夷三族!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5章 魚兒上鉤!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494章 士紳的學子們超勇的,居然還敢衝擊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576章 廢賤籍!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
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432章 火爆京師,盆滿鉢滿!第669章 遼東大儒:飛球能燒城?真的嗎?我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752章 商稅改革!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670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第405章 就地槍斃,血流成河!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759章 大明版,張好古計劃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29章 京師四大水庫完工,豐功偉績!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581章 大明朝的快樂,要讓皇太極雙倍體驗第833章 覆滅滿清!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71章 簡在帝心!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555章 一個貪官的自白!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333章 立皇太子,朱由檢徹底沒希望了!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361章 鬧劇收場,一網打盡!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94章 仁君!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261章 震撼的大明羣臣,天啓四年,接近五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906章 孤家寡人!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55章 皇帝要治貪?那就治貪擴大化!第446章 張好古=王莽?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348章 英國公自裁,英國公一脈廢爵!!說明一下情況!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375章 意識形態很重要,一網打盡引章書院第761章 大明國企,鐵飯碗來了!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408章 投大明,給飯吃!饅頭破城!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211章 往東林黨的心臟上插刀子!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384章 捷報入京,驚喜的朱由校,缺德的張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751章 新商稅,元輔又對自家下刀子了!!第14章 只見過魏公公收禮,你見過魏公公送禮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154章 你這是欺君之罪,你家裡這麼多地,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842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220章 羣臣再破防,朱由校:這是孔家自願第69章 賑濟災民!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51章 祖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祖制!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242章 皇上在此,河間府轟動!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789章 銀價雪崩!朱由檢(哭腔):銀子,第530章 微服私訪!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207章 凌遲,抄家,滅門,夷三族!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44章 捷報入京!第434章 天啓六年的大豐收——三千七百億大第35章 魚兒上鉤!第648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第494章 士紳的學子們超勇的,居然還敢衝擊第258章 下詔獄,把楊漣體面了!第678章 狗皇帝肉身當洪峰!第203章 轉危爲安,朕有師傅,大幸也!第165章 糧食危機?大明版兩白一黑之戰!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576章 廢賤籍!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