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

把大明的海外開發計劃與全新書院體系掛鉤,

同時將新的國考提上日程。

這無疑是捆綁銷售。

朱由校很清楚,張好古提出來的全新書院體系和國考意味着什麼,那會徹底摧毀現有的科考體系和儒生根基。

但對大明來說,尤其是對朱由校來說,這是好事。

反正大明的科舉已經停了,眼下只有大同書院的士子能有做官的機會,天下讀書人只要不傻的都清楚,隨着朝廷的力量越來越強,他們壓根沒有反抗的能力。

如今大同書院開始遍地開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光有大同書院不夠,傳統的大同書院太籠統了,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士子,需要各行各業的英才,需要一個建立在新政之上,全新的考舉體系。

這就是張好古提出來的大明九年教育體系與國考計劃。

其中,大明九年教育體系是將大同書院分級,以基礎的農莊學塾開始,設立小學、中學。

其中基礎的農莊學塾免費,孩童六歲便可進入啓蒙學習,這是三年教育,三年農莊學塾上完,孩童就九歲了,這個時候便可以進入縣鎮的小學,進行爲期六年的小學學習。

小學的學習孩童需要負擔書本費和自備飯食,這些對如今的大明百姓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百姓們也絕對不會錯過讓自家娃娃有出息的機會。

等小學學完,孩童十五歲,這個時候掌握了讀書識字,有了一定教育基礎的孩子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讀中學或者職業學院,選擇繼續進修還是學一門盡技術。

而這一步,那可就要真正收費了。

畢竟維持大明實行九年教育,每年支出的錢財都是一個驚人數字,而且這個九年教育還需要分批實行,即便是北方都需要根據各省情況執行,遑論大明全國了。

而無論是讀中學繼續進修還是讀職業學院,都是給朝廷培養真正的人才。

職業學院和中學都是四年;職業學院出來的就是掌握一門熱門技術,是朝廷和民間都需要的專業人才;而能讀中學的,那麼就擁有了參加國考的機會,國考的要求,就是擁有中學水平,年滿十八歲。

而在中學之上,朝廷會以大明之力,設立幾所大學,來傳授大明最高等的學問知識,大學出來的,必定是大明真正的寶貝,無論是農業、格物、機械、水利還是其他,培養出來的都是國家棟梁,是未來朝廷的人才。

這個計劃必然會引起天下震動,但是輔以海外開拓計劃,那麼沒人會反對。

無論是大明的富商還是百姓,都不會反對朝廷這明顯的惠及天下的計劃,而士紳如今也適應了大明的諸多改變,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至於官宦,開玩笑,他們就在這個體制之中,如今遍及各地的新黨巴不得趕緊推行這個計劃,好把那些老人給清理出去。

唯一可能激烈反對的,大概還不是東林黨人,有可能是朱由校那個倒黴弟弟朱由檢。

不過區區信王朱由檢能做什麼?

朱由校滿意的笑了:“師父的想法,朕深以爲然,就這麼辦吧,內閣先通個氣,然後朔望朝上走個過場。”

張好古笑道:“臣領旨。”

等張好古走後,朱由校臉上還帶着笑,他看向自己桌子上擺着的那個粗陋泥塑,輕聲問道:“王體幹,你怎麼看師父啊?”

王體幹愣了愣:“張師傅之才識眼界,驚豔絕倫,古今罕見,有張師傅,是大明之福。”

朱由校笑道:“是啊,民間都這麼說,覺得師父是大明第二個於少保,第二個張太嶽,但在朕看來啊,師父比於少保和張太嶽厲害多了,師父的眼界、能力、手腕和威望都比他們厲害。”

小心翼翼的將泥塑放在掌中,朱由校盯着這個小泥塑,彷彿看得不是泥塑而是自己的寶貝太子朱慈燃一樣:“真希望,能順順利利的走到最後,師父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朱由校的喃呢聲太小,王體乾沒聽清,他茫然的看着朱由校,不知道怎麼了。

離開武英殿,張好古徑直去了內閣,他要準備一下和內閣幾人溝通。

畢竟每一項朝廷政策的推動和實施,都離不開內閣主持,百官施爲,內閣通過是其一,百官執行是其二,基層落實是其三,一層層貫徹下來才能將一道朝廷的政策原原本本的落實下去。

內閣例會並不是每日都有,一般情況三五日一次,閒暇時七八日一次,繁忙時每日一次乃至三次都有可能,畢竟內閣是大明的真正首腦不錯,實際上其本質也不過是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的秘書單位罷了。

而像朝會這種京師百官全部參與的正規會議,那就是按照嚴格規定,每日有早朝,月逢十五、三十有朔、望朝會。

早朝這個東西,明後期的皇帝基本已經無視了,而朔望朝則視情況參加。

但正如內閣只是皇帝的秘書一樣,皇帝可以無視早操,內閣不可以;因此每日早朝內閣成員起碼要有兩位到場,而朔望朝基本會有三四位到場,至於什麼時候內閣成員全在,就看什麼時候皇帝上朝了。

畢竟大家也很忙的,內閣那麼多事要處理,早朝不過是內閣與百官通氣的一個場所罷了,正式的政令早就出內閣發六部了。

到了內閣,張好古進去後與盧象升打了個招呼,開始在自己的位置上書寫起來:“盧相,今日我去陛下商議了下九年教育和國考一事。”

正在處理六部摺子的盧象升聽了點了點頭:“陛下通過了?”

張好古“嗯”了一聲,盧象升停下了筆,看向對面的張好古,臉上帶着欣喜:“這是好事啊。”

“是啊,教化萬民,開啓民智,纔是大明的未來,朝廷要邁開腿,就要睜開眼。”張好古感慨着,來到大明第十年,他終於是將心中的計劃推行到如今這一步了。

把大明一步步改變,調教成未來的模樣,把自己前世所經歷的,所見到的,一點一點,小心翼翼,根據眼下所有的,適宜的,慢慢改造,使其符合當下,也能適應未來。

這是一個漫長而龐大的工程,不是一人一力便可能及的偉業。

它需要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需要一羣睜眼看世界的人,需要足夠多優秀的人才,需要百姓、工匠、官吏、士卒、商賈、學者等等等等,羣策羣力,才能把大明一步步改造好。

這也是大同書院的由來,是新黨的初衷,推崇實學,改變大明,以期人人如龍,萬世太平。

如今,已經遍佈大明各地,深深紮根北國的新黨,可以向世人展現他的力量了,就從徹底拔出傳統的科考和八股,將新的教育模式落實下去開始。

“元輔,需要準備什麼?”盧象升問道。

張好古沒有絲毫猶豫:“我們自己內部通個氣,先做好準備,後面內閣會議上,我會提出來,看看他們的反應。”

盧象升點點頭:“如此甚好。”

新黨之間通氣是很簡潔高效的,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三人通氣之後,張瑞圖開始通過大明報造勢,同時六部之內新黨的成員,還有各省總督,新軍的將校以及各地官吏也會逐步知曉新黨即將開始的大行動。

這是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嘗試,代表着新黨探索這個國家未來和做出改變的重要一步,普及天下的九年基礎教育制度和全新的國考模式,將會給這個天下帶來怎樣的變革和震盪,新黨的人們無比期待着。

這樣大規模的造勢,錢謙益、黃立極和喬允升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新黨就差沒湊到你面前大聲嚷嚷:我要搞的大動作了。

一方面是即將準備的南洋開拓計劃,一方面是新黨籌備的大動作,對此錢謙益這個隱隱有着東林黨朝中第一人聲望的內閣閣老,東林魁首顯得有些焦頭爛額。

但還好,內閣例會很快打破了錢謙益這樣忙碌的情況,沒有一絲絲準備,也沒有一絲絲猶豫,新黨直接把他們的大計劃拋到了錢謙益面前。

“九年基礎教育制度和科舉改革?!”錢謙益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這份由張好古書寫的摺子,他整個人感覺腦子都是嗡嗡的。

茫然的看向張好古,錢謙益不明白,張好古在幹什麼?

他不知道這樣做會給如今的大明帶來什麼衝擊嗎?

別看大明如今盛世天下,國強民富,但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波瀾暗流是什麼樣子他張好古不清楚嗎?

商賈也好,官吏也好,以各自的家鄉組成鄉黨,還有那一個個大型的集團商會,爲了各自的利益,爲了各自的派系,他們明爭暗鬥,哪怕是新黨和東林黨內,這樣的競爭也無時無刻不存在。

表面的穩定,只是因爲大明如今足夠強,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且有足夠的資源和錢財,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加上一個強勢的內閣,才壓下這一切,保持着大明的繼續運轉和前進。

如今,大明在工業革命的道路上大步前進,瘋狂的吞噬着各種資源,工業革命的大明可以保證大家的利益,但國內的資源不可能一直支持大明這樣走下去。

爲了讓大明繼續走下去也好,爲了讓各派系都有穩定的利益來源可以繼續和諧也好,爲了給如今新舊時代衝擊所造成混亂的人們找一個目標也好,南洋的開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朝廷暗中定了下來。

畢竟大明說到底,還是無數人組成的國家,是以華夏文化這一傳承根本爲核心理念組成的龐然大物,這個龐然大物太大了,組成也太多了,想要維持穩定,想要繼續前進就需要一個目標,尤其是在如今這新舊時代交替,工業革命發展時期,更需要如此。

無論是巨大的威脅,還是巨大的利益,都可以促成這一目標。

大明朝廷的選擇,是巨大的利益。

用巨大的海外利益吸引着人們的眼球,吸引着各派系,讓所有人都可以爲了這個利益暫時拋棄各自的矛盾,共同去發展去謀取利益,滿足大明方方面面的人們。

至於南洋開拓完了怎麼辦?

南洋開拓完了還有南亞,南亞開拓完了還有非洲和美洲,還有那泰西之地,這些都開拓完了?

那個時候估計大明都該走向宇宙開發了,管他呢。

錢謙益雖然是傳統的大明官僚,但他不傻,他自然知道南洋開發意味着什麼,這也是他甘願去給那些士紳商賈幫忙的原因,爲了大明內部的和平穩定,爲了大明的發展,犧牲一下紅夷人和南洋土著,很正常不是嗎?

畢竟道德友愛,仁義禮義,這些東西都是對自己人,對認可華夏文明的人使用的,那些不認可華夏文明的蠻夷,哪怕是華夏傳統的天下大同,都沒有他們的份。

老祖宗們和先賢們又不傻,讀書讀傻了這種事只可能發生在後面,畢竟先賢的書籍被一遍遍修改,一遍遍添加後人自己的思想,這些書籍的原意早就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估計孔夫子活過來看着那些儒家經義都要蒙圈。

身爲一個聰明的,有着足夠靈活道德底線的官僚,錢謙益有些搞不懂,張好古在當下大明各階層都在躊躇滿志要開發南洋的情況下,推出來這麼一個深水炸彈,他想幹什麼?

張好古想得很簡單,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塑造朝廷的權威,而這顆深水炸彈會不會帶來什麼巨大的動盪,只能是錢謙益想多了。

如今可不是大明任何一個時期,不是兩漢世家決定一切,兩晉隋唐門閥高高在上的時候,世家門閥已經被徹底埋葬,知識屬於普羅大衆;同時,大明也不是兩宋,天啓朝也不是其他時候。

如今的大明,有足夠的力量保證自己意志的運轉。

至於官僚們?

開玩笑,官僚會反對皇帝?

他們敢反對的,是沒有任何威脅的泥塑皇帝,你讓他們反抗朱由校?

他們傻嗎?

沒看見如今御史言官都不玩騙廷杖那一套了,因爲這一套如今不僅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巨大的政治聲望,恰恰相反,玩騙廷杖就要做好被朱由校打死的心裡覺悟,這位天子可不會縱容他人踩臉。

這樣的大明,這樣的天啓朝,會有人站出來阻礙九年基礎教育和國考改革嗎?

會!

但那些是不知道那些犄角旮旯裡的舊儒,那些老學究,那些沉浸在以往榮光裡不願意出來,還抱着秀才舉人高高在上和平民百姓不是一個物種的愚昧的落後的壓迫者,他們註定無法反抗,就彷彿螳螂的臂刀擋不住車輪一樣。

看着驚愕的錢謙益,張好古笑着說道:“錢相,朝廷馬上就會有更多的稅收和錢財,這些錢財不就應該拿來發展天下嗎?”

“九年基礎教育,開啓天下民智,讓百姓讀書識字有思想有未來,這是朝廷必須要做到的,也是朝廷一直以來在做的。”

“傳統的農莊模式教育和書院教育,存在着太多問題,這一套新的教育體系,才適合當今以及未來的大明。”

錢謙益有些不知所措:“可,可是元輔,這樣激烈的變革,天下人真不會.”

張好古笑的更開心了:“錢相啊,伱好好想想,天下人,誰會反對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教育,能讀書識字,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呢?爲人父母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將來能活的更好呢?”

“是天下的農民會反對,還是商人工人會反對,還是將士們會反對?或者說是那些士紳?他們也不會反對的,新的國考體系,他們依舊能走的快一些。”

說着,張好古輕嘆了口氣:“錢相啊,還不明白麼?大明正在進行的,是工業革命,是劇烈的變革,是將原來落後的,不合理的改爲合理的,更先進的。”

“準確來說,原來的階層已經不符合當下了,大明需要更多的工人,更多的學者,更多的科學家,多種多樣的人才。大明需要有更多的崗位,更多的渠道來保證普羅大衆能過得更好,有可見的未來。”

心裡,張好古默默補充道:說白了,大明需要更多的上升渠道滿足新興階層的晉升,傳統的士紳和家族體系會被取代,以適應未來的大明。

錢謙益不說話了,他嘆了口氣:“那麼,需要我等怎麼做呢,元輔?”

看着眼前已經徹底改變的錢謙益,張好古滿意的點點頭:“接下來,我們就該討論一下,這份計劃該怎麼一步步落實並實施了。”

正如老舊的落後的就要被取締一樣,新的朝廷運轉模式,對舊官僚來說也是極其不適應的,他們正在被新黨所代表的的新興官員所逐步代替,而朝會也不再決定大明國運未來。

內閣討論通過並確定執行的事務必然會被落實下去,朝會存在的意義,就是給百官一個討論適應的渠道,讓他們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畢竟朝會上討論和爭議還是被認可的,朝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大家互相討論,統一思想以保證政策的執行;但朝會上一旦通過,那私下裡再想反對,就是破壞大明發展,可就要吃張好古的鐵拳了。

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61章 爭權!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582章 好傢伙,大明正統在後金!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說一下更新!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269章 大刀闊斧,維護新政成果,張瑞圖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280章 削藩王!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582章 好傢伙,大明正統在後金!第235章 亂世用重點,抗稅者,拒稅者,殺無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115章 張相爺!第652章 太祖年間才能看到的盛況!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說一下更新!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827章 臉皮撕破,讓張好古趕緊離開京城!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
第601章 遼南大捷!誰敢說朝廷敗了?!第907章 百萬大軍過大江!第61章 爭權!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668章 安南國主,真·千刀萬剮!第394章 努爾哈赤造成的苦果,就只能讓皇太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464章 讓老百姓好好的教育教育這羣讀書人第473章 萬衆歡呼,千年毒瘤就此剷除!第582章 好傢伙,大明正統在後金!第403章 前腳發餉銀,後腳就被上級搶了?惡第414章 捷報頻頻,朱由校的大驚喜!第719章 大明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只有一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4章 這貨,莫非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第454章 炮轟孔府!第575章 爾等都是國朝賢才,去挑糞吧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說一下更新!第716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閣臣也要給你摁死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546章 該抓抓,該殺殺!第301章 給朱由校開開眼,什麼叫先富帶動後第140章 清官的力量,老百姓的心中有桿秤,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849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06章 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第553章 主審當場變成階下囚!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427章 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第376章 批倒批臭,萬劫不復!第573章 讓百姓審判翰林,朕倒要看你如何馭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157章 布價暴跌,汪文言虧到親媽爆炸!第269章 大刀闊斧,維護新政成果,張瑞圖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175章 揚州瘦馬,守株待兔!第400章 鞭撻蒙古特使,朱由校裝逼!第440章 《誰,是大明的脊樑》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280章 削藩王!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164章 狗賊張好古帶頭不上朝,還有天理嗎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104章 雷霆手段,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19章 合圍,困死努爾哈赤!第162章 打碎幻想,舉世爲敵!第170章 朱由校放大招,糧價血崩?第556章 朱由校:一碼歸一碼,誰說朕不查抄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第582章 好傢伙,大明正統在後金!第235章 亂世用重點,抗稅者,拒稅者,殺無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774章 天啓十二年的財政收入,破萬億!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516章 周王捐地!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450章 山東驚變,大明軍人,不如我孔家一第872章 備戰山海關,暗渡陳倉出山東!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760章 一百億的融資!大手筆,南洋諸國震第115章 張相爺!第652章 太祖年間才能看到的盛況!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622章 不能反啊,反了,地就沒了!第363章 當年朱元璋在這裡斬了李善長,今天說一下更新!第585章 秣馬厲兵,開戰!第827章 臉皮撕破,讓張好古趕緊離開京城!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803章 朱由校的東方老祖父構想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58章 挨個槍斃,破心中賊!第518章 朕心甚慰!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88章 朕,今日,特邀你們好好欣賞欣賞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