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鉅額銀票祝大婚

鄭家此次雖然元氣大傷,憑藉數十年積累的底蘊,尚能苟延殘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海盜聯盟不允許別的勢力插手福州的海上事務,他們可以自相爭奪、殘殺,卻不許別人來分一杯羹。此次君王組織是打擊鄭家的主體,卻也未能上岸殺進福州,就是不想打破這種平衡。

朝廷在福州的威權有限,而且是跟鄭家等八大聯盟之間有不成文的默契,朝廷不管他們海上走私販運的事,他們也不騷擾朝廷的商船,只是徵收一部分過路費。

朝廷對此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認既成事實,不然海上通道就會被截斷,朝廷的財政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海外的白銀,不然貨幣流通領域就會出現銀荒,而後就是錢荒,接下來米荒、帛荒形成連鎖反應。貨幣是一國財經之本,一旦流通失衡,米、絹帛這些實物貨幣就會被人囤積居奇,從中牟取暴利,生活用品尤其是糧食的短缺,很快會導致朝廷政局動盪。

後人往往責怪明清使用白銀做主要流通貨幣,而中國又很少有銀礦,其實這並不是朝廷的選擇,而是貨幣市場自然形成的,朝廷根本無力扭轉這一局面。

秦漢時,主要流通貨幣爲銅幣,那時候朝廷開採礦山,然後鑄造銅幣,由於銅的產量不足,也大量鑄造鐵錢,可是還是不夠使用,就不得不大量使用實物貨幣,主要是米、絹帛、布匹、食鹽等,這些在市場上都屬於真金白銀。

直至南北朝、隋唐時期,絹帛依然具有堅挺的貨幣功能,那時候皇上賜予大臣,也往往賜予絹帛,所謂束帛是也。束帛就是織布機上下機的完整的絹帛,未經剪裁的,猶如一刀紙,如果剪開,就變成人們常說的四開、八開、十六開和三十二開了。

五代以後,禪僧開始使用茶葉來提神,由此茶葉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原本茶葉只是作爲中藥材使用的,卻在禪僧的大力倡導下,成爲士大夫乃至普通大衆都喜歡的飲料,後來遊牧民族因爲食肉,需要濃茶助消化,慢慢也成了習慣,茶葉、鹽、鐵都成爲遊牧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中原政權就開始用茶葉、鹽、鐵換取遊牧民族的馬匹,茶馬古道因此產生,茶葉進而成爲實物貨幣之一。

明朝時給鹽商的鹽引就代表着金錢,一引代表多少斤食鹽,鹽商必須向戶部交錢購買鹽引,這實則就是實物貨幣的一種體現。

在民間市場上,鹽也是非常堅挺的貨幣,幾乎可以換到一切物質,當然用時要小心,若是被人安上個販私鹽的帽子,腦袋就得搬家了。

明朝開國,朱元璋想出一個妙計,用紙幣來代替一切貨幣,印製大明寶鈔的紙張總不會缺乏吧,要多少有多少。爲此他採用最強硬的推行措施,有敢不接受大明寶鈔或者不使用大明寶鈔的人一律斬首。朝廷官員從一品乃至八品官員大部分也是用大明寶鈔來付薪俸,少部分用米和鹽,這些是維持這些官員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這就是明朝官員薪俸的折色制,這裡很複雜,限於篇幅,不詳細敘述了。

可惜無論朱元璋怎樣強硬、嚴厲,依然抵不過貨幣市場的威力,慢慢大家都選擇各種辦法來棄用大明寶鈔,哪怕使用最基本的實物貨幣,甚至最簡單的物物交易,大明寶鈔也就日甚一日的貶值下去,到了仁宗、宣宗年代,大明寶鈔也就跟蔣委員長的金圓券同樣下場。

金圓券要了蔣氏政權半條命,卻只是讓大明王朝的一種貨幣失效,並不是大明寶鈔比金圓券強多少,不過是大明王朝在洪武、永樂兩朝還是磐石般堅固,既無內憂,也無大的外患,雖然永樂七平安南、六掃漠北,打的都是強弱懸殊的仗,對大明王朝只是產生了財政上的一時困難,並沒有漢武帝時期天下疲弊的現象。

明朝仁、宣兩朝以後,白銀流量不斷增多,就是因爲朝廷跟奧斯曼帝國、歐洲各國開始大量的貿易往來,以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換取歐洲的白銀,當然也有黃金鑽石這些更昂貴的稀有物。正是這些大量流入的白銀才支撐起大明帝國的貨幣流通市場,中國也因此得了個瓷器王國的美譽。

中國不僅白銀少,黃金礦也不多。世界上的黃金和鑽石大部分都出自非洲,南非的金礦金含量一般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開採出來有的都不用再提純,直接就可以加工成各種黃金首飾製品,鑽石就更不用說了,非洲的鑽石一直是世界鑽石市場最主要的來源,可惜都被狗日的大英帝國搶先下手霸佔了。

好在中國也用自己的優勢,用瓷器、茶葉、絲綢換取了歐洲大部分的白銀,鑽石自然也不少,說起來也不算吃虧,在中國比較普通的瓷器和茶葉到了歐洲就成了昂貴品,只有王室、貴族才能買得起,英國王室貴族都喝茶,一般人卻只能喝咖啡,就因爲茶葉太昂貴了。他們喝茶喜歡加糖,也是因爲當時販運到歐洲的茶葉跟賣給塞外遊牧民族的一樣,都是茶葉末製成的茶磚,有苦又澀,只能加糖,後來雖然最好的紅茶也販運到了歐洲,這種不良習慣卻已經形成了,他們只能喝苦澀的濃茶,品不到茶葉的各種甘香。

至於俄羅斯人喝茶,那是跟蒙古人學的,他們原本就是被蒙古人征服的奴隸。金庸的《天龍八部》裡天山童姥殘酷制御手下的辦法,就是征服了俄羅斯的金帳汗國對待俄羅斯貴族的辦法,來進貢時,被痛打一頓皮鞭,用皮靴踩臉,狠狠羞辱一頓,這些貴族反而高興的歡天喜地,又可以繼續活下去了,如果不打你不罵你,那就說明對你的貢品不滿意,回去等着整個族羣被蒙古鐵騎踏成肉泥吧。

當然,那時候還沒有俄羅斯這個整體民族,只是莫斯科公國附近的大小民族,這裡只是爲了方便這樣稱呼。但後來的俄羅斯民族也就是以莫斯科爲基礎慢慢兼併周圍大小民族後形成的,最後形成跟蒙古人一樣殘暴兇狠的沙皇帝國,可惜世界已經不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了,沙皇帝國也就無法重現成吉思汗帝國的榮光。話說俄羅斯民族構成中最基本的民族還是羅斯民族,大清時稱之爲羅剎,英語則爲russia。

那時候的蒙古人可是被歐洲視爲噩夢,稱之爲上帝的皮鞭。成吉思汗也就成爲歐洲人腦子裡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卻又成爲他們永遠膜拜的對象,這可能就應了那句話:既然反抗不了被強姦,那就享受吧。

歐洲人對待成吉思汗的態度就是這樣,跟中國人完全相反,中國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就是一句:只識彎弓射大雕。

那意思是,本領大沒文化。

二戰時的希特勒就是夢想成爲歐洲大地上的成吉思汗,日本人則是想做海上的成吉思汗,可惜都只不過是夢想。

扯遠了,迴歸正題。

周鼎成和小君講了他們兩個的歷險經過,聽得況且和蕭妮兒目瞪口呆。

這兩個傢伙竟然跟着鄭家人一路深入到了福州,最後悄悄潛入鄭家祖宅,把鄭家的倉庫給洗劫了。

“別說我們貪啊,本來不想這麼做的,只是我有兩個對頭也跟着鄭家的人進入福州,我們只是爲了除掉那兩個傢伙。”小君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就是,要不是爲了那兩個人,我們也不會冒這個風險,其實有小君兄在,福州根本就不是什麼險地,我們隨便溜達着進去,又隨便溜達着出來。”周鼎成嘻嘻笑道。

“你們居然把人家倉庫給端了,吞得下那麼多東西麼?”況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也沒有,一般的東西我們還真看不上,金條銀錠子的好幾排我們都沒動,你和周大人不是喜歡名畫古董嗎,我們也就衝着這些下手了。”小君笑道。

“那鄭浩渺兄弟呢?怎麼樣了?”況且問道。

“當然回到老家了,你不是說放過他們嗎,我們也就沒動手。再說他們在你們的人保護下,我們想動手也不方便。”小君不無埋怨道。

況且明白,小君所謂保護的人自然就是指那些向他來請示過的海外勢力,他們保護鄭家兄弟只是爲了跟海盜聯盟的條約能夠執行,至於其中的內情他也不是很清楚。

“況且兄,你明天就要大婚了,我也無以爲敬,這些東西是從鄭浩渺身上弄來的,借花獻佛吧。”小君從懷裡拿出一個大荷包,打開後是厚厚一大疊銀票。

“這是什麼啊?”況且看着一大疊銀票愣住了。

“銀票啊,你不認識?整整一百三十五萬兩,都是乾通、四通錢莊的。”小君笑道。

“這是你得來的,還是你收着吧,我又不缺銀子。”況且推辭不要。

“別啊,這就是爲你才下手的,不然我要這些累贅幹什麼,你不缺銀子,我更不缺,我要是想弄錢,天底下財富任我攫取。”小君嘻嘻笑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七百零三章 新科解元暈倒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況且身份遭質疑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四百三十章 唐伯虎聲勢壓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生意爲媒情難捨第六百一十二章 聖上恩賜湖中島第四百二十二章 比畫大賽落帷幕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十一章 利益最大化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四百四十六章 千機老人露禪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城侯京城糟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夫子治病救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慕沙借典說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七百零六章 新郎進不了婚房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五百四十八章 鄭伯庸狗血上場第七百零八章 國子監揚眉吐氣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委掐架搶神作第五百一十五章 你說的就是哲理第六百八十七章 鄉試隆重開首場第五百一十四章 左羚美貌驚衆人第八十五章 妮兒真心換真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鹽幫再遭天殺令第五百二十一章 伯虎發誓不納妾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下)第六百零八章 敞開心扉解心結第六百一十三章 老夫子透露玄機第三十九章 小王爺再赴蘇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海盜家族有邪性(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繁華都市迎科考第一百二十一章 況且再度遇險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都御史求見被拒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韋知府巧遇況且第三百五十六章 老夫子錦上添花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任知府認師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郎大人打探徵君第三百零五章 小王爺狂扁幕僚第一百五十三章 內室上演鴻門宴第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渡難關第十章 知府大人來訪第一百八十八章 夫人爲情尋況且第六百零六章 車伕不識況公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來人正是武城侯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夫子不涉正題第七百六十二章 況公子迎娶紅袖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興寺神秘信函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夫子語意不詳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人成功摘桃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況且變身二老爺第四百一十章 南巧雲悔不當初第六十六章 妮兒決意隨況且第五百一十五章 你說的就是哲理第二百一十一章 喬宇後手掀波瀾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侯爵府出兵圍捕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況父託人傳口信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公夫人心不甘第二十二章 家事隱現第七百五十六章 師生倆各讓一步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六百九十章 文賓科考撞大運第五百一十章 夫子廟裡遇美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侯府迎接新媳婦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四百九十三章 王若非再放大招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世今生哪堪問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七十章 神仙也要靠實踐第六百六十七章 愛人想見心相近第一百九十九章 況且置身半空中(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十二章 沉重的衣鉢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門雪酷似況毓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二百八十三章 昏暗倉庫的對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丫環私語二老爺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七百二十四章 相國寺巧遇德清第三百六十九章 詩稿傳遍南京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十三章 故事裡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任知府認師弟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一百零三章 鳳陽豪富設酒宴第四百零五章 老夫子暗助弟子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七百五十六章 師生倆各讓一步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
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七百零三章 新科解元暈倒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況且身份遭質疑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四百三十章 唐伯虎聲勢壓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生意爲媒情難捨第六百一十二章 聖上恩賜湖中島第四百二十二章 比畫大賽落帷幕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十一章 利益最大化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四百四十六章 千機老人露禪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城侯京城糟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夫子治病救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慕沙借典說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七百零六章 新郎進不了婚房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五百四十八章 鄭伯庸狗血上場第七百零八章 國子監揚眉吐氣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委掐架搶神作第五百一十五章 你說的就是哲理第六百八十七章 鄉試隆重開首場第五百一十四章 左羚美貌驚衆人第八十五章 妮兒真心換真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鹽幫再遭天殺令第五百二十一章 伯虎發誓不納妾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下)第六百零八章 敞開心扉解心結第六百一十三章 老夫子透露玄機第三十九章 小王爺再赴蘇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海盜家族有邪性(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繁華都市迎科考第一百二十一章 況且再度遇險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都御史求見被拒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韋知府巧遇況且第三百五十六章 老夫子錦上添花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任知府認師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郎大人打探徵君第三百零五章 小王爺狂扁幕僚第一百五十三章 內室上演鴻門宴第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渡難關第十章 知府大人來訪第一百八十八章 夫人爲情尋況且第六百零六章 車伕不識況公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來人正是武城侯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夫子不涉正題第七百六十二章 況公子迎娶紅袖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興寺神秘信函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夫子語意不詳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人成功摘桃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況且變身二老爺第四百一十章 南巧雲悔不當初第六十六章 妮兒決意隨況且第五百一十五章 你說的就是哲理第二百一十一章 喬宇後手掀波瀾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侯爵府出兵圍捕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況父託人傳口信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公夫人心不甘第二十二章 家事隱現第七百五十六章 師生倆各讓一步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六百九十章 文賓科考撞大運第五百一十章 夫子廟裡遇美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侯府迎接新媳婦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四百九十三章 王若非再放大招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世今生哪堪問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七十章 神仙也要靠實踐第六百六十七章 愛人想見心相近第一百九十九章 況且置身半空中(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十二章 沉重的衣鉢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門雪酷似況毓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二百八十三章 昏暗倉庫的對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丫環私語二老爺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七百二十四章 相國寺巧遇德清第三百六十九章 詩稿傳遍南京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十三章 故事裡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任知府認師弟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一百零三章 鳳陽豪富設酒宴第四百零五章 老夫子暗助弟子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七百五十六章 師生倆各讓一步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