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慕沙借典說理

“況且,我希望你記住一個簡單的道理:做好事,也要找對正確的方法和路子。不然就可能好心辦壞事。”

大家吃喝了一陣,陳慕沙忽然停住,對況且說道。

“老爺子,您這話怎麼理解?既然是好心辦好事,怎麼會變成壞事?”專門喜歡跟叔叔頂牛的石榴說道。

她早就停下筷子了,只是纖手剝着一粒粒香瓜子吃,不時淺啜一口甜酒。這種場合也只有她敢跟陳慕沙頂牛,別看周鼎成平日裡瘋瘋癲癲,其實他心裡對陳慕沙還是頗爲敬畏的,對練達寧倒是不大在乎。

陳慕沙瞥了一眼石榴慢語道:“我說個典故給你們聽,唐朝敬宗時,五坊小兒爲禍京師,長安尹都不敢。什麼叫五坊小兒,史書上給出的就是長安街上無賴痞子,一羣惡少。這些人藉着給皇上放鷹遛狗的名義,在市井裡橫行無忌,訛詐一些店家,別人都懼怕皇家,他們當然無求不遂。”

“五坊小兒?跟五陵年少有關係沒有?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五陵年少爭纏頭,好像在長安風頭出盡。”況且問道。

“五陵年少在唐朝只是個概稱,並非真是原來的五陵年少。同樣,五坊小兒也是概稱,並非專門指哪五個坊的少年,而是指一類人,他們是一些跟皇家宦官有關係的少年。這個我就不多講了,你有時間可以考證一下,這五坊小兒都是什麼身世來歷。現在咱們說這些惡少有一天在長安郊區放鷹走狗,肆意踐踏田裡的莊稼,農夫看不過去,說了幾句,就被這些惡少打了個半死。恰好長安令崔實經過,一時氣憤不過,就把這幾個五坊小兒抓進衙門治罪,他旁邊的衙役知道這些惡少得罪不起,背後的靠山就是皇上,暗示長安令不用過於認真。長安令崔實也是功臣之後,不免氣盛些,堅持要按法律制裁這些人。這下子就闖了大禍。”

陳慕沙停下喝口酒,石榴不禁詫異道:“這就完了,你就讓我們明白這個,這個長安令是好心,可是抓了這幾個惡少就是辦了壞事?”

“哪裡,這只是開個頭,我得歇口氣,一口氣說不完。”

“不至於吧,老爺子,沒喝多少酒啊,氣脈就不夠用了?”石榴笑道。

陳慕沙氣的笑道:“胡說,我天天打坐練氣的,氣脈長着呢。我是忽然覺得不用講下去了,後面的事你們或許聽說過吧。”

這件事記載在新舊《唐書》中,況且和石榴的確知道這個故事,周鼎成雖然不知道,聽了幾句也就沒興趣了,地痞惡少的哪個朝代沒有。朝廷官員避着他們,不是惹不起,而是不願意跟他們一般見識,跟他們較真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石榴的一個丫環撅嘴嘟囔着:“老爺好不容易講個故事,還不肯說完,真吊人胃口。小姐,你幫老爺講完吧。”

這兩個丫環都是石榴身邊得勢的人,陳慕沙平時對她們也很寬容,所以纔敢出言埋怨。陳慕沙平時的確從來不講這些典故,他說的都是些治心、格物的道理,因爲他的學生如果連一般的歷史典故都不知道,也就不用跟着他學了,還是先去掃掃歷史典故盲吧。

“況且,這典故是爲你說的,你來說完吧。”石榴眼珠一轉,把球踢到況且這裡。

況且也不推辭,在陳慕沙面前,他也不敢賣弄自己講故事的本事,只是平平實實地把這個故事講述出來。

話說這位長安令抓了幾個五坊小兒進了衙門,還沒來得及審案,就有幾個得到消息的宦官拿着棍棒闖進衙門,把幾個犯人搶走不說,還把長安令也抓進宮裡。宮中的一些宦官都覺得長安令居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就輪番進來毆打他。可憐這位堂堂的首都縣令,身上的骨頭竟然被打斷了若干根,氣息奄奄。

大臣們知道後,也都想法援救,幾個諫官更是慷慨上書,指責宦官目無王法,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衝進官府,抓走朝廷官員,還在宮裡私設公堂,毆打朝廷命官,上書皇上請求下令嚴懲。

敬宗是個年僅十六歲的小皇帝,平時跟這些宦官最爲親近,看到大臣諫官們上書,直接扔在一邊理都不理,甚至慫恿宦官們嚴懲長安令,理由是長安令冒犯了國威。

講到這裡,況且停住了,他已經明白陳慕沙爲何要講這個典故。

“你明白了吧?”陳慕沙看着他笑道。

“弟子明白些了。”

“你明白什麼了,我們可聽得稀裡糊塗的,那位青天大老爺好慘啊,後來怎麼樣兒了?”一個丫環問道。

一般人都喜歡聽清官斷案的故事,沒想到這位清官大老爺也太慘了。當然都想聽到一個好的結局。

“後來還是宰相出面周旋,想辦法把崔大人救了出來。”況且一句話結束了這個故事。

“還好,若是善人不得善報,這世上還有天理嗎?”一個丫環慶幸道。

陳慕沙和周鼎成臉上神色都略顯古怪。他們當然都是相信有天理存在的,不然這世界就亂套了,可是有的時候天理不顯。

所以,這個世界需要英雄,英雄的任務就是棄惡揚善!彰顯天理!但是這個道理在這裡講似乎也沒多大意義。

陳慕沙想想說道:“我說這個典故,是要剖析一下故事裡的人做事的方法。比如那些諫官,都是滿腔忠義,說的也都是至理,依據的正是大唐律法,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對付那些宦官,斥責他們等於激怒皇上,因爲這些人的做法是得到皇上允許的。所以,他們實則是在斥責皇上。雖然說皇上有錯,諫官也同樣應該勸諫,可是他們忘了,敬宗只是個十六歲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什麼大道理,哪怕他坐在九五之尊寶座上,依然充滿了孩子氣。”

“跟你同歲,你今年不是也十六歲了嗎,可比這位小皇上懂事多了。”石榴笑着調侃況且。

“你怎麼單說我,你不是跟我同歲嗎?”況且笑着反擊道。

陳慕沙也笑了,說起來這兩人也還真是孩子,只是他們比一般同年齡人讀的書要多的多,也就成熟很多,但說到底還是個孩子。古人結婚早,一般人家十六七歲雖已結婚生子,但還是在父母的卵翼下生活,真正自立門戶的沒有幾個。這也是古代大家庭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老夫子,你接着說,我倒是剛聽出點味道來。那個宰相?”周鼎成來了興趣,急於想知道長安令是怎麼被救出來的。本朝的武宗正是和敬宗差不多的孩子皇帝,不僅作遍全國,而且作出了萬般花樣,在坊間傳爲笑談。

“當時的宰相是裴寂,也是唐朝中期的社稷之臣,他沒有像一般大臣和諫官那樣滿嘴朝廷律法乾綱,而是趁敬宗玩得高興時,對敬宗說起這件事。”陳慕沙繼續道:

“他不說長安令的對與錯,而是說長安令的外祖父是先朝的功臣,現在兒子把捉,生死不知,母親傷心欲絕。然後他輕輕一轉又道,皇上以孝治天下,而且以身作則,對皇太后極盡孝道,天下人無不稱頌,對這位母親似乎也應該施以憐憫。他話沒說完,敬宗就感動了,小聲說,那些大臣們只是說我不該治他的罪,沒人說他有老母親啊。這樣吧,把他放了,寬慰老人家的心,回去讓他母親教訓他吧。馬上下令把只剩下一口氣的長安令送回家。”

陳慕沙一口氣說了這些,自己也不免有所感嘆。他平時很少喝酒,今日是見到況且活蹦亂跳地出現在自己面前,着實有幾分興奮,不覺多喝了幾杯,氣雖有些短,興致卻是盎然不減。

須臾,他繼續說道:“當時朝廷官員想的是救人,卻沒有想用什麼辦法。要說錯,就錯在當時的皇上不是太宗,他們也不是魏徵。用諫言的方式直來直去,以天下公理和天子爭執,實則是埋怨和指責天子,別說敬宗還是個孩子,就是德宗憲宗也未必願意接受。裴寂呢就不同了,他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走的是另一條路子,想法子去打動敬宗的心。” 陳慕沙說到這裡,看了一眼石榴。

石榴一伸舌頭,臉微微紅了起來。陳慕沙接着道:

“因爲敬宗沒有任何優點,就是純孝,對皇太后極盡孝道。從孝道上着手,才能拿住敬宗,其實敬宗也不是不知道對錯,而是在衆臣的嚴正指責下沒法下臺,裴寂及時給他鋪好臺階,他也就下來了。”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對症下藥,況小兄,聽明白了吧,你多學着點。不過,這個裴寂好狡猾啊!”周鼎成雙手一拍,大聲說道。

“老師,這個典故您是從救長安令的角度講的,如果當初長安令要制裁這些五坊小兒,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既能制住他們,又不會弄出後來的麻煩。”況且早就明白了陳慕沙的意思,隨後,他更上一層,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第七十四章 妮兒發飆欲打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二百一十九章 況且未入龍興寺第三百五十五章 練大人語驚四座第六百八十章 小王爺告狀無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鑑畫師左右爲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六十四章 初行醫一戰成名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巧放生死手第三十二章 密室慘案設懸念第七百一十三章 周家巨資捐官府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大才子進賽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一百八十八章 夫人爲情尋況且第二百零三章 太祖皇上有遺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四十九章 心心相印終有期(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六百三十八章 婚戀自由可行否第一百零一章 蕭萬里細說兵符第七十五章 無法捕捉的內力第二十六章 周癲子口出禪語第三百二十三章 侯府二弟現真身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紅了臉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五百五十四章 師兄上門找彆扭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二百三十章 辦學人比錢重要第三百一十九章 陳石榴答應求婚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賓挽留衆才子第六十五章 況且巧取趙鄉紳第九十七章 入驛站危機暫緩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在何處人不知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國公府見小君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九十九章 千機老人誰能敵(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蕭妮兒喜形於色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五百三十八章 況且籌建拍賣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君孤身尋況且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四百二十六章 陪都來了大人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賓科考做文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鄭家尋找突破口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八十三章 城裡來個窮秀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妮兒出手送東珠第二百章 纏情絲出招奪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況且智鬥高宦官第二百五十章 絲絲充當女主人第四百零六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七百三十一章 魏國公介入懸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況公子突訪左羚第六十六章 妮兒決意隨況且第五百六十一章 鄭伯庸拒見花魁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六神丸初研成功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六百七十七章 況且請罪老夫子第二百九十章 況且聽音斷病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唐伯虎斂財有方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巧放生死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海上勢力蓄圖謀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五百七十三章 左羚隻身探況且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六百三十七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五十二章 神秘女子護況且第六百二十四章 況且不慎說妊娠第四百一十五章 入畫室夜以繼日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三百三十四章 唐伯虎自怨自艾第四百零三章 左羚鐵心隨況且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八十五章 妮兒真心換真情第六十九章 呂郎中吐血慘敗第七百二十七章 小君鎖定面具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舊兵符再度復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走了豺狼來虎豹第二百四十章 兄弟久別喜相逢第七百七十章 海瑞指斥嘉靖帝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爺怒斥護衛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小姐成功退婚第四百二十章 左小姐不依不饒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陽知府會神醫第二百三十五章 況且拜見練知府第四十章 張鐵衣滴水不漏
第七十四章 妮兒發飆欲打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二百一十九章 況且未入龍興寺第三百五十五章 練大人語驚四座第六百八十章 小王爺告狀無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鑑畫師左右爲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六十四章 初行醫一戰成名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巧放生死手第三十二章 密室慘案設懸念第七百一十三章 周家巨資捐官府第二百五十八章 周鼎成邯鄲學步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大才子進賽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一百八十八章 夫人爲情尋況且第二百零三章 太祖皇上有遺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四十九章 心心相印終有期(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六百三十八章 婚戀自由可行否第一百零一章 蕭萬里細說兵符第七十五章 無法捕捉的內力第二十六章 周癲子口出禪語第三百二十三章 侯府二弟現真身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紅了臉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五百五十四章 師兄上門找彆扭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二百三十章 辦學人比錢重要第三百一十九章 陳石榴答應求婚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賓挽留衆才子第六十五章 況且巧取趙鄉紳第九十七章 入驛站危機暫緩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在何處人不知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國公府見小君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九十九章 千機老人誰能敵(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蕭妮兒喜形於色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五百三十八章 況且籌建拍賣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君孤身尋況且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四百二十六章 陪都來了大人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賓科考做文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鄭家尋找突破口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八十三章 城裡來個窮秀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妮兒出手送東珠第二百章 纏情絲出招奪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況且智鬥高宦官第二百五十章 絲絲充當女主人第四百零六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七百三十一章 魏國公介入懸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況公子突訪左羚第六十六章 妮兒決意隨況且第五百六十一章 鄭伯庸拒見花魁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六神丸初研成功第六十章 神秘女人尋況且第六百七十七章 況且請罪老夫子第二百九十章 況且聽音斷病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唐伯虎斂財有方第二百三十七章 罌粟是個啥東西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巧放生死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海上勢力蓄圖謀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五百七十三章 左羚隻身探況且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四百四十九章 石榴吃醋怨況且(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秋香柔情看畫像第六百三十七章 蕭妮兒質疑況且第五十二章 神秘女子護況且第六百二十四章 況且不慎說妊娠第四百一十五章 入畫室夜以繼日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三百三十四章 唐伯虎自怨自艾第四百零三章 左羚鐵心隨況且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六百二十章 石榴鍾情玄武湖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八十五章 妮兒真心換真情第六十九章 呂郎中吐血慘敗第七百二十七章 小君鎖定面具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舊兵符再度復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走了豺狼來虎豹第二百四十章 兄弟久別喜相逢第七百七十章 海瑞指斥嘉靖帝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爺怒斥護衛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小姐成功退婚第四百二十章 左小姐不依不饒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陽知府會神醫第二百三十五章 況且拜見練知府第四十章 張鐵衣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