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聖心難測

胡廣出名,不僅因爲那隻豬的笑談,而且他還是建文時期皇帝欽點的狀元。

以前朱高煦沒與他見過面,今天的第一印象卻是很不錯,並沒有發現胡廣有絲毫貪生怕死的猥瑣氣質;恰恰相反,面前這個三十多歲的壯年文官簡直是一表人才。

胡廣個子長得高,面相很端正、五官順眼,舉止也是儒雅講究,說話很謙虛得體,看起來讓人很有好感。當初建文帝選他爲狀元,可能也有這個緣故,在大明朝當官,長相儀態還是很重要的。

朱高煦請他坐,他客氣推辭了兩次、這纔在公座一側的椅子上落座了。

胡廣道:“下官出京前,曾進宮面聖。此番前來拜見漢王殿下,要傳述聖上的兩句話……”他說罷擡起頭,目光在宦官王貴等人臉上拂過。

這時朱高煦又對胡廣有了點新的看法,覺得這狀元郎似乎是個謹慎的人。

朱高煦擡起手輕輕一揮,王貴等人都告辭出去了。接着朱高煦站了起來,說道:“請胡閣臣到上位宣旨。”

胡廣也趕緊起身,擺手道:“不,不。聖上的意思,只是叫下官私下問兩句話。”

他又回頭看了一眼大殿敞開的門窗,接着作揖道:“戶部給事中胡濙在大理府找到的人……聖上想問漢王的第一句話便是,漢王覺得那人與西平侯有多大關係?”

朱高煦微微一怔,幾乎只在片刻之間,他就忽然清楚了一件事:沐晟不會有甚麼事了,至少現在不會出事!

他作出如此判斷很簡單……如果皇帝已經下定決心要動沐府,還需要問這種話嗎?

朱高煦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這裡不方便說話,咱們換個地方說?”

胡廣拜道:“下官悉聽殿下安排。”

二人遂一路走出承運殿東側的門。朱高煦見陳大錘在殿外,招手叫他過來了。朱高煦湊近陳大錘小聲說了幾句話,故意將第一句說得稍微大聲一點:“書房後面那小院,你去看看,不要有閒雜人等……”

接着他湊近陳大錘的耳朵,用手掌輕輕一遮,用最小的聲音道:“安排沐姑娘到那間屋的耳房裡,如同上次我做的事一樣。”

陳大錘抱拳道:“末將即刻去辦。”

朱高煦轉頭看着胡廣,客氣道:“胡閣臣這邊請。”

“殿下請。”胡廣的姿態也十分謙遜。

倆人沿着磚石地面,向東邊的廊房走去了。

胡廣不敢與朱高煦並肩而行,位置稍稍落在後面。所以,要與胡廣說話、朱高煦得轉過頭去才行;他便說得不多,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以免路上的氣氛太尷尬。

“戶部給事中胡濙還在大理府城,胡閣臣要去大理見他麼?”朱高煦隨口問道。

胡廣答道:“下官此番出京,與朝廷使節同行,但下官不去安南國,過一兩天就要起身去大理。”

朱高煦點頭道:“胡閣臣要去大理時,先給漢王長史府知會一聲,我叫他們派一隊人馬護送胡閣臣。”

胡廣道:“多謝漢王殿下。”

或是因爲朱高煦沒有說那些讓胡廣尷尬的事、比如“看好豬”之類的話題,還對他很客氣,胡廣便多說了兩句:“下官的行程,先在昆明城見漢王殿下,然後去大理一趟,辦完事就回京了。不過下官去了大理府之後,應該還有幾個大臣隨後要到雲南;驗明正身之後,他們會負責將靈柩送往京師。”

“原來如此。”朱高煦點了點頭。

……父皇朱棣有多麼在意建文帝的下落,朱高煦是清楚的。沐晟竟敢窩藏建文帝,顯然是觸了朱棣的逆鱗!事已至此,沐晟還能活命?朱高煦起初也是有點意外的。

不過此事在意料之外,卻又似乎另有道理。

朱高煦常常在揣測父皇朱棣的聖心,此時他在路上猶自猜測着朱棣的想法……

大明朝廷的勢力到達雲南這地方,已經是洪武十五年的事了;大明真正勉強掌控雲南局面,更是在洪武二十年之後。此時對雲南及周圍邊陲各地,漢人勢力還談不上絕對優勢。

如果從維持王朝大局的角度出發,此時剷除沐府的勢力,顯然並沒有好處。

而且雲南沐府一倒下,朱高煦肯定就會一手控制全省及周圍各地,雲南的勢力平衡馬上就傾覆了……以前朱高煦就想到過這點,以爲朝廷可能會用甚麼方法,重新制衡這遙遠的地盤。現在看來,朱棣只要暫時不動沐府,便是最簡單的法子。

何況建文帝已經死了,沐晟的不忠,對朱棣的隱患又小了一大半。

不過在偶然之間,朱高煦會忍不住推測:如果建文沒死,而是跑了,朱棣對沐晟的態度會不一樣罷?

……不過這些全都只是朱高煦自己的揣測,也許他猜對了,也許朱棣的思慮更深。無法驗證啊!

在朱高煦心裡,父皇朱棣是個很殘|暴的人。朱棣殺人無算,做了那麼多血腥的事,可他又不算是個暴|君,或許原因就在這裡:須要妥協的時候,朱棣甚麼都忍得下去!

當年在北平,朱棣裝瘋子在大街上又哭又笑,比格掉一地。作爲太祖之子,那種事都幹得出來,連朱高煦也服他!

這時朱高煦和胡廣二人快到東側廊房那夾道了,朱高煦轉過頭小聲道:“胡閣臣在前殿問我的話,我不怕直說。窩藏建文,肯定是西平侯乾的!”

胡廣神色一凜,忙點頭道:“下官明白了。漢王身在雲南,必定更清楚實情。”

他們通過了夾道,很快來到了上次與段楊氏、段雪恨見面的房間。朱高煦先走進去,在餘光裡觀察到,那間耳房的門又被放着瓷器擺設的木架子擋住了。

這副木架子真是很有迷惑性。因爲木架並不高、也不算大;可恰恰那耳房開的門也低矮,正好門口能被木架遮住。

“胡閣臣請坐。”朱高煦道。

胡廣走進門拜道:“謝漢王殿下。”

朱高煦問道:“胡閣臣是右春芳大學士?”

胡廣忙道:“下官不久前才被聖上賜封右春坊右庶子,進了內閣。下官等侍奉在聖上身邊,爲聖上查漏補缺,常回答聖上的垂問,並不負責實務。”

朱高煦笑道:“我倒是覺得,咱們大明朝沒有宰相,以後內閣的實權可能會很大。”

“都是爲聖上分憂,下官等不敢貪權。”雖然這裡似乎沒有別人了,胡廣還是小心地迴應着朱高煦。

片刻後,朱高煦又徑直問道:“胡閣臣這次到雲南,一是爲了驗明建文帝正身,二是爲我父皇問話,是這樣麼?”

胡廣沉吟了稍許,抱拳道:“回漢王殿下,正是。”

朱高煦點點頭,沒有接着吭聲,等着胡廣繼續問話。

果然胡廣開口道:“聖上又問,漢王以爲,如何處置西平侯最妥當?”

朱高煦道:“父皇高屋建瓴、掌握天下全局,我的見識恐怕難以企及,一切都得父皇定奪。”

胡廣道:“此事當然要聖上聖裁,不過聖上既然要問漢王,漢王只要說您的想法便可。”

朱高煦馬上便道:“我覺得最好別動沐府。”

“哦?”胡廣微微詫異,接着又拱手道,“下官願聞其詳。”

朱高煦道:“大明朝的親王和元朝樑王等是不同的,咱們一輩子都要爲父皇盡孝、也受父皇恩惠與庇護。

何況這天高地遠的西南邊陲,我根本不願一直留在此地。父皇答應過我,以後會給我換個好封地的。

雲南這地方,到處都有蠻夷叛亂之患,等我換了封地,誰來坐鎮雲南?我便尋思着,我與沐晟的私怨,只要以後換了封地就無甚瓜葛了;而爲大明朝邊境的長治久安計,讓沐家留在雲南更妥當,畢竟沐家在蠻夷各族心裡更有根基和威望。”

胡廣聽罷拱手道:“下官聽明白了,回朝之後,必定將漢王殿下之意,向聖上奏明。”

朱高煦道:“胡閣臣回去告訴我父皇,兒臣分封在雲南,只想雲南地面太平,在這裡呆着好生表現,不敢惹是生非。等以後能封個好地方,我想在揚州、蘇州、杭州這些地方選一個;其實北平也還行,我在那兒長大,可惜被三弟佔了。”

胡廣忙抱拳道:“這……下官只消向聖上轉述。”

這時朱高煦又道:“實不相瞞,我到雲南之前,得過父皇密旨。父皇叫我追尋建文帝下落,我也一向不敢忘了。後來胡濙先查到了建文帝蹤跡,我當然要幫父皇分憂,必得竭力辦好此事。

幹這件事,我確實不是爲了對付沐家,我與他無冤無仇,對付他幹甚麼?奈何沐家因此有滅頂之險,恐怕這樑子是結下了,這也怪不得我啊……”

胡廣點頭道:“聖上應知漢王忠孝、識大體之心。”

朱高煦嘆道:“我只想早點回內地,離開這亂糟糟的地方。胡閣臣見到父皇,別忘了爲我問父皇龍體聖安。”

胡廣拱手道:“下官不敢忘。”..

第四百一十二章 源於恐懼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六百二十九章 春將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六百八十四章 鷹的訊息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雨紅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三百八十二章 離別的氣味第三百五十七章 世上的角落裡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看不開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七十八章 除夕那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男孩兒第五十章 朋黨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一百三十七章 敢問九鼎何在第七十九章 走得慢過得快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四百零二章 偶然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道的太多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八百七十章 皇帝校閱圖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敵之英豪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
第四百一十二章 源於恐懼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二百四十章 捷報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六百二十九章 春將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六百八十四章 鷹的訊息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六十五章 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雨紅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三百八十二章 離別的氣味第三百五十七章 世上的角落裡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看不開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七十八章 除夕那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男孩兒第五十章 朋黨第二百二十三章 有趣的戲第一百三十七章 敢問九鼎何在第七十九章 走得慢過得快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之執念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四百零二章 偶然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六百一十六章 肖繼恩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二十章 阿彌陀佛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一百七十七章 知道的太多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八百七十章 皇帝校閱圖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敵之英豪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